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1)图1中,木块的长度是cm。

(2)图2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

2.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这样戴上摘下,

非常不方便。王老师的眼睛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可以用镜

来矫正。小凡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如图所示,镜片/区厚度相同,8区可以矫正

视力,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_______区看书,通过_______区看同学,再不需要频繁戴上摘

下眼镜。

3.物理学家发现了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等有着某些相似,经过长时间的探

索,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与中国空间站完成交会对接,

如图所示,对接成功后,若以(选填“空间站”或“地球”)为参照物,神舟

十八号是静止的。

4.跳水运动员跳起后能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最终跳水运动员落到

水中是因为运动员受到了的作用。

5.如图是物理教材中的两幅插图。甲图表示小铁球受磁铁吸引力的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

体的;乙图表示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会后退,说明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甲乙

6.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夏日的午后,小明坐车去万达,转角处驶来一辆正在工作的除尘水雾

车,水雾车后跟着一道美丽的“小彩虹”。“彩虹”的形成是光的现象;快到万

达时,他看到万达大楼向阳的玻璃墙上,金光烁烁,这是光的(选填“镜面”

或“漫”)反射造成的;下车后,看到公交站旁的树下布满了圆形的“光斑”,“光斑”的

形成是因为光在空气中沿传播。

7.现代战争中有一种次声武器发出次声波,其频率(选填“小于20Hz”或“大

于20000Hz"),让敌方士兵感到心情烦躁丧失战斗力;在我们小汽车上安装倒车雷达会发

出(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根据遇到障碍物的距离发出长短不同的信

号。

8.水平桌子上放着一个静止的物体,当用大小为10N的水平推力推这个物体时,没有推动,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若用12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物体,则物体受到的滑

动摩擦力大小为N:若用15N的水平推力加速推动物体,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

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o

9.如图所示,五亭桥在瘦西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所形成的像,这些“倒影”

看起来比桥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桥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进

入了水中。

10.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他除了根据讲

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判断。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

了在减弱噪声。某地的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

_L显示49.2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音乐老师演奏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

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目的是改变声音的o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其中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9・20每题有两个

正确选项,选对不全得1分,有错选或不选得0分)

11.篆刻是中国传统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所示是用篆刻刀在质地均匀的印章上刻字的

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篆刻完成前后,印章的质量不变

B.篆刻完成前后,印章的密度变小

C.将刻好的印章拿到太空中,其密度不变

D.将刻好的印章拿到太空中,其质量增大

12.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一一声音的反射形成回声

B.“隔墙有耳”一一固体能够传声

C.“引吭高歌”一一“高”是音调高

D.用超声波消洗眼镜一一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13.以下给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在弯路上汽车匀速转弯

B.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C.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D.小孩沿不光滑的直滑梯匀速下滑

14.操场直跑道上正在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0s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

两者运动的路程一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5s内甲车的速度是10m/s

B.在0〜10s内乙车的速,变是lm/s

C.E=5s时两车的路程相等

D.f=10s后甲车超过乙车

15.如图所示,一只正在水而起飞的天鹅,在水中形成了清晰的倒影。下列关于其相对运动

的说法中()

①以水面为参照物,天鹅是运动的

②以水边的芦苇为参照物,天鹅的倒影是静止的

③当天鹅向上飞行时,以其倒影为参照物,天鹅是静止的

④当天鹅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天鹅向下运动

A.只有②③正确B.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D.只有①④正确

16.在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内,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个钩码时长度为6cm,挂2个相同的

钩码时长度为7cm,挂4个相同的钩码时,弹簧测力计的伸长量是()

A.8cmB.7cmC.9cmD.4cm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

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物还界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23题8分,24题12分,25题12分,共计30分)

2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择如下器材:长木板和表面固定有

棉布的长木板、长方形木块(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法码、弹簧测力计等。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放置在长木板上的木块,使其做运

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如图为完成本实验设计的操作方案:

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情景甲乙丙T

弹簧测力计示1.501.502.102.50

数/N

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比较.

次实验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

(3)拔河比赛时队员要穿鞋底带有花纹的运动鞋参赛,这是应用了两次实验得

出的结论。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

f=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高

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o

(3)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方移动(选

填“上”或"下

(4)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

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眼镜(选填“近视”

25.小明想知道海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

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

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

的质量为g,酱油的密度为kg/^o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海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

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所)。

⑦将一个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息质量为如。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夕=。(已知水的密度为小)

五、综合应用题(每小题8分,共计16分)

26.小明一家去外地旅游,在开车赶往高铁站过程中,他看到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

时刚好收音机报告为上午10:00整。

(2)看到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才突然想起必须在10:50前赶到高铁站办理安检手续。试

计算在图乙所示的车速下匀速行车,小明能在10:50前赶到高铁站吗?

27.周末,小丽妈妈在购物广场看到一售货员正卖力向市民推销:“挥泪大甩卖,只要九十九,

纯金吊坠带回家”。小丽妈妈忍不住诱惑给小丽买了一只金龙吊坠,如图所示。小丽想知

道是否是纯金制作,她测出这只吊坠的质量为39g,实心体积为3cm3。9立=19.3XICPkg/n?,

33

pw=8.9X10kg/in)求:

(1)通过计算说明这只金龙吊坠是否是纯金的?

(2)若要制作另一个形状相同质量为28.95g、体积为2cm3的纯金空心金龙吊坠,该吊坠

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口人?

(3)若在(2)中的空心部分装满铜,需要铜的质量为多少g?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1112131415161718

答案CCDBDDDB

一、填空题

1.【答案】1.83;2.6

【解答】解:

(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木块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在3.8cm和3.9cm之间偏向3.8cm一侧,估读为3.83cm,

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3.83cm-2.00cm=1.83cm;

(2)在弹簧测力计上,I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

为0.2N,指针在“2”后3个小格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3X0.2N=2.6N。

故答案为:(1)1.83;(2)2.6o

2.【答案】远视;凸透;B;A

【解答】解: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

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配戴凸透镜。由题意

可知:镜片力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8区相当于凸透镜,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

8区看书,通过/区看同学。

故答案为:远视;凸透;B;A.

3.【答案】牛顿;空间站。

【解答】解:(1)牛顿是物理学史上伟大的科学家,他发现了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

等有着某些相似,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物理学的

三个运动定律的总称,被誉为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2)对接成功后,神舟十八号与空间站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若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神舟

十八号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牛顿;空间站。

4.【答案】惯性;重力。

【解答】解:跳水运动员跳起后能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

的运动状态,最终跳水运动员落到水中是因为运动员受到了重力的作用,重力改变了其运

动状态。

故答案为:惯性;重力。

5.【答案】运动状态;相互。

【解答】解:甲图中小铁球在受到磁铁的吸引作用下,改变了运动方向,即说明力可以改

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图乙中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同时自己坐的船受到了另一只船对它施加的力的

作用,所以自己坐的船会向后退,表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相互。

6.【答案】色散;镜面;直线

【解答】解: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光的色散现象;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

染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引起的;太阳光穿过树林会在地上形成圆形的光斑,这一现象是由

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

故答案为:色散;镜面;直线。

7.【答案】小于20Hz;超声波。

【解答】解:现代战争中有一种次声武器发出次声波,其频率小于20Hz,让敌方士兵感到

心情烦躁丧失战斗力;在我们小汽车上安装倒车雷达会发出超声波,根据遇到障碍物的距

离发出长短不同的信号。

故答案为:小于20Hz;超声波。

8.【答案】10;12;12。

【解答】解:(1)用大小为10N的水平推力推桌子,桌子未动,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桌子

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平衡,所以方向与推力方向相反。

(2)若用12N的力水平匀速推动桌面上的物体,所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滑

动摩擦力大小与推力的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即为12N。

(3)若用15N的力水平推动物体,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改变,

所以摩擦力保持12N不变,

故答案为:10;12;120

9.【答案】反射;折射。

【解答】解:‘①五亭桥在瘦西湖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②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所以这些“倒

影”看起来比桥本身“暗”一些,

故答案为;反射;折射。

10.【答案】音色;传播过程中;分贝;音调

【解答】解:因为不同人的声带发声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能听出哪们老

师在上课,除了根据讲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

关上门窗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噪声监测器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噪声的单位是分贝(dB),此时的噪声是49.20dB。

琴弦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音调也不同,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故答案为:音色;传播过程中;分贝;音调。

二、选择题

11.[答案]C

【谒答】解:A、篆刻完成前后,印章所含材料的多少会发生改变,所以质量改变,故A

错误;

B、篆刻完成前后,印章的材料不变,其密度大小不变,故B错误;

C、将刻好的印章拿到太空中,只是位置发生改变,其密度不变,故C正确。

D、将刻好的印章拿到太空中,其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所以其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Co

12.【答案】C

【解答】解: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

这种现象叫回声,故A正确;

B、“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通过墙传播出去,说明固体也能传声,故B正确。

C、“引吭高歌”里的“高”是指声音很大,指的是响度,故C错误。

D、用超声波消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Co

13.[答案]D

【谒答】解:A、汽车匀速转弯,汽车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故A不合题意。

B、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运动,其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变

化。故B不合题意。

C、苹果自由落地,是一个加速运动,所以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C不合题意。

D、小孩沿滑梯匀速滑下,其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运动的方向不变,是一种匀速直线运

动,所以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o

14.【答案】B

【解答】解:

A、由图可知,在0〜5s内甲车的S-7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说明甲车在0〜5s内做匀速

直线运动,

5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为10m,则甲车的速度为:y甲=也=噌=2m/s,故A错误;

。甲DS

B、在0〜10s内乙车的si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说明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10s内乙车运动的路程为10m,则乙车的速度为:〃乙=鲁=畏=1加5,故B正确;

C、由图可知,f=5s时,甲车运动的路程为10m,而乙车运动的路程小于10m,因此两车

的路程不相等,故C错误:

D、由图可知,f—10s时,甲、乙两车的路程相等,即此时两车相遇;

Z=10s后,甲车处于静止状态,而乙车仍然向前运动,即乙车超过甲车,故D错误。

故选:Bo

15.[答案]D

【点答】解:正在水面起飞的天鹅,在水中形成了清晰的倒影。

①以水面为参照物,天鹅与水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天鹅是运动的,故①正确;

②以水边的芦苇为参照物,天鹅的倒影相对于水边的芦苇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故以水

边的芦苇为参照物,天鹅的倒影是运动的,故②错误;

③当天鹅向上飞行时,天鹅相对于其倒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以其倒影为参照物,

天鹅是运动的,故③错误;

④天鹅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

当天鹅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即其倒影相对于天鹅向下运

动,故④正确。

故选:Do

16.【答案】D

Arm_IF

【解答】解:设一个祛码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R弹簧的原长为L,由题意可得:三一=3,

7cm-L2F

解得,弹簧的原长£=5cm,

则挂1个祛码时,弹簧伸长为AL=6cm-5cm=lcm,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因此挂四个祛码时测力计的伸长量为4cm。

故选:Do

17.【答案】D

【解答】解:由图可知,字经过凸透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像;

放大镜是利用了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的规律,照相机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

像的规律,投影仪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像的规律,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

虚像,所以投影仪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

故选:D。

18.【答案】B

【解答】解:A.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朗诵时,朗诵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故B正确;

C.可依据音色区分“李白”和其他演员的声音,故C错误;

D.朗诵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响度很大,故D错误;

故选:Bo

19.【答案】BC

【解答】解:

(1)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同种物质的质密度是相同的,与质

量和体积无关,故A错误,B正确。

(2)在横轴取一定的体积P=2cn?,可以看出,〃z甲〉加乙,所以寸,甲物质的密度

大于乙物质的密度,故C正确;

(3)甲物质的密度为自尸学=^=4g/cm3,故D错误。

故选:BCo

20.【答案】BC

【解答】解:人、志愿者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故A借误;

B、积雪被踩平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正确;

C、戴防滑手套铲雪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正

确;

D、铲雪时手握在铲子的不同位置时,力的作用点不同,则力的作用效果是不一样的,故

D错误。

故选:BCo

三、作图题

2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由于物体向左运动,因此物体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点在力点。过力点,

沿水平向右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表示;如图所示:

4「

ZZZX/XZXZXZZZZX

2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由于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内,过入射点。竖直向下做出反射光线Oa然后

作N4O8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ON)。

由图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力。4=30°+90°=120°;

则反射角N80N=/N408=/X120°=60°;作图如下:

四、实验探究题

23.【答案】(I)匀速直线;(2)无关;甲、丙;(3)甲、丁。

【解答】解:(1)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只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才与滑动摩擦

力大小相等;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积不同,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要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需要控制接触面

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压力,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即可;

(3)拔河比赛时队员要穿鞋底带有花纹的运动鞋参赛,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

加摩擦力的,是应用了甲、丁两次实验得到的结论的。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无关;甲、丙;(3)甲、丁。

24•【答案】(1)10.0;同一;(2)放大;投影仪;(3)上;(4)远视

【解答】解:(1)由图甲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0cm-10.0cm=10.0cm,所以凸透

镜的焦距为/=10.0cm;

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实验开始前,应将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中心调节在同一高度上;

(2)由图乙知,当蜡烛在刻度尺的10cm处,〃=25cm-10cm=15cm,2f>u>ff凸透镜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

(3)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蜡烛山于燃烧逐渐变短,相对于凸透镜向下移动,所以像逐渐

向上移动;

(4)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

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乂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提前成像

了,故放置的是使光线会聚的凸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

故答案为:(1)10.0:同一;(2)放大;投影仪;(3)上;(4)远视。

25.【答案】(1)左;(2)45;1.125X103;(3)偏大;(4)②装满水;竺二3・4

【解答】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

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量筒的分度值为2cm3,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P=40cm3;

在天平的标尺上,1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0.2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g;

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如=50g+10g+2g=62g;

空烧杯的质量为〃[2=17g,

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7=如.加2=62g・17g=45g,

酱油的密度为小3=彘1=1.125g/cn?=1.125X1(^助靖。

(3)小明不可能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酱油的体积偏小,由公式

片与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

(4)①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