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印度尼西亚语》专业题库- 印尼现代流行语言研究_第1页
2025年大学《印度尼西亚语》专业题库- 印尼现代流行语言研究_第2页
2025年大学《印度尼西亚语》专业题库- 印尼现代流行语言研究_第3页
2025年大学《印度尼西亚语》专业题库- 印尼现代流行语言研究_第4页
2025年大学《印度尼西亚语》专业题库- 印尼现代流行语言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印度尼西亚语》专业题库——印尼现代流行语言研究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现代印尼流行语言的主要特征?A.快速演变B.地域性强C.社会阶层体现D.网络平台依赖2.“Sangatganteng”这个词在印尼年轻人社交语境中通常指代?A.非常聪明B.非常帅气/酷C.非常穷困D.非常抱歉3.印尼网络俚语“oke”最常表达的含义是?A.不,不行B.是,好的,没问题C.为什么D.怎么样4.媒体在印尼流行语言传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是?A.仅限于标准化语言推广B.主要是地方方言的推广C.加速语言变异和青年语的形成D.阻止外来语言影响5.“Code-switching”(语码转换)在印尼日常交流中最常见的形式是?A.印尼语与英语之间的转换B.印尼语与地方方言之间的转换C.地方方言之间的转换D.书面语与口语之间的转换6.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JokoWidodo)的“爪哇式政治风格”(Jokowahana)对印尼语言使用产生了什么影响?A.推动了标准印尼语的普及B.增强了爪哇方言的社会地位C.促进了印尼语与其他方言的自然融合D.加剧了语言使用上的阶层分化7.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与哪些因素之间的关系?A.仅与地理位置B.仅与个人性格C.与社会群体(如年龄、性别、阶层、地域)等D.仅与历史演变8.印尼社交媒体上广泛使用的表情符号(Emojis)在沟通中主要起到什么作用?A.完全替代文字表达B.仅用于装饰文字C.传达情感、态度和细微差别D.规范书写格式9.词语“akulah”在印尼语中是什么意思?A.我B.你C.他/她/它D.我们10.印尼语言学家AsmahHajiIsmail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于?A.印尼网络流行语的演变B.印尼语的标准化和历史演变C.印尼地方方言的收集与记录D.印尼语与外语的对比研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印尼年轻人中流行的“meme”文化是当代______语言现象的重要体现。2.语言变异是指语言在地理、社会或时间上的______。3.在印尼,“bapak”一词通常用于称呼______或尊敬的男性长者。4.印尼语中用来表示“互联网”的词是“______”。5.“Sapa”在印尼语中意为“______”。6.年轻语(GenZlanguage)是特定年龄段人群使用的具有______特征的语言变体。7.语言态度是指人们对语言及其使用者的______评价和感受。8.印尼语中表达“真的吗?”常用的口语是“______?”。9.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行为背后往往反映了说话者复杂的______背景。10.社会方言是指在同一地域社区中,因______不同而形成的语言变体。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流行语言(BahasaPopuler)2.年轻语(BahasaRemaja)3.语码转换(PemindahanBahasa/Code-switching)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简述印尼网络语言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请分析地方方言在印尼流行文化(如电影、音乐)中的体现及其意义。3.结合实例,简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对印尼青年语发展的影响。五、论述题(16分)选择以下两个现象中的一项,结合具体例子,对其进行深入的论述和分析:A.印尼语中英文借词(loanwords)现象的现状、原因及其社会文化反映。B.印尼“爪哇式政治风格”(Jokowahana)所体现的语言策略及其社会影响。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B2.B3.B4.C5.A6.C7.C8.C9.A10.B二、填空题1.网络或虚拟2.差异或变异3.不确定身份的成熟男性或长辈4.Internet5.你好6.时代性或独特性7.社会性8.Benar-benar?9.社会或群体10.社会阶层或身份三、名词解释1.流行语言(BahasaPopuler):指在特定社会群体或社会中,尤其是在年轻人中广泛使用,并常常带有非正式、创新或短暂特征的语言形式,常出现在大众传媒和日常口语中。其特点是快速变化、地域性、社会阶层指向性以及与流行文化紧密相关。*解析思路:此题考察对核心概念的定义能力。答案需包含流行语言的基本特征:使用者(年轻人为主)、场合(非正式、大众传媒)、特征(创新、快速变化、地域性、社会指向性)以及与流行文化的联系。定义要准确、全面。2.年轻语(BahasaRemaja):指主要由青少年群体使用,反映其特定时代、价值观和身份认同的语言变体。它包含了独特的词汇、语法结构、发音特点以及丰富的网络用语和俚语,是语言变异的一种表现,通常具有动态性和时效性。*解析思路:此题同样考察核心概念定义。答案需点明使用者(青少年)、本质(语言变体、反映身份)、特征(独特性、网络用语、动态性)以及其在语言变异中的位置。定义应清晰界定其与一般流行语言或社会方言的区别。3.语码转换(PemindahanBahasa/Code-switching):指说话人在同一对话或语篇中,根据交际需要,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语言或语言变体之间进行有意识的切换行为。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语言接触频繁的社群中,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身份认同、社会地位、话题转换需求或特定的社会策略。*解析思路:此题考察对语言学术语的准确解释。答案需说明定义核心(切换行为)、涉及语言数量(至少两种)、切换的触发因素(交际需要)、发生场景(语言接触社群)以及其背后的意义(语言能力、身份、社会地位、策略等)。解释要体现其动态性和社会性。四、简答题1.印尼网络语言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特点:①快速演变,新词新语层出不穷且生命周期短;②高度依赖视觉元素(表情符号、图片、GIF);③强烈的地域性和社群性,不同社群可能有独特用语;④非正式性强,大量使用俚语、缩写、黑话;⑤体现年轻群体的价值观和幽默感;⑥跨语言借词现象普遍(尤其是英语)。*形成原因:①科技发展(互联网、智能手机普及);②全球化影响(跨国文化交流);③年轻人寻求身份认同和社群归属感的方式;④信息传播速度快,语言创新易被快速模仿和扩散;⑤社交媒体平台的匿名性和互动性降低了语言使用的门槛;⑥媒体和意见领袖的推广作用。*解析思路:此题要求结合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特点部分需列举网络语言的典型特征,并稍作说明。原因部分则需从技术、社会、文化、全球化等多个维度解释这些特点形成的社会和语言学动因。分析要逻辑清晰,论据合理。2.请分析地方方言在印尼流行文化(如电影、音乐)中的体现及其意义:*体现:①电影对话中直接使用地方方言,增强真实感和地域特色;②歌曲歌词中融入方言词汇、发音或表达方式,贴近地方民众;③通过方言塑造特定角色的人物形象和背景;④地方方言的流行歌曲或电影成为区域文化符号,并在全国传播;⑤影视作品中常出现夹杂地方方言的混合语言现象。*意义:①丰富印尼流行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力;②有助于传承和推广地方文化,增强地方认同感;③反映印尼多元一体社会结构的特点,展现语言的地域差异;④促进不同地域人群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⑤有时也可能固化地域刻板印象或造成沟通障碍。*解析思路:此题要求分析现象及其意义。体现部分需具体描述地方方言如何在电影、音乐等流行文化产品中发挥作用(词汇、语音、语法层面)。意义部分则需从文化传承、社会认同、国家认同、文化交流等多个角度探讨其价值和影响,同时也要辩证地看待其可能存在的负面作用。3.结合实例,简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对印尼青年语发展的影响:*影响:①加速青年语词汇和表达方式的传播与扩散,使其覆盖面更广;②社交媒体平台(如Twitter,Instagram,TikTok)的算法和互动模式(如标签#hashtag)促进了特定青年语现象(如挑战、流行语)的病毒式传播;③网络社区(如论坛、聊天群组)成为青年人创造和使用新词语的重要场域;④媒体(包括社交媒体上的意见领袖/KOL)对青年语的使用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⑤社交媒体上的语言使用往往更口语化、视觉化,影响青年语的整体风格。*实例:例如,某个网络红人通过短视频使用了一个新的俚语,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被模仿和讨论,该词语几天内就被广泛使用;或者,社交媒体上关于某个社会事件的讨论中,特定标签#gerakanx(某种运动)成为了青年人表达立场和参与讨论的主要方式,并可能被后续事件沿用。*解析思路:此题要求结合实例阐述媒体影响。分析需围绕社交媒体的特点(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视觉化、社群化)如何具体影响青年语的传播、创造、风格等方面。实例部分需要给出具体、贴切的例子来佐证观点,使分析更具说服力。五、论述题(以下提供两个选项的论述思路框架,具体内容需根据个人理解和积累展开)A.印尼语中英文借词现象的现状、原因及其社会文化反映:*现状:①借词范围广,涉及日常词汇、科技术语、流行文化等;②借词形式多样,有直接借用、音译、意译等;③借词频率高,尤其在年轻一代和城市居民中;④部分借词已被印尼语完全吸收,成为常用词。*原因:①全球化背景下英语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②印尼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加速了接触西方文化和技术的进程;③媒体(影视、网络、广告)的普及推广了英文借词;④教育体系对英语的重视;⑤印尼语自身吸收外来语的传统和能力;⑥年轻人追求时尚、与国际接轨的心理需求。*社会文化反映:①印尼社会对现代科技、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开放与接纳;②印尼语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③印尼社会阶层、地域和年龄之间的文化差异(如城市vs.农村,年轻vs.年长);④印尼在全球化和本土化进程中的挣扎与调适;⑤有时也反映了语言使用上的焦虑或文化认同的思考。*解析思路:此题要求深度论述。需全面描述现状,深入分析原因(多维度),并从社会文化层面解读借词现象背后反映的印尼社会变迁、文化态度、身份认同等问题。论述需有逻辑主线,论点清晰,论据充分(可结合实例),体现批判性思考。B.印尼“爪哇式政治风格”(Jokowahana)所体现的语言策略及其社会影响:*语言策略:①使用通俗易懂、贴近民众的印尼语,避免官腔套话;②善于运用故事、比喻、幽默等修辞手法阐述政策;③强调亲民形象,常用“我们”(kita)、“大家”(semua)等词语拉近距离;④善于倾听和回应民众关切,语言风格具有互动性;⑤在不同场合灵活调整语言风格,对上对下、对外对内有所不同。*社会影响:①提升了政治人物的亲民度和支持率,赢得了广泛民意;②促进了政策的有效沟通和民众的理解与接受;③对印尼政治语言风格产生了示范效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