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2024年中考语文考前复习_第1页
综合性学习-2024年中考语文考前复习_第2页
综合性学习-2024年中考语文考前复习_第3页
综合性学习-2024年中考语文考前复习_第4页
综合性学习-2024年中考语文考前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性学习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阅读以下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为进一步了解当代青少年对青春偶像、人生榜样的内心要求与现实状况,今年9—10

月,上海社科院对全市中小学生(包括职高、技校)做了“谁是,00后'最崇拜的偶像”

的相关调查。

数据显示,习近平、毛泽东、邓小平和周恩来高居前位,且票选较为集中。进入前

15位的有马云、钱学森、雷锋、袁隆平、鲁迅、爱因斯坦,当红艺人王源、易洋千里

等。同时,流行音乐歌手、当红影星、著名球星、网红艺人依然是受青少年追棒的青春

偶像群体,入选人数占前100位偶像人物的30%o

1.下列对该调查结果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当代青少年的道德审美取向与偶像接受心理是多元、开放的。

B.青少年最崇拜的偶像较为正面,他们的价值取向是积极向上的。

C.领袖人物在当代青少年的心目中占有极高的地位。

D.娱乐界的青春偶像群体对青少年的审美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2.说说你心目中的偶像和崇拜他(她)的理由。

【答案】I.D2.符合要求即可。

【解析】I.本题考查对义本材料的理解。

D.有误,依据“同时流行音乐歌手•、当红影星、著名球星、网红艺人依然是受青少年追

捧的青春偶像群体,入选人数占前100位偶像人物的30%”一句可知,娱乐界的青春偶

像群体对青少年的审美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故选D。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选择人物,概述这个人物的事迹即

可作答。

示例:袁隆平。他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世界上千万人的温饱问题,为人类做

出了杰出的贡献。

材料一

全球森林主要集中在南美、俄罗斯、中非和东南亚,这4个地区占有全世界60%

的森林。全世界的森林覆盖率为32%,北美洲为34%,南美洲和欧洲均为30%左右,

亚洲为15%,太平洋地区为10%,非洲仅6%。森林最多的地区是拉丁美洲,占世界

森林面积的24%,森林覆盖率达到44%。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南美的圭亚那,达

到97.5%: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国家是非洲的埃及,仅十万分之一。

材料二

全球曾经有76亿公顷的森林,到本世纪时下降为55亿公顷,到1976年已经减少

到28亿公顷。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对

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c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0

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其中占绝大多数是对全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热带雨林。亚马逊森

林居世界热带雨林之首,但是,到九十年代初期这一地区的森林减少了70万平方公里,

平均每5秒钟就有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面枳消失。

材料三

中国森林面枳和森林覆盖率统计图

3.概括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信息。

4.仔细观察材料三中“中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统计图”,把你的探究结果写下来。

【答案】3.(1)全世界的森林覆盖率为32%。(2)全球森林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南

美、俄罗斯、中非和东南亚等地区,埃及最少。(3)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

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使森林面积在急剧减少。4.我国1977年至2018年,中

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都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中1994年至1998年增长最快。这

得有益于中国政府对植树造林的重视和全国人民森林保护意识的提高。

【解析】3.本题考查筛选概括能力。

依据材料一中的“全球森林主要集中在南美、俄罗斯、中非和东南亚,这4个地区占有

全世界60%的森林。”“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国家是非洲的埃及,仅十万分之一。”全球森

林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南美、俄罗斯、中非和东南亚等地区,埃及最少。依据材料一

中的“全世界的森林覆盖率为32%,北美洲为34%,南美洲和欧洲均为30%左右,亚

洲为15%,太平洋地区为10%,非洲仅6%尸可以概括为:全世界的森林覆盖率为32%。

依据材料二中的“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口益增加,导致

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可以概括为:世界人II的增

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使森林面积在急剧减少。

4.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依据图中所给数据可知,我国1977——1981这五年的森林覆盖率是1.6%,林森面积接

近1.2亿亩。到2014——2018年,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接近24%,林森面积超过2.0

亿亩。期间都是呈递增的趋势一所以,可以概括为:我国1977年至2018年,中国森林

面积和森林覆盖率都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依据1977——1981这五年的森林覆盖率低

于1.2%,1984——1988年这五年的森林覆盖率略高于1.2%,1989——1993年这五年的

森林覆盖率接近1.4%,1994年至1998年这五年的森冰覆盖率非常接近1.6%。据此可

概括为:与前三个五年相比,1994年至1998年森林覆盖率增长的速度最快。

5.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碳生活”。学校学生会准备举

办“低碳生活在身边''的校园宣传活动。应宣传委员的要求,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I)在这次活动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与低碳生活相关的情况。请从下面的两则材料中各

提取一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材料一

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高达605万吨,温室效应不断加强,每天损失可耕地

3万公顷,损失雨林5700公顷,减少动物和植物物种100——200种。人类赖以生存的

地球生态系统有60%正处于不断退化状态,支撑能力正在减弱。为此,人们开始关注低

碳生活。低碳生活要求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量排放,比如节约每滴水、每度电、

每粒粮食、注意废物回妆、资源的再生利用等,减缓温室效应的犷大化。

材料二

关于“是否关注低碳生活”的调查(共84人)

是否关注低碳生活人数比例

肯定关注2B33%

一定程度上关注4250%

不太关注67%

不关注810%

主要信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做出承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低碳生活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例

如,随手关灯、回收废旧物品等,可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习

惯;再如,调高空调温度,减少汽车的出行等,节约能源,也有利于身体健康。习惯于

低碳生活的人都认为,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摒弃奢华的物质追求,能带来心灵的宁静。

你的同桌不理解“低碳生活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的含义,请你解释给他听。

【答案】(1)主要信息一: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使地球生态系统不断退化,低碳生

活可以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化。主要信息二:大多数人能关注低碳生活。

⑵示例:所谓低炭生活就是一种绿色、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是低热量、低消耗、低

开支的生活。它呼唤人们从生活的各个细节出发,节约地球上的有限资源,保护地球环

境,关心地球健康。说它是优质生活的一种方式是说明我们可以靠减少碳的排放来丰满

我们的生活。

【详解】(1)本题考查材料提炼概括与图文转换。

由材料一“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高达605万吨,温室效应不断加强……人类赖

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有60%正处于不断退化状态,支撑能力正在减弱。为此,人们开

始关注低碳生活。低碳生活要求通过自己在F1常生活中的低碳量排放……减缓温室效应

的扩大化”可以提炼出: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地球生态系统不断退化,低碳生活可以减

缓温室效应的扩大化;

由材料二“关于'是否关注低碳生活'的调查”表可知,肯定关注低碳生活的人数占33%,

一定程度上关注低碳生活的人数占50%,由此可以得出:大多数人能关注低碳生活。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结合材料内容以及生活经验何答即可。

示例:“低碳生活”是一种绿色、健康、环保、低热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不仅意

味着减少对环境的负担,更是•种追求健康、可持续和高质量生活的方式。它鼓励我们

采用环保的出行方式,如骑行或步行,减少对空气的污染;选择节能电器,降低能源消

耗;购买本地、有机食品,减少食物里程,既健康又环保。低碳生活不仅让我们的生活

更加健康、和谐,更体现了我们对地球的责任和关心c

6.读书好似一次远足:你与书中人物相遇,就好像是“有朋自远方来在书中,你可

以和优秀的人物为伴,与深邃的思想共舞。七(1)班同学们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

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某同学对初中各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和每周阅读的时长等情况进行调查,制作了

下面表格。

课外阅读的内容

年级人均每周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

文学名著科普读物中外故事

七年级35%19%46%8.5小时

八年级45%22%33%6.2小时

九年级61%26%13%2.2小时

你从以上表格中能读出什么信息?(分点陈述,不少于三点)

(2)如果你的好友小明平时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

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答案】(1)①年级越高的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比例越高。②阅读科普读物的比例各年级

相差不大。③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阅读中外故事的比例逐渐下降。④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生人均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答对三点即可)

⑵小明,你好!在手机、电脑上阅读虽然更快捷、更方便,但长期采用这种阅读方式会

使我们的心态浮躁,对我们的眼睛伤害也很大。阅读纸质书籍,能使我们沉浸于文字之

中,放飞想象,陶冶情噪。我们何不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合理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把表格转换成文字,一定要联系表格的标题,结合表

格中的文字和数据得出结论。

从“课外阅读的内容”方面看,七年级阅读文学名著的人数最少,八年级有所增加I,九年

级阅读文学名著的人数最多,据此可以得出:年级越高的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比例越高;

七、八、九年级阅读科普读物的人数比例相差不大,据此可以得出:阅读科普读物的比

例各年级相差不大;七年级阅读中外故事的人数比较多,八年级相对较少,九年级阅读

中外故事的人数最少,据此可以得出: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中外故事的比例逐渐下降;

从“阅读时间”方面看,七年级人均每周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为8.5小时,八年级为6.2

小时,九年级低至2.2小时,据此可以得出:随着年级的升高人均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

越来越少。

(2)本题考杳拟写劝说词。针对小明只喜欢在手机、口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

可以从两种阅读方式的区别利弊劝说。

示例:小明,听说你喜欢在手机和电脑上读书。手机和电脑的阅读方式很随机,不长性,

阅读很难专注,容易被弹出的链接吸引注意力。就算再方便也不利于我们积累知识,提

升阅读体验。阅读纸质书籍不会有干扰,还可以做批注摘抄,可以更好的感受文字之美。

最重要的一点,它更不伤眼睛呀!让我们一起阅读纸质书籍吧!

7.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成都平原北部沱江支流游江(鸭

子河)南岸。遗址分布面积约1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为三星堆古城,面积约3.6平方

公里,是四川盆地目前发现夏商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性遗址。被称为“20世

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遗址出土以来,古蜀国神秘面纱逐渐揭开。

(根据《人民口报》《北京青年报》整理)

材料二: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既是严肃的学术问题,也是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

现实课题。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的价值在于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不仅可以生动述说过

去,也将深刻影响当下和未来。中国的考古学取得的成果越多,我们对伟大中华文明的

“未知”就越少,我们的文化自信就越足。

(《北京青年报》2021.3)

材料三: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进行了全程电视直播,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近年来,

从《国家宝藏》《假如国宝会说话》等考古文博类综艺节目、纪录片等影视剧和文学作

品中对考古学的展示,从博物馆参观、研学活动、夏令营等丰富的科普形式,让曾经蒙

着神秘面纱的考古学,带着鲜活的面孔,走进越来越多青少年的生活。

(《光明日报》2020.12,有改编)

⑴阅读材料一,概括主要信息。

(2)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说说你对开展三星堆遗址考古意义的理解。

【答案】(1)三星堆遗址的位置.,分布面积及其社会意义和在考古界的价值。

(2)(1)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对古蜀国有更多地了解,揭开古蜀国的神秘面纱。(2)

从历史中汲取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建立文化自信。(3)让曾经蒙着神秘面纱的考古学,

走进青少年的生活。

【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材料内容。

结合材料」-“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成都平原北部沱江支流游江(鸭

子河)南岸'’可知,这是在介绍三星堆遗址的位置;结合“遗址分布面积约12平方公里,

核心区域为三星堆古城,面积约3.6平方公里,是四川盆地目前发现夏商时期规模最大、

等级最高的中心性遗址”可知,这是在介绍三星堆遗址的分布面积及其社会意义;结合

“被称为,2()|比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遗址出土以来,古蜀国神秘面纱

逐渐揭开''可知,这是在介绍三星堆遗址在考古界的价值。据此概括作答。

(2)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材料内容。

结合材料•”是四川盆地目前发现夏商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性遗址。被称为

4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占发现之一乙三星堆遗址出土以来,占蜀国神秘面纱逐渐揭开”,

材料二“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既是严肃的学术问题,也是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现实

课题”可知,开展三星堆遗址考古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对古蜀国有更多地了解,揭

开古蜀国的神秘面纱;

结合材料二“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的价值在于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不仅可以牛.动述说

过去,也将深刻影响当下和未来。中国的考古学取得的成果越多,我们对伟大中华文明

的‘未知’就越少,我们的文化自信就越足''可知,开展三星堆遗址考古可以从历史中汲取

民族更兴的精神力量,建立文化自信;

结合材料三”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进行了全程电视直播,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近年来,

从《国家宝藏》《假如国宝会说话》等考古文博类综艺节目、纪录片等影视剧和文学作

品中对考古学的展示,从博物馆参观、研学活动、夏令营等丰富的科普形式,让曾经蒙

着神秘面纱的考占学,带着鲜活的面孔,走进越来越多青少年的生活“可.知,开展三星

堆遗址考古可以让曾经蒙着神秘面纱的考古学,走进青少年的生活。

8.三年时光飞逝,转眼即将分别。九年级一班成立编委会,筹划制作班级电子纪念册,

拟取名为《青春如歌一我们的初中生活》。你作为本次的编委会成员之一,请完成以

下任务。

(I)纪念册计划分四个栏目来写,请你仿照栏目一和栏目四,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

栏目一:班级事记,回顾青春岁月栏目三:

栏目二:栏目四:师生语录,记录温馨话涪

⑵栏目设计好后,编委会委托你和小明为电子纪念册配上背景音乐,小明在卜面两首歌

曲之间举棋不定,结合歌词,你认为哪一首更适合做背景音乐?

①青春再见吧/那放肆的幸福/青春再见吧/那无尽的忧伤/在这一瞬间/感觉如此靠

近/在这一瞬间/却又如此遥远/留不住什么/换不回什么/青春终究要散场

(《青春再见》节选)

②给我你的心作纪念/我的梦/有你的祝福才能够完全/风浪再大/我也会勇往直前/

我们的爱/镶在青春的纪念册

(《青春纪念册》节选)

【答案】(1)班级荣誉,展现集体风采师生画像,勾勒彼此容颜

(2)示例:《青春纪念册》更适合,歌词展现了同学们之间深厚的情谊,“纪念”“祝福''契

合毕业的主题;“风浪再大/我也会勇往直前”歌颂了青春无畏的精神,欢快的曲调与充满

回忆的校园故事更符合青春如歌的主题,而《青春再见》忧伤的歌词则显得比较消极悲

观。

【详解】(1)本题考查拟写栏目名称。

拟写时需要符合纪念册“青春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的主题,同时需要符合“内容(四

字),内容作用(动词+动词或形容词+名词)”的结构。

示例:师生简影,铭记彼此印象

班级日记,展现集体日常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从电子纪念册的主题可知,它旨在记录初中三年的生活,展现同学们的青春回忆和深厚

情谊。

从《青春再见》的歌词来看,其中“青春再见吧/那放星的幸福/青春再见吧/那无尽的吮

伤''等句子表达了青春逝去、离别的伤感。这种情感虽然也是青春的一部分,但过于忧

伤的歌词可能会让人沉没在离别的悲伤中,不太符合电子纪念册想要传达的积极、温馨

的氛围。

再看《青春纪念册》的歌词,“给我你的心作纪念/我的梦/有你的祝福才能够完全''等句

子展现了同学间深厚的友谊和互相的祝福,这与毕业纪念的主题非常契合.同时,“风

浪再大/我也会勇往直前”传达了青春无畏、勇往直前的精神,符合青春如歌的主题。此

外,歌曲欢快的曲调与充满回忆的校园故事相得益彰,更能唤起人们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示例:《青春纪念册》更适合作为电子纪念册的背景音乐。从歌词内容来看,《青春纪念

册》的歌词充满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珍视,如“给我你的心作纪念”和“我们的爱,禳

在青春的纪念册”,这些歌词不仅契合毕业纪念的主题,而且能够唤起同学们对初中生

活的美好回忆。而《青春再见》虽然也涉及青春的话题,但其歌词中更多的是表达了对

青春流逝的无奈和离别的忧伤,这与我们想要展现的根极、向上的青春态度不太相符。

材料一

我国地域辽阔,具有多种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动物资源丰富,根据中国生物多样

性公约保护计划的数据.我国的哺乳类动物有499种、鸟类1186种,爬行类动物376

种,两栖类动物279种,鱼类2084种,分别占世界同类动物种类的12.5%、13.1%、6.%、

7.0%、12.1%。

材料二

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呈下降趋势,有许多种类已处于灭绝或濒危状态。如犀牛、高

鼻羚羊、新避虎等1()多种珍贵动物已经灭绝或基本绝迹。另外大熊猫、金丝猴、长臂

猿、海南坡鹿、东北虎、华南虎、亚洲象、野骆驼等20多种珍稀动物濒临灭绝。

材料三

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图案

别让所有的动物

都成为〃国宝”

卜逑

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内容。

10.谈谈你对材料三图片中“别让所有的动物都成为‘国宝的理解。

【答案】9.(I)我国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种类多。(2)动物资源丰富。(3)动物种类

在全球占比大。(4)野生动物资源呈下降趋势,多种珍贵动物和珍稀动物已经灭绝或濒

临灭绝。10.“国宝''指的是数量及其稀少且面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因此,人类应该

保护和善待我们身边的动物,让各个种群的动物都保持一定的数量,这样它们能够自然

繁衍,而不是平时不去保护,等到它们快要灭绝了才把它们当“国宝”去保护.这样的行

为必然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解析】9.本题考查提炼信息。

根据材料一中的“我国地域辽阔,具有多种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动物资源丰富”可得:

我国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种类多,动物资源丰富。

根据材料一中的“分别占世界同类动物种类的12.5%、13.1%、60%、7.0%、12.1%”可得:

动物种类在全球占比大。

根据材料二中的“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呈下降趋势,有许多种类已处于灭绝或濒危状”可

得:野生动物资源呈下降趋势,多种珍贵动物和珍稀动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

10.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国宝”指的是数量及其稀少且面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匕如大熊猫。也就是说当某种动物

数量极少时就会成为了国宝,需要人们特别保护。这句话启示人们,一定要善待野生动,

保证它们生存和繁衍的环境,让它们保持一定的数量,能自然完成繁衍,不需要人类去

干预。如果平时不去保护,只等到它们快要灭绝时才当作“国宝”去保护,就极有可能造

成它们的灭绝,给我们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II.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

读书活动,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广泛地认识到。少年正是读书时,热爱读书

吧!七(2)班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设计活动】如果请你组织本次活动,你准备采取哪些形式来开展读书活动?(拟写

两个)

示例:活动一:进行读书问卷调查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

(2)【分享故事】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不少名人读书的故事,请你写出两个古今中外名人

读书的小故事。(只写出故事主人公和故事名称即可)

【答案】(1)示例:举办“读书交流会”;举行“名人读书故事''大家讲:请作家

作一次“走进名著''报告会;举行“名著走向舞台”话剧表演等。

(2)示例:孔子:韦编三绝;孙敬、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车胤、孙康:囊萤映雪;匡

衡:凿壁偷光。

【详解】(1)本题考查活动设计。针对中学生的主题活动一般有:图片展,报告会,主

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赛,古诗文朗诵比赛,办・期板报(手抄报),任选两

种即叽围绕主题“少年正是读书时”可以开展“读书报告会"读书活动主题班会”等活动,

注意活动的开展要符合学生的特点,易于操作进行即可。

(2)本题考查名人读书故事的积累。古今中外名人读书的小故事有很多,比如:鲁迅

读书时.,嚼辣椒驱寒;侯宝林抄书(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

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到达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

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之

后,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

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最后被他抄录到手);高

尔基救书(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

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思考。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

“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忙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

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12.综合运用

学校组织到某博物馆研学,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1)该博物馆精选了100件文物,放在五个主题时空舱,借助现代技术,让观众感受历史

场景,亲近历史文物。请你参考示例,从两个备选时空舱中任选一个,起一个四字舱名,

并从内容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简述理由。

【示例】第一时空舱简介:商周时期青铜器。通过数字技术,让青铜器“活”起来,观众

可通过扫码、触摸等方式,“唤醒”青铜器,让它旋转、缩放,以便欣赏其构造、纹饰。

舱名:青铜时代

起名理由:用“青铜时代''命名该时空舱,突出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繁盛。青铜器古朴厚

重的质感.让人联想起那个时代宏大庄严的祭祀场面。

【备选时空舱】

第二时空舱简介:以文物为线索,串起秦一统六国的历史。通过虚拟现实再现当时的重

大事件、战争场面等,让观众在金戈铁马、风云激荡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第三时空舱简介:西北地区历史文物荟萃。通过丰富的科技手段,实现文物与观众互动。

敦煌展区,飞天轻舒广油,在古乐中翩然起舞。“你好,兵马俑''互动项目现场,观众上

传自己的照片后,图像以别技术就会自动识别与之最像的兵马俑,给出其位信息……

我选:舱名:

起名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学活动结束后,小文同学想写一副对联描述自己在时空舱的见闻,但语言还没有组

织好,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帮他把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完整地书写在横线上。

曼舞广袖兵俑飞天甲士重生手持长戈依稀玉环再世恍若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第二时空舱大秦风云能紧扣大秦一统六国的主题起名,形

象地表现出秦统一进程中的风云变幻。第三时空舱示例:西北风情,该舱按地域汇集文

物,飞天的柔美和兵马俑的粗犷让人遥想西北的独特风情,唤起人们对那片土地的向往。

(2)飞天曼舞广袖依稀(恍若)玉环再世;兵勇手持长戈恍若(依稀)甲士重

生示例2:飞天依稀(恍若)玉环再世曼舞广袖兵勇恍若(依稀)甲士重生手持长戈示

例3:曼舞广袖飞天依稀(恍若)玉环再世手持长戈兵勇恍若(依稀)甲士重生

【详解】(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参考示例,为第二、三时

空舱中起一个四字舱名,并从内容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简述理由。

示例一:我选第二时空脸。舱名:大秦霸业。理由:形象地概括了文物在秦统一进程中

作用,能引发人们对秦扫六国风云变幻历史回忆,形象贴切。

示例二:我选第三时空舱。舱名:文萃盛宴。理由:飞天轻舒广袖,兵马俑的粗犷壮观,

这是一场西北历史文萃盛宴,也是现代科技盛宴。

(2)本题考查对联。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

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先根据词性和结构,找处相对应的词和短语。

如动宾结构“曼舞广袖''对"手持长戈”,名词"兵俑”对“飞天”,主谓结构"甲士重生”对“玉

环再世”,“依稀”对“恍若”,然后,根据语意组成不同的语句,如“曼舞广袖”语义上只能

与“飞天”相连,效果,只能是“玉环再世”;“手持长戈”的主语只能是“兵俑”,效果,只

能像“甲士重生”。然后,再用“依稀”或“恍若”将形象和效果勾连起来,形成语意完整的

语句。最后根据尾字“仄起平收”的原则,“世''是第四声,是仄声字,故上联为:飞天曼

舞广袖依稀(恍若)玉环再世。“生”是第一声,是平声字,故下联为:兵俑手持长戈恍

若(依稀)甲士重生。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2010年9月,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正式立项实施。经过全体参研参试人员11年

的不懈努力,我国在2021年至2022年两年内组织了11次发射,完成了空间站在轨组

装建造。中国空间站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独立掌握了近地轨道大型航天器在轨组装建造

技术,具备了开展空间长期有人参与科学技术实(试)脸的能力,为不断推动我国空间

科学、空间技术的创新发展,为速设航天强国、提升我国在国际载人航天领域的影响力

提供了重要支撑。

②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三位航天员分

别是四征太空的指令长景海鹤、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失杨柱、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三

人跨代组合,实现“三人合一”的高度默契目标。

(摘选自杨宏《“太空之家”迷游苍穹》和新闻信息,有删改)

【材料二】

①2023年4月12日21时,正在运行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EAST)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刷新了

此前101秒的世界纪录。

②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之所以能发光发热,是因为内部的核聚变反应。长期以来,

科学家希望通过可控核聚变反应,创造出一个“太阳”,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能源。位

于安徼合肥科学岛的EAST有着“人造太阳”之称,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它拥

有类似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我国经过十几年聚力攻关,历经次实验,终于实现了今

大的突破。

③近年来,EAST性能不断提升,装矍运行区间不断扩展,取得了多项国际托卡马

克运行的重大标志性成果。目前,下一代“人造太阳”中国聚变工程实险堆已完成工程

设计,未来瞄准建设世界首个索变示范堆。

(摘选自常河、丁一鸣《中国“人造太阳”刷新世界纪录》有删改)

13.结合材料一、二,说出我国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至少答出三点)

14.读了以上材料,请你抒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