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8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目录
第一部分明晰学考要求·精准复习
第二部分基础知识梳理·全面提升
第三部分考点精讲精练·对点突破
考点0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考点02基因在染色体上
考点03伴性遗传
第四部分实战能力训练·满分必刷
知识内容考试目标层次
A(了解、模B(理解、独C(应用、学考预测
仿、感受水立操作、认同领悟水平)
平)水平)
知识一精子和卵细胞√从近三年高中学业水平
的形成过程试题来看,以选择题为
知识二受精作用的概√主,简答题可能会涉及
念和意义到遗传图谱的分析和遗
知识三萨顿的假说内√传病的分析,或者减数
容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
知识四基因位于染色√DNA的数量变化,重点
体上的实验证据考查考生减数分裂和遗
知识五红绿色盲和抗√传病基础知识的实际理
维生素D佝偻病解和分析。
知识六伴性遗传在实√
践中的应用
一、减数分裂
1.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
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
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2.精子的形成过程
①场所:有性生殖器官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中的曲细精管内形成的。
②细胞的变化
在减数分裂前,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最后形成四个
精细胞。这两次分裂分别叫做减数分裂I(也叫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分裂II(也叫第二次分裂)。精细
胞再经过变形,就形成了成熟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子。
a间期:一部分精原细胞的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完全相
同的姐妹染色单体构成,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同一个着丝粒连接,此时的染色体呈染色质丝的状态。
b减数分裂I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原来分散的染色体缩短变粗,并两两配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
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
对的现象叫做联会。由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
姐妹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
c减数分裂I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附着在纺锤丝上。
d减数分裂I后期: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分别向细胞的
两极移动,这样,细胞的每极只得到各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
e减数分裂I末期:在两组染色体到达到达细胞的两极后,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就分裂成了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I与减数分裂II间通常没有间期,或间期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f减数分裂II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列。
g减数分裂II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h减数分裂II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
牵引下,这两条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i减数分裂II末期:染色体随着细胞的分裂进入两个子细胞。这样,在减数分裂I中形成了两个次级精母细
胞,经过减数分裂II,就形成了四个精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每个精子中都含有数目减半的染色体。
在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使得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只得到初级精母细
胞中染色体总数的一半。因此,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I。
减数分裂后,精细胞要经过复杂的变形才能成为精子。
3.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①场所:卵巢
②形成过程:
a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基本相同,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卵原细胞增大,染色体复制,卵原细
胞成为初级卵母细胞。然后,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I和减数分裂II,形成卵细胞。
b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主要区别是: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I进行不均等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两
个细胞,大的叫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作第一极体。
c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II也进行不均等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一个小的第二极体。在减数分裂
I形成的第一极体又分裂为两个第二极体。
③结果: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卵细胞和极体都含有数目减半的
染色体。不久,极体都退化消失,结果是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与精子的形成
不同,卵细胞的形成不需要变形。
①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对数、核DNA、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
②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与核DNA数量变化模型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柱形图如下(以二倍体生物的精子形成过程为例):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
①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Ⅰ末期,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开,平均进入两个子细胞中造成的;减数第
二次分裂染色体数的变化为N→2N→N。
②减Ⅱ后期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都与正常体细胞相同,但不同的是没有同源染色体。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变化规律及原因
二、受精作用
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与此同时,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
阻止其他精子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不久,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
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保证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其中一半的染
色体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4.意义:
①保证了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特性稳定性。
②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
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5.有性生殖后代多样性原因
①配子的多样性:减数分裂Ⅰ前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
组合。
②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具有随机性。
三、萨顿的假说
1.实验材料:蝗虫
2.内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萨顿假说的依据:
①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②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
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③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④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4.萨顿提出假说运用的方法?该方法得到的结论是否一定正确?
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是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5.果蝇作材料优点:①易饲养、繁殖快②某些相对性状易于区分③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④子代数量
多
四、摩尔根的果蝇实验
1.实验材料:果蝇。
果蝇特点:相对性状多而且明显、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少易观察。
2.果蝇的染色体组成:
雄果蝇:6条常染色体+XY(异型)或3对常染色体+XY(异型)
雌果蝇:6条常染色体+XX(同型)或3对常色体+XX(同型)
3.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方法:测交。
遗传图解:
4.实验结果:子一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验证了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上
5.实验结论: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X上,基因在染色体上。
6.摩尔根的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五、伴性遗传
1.伴性遗传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红绿色盲)的各种基因型:
项目女性男性
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
表型正常正常(携带)色盲正常色盲
3.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红绿色盲、白化病)的特点有:
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②交叉遗传: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女性色盲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
有病。
③一般为隔代遗传:第一代和第三代有病,第二代一般为色盲基因携带者。
4.红绿色盲的各种基因型的婚配结果:
亲本子代
组合基因型表现型
XBXB×XBYXBXB、XBY正常
XBXB×XbYXBXb、XBY正常
XBXB、XbXb、XBY、
XBXb×XbY男正:女正:男色盲:女色盲=1:1:1:1
XbY
XBXB、XBXb、XBY、
XBXb×XBY3正常:1色盲=3:1(色盲只有男性)
XbY
XbXb×XBYXBXb、XbY正常:色盲=1:1(正常全女性、色盲全男性)
XbXb×XbYXbXb、XbY全为患病
5.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特点:
①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患者病症较轻。
②世代延续性;
③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病。
6.伴Y遗传
①基因位置:致病基因在Y染色体上,在X上无等位基因,无显隐性之分。患者患者基因型:XYM。
②遗传特点:患者均为男性,且“父→子,子→孙”。
六、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1.性别决定
①概念: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①性别既受性染色体控制,也与其上部分基因有关,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
关,如色盲基因。
②并非所有生物都有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只存在于有性杂色体决定性别的生物体内。
2.鸡性别决定的ZW型
雌性:(异型)ZW,雄性:(同型)ZZ。
3.人类体细胞及配子中染色体组成
男性:体细胞:44条常染色体+XY(异型)或23对常杂色体+XY(异型)。精子:22条常染色体
+X、22条常染色体+Y(2种)
女性:体细胞:44条常染色体+XX(同型)或22对常朶色体+XX(同型)。卵细胞:22条常染色
体+X(1种)
人的X、Y性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减数分裂中能发生联会.因此属于同源染色体。X染
色体比Y染色体大,基因多。
4.若要根据子代性状就能判断其性别,则亲本组合为:
①XY型生物:隐性雌性(性染色体同型)×显性雄性,
②ZW型生物:隐性雄性(性染色体同型)×显性雌性
练
考点0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典型例题1】(2024高一下·河北·学业考试)人的精原细胞含有46条染色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
胞中染色体数目一般都是()
A.22条B.23条C.24条D.46条
做题技巧:减数分裂会使子细胞相对亲代细胞染色体数量少一半。
男性的正常细胞中,可能不存在Y染色体的是()
A.口腔上皮细胞B.精原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D.精细胞
蝗虫配子形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发生在()
A.减数分裂Ⅰ前期B.减数分裂Ⅰ后期
C.减数分裂Ⅱ前期D.减数分裂Ⅱ后期
【典型例题2】(2023高一下·河北·学业考试)保证生物亲子代染色体数目恒定,维持生物遗传稳定性的
生理过程是()
A.无丝分裂、有丝分裂B.无丝分裂、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受精作用D.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的一种分裂方式
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
C.受精卵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保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恒定的过程是减数分裂和()
A.受精作用B.细胞衰老C.无丝分裂D.细胞坏死
考点02基因在染色体上
【典型例题1】(2024高一下·山东·学业考试)下列有关遗传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推断基因在染色体上
B.孟德尔的假说认为成对的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C.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魏斯曼从理论上预测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染色体数目变化
萨顿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其依据的是()
A.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
B.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独立;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受精过程中也如此
C.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成对的基因也如此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萨顿提出了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载体的假说
B.摩尔根的果蝇眼色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
D.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典型例题2】(2024高一下·湖北·学业考试)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他使用的实验
材料是()
A.玉米B.蝗虫C.豌豆D.果蝇
摩尔根针对果蝇杂交实验提出的假说是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
A.X、Y染色体上B.X染色体上
C.常染色体上D.Y染色体上
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的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所用的生物学方法是()
A.假说—演绎法B.类比推理法
C.同位素标记法D.不完全归纳法
考点03伴性遗传
【典型例题1】(2024高一下·河北·学业考试)人类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考虑基因突
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父亲色盲,女儿一定色盲
B.母亲色盲,儿子色觉一定正常
C.女儿色盲,父亲一定色盲
D.该病患者中女性远多于男性
做题技巧: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病父子必病。
下图是某科研团队利用果蝇进行的杂交实验示意图,红眼(W)对白眼(w)是显性。不考
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F2中的红眼雄果蝇基因型是()
A.WWB.WwC.XWYD.XwY
鸭蹼病患者手指粘连,某家系中该病只能由父亲遗传给儿子,该家系此致病基因位于()
A.常染色体B.X染色体C.Y染色体D.线粒体
【典型例题2】(2024高一下·河北·学业考试)下图为某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系谱图。不考虑基因突变
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B.Ⅰ1一定是纯合子
C.Ⅱ2一定是杂合子D.Ⅲ2是该病基因携带者
做题技巧:①正推:根据遗传图谱上的个体的表现型,从亲代推子代
②反推:假设选项正确,代入题干,看是否所有条件还成立。
下列系谱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已知控制某遗传病的等位基因不在X、Y染色体的同源
区段上),则该遗传病只能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决定的是()
A.B.
C.D.
并指是一种由显性致病基因(B)控制的遗传病。一对夫妇丈夫并指,妻子正常,生有表型
正常的儿子和女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丈夫一定为杂合子
C.女儿的基因型与母亲相同
D.再生一个患病女儿的概率为1/2
1.如图为显微镜下二倍体细叶百合(2n=2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图像。该图像处于的时期是
()
A.减数分裂Ⅰ的中期B.减数分裂Ⅰ的后期
C.减数分裂Ⅱ的中期D.减数分裂Ⅱ的后期
2.图1为某二倍体动物减数分裂某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表示该动物减数分裂不同时
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相对含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仅根据图1所示的细胞不能判断出该动物的性别
B.图2的a、b类型细胞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C.图2的细胞类型中一定存在染色单体的是a、c
D.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均可发生于图2的b类型细胞中
3.下图一定属于卵细胞形成过程示意图的是()
A.B.
C.D.
4.如图为某动物细胞中部分染色体示意图,图中Ⅰ、Ⅱ表示染色体,①②③④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图中共含有4个四分体
B.①②为一对姐妹染色单体
C.③④之间可能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D.此图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5.在精细胞形成过程中,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和着丝粒分裂分别发生在()
A.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Ⅰ
B.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
C.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减数分裂Ⅰ
D.减数分裂Ⅱ、减数分裂Ⅱ,减数分裂Ⅰ
6.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即异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下列四种细胞中一定有W染色体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B.次级精母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D.次级卵母细胞
7.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不包括()
A.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
B.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
C.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D.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
8.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杂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B.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C.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着丝粒发生分离
D.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
9.图表示某果蝇X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位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果蝇的眼色不一定为白眼
B.摩尔根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位于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可能有等位基因
D.深红眼基因和朱红眼基因在遗传时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10.摩尔根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图的杂交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亲本白眼雄果蝇能产生两种比例相同的配子
B.F2中的红眼雌果蝇全部为杂合子
C.F2中红眼与白眼比例为3:1,符合分离定律
D.F1全为红眼,说明红眼对白眼为显性
1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B.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
12.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运用假说—演绎法,即科学实验发现问题→大胆猜测提出很说一演绎推理实
验验证→反复实验揭示规律,以下错误的是()
A.体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
B.受精卵中成对的遗传因子或等位基因来分别来自母方和父方
C.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D.减数分裂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13.人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病男性(XDY)与正常女性(XdXd)婚配,子代
患病的概率为()
A.1/3B.0C.1D.1/2
14.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h表示,患病女性的基因型为()
A.XHXHB.XhXhC.XHYD.XhY
15.有一对夫妇积极相应国家政策,想要生育3个孩子。第一胎为女孩、第二胎为男孩、第三胎为女孩,
生这样3个孩子的概率是()
A.0B.12.5%C.25%D.50%
16.在腐烂的水果周围常看到飞舞的果蝇。下图是黑腹果蝇雌雄个体的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示意图。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配子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B.含有X染色体的配子可能来自雌果蝇或雄果蝇
C.配子形成过程中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现象
D.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过程可以产生雌雄配子
17.一基因型为XHXh的血友病基因(h)携带者与一基因型为XHY的男性结婚,则他们所生孩子患血友病
的概率是()
A.1/2B.1/4C.1/8D.1/12
18.下列系谱图中,遗传病(图中深色表示患者)不可能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9.果蝇的正常翅(D)对短翅(d)为显性,D、d位于常染色体上。抗杀虫剂(E)对不抗杀虫剂(e)为
显性,E、e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将一只正常翅抗杀虫剂雌果蝇与一只短翅不抗杀虫剂雄果蝇杂交,F1的
表型及数量如下表:
正常翅抗杀虫剂雌正常翅抗杀虫剂雄正常翅不抗杀虫剂雌正常翅不抗杀虫剂雄
F1
402399401398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F₁的表型及比例,(填“能”或“不能”)判断翅型基因与杀虫剂抗性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
定律,理由是。
(2)以已有的果蝇为材料,设计一组杂交实验确定E、e是否位于X染色体位置,可以选择的组合是亲本中
的和F1中的杂交(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若,则E、e位于X染色体上。
(3)让F1中的正常翅抗杀虫剂雄果蝇和正常翅不抗杀虫剂雌果蝇杂交,根据后代的表型及比例来判断E、e所
处的染色体位置:若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符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银川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3年阿里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b卷)
- 2024年北海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4年天水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安徽定远县炉桥中学2025年数学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郑口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数学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第六中学2025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荆门职业学院《房地产开发与经营》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上化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DB51-T 3266-2025 微态激发节能涂层技术规范
- 工业节能知识培训课件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知识培训
- 学生心理健康一生一策档案表
- 2025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施工与维护技术规范
- 2025年初中团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小学腰鼓校本教材
- 《餐饮食堂厨房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合肥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方法(2020版)》
- 《产品检验流程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