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网络诈骗主题班会教案_第1页
防网络诈骗主题班会教案_第2页
防网络诈骗主题班会教案_第3页
防网络诈骗主题班会教案_第4页
防网络诈骗主题班会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网络诈骗主题班会教案1CATALOGUE目录引言网络诈骗现状及危害常见网络诈骗手段及案例如何防范网络诈骗学校和家庭如何共同防范网络诈骗总结与展望201引言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诈骗事件层出不穷,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青少年作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群体,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防范意识,更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因此,开展防网络诈骗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目的和背景4010204班会主题识别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分析网络诈骗的危害和后果探讨如何有效防范网络诈骗分享成功防范网络诈骗的案例和经验03502网络诈骗现状及危害6

网络诈骗现状诈骗手段不断翻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诈骗手段也日新月异,从最初的钓鱼网站、恶意软件到现在的虚假投资、仿冒客服等,让人防不胜防。受害人群广泛网络诈骗的受害人群覆盖了各个年龄段和职业领域,无论是学生、上班族还是老年人,都有可能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诈骗金额巨大网络诈骗涉及的金额往往较大,一些受害者甚至因此倾家荡产,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7网络诈骗最直接的危害就是造成受害者的财产损失,轻者损失数百元,重者可能损失数万元甚至更多。财产损失诈骗分子往往会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如姓名、电话、地址等,进而实施更精准的诈骗行为。个人隐私泄露网络诈骗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导致人们在网络上交流时更加谨慎和猜疑,影响社交体验。信任危机受害者除了经济损失外,还可能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伤害,甚至产生自杀等极端行为。心理伤害网络诈骗的危害803常见网络诈骗手段及案例9诈骗分子会要求受害人下载指定软件进行“资金清查”或指示受害人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一旦受害人按指示操作或转账,银行卡上的资金就会被全数转走。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住址等,然后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给受害人打电话。诈骗分子能准确说出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声称受害人涉嫌洗钱、涉案等,以配合调查为由,主动帮受害人转接公安机关或要求办案做笔录,出示通缉令、拘捕令、警官证等。冒充公检法诈骗10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购物信息和个人信息,然后冒充购物网站或快递公司的客服人员给受害人打电话。诈骗分子会诱导受害人点击其提供的链接或扫描二维码,从而骗取受害人的银行卡信息、验证码等,进而盗取受害人的资金。诈骗分子声称受害人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快递丢失,可以办理退款理赔,或以受害人会员积分、芝麻信用分不足不能退款为由,让受害人提高会员积分或芝麻信用分。冒充客服诈骗11当受害人付款后,诈骗分子会以各种理由不发货或要求受害人支付额外的费用才能发货。诈骗分子还可能通过发送钓鱼链接或恶意软件,窃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进而盗取受害人的资金。诈骗分子在网络上发布虚假的低价商品信息,吸引受害人购买。网络购物诈骗12

刷单兼职诈骗诈骗分子在网络上发布虚假的刷单兼职招聘信息,承诺高额的佣金回报。当受害人联系诈骗分子后,诈骗分子会要求受害人先支付一定的保证金或购买指定的商品才能开始刷单。受害人支付费用后,诈骗分子会以各种理由拒绝返还本金和佣金,甚至直接消失。1304如何防范网络诈骗14不轻易相信来自陌生人的信息,特别是涉及财务、个人信息等敏感内容。对于声称中奖、贷款、投资等诱人信息,要保持冷静,不轻易被诱惑。在社交网络上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轻易点击陌生人发送的链接。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人15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信息。在网上购物、注册账号等操作时,要注意核对个人信息,确保信息安全。定期更换密码,避免使用简单密码或将个人信息设置为密码。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16在进行网上交易或转账前,一定要核实对方身份和信息,确保安全可靠。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支付链接或二维码,以免被骗取财物。如果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报警或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理。核实信息,不盲目转账17在选择购物、投资、贷款等平台时,要选择正规、有信誉的平台,避免上当受骗。不要贪图小利而轻信虚假广告或宣传,以免陷入骗局。对于声称能够轻松赚钱或一夜暴富的信息,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选择正规平台,不贪图小利1805学校和家庭如何共同防范网络诈骗19123学校可以定期邀请网络安全专家或警察来校进行网络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网络诈骗的危害和防范方法。定期开展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学校可以制作一些宣传资料,如海报、宣传册等,张贴在校园内显眼的位置,提醒学生注意网络安全。制作宣传资料学校可以将网络安全知识融入到日常课堂教育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防范网络诈骗的意识。加强课堂教育学校加强宣传教育2003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教育孩子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01家长监督孩子上网行为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上网行为,避免孩子浏览不良网站或下载不明软件。02建立家庭网络安全规则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网络安全规则,明确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行为是禁止的。家庭加强监管和引导21不轻信陌生人的话01学生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特别是那些声称可以帮助你赚钱或提供其他好处的人。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02学生应该时刻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随意透露给陌生人,特别是在网络上。遵守学校和家庭的网络安全规定03学生应该遵守学校和家庭的网络安全规定,不要私自下载不明软件或浏览不良网站。学生自觉遵守规定2206总结与展望23介绍了网络诈骗的常见类型和手段,包括钓鱼网站、恶意软件、虚假交易等。通过案例分析,让同学们了解了网络诈骗的危害和后果。探讨了如何识别和防范网络诈骗,提出了“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防骗原则。组织了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网络诈骗的防范方法。01020304总结本次班会内容24继续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同学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