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历史2025年上学期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高中高一历史2025年上学期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高中高一历史2025年上学期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高中高一历史2025年上学期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高中高一历史2025年上学期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高一历史2025年上学期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伯里克利时代,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除十将军外),公民可以通过抽签担任低级官职,通过选举担任高级官职。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拥有最广泛的权力。当时有人评价说:“我们政体的确是民主的……因为政权掌握在许多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材料二:英国在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得到提升,国王“统而不治”。1701年《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不受宗教因素影响,并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如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或维持常备军。议会逐渐成为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中心,内阁由议会多数党领袖组成,对议会负责。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概括雅典民主政治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主要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和英国君主立宪制对后世产生的积极影响。3.有人认为,雅典民主是“全体公民”的民主,而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少数人”(资产阶级)的民主。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发展,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一些地主也“弃田而仕”或经商,传统的社会结构受到冲击。王夫之评论道:“富者通商通渔,以自给,民赖其力;贫者谋生什百,以事其上,计其入,倍于农而不足自存。”材料二:清朝前期,为巩固统治,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并严格限制“匠户”等人改变身份。然而,随着国内外贸易扩大,商业活动日益活跃。乾隆后期,官府财政收入中,商税所占比重逐渐增加。一些商人组织“商帮”势力壮大,如徽商、晋商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概括明朝中后期和清朝前期社会经济方面存在的差异。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3.明清时期的经济现象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三、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解决危机,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有: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材料二:1868年,日本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摆脱危机,明治政府实行了“殖产兴业”政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同时,还进行了政治改革,废藩置县,实行君主立宪制(但保留天皇权力)。材料三:中国近代史上,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试图通过引进西方军事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俄国和日本改革的主要目的和措施。2.比较俄国和日本改革的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主张“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但该制度也规定:“其田,天下田皆天下人之田也。凡天下田,皆归于天,天主是主也。凡天下人,皆天子女也。”材料二: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了解决军事开支和供应问题,实行了“圣库制度”。各级官员“例不得私藏金银”,所需物资均从圣库支取。但后来,领导层腐化,圣库物资被大量侵占。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1953年开始,国家实行农业合作化,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土地制度。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土地制度有何特点?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未能实施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分析太平天国“圣库制度”的实质及其失败的原因。3.比较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在土地制度方面的主要区别,并分析其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五、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14世纪中叶,欧洲爆发黑死病,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劳动力严重短缺,封建庄园经济受到巨大冲击。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流入城市,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同时,社会分化加剧,富裕农民(乡绅)和市民阶层实力增强,对封建领主和教会权威提出挑战。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挑战了教会的“地心说”;达·芬奇创作了《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不朽艺术作品;但丁的《神曲》揭露了教会的黑暗和腐朽。材料三: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走上殖民扩张道路,掠夺财富,发展了本国的资本主义。英国、法国等国通过国内商业竞争和殖民掠夺,也迅速发展起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黑死病对欧洲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2.材料二中的思想文化现象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背景。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发生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试卷答案一、1.雅典民主政治特点: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掌握最高权力;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除十将军外);通过抽签和选举产生官员。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国王“统而不治”;国王权力受宪法和议会限制;内阁对议会负责。2.雅典民主的积极影响:促进了雅典经济文化繁荣;为后世民主制度提供了借鉴。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积极影响:限制了王权,保障了资产阶级政治权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是近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模式。3.同意。雅典民主是奴隶制民主,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英国君主立宪制下,政治权力实际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治权利仍然受到限制。解析思路:1.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除十将军外)”、“通过抽签担任低级官职,通过选举担任高级官职”等,可以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根据材料二信息“议会权力得到提升”、“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或维持常备军”、“议会逐渐成为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中心”、“内阁由议会多数党领袖组成,对议会负责”等,可以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主要特点。2.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雅典民主政治促进了雅典经济文化繁荣,为后世民主制度提供了借鉴。英国君主立宪制限制了王权,保障了资产阶级政治权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是近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模式。3.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雅典民主是奴隶制民主,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英国君主立宪制下,政治权力实际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治权利仍然受到限制,因此可以认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少数人”(资产阶级)的民主。二、1.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出现雇佣关系;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清朝前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严格限制“匠户”等人改变身份;商业活动活跃;商税所占比重增加;“商帮”势力壮大。2.阻碍因素:封建制度的束缚;自然经济的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3.影响:明清时期经济上的发展为近代社会的转型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解析思路:1.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商品经济空前发展”、“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弃田而仕”或经商的地主、“计其入,倍于农而不足自存”等,可以概括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方面的特点。根据材料二信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严格限制‘匠户’等人改变身份”、“随着国内外贸易扩大,商业活动日益活跃”、“商税所占比重逐渐增加”、“一些商人组织‘商帮’势力壮大”等,可以概括清朝前期社会经济方面的差异。2.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束缚、自然经济的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等因素都阻碍了社会进步。3.第3问,明清时期经济上的发展为近代社会的转型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三、1.俄国:目的——解决危机,维护统治;措施——废除农奴制,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但需赎买土地。日本:目的——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措施——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殖产兴业);进行政治改革,废藩置县,实行君主立宪制。2.不同之处:改革目的不同(俄国维护统治,日本实现富国强兵);改革程度不同(俄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保留了沙皇专制,日本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但改革更彻底,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改革结果不同(俄国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但保留了封建残余,日本改革使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列强)。主要原因:两国国情不同;领导力量不同;国际环境不同。3.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没有改变封建主义的社会性质;顽固势力的阻挠。教训:改革必须从根本上触动旧制度、旧体制,否则难以成功;改革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解析思路:1.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等,可以概括俄国改革的目的和措施。根据材料二信息“实行了‘殖产兴业’政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废藩置县,实行君主立宪制(但保留天皇权力)”等,可以概括日本改革的目的和措施。2.第2问,比较俄国和日本改革的不同之处,可以从改革目的、改革程度、改革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造成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两国国情不同、领导力量不同、国际环境不同。3.第3问,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可以从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没有改变封建主义的社会性质、顽固势力的阻挠等方面进行分析。其历史教训是改革必须从根本上触动旧制度、旧体制,否则难以成功;改革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四、1.特点:绝对平均主义;具有神权色彩。原因:是小农经济的产物;脱离实际,无法实施;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2.实质: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原因:违背经济规律;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加重了农民的负担;领导层腐化。3.区别:土地所有制不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建立集体土地所有制)。作用: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农业合作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巩固了新生政权,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解析思路:1.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等,可以概括《天朝田亩制度》的特点。根据材料一信息“其田,天下田皆天下人之田也。凡天下田,皆归于天,天主是主也。凡天下人,皆天子女也”等,可以看出其具有神权色彩。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分析该制度未能实施的原因:是小农经济的产物;脱离实际,无法实施;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2.第2问,根据材料二信息“圣库制度。各级官员‘例不得私藏金银’,所需物资均从圣库支取”等,可以分析太平天国“圣库制度”的实质是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根据材料二信息“后来,领导层腐化,圣库物资被大量侵占”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其失败的原因:违背经济规律;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加重了农民的负担;领导层腐化。3.第3问,比较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在土地制度方面的主要区别,可以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其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可以从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各自的历史意义进行分析。五、1.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思想解放潮流兴起;促进了民族觉醒。2.特点:人文主义;反对教会权威;关注现世生活。背景:封建神学统治;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城市的兴起;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重新发现。3.变化:贸易中心转移;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殖民扩张开始;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贫困和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推动了中西交流;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解析思路:1.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社会分化加剧,富裕农民(乡绅)和市民阶层实力增强,对封建领主和教会权威提出挑战”等,可以分析黑死病对欧洲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2.第2问,根据材料二信息“歌颂人的价值”、“强调人的现世幸福”、“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