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专题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液化的是()A.早春,冰雪消融 B.初夏,晨雾弥漫C.深秋,树枝凝霜 D.寒冬,河水结冰2、下列中华古诗中涉及到的有关物质,对它形成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的形成过程是凝华现象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露的形成过程是汽化现象C.“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雨的形成过程是升华现象D.“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雪的形成过程是凝固现象3、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雾的形成②蜡烛滴“泪”③冻衣服晾干④露珠的形成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冬天水面结冰是凝固现象 B.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熔化现象C.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升华现象 D.皮肤上涂一些酒精感到凉快是液化现象5、“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6、氯乙烷,俗称运动场上的“化学大夫”。氯乙烷在常压、常温下是一种气体,通过高压将它液化后装在喷筒内,运动员某些软组织挫伤或拉伤时,将乙烷喷射在伤处,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应急处理,这主要是利用了氯乙烷()A.温度比较低 B.汽化能吸热C.密度比较大 D.升华能吸热7、冬奥会赛道上的雪有些是人工制造。其造雪原理是:造雪机将液态的水粉碎成雾状的小液滴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这些小液滴在落到地面前会变成小冰晶,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工造雪过程中,雪的形成过程是凝华B.人工造雪过程中,气温必须达到0℃或0℃以下C.人工造雪过程中,小液滴需要吸收热量D.人工造雪过程中,水不会蒸发,喷出的水与形成的雪质量相等8、下列物体中属于晶体的是()A.橡胶 B.沥青 C.冰块 D.石蜡9、重庆是“山城”、“雾都”、“火炉”,好吃好玩好看令人流连忘返,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A.武隆的雪B.人刚从北温泉里出来觉得冷C.沸腾的火锅D.仙女山的雾10、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一朵雪花”为轴线,呈现出诗人李白诗句中描述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浪漫、夸张场景。北方冬季常见的雪花的形成与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相同物态变化的是()A.露生成 B.雾产生 C.霜形成 D.冰消融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冬天水管被冻裂是由于水发生了______;春天,地板上出现“冒汗”的现象,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2、如图所示为汽车的后视镜。为了扩大视野范围,汽车的后视镜都采用___________(选填“凸面镜”、“凹面镜”或“平面镜”);在雨雪天气后视镜的表面极易产生水雾而影响驾驶,为了消除水雾的影响,有的汽车后视镜具有加热功能,用加热的方法消除水雾是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现在汽车中普遍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的汽车发出的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3、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______℃。4、甲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5、同学们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1)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区别是___________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情况,请指出操作中的两处错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3)如图乙、丙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_,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_。6、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发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的缘故导致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其实是为了_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水分蒸发。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①提高液体的温度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7、“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很多谚语蕴含着物理知识。(1)“霜降有霜,米谷满仓;小寒冻土,大寒冻河”。其中,霜的形成是___________现象,河水结冰是_____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2)“钩钩云消散,晴天多干旱;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云是由水蒸气___________成的小冰晶和___________成的小水珠组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8、一支没有刻好刻度的温度计,把它插在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高度为5厘米,把它插到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高度为25厘米。当把该温度计插入某种液体中时,水银柱的长度是10厘米,则该液体的温度是______℃。当液体温度为80℃时,水银柱的高度为______厘米。9、如图所示,寒冷的冬天,由于好奇,淘淘用舌头去添室外的铁管,不料舌头被粘在了铁管上,这是由于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造成的。为了让舌头与铁管分开,施救人员在其舌头与铁管的交界处撒了点盐(或者倒点浓盐水),很快就会使舌头和铁管分开,因为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10、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在测量物体温度的活动中,三位同学的测量情况如图甲、乙、丙所示。则乙测量的温度是______℃,丙测量的温度是______℃。三、简答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福建的春季潮湿多雨,不少家庭需要借助暖风烘干机来烘干洗好的衣服。一台小型暖风烘干机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加热机芯产生热量,经过高速转动的叶片将热气导入干衣罩里,从而达到干衣效果的。在开始干衣阶段,我们发现烘干机出气孔上不断冒出“白气”。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1)“白气”的形成原因;(2)暖风烘干机的干衣原理。2、常言下雪不冷化雪冷,请你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做出合理解释。3、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和试管中均装有水,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试通过观察回答下列问题: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为什么?4、北方寒冬的早晨,公交车的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为什么?5、入冬以来,新冠疫情在各地时有发生,人员密集的场合佩戴口罩是做好自我防护的基本措施。如图所示是一位老师佩戴口罩讲课时的情景,请你分析她不断讲话时导致镜片起雾的原因,并提出一条合理的解决办法。(注:不含摘除眼镜或口罩)6、超市的海鲜柜台,常常用冰块来保鲜海鲜产品,请写出其中应用的一个热学知识。7、牙科医生用来检查牙齿的小镜子,在使用前为什么要先对其加热?8、小敏同学非常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一天,她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根雪糕,发现雪糕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她把这根雪糕放进茶杯里,过一会儿,茶杯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请你帮小敏解释“粉”,“冒汗”是怎么形成的。9、北方的冬季非常寒冷,有些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进入教室后,眼镜片上会出现水雾,请你分析一下什么原因?10、炎炎夏日,辰辰发现吃冰棒会感到凉快,扇扇子也会感到凉快,请你分析一下这两种凉快的原因。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小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90℃的热水进行实验,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她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水的沸点为_____℃,说明该处大气压可能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标准大气压。2、甲是平阴县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形。(1)他们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____;(2)改正错误后,继续做实验,观察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并记录在下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______;时间t/min1234567温度t/℃90929496989898(3)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有效可行的办法:______(写出一种即可);(4)在探究结束后,几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对水加热至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A. B.C. D.(5)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另一兴趣小组观察到烧杯中有如图乙所示的(a)、(b)两种情景.你认为水沸腾时的情景应该是______3、下表是小京探究某种物质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完成下列问题。时间/min11.522.533.544.555.566.5温度/595552494848484847454342(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_______(选填“固”或“液”)态;(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在分组探究“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第一小组的同学利用小烧杯做实验,如图所示,他们认真观察实验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s0306090120150180210240270温度/℃88909294969798989898(1)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表示的是水在第___________s时的温度。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水在整个加热的过程中,有什么特点:(写出两条)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2)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中___________(填“甲”或“乙”)所示。5、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应将___________(选填“整块冰”或“碎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使冰___________,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2)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属于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4分钟,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4)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A.冰雪消融冰雪由固态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晨雾弥漫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B符合题意;C.树枝凝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C不符合题意;D.河水结冰是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A【详解】A.霜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A正确;B.露的形成过程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雨的形成过程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D.雪的形成过程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A。3、D【分析】【详解】①雾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②蜡烛滴“泪”,是熔化现象;③冻衣服晾干,是升华现象;④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④。故选D。4、A【详解】A.冬天水面结冰,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A正确;B.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衣服上的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B错误;C.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D.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吸热,故D错误。故选A。5、B【详解】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故A错误;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B。6、B【详解】因为氯乙烷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将它高压液化后装在喷筒内,当将氯乙烷从喷筒内喷射在伤口处时,氯乙烷会迅速变成气态,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需要吸热,伤口处的热量被氯乙烷吸收,温度会迅速降低,从而起到保护伤口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7、B【详解】A.人工造雪是小液滴遇冷凝结成小冰晶,属于凝固,故A错误;B.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0℃,所以小液滴凝固成小冰晶时温度必须到0℃或0℃以下,故B正确;C.凝固过程是放热过程,故C错误;D.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所以在人工造雪过程中,水会蒸发,喷出的水与形成的雪质量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B。8、C【详解】晶体由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常见的非晶体有橡胶、石蜡、沥青、玻璃等。故选C。9、D【详解】A.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强冷空气凝华形成的冰晶,故A不符合题意;B.刚从温泉里出来觉得冷,是因为皮肤表面的水汽化吸收了身上的热量所致,故B不符合题意;C.火锅中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C【详解】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冷凝华成的小冰晶。AB.露、雾都是空气中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AB不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冷凝华成的小冰晶,与雪相同,故C符合题意;D.冰消融是冰吸热发生的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1、
凝固
液化【详解】[1]冬天水管被冻裂是由于水由液态凝固为固态,体积膨胀。[2]“冒汗”是因为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2、
凸面镜
汽化
超声波【详解】[1]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面镜能扩大视野,应用于汽车观后镜。[2]用加热的方法消除水雾,是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3]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进行回声定位的。3、
晶体
80【详解】[1]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不变,故是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2]熔点即熔化温度不变的温度,故熔点是80℃。4、
3.00
-6【详解】[1]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A的左侧对应的刻度值为4.00cm,右侧对应的刻度值为7.00cm,则木块的长度是l=7.00cm-4.00cm=3.00cm[2]温度计分度值为1℃,液柱在零摄氏度以下,故温度计的示数为-6℃。5、
体温计
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
读数时视线未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详解】(1)[1]体温计中毛细管与玻璃泡之间存在一个很细的缩口,它的作用是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内水银断开,可以使它离开人体读数,在使用前应用力向下甩。(2)[2][3]根据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图中有两处错误:一是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二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3)[4][5]图乙温度计的分度值是,液柱在零刻度线以下,因此乙的读数是;丙的分度值是,示数为。6、
吸热
减慢
①②③【详解】[1]游泳者出水后身体会觉得冷,这是因为人从水中上岸后,身上有水,水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冷。[2]将身体蜷缩起来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一定程度可减少水分的蒸发,使人感觉不那么冷。[3]热风干手器吹出的空气温度高,提高了水分的温度,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把手伸开,吹出的风也会使液体在空气中的表面积增大,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吹出的风使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故①②③正确。7、
凝华
凝固
凝华
液化【详解】(1)[1]霜是固态小冰晶,它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凝华为固态,所以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2]河水结冰,液态水变为固态冰,这是凝固,则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2)[3][4]水蒸气是气体,小冰晶是固体,从气体直接变为固体,这是凝华;小水珠为液体,从气态水蒸气变成液态小水珠,这是液化,则云是由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和液化成的小水珠组成的。8、
25
21【详解】[1]把温度计插入一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中,即温度为0℃时,水银柱的长度是5cm;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即温度是100℃时,水银柱的长度是25cm,两者之间的水银柱长度L=25cm-5cm=20cm所以外界温度每升高1℃时,玻璃管内的水银伸长是水银柱的长度是10cm,水银柱上升的高度是∆L=10cm-5cm=5cm则温度为[2]当水温为80℃时,相对于0℃,水银柱上升的高度是∆L'=80℃×0.2cm/℃=16cm所以水银柱的长度为L''=5cm+16cm=21cm9、
凝固
降低冰的熔点【详解】[1]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舌头被粘在了铁管上,由于舌头上的水遇冷放热凝固造成的。[2]在舌头与铁管的交界处撒点盐,降低冰的熔点,冰就会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开始熔化,会使舌头和铁管分开。10、
热胀冷缩
1.6
﹣0.6【详解】[1]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体温计有一个细小的缩口,可以离开人体读数。[2]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2℃,温度计的液面在0刻度的上方,所以为零上,是1.6℃。[3]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2℃,温度计的液面在0刻度的下方,所以为零下,是﹣0.6℃。三、简答题1、(1)见解析;(2)见解析【详解】(1)烘干机出气孔上不断冒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2)暖风烘干机通过加快衣服表面的空气流动,提高水的温度,加快水的蒸发。2、见解析【详解】下雪时,是水蒸气凝华为雪花,凝华时放热,故“下雪不冷”;下雪后,雪熔化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故“化雪冷”。3、不能,无法继续吸热【详解】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烧杯中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达到水的沸点后开始沸腾,温度不再上升;而试管中的水向烧杯中的水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与烧杯中水的温度相同时,即都为沸点时,由于没有温差了,所以就不能再向烧杯中的水吸热了,由沸腾发生的条件,吸热且达到沸点,这里只满足了达到沸点,而无法继续吸热,故试管中的水是不能沸腾的。4、见解析【详解】北方寒冬的早晨,公交车的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车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内表面,放出热量,凝华为小冰晶。5、见解析【详解】不断讲话时,从口中出来的热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发生液化现象,导致镜片起雾,可以在镜片上喷防雾喷雾剂。6、见解析【详解】利用冰的低温起到降温作用,同时熔化时需要吸热,熔化时温度不变,从而使海鲜产品保持低温。7、见解析【详解】使用前先对镜子加热,使镜子的温度升高后,避免病人口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蒙在镜面上变模糊,从而能使医生利用镜子的平面镜成像原理清楚地观察病人的牙齿。8、答案见解析【详解】雪糕上附着白花花的“粉”是冰箱里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产生的小冰晶附在雪糕的袋子上;把这根雪糕放进茶杯里,茶杯的温度降低,茶杯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附在茶杯上,使茶杯“冒汗”。9、见解析【详解】眼镜片上出现水雾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后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而形成的。10、见解析【详解】吃冰棒,冰棒熔化吸热,会感到凉快;扇扇子,增大空气流速,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会感到凉快。四、实验探究1、
节约时间
98
小于【详解】[1]实验时烧杯中装入热水,好处是可以缩短加热时间。还可以通过减少水的质量、加上盖子来节约时间。[2]由图可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98℃,即水的沸点为98℃。[3]因为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此时沸点为98℃,说明该处大气压可能小于一标准大气压。2、
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了
温度保持不变
减少水量
D
(a)【详解】(1)[1]由甲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消泡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健康科技发展承诺书7篇范文
- 2025办公用品采购合同
- 2025企业股权交易居间合同范本
- 难忘的一节课事情事情作文(8篇)
- 2025专利转让协议书合同样本
- 一场精彩的辩论赛事情回忆与感悟议论文8篇
- 专业技术保障的承诺书(6篇)
- 雷米普利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遵循知识产权保护承诺函(6篇)
- 高级工电工题库:501-600
- 煤矿皮带顺槽锚索支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PPT课件(完整版)
-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
- 第七章产品策略PPT课件
- 初级爆破工程技术人员考试填空题
- 某创业公司员工的自我修养PPT课件
- 《诗经_魏风_伐檀》
- DFMEA--白车身
- 液氯操作规程
- 某公司提升管理全面对标实施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