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训练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专项测试试卷(解析版)_第1页
强化训练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专项测试试卷(解析版)_第2页
强化训练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专项测试试卷(解析版)_第3页
强化训练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专项测试试卷(解析版)_第4页
强化训练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专项测试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专项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如图),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达到10907米。“海斗一号”在完成了岩石状物体样本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遥控抛载安全上浮。对于上浮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是静止的B.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是运动的C.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运动的D.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2、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m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3、观察图中房屋上的炊烟和甲、乙两车上小旗的飘动方向,判断两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相对于房子一定向右运动B.甲车相对于乙车一定向右运动C.乙车相对于房子可能向右运动D.乙车相对于甲车可能静止4、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明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的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B.小明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C.以站台为参照物,小明感觉旁边的列车向相反方向开去了D.小明选择相同的参照物可以造成先后不同的感觉5、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如图为对接模拟图。对接后,“神舟十三号”相对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A.地球 B.卫星发射基地 C.“天和”核心舱 D.太阳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C.t=1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D.0~3s内,甲物体运动了6m7、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 B.C. D.8、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地停在车站,过了一会,乙车内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甲车内的乘客看到乙车也向东移动,那么站在站台上的铁路工人看到的是()A.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D.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9、如图所示,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正在靠近由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即将完成自主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舟三号”相对于“天舟四号”是运动的B.“天舟三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C.“天舟四号”相对于“天舟三号”是静止的D.“天舟四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10、如图A、B、C表示三种测量木条ab长度的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正确 B.B正确 C.C正确 D.都有错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北京冬奥会,2022年2月4日开幕,如图为开幕式国旗入场仪式,此时国旗相对于仪兵是______(选填“静止”“运动”)的。根据图片我们判断国旗的长度为288______(填长度单位)。现场传来《我和我的祖国》的伴奏让人泪目,人们根据______(填声音的特性)判断伴奏声是小号发出的。2、游客乘坐观光电梯上升时的情景,以地面做为参照物游客是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若梯20s从一楼上升到十楼,且每层楼高度为3m,则电梯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3、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它相对于地面是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4、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5、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机加油。以空中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加满油后的战机的惯性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加油前战机的惯性。6、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7、小明坐在爸爸驾驶的小汽车上,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大客车向自己“倒退”而来,这是因为小明以______作为参照物。由此现象可推断______(选填“小汽车”或“大客车”)的速度快。8、如图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9、2020年4月9日下午14:00,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们结束了在贵阳14天的休整,即将启程返回医院。凯旋之刻,警车护卫匀速前行,现场人们听到车辆的鸣笛声是通过______传播的,以编队中某辆警车为参照物,其他警车是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10、小丽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外出旅行时的照片,其中两张是坐在平直行驶车内连续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网友判断小丽乘坐的车正在向东行驶。请你分析网友的判断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小明和爸爸驾车出外旅游时,看到高速公路上有如图所示的标识牌:(1)此标识牌的含义是什么?(2)若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车从此地开往长春需要1h,求:车行驶速度是多少?(3)若车身长3.5m,以10m/s的速度通过9.5m长的桥梁需要多少s?2、从重庆到成都的D5101次动车运行时刻表如下所示。时间重庆北合川遂宁成都东到站时间08∶059∶0010∶10发车时间07∶4008∶079∶02里程/km050140300(1)列车由重庆北驶往成都东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2)途中动车要穿过一条隧道,动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用了2min完全穿过长度为2000m的隧道,求这列动车的长度是多少m?动车全部都在隧道中的时间是多少s?3、(1)如图所示是迈克尔逊用转动八面镜法测光速的实验示意图,图中P可旋转的八面镜,S为发光点,T是望远镜,平面镜O与凹面镜B构成了反射系统。八面镜距反射系统的距离为AB=L(L可长达几十千米),且远大于OB以及S和T到八面镜的距离。现使八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当每秒转动次(圈)数达到n0时,恰能在望远镜中第一次看见发光点S,由此迈克尔逊测出光速c。请写出测量光速的表达式;(2)一车厢以速度v在水平地面上行驶,车厢底部有一光源,发出一光信号,射到车顶。已知在车厢里的观察者测量到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Δt0,如图(a)所示。另外一个观察者站在地面,他测量到的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Δt,如图(b)所示。研究表明不论观察者是站在车厢里还是在地面上,车厢的高度乙都是不变的,光在车厢里和地面上传播的速度都是c,试判断Δt0和Δt哪一个更大一些,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4、两艘船A与B,在t=0时从港口O处同时以相同的速度v=10m/s分别向东、向南匀速前进,如图所示。当A船距O点L1=50m处第一次鸣笛,发出短促的汽笛声,以后每前进50m鸣笛一次。声波以u=340m/s的速度向各个方向传播。(1)求B船上水手首次听到汽笛声的时刻(保留两位小数位)提示:;(2)求B船上的水手首次听到汽笛声到第二次听到汽笛声的时间间隔,并且判断B船上的水手以后听到相邻两次汽笛声的时间间隔是否发生变化。5、春节期间小明乘坐D3018次动车从上海始发,去武昌看奶奶。具体的列车时刻表如表所示。车站到达时间发车时间里程/km上海始发站09:500南京12:0212:11301合肥13:1913:21457武昌16:11终点站841(1)该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时?(2)途中动车要穿过一条隧道,动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用了2min完全穿过长度为2000m的隧道,求这列动车的长度是多少米?四、实验探究(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停表和_______。(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些。(3)小车在3s内运动了0.9m,则它通过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2、测量与运动。(1)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利用刻度尺测量出物理课本的宽,物理课本的宽度是______;(2)为了测量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请帮助小明同学完成下图实验表格第一行(实验序号所在行),右侧空格中应填写:______。某同学测量了三次,得到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如表中记录,则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为______mm,该同学这样处理数据的目的是______。实验序号纸的张数纸张的总厚度/mm一张纸的厚度/mm①*****0.086②*****0.088③*****0.087(3)在学会使用秒表的活动中,某同学测量某段时间后秒表指针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同学记录的时间值应是______s。(4)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的活动中,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应该将纸锥拿到按图丙的______(填“甲”或“乙”)所示的位置释放。观察下落至地面的先后,先落地的运动得______;或观察纸锥下落相同时间运动的______,也可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3、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_cm/s。(2)该实验所用的斜面______(选填“陡些”或“缓些”)好。(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4)实验中可以发现vBC______vAC。(选填“>”、“<”或“=”)4、在“测量平均速度”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实验中为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选填“大”或“小”)。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2)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速度偏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A.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有相对运动,是运动的,故A错误;B.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有相对运动,是运动的,故B正确;C.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无相对运动,是静止的,故C错误;D.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有相对运动,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B。2、C【详解】在路程-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而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A.由图可知,物体运动15s对应的路程是30m,所以15s通过的路程是30m,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CD.由图可知,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s120m,则速度为v14m/s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5s至10s内物体静止;而10s至20s内即t2=20s-10s=10s内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22m/s所以在20s的过程中物体做的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3=2m/s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3、B以物体的飘动速度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需要注意物体的运动方向及运动速度的大小。【详解】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所以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1、向右运动;2、静止;3、向左运动,但速度小于风速;因为乙车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由于乙车一定向左,且速度大,而甲车无论是向右运动、静止或以较小的速度向左时,其相对于乙车都有位置的改变,且都是相对向右运动的。综上分析可知,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C【详解】ABC.开始以对面列车为参照物,当对面列车反方向运动时,小明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后来以站台为参照物,发现自己做的列车没动,故AB错误;故C正确;D.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造成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D错误。故选C。5、C【详解】A.“神舟十三号”围绕地球转动,与地球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三号”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神舟十三号”围绕地球转动,与地球上的卫星发射基地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卫星发射基地为参照物,“神舟十三号”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神舟十三号”与空间站“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神舟十三号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D.“神舟十三号”围绕地球转动,地球围绕太阳转,“神舟十三号”与太阳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太阳为参照物,“神舟十三号”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D【详解】A.由图象知道,随着时间的变化,甲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而乙的速度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即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以甲为参照物,乙的位置相对甲发生了变化,所以,乙是运动的,故B错误;C.在v-t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物体通过的路程,由图知道,t=1s时,甲、乙两物体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不相同,即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说明两物体没有相遇,故C错误;D.由图知道,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v甲=2m/s,由知道,在0~3s内,甲物体运动的路程为s甲=v甲t=2m/s×3s=6m故D正确。故选D。7、C【详解】AB.图中直接用刻度尺来寻找硬币的直径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刻度尺测出的长度不一定是硬币的直径,且B未与零刻线对齐,故AB错误;C.图中所示的方法为“辅助工具法”,三角板的直角边所对应的示数即为硬币直径的大小,故C正确;D.图中刻度尺的0刻度线没有与水平桌面相平,故D错误。故选C。8、C【详解】乙车乘客看到树木向东移动,即以树木为参照物,则乙车是向西运动的,即乙车相对于静止的工人来说是向西运动的;甲车内的乘客看到乙车也向东移动,说明甲车也向西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9、A【详解】A.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这是一个整体,而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靠近这个整体,相对于“天舟四号”,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天舟三号”是运动的,故A正确;B.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天舟三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天舟三号”是静止的,故B错误;C.“天舟四号”相对于“天舟三号”位置发生了改变,故“天舟四号”是运动的,故C错误;D.“天舟四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位置发生了改变,故“天舟四号”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A。10、D【详解】A.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测起,故A错误;B.零刻线磨损的可以从其他的整刻线开始测起;但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故B错误;C.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有刻度一侧没有紧贴被测长度,故C错误;D.由以上分析知道A、B、C图都有错误,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

静止

cm##厘米

音色【详解】[1]国旗相对仪兵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2]国旗的长度约为288cm=2.88m。[3]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可以通过音色判断是那种乐器发出的声音。2、

运动

1.35【详解】[1]以地面做为参照物游客位置改变,是运动的。[2]若梯20s从一楼上升到十楼,实际上升了九层,电梯的路程s=3m×9=27m电梯的平均速度3、静止【详解】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指卫星绕地球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同步,卫星与地球之间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因此在这种轨道上运行的卫星被简称为“同步卫星”,又称为“静止卫星”或“固定卫星”,它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4、2.25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刻度尺的分度值(或叫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注意长度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从0开始的,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同时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详解】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一定注意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知: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左端与3.00cm刻度线对齐,右端与5.2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25cm-3.00cm=2.25cm5、

静止

大于【详解】[1]空中加油机在给战机加油时,空中加油机与战机速度相同,空中加油机与战机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空中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静止的。[2]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加满油后的战机的质量大于加油前战机的质量,加满油后的战机的惯性大于加油前战机的惯性。6、3.40【详解】[1]由图知: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3.4cm中间,估读为3.40cm,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3.40cm7、

小汽车

小汽车【详解】[1][2]小汽车和大客车同向行驶,小汽车的速度较快,大客车速度较慢,小汽车和大客车之间距离越来越小,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大客车向小汽车“倒退”而来。8、

-16

1.85【详解】[1]如图所示,温度计每大格表示10℃,平均分成10小格,分度值为1℃,示数向右变小,则此时温度为零度以下,故读数为-16℃。[2]如图所示,刻度尺每大格表示1cm,平均分成10小格,分度值为0.1cm,左端读数为2.00cm,右端读数为3.85cm,物体的长度为9、

空气

静止【详解】[1][2]现场的人听到鸣笛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行进过程中,其余警车相对于选中的这辆警车的位置不随时间发生变化,所以以某一辆警车为参照物时,其余警车是静止的。10、

错误

以太原双塔为参照物,车在向西行驶【详解】[1][2]以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太原双塔为参照,小丽在靠近太原双塔,相对太原双塔向西运动,故判断车正在向西行驶,所以网友的判断是错误的。三、计算题1、(1)见解析;(2)90km/h;(3)1.3s【详解】解:(1)此标识牌表示:从标识牌处到长春的距离为90km;(2)由图可知,车开往长春的距离为90km,车行驶速度为(3)车完全通过桥梁行驶的路程为s'=s车+s桥=3.5m+9.5m=13m由可得,车完全通过桥梁需要的时间为答:(1)此标识牌表示:从标识牌处到长春的距离为90km;(2)车行驶的速度为90km/h;(3)车完全通过桥梁需要的时间为1.3s。2、(1)120km/h;(2)400m,80s【详解】解:(1)由列车时刻表可知,由重庆到成都的路程为300km,时间t=10∶10-7∶40=2h30min=2.5h由速度公式得,平均速度(2)设列车的长度为L,隧道的长度L0=2000m,则列车以速度v1=72km/h=20m/s用时t1=2min=120s,完全通过隧道应驶过的路程s1=L+L0由可得s1=L+L0=v1t1=20m/s×120s=2400m则列车全部在隧道中运行时,需要行驶的路程为仍以速度20m/s运行,则运行时间答:(1)列车由重庆驶往成都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20km/h;(2)这列动车的长度是400m;动车全部都在隧道中的时间是80s。3、(1);(2)Δt更大一些,运动的参照物里时钟变慢【详解】解:(1)若P为可旋转的八面镜:从A点开始经一系列的反射再到达望远镜所通过的距离s=2L,八面镜P从现在位置到下次再出现如图形状的状态时需要转八分之一圈。则当转速达到n0时,恰能在望远镜中再一次看见发光点S,光A点开始经一系列的反射再到达望远镜所用的时间为测量光速的表达式(2)如图所示:在车厢内观察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在地面上观察(vΔt)2+L02=(cΔt)2可以得到结论:运动的参照物里时钟变慢。答:(1);(2)Δt更大一些,运动的参照物里时钟变慢。4、(1)5.21s;(2)5.21s,B船上的水手以后听到相邻两次汽笛声的时间间隔不发生变化【详解】解:(1)第一个声音信号从A船传到B船,要经过的时间,由勾股定理知道解得A船从O点到第一次鸣笛的时间船B上的水手听到第一声汽笛声的时刻为(2)由(1)知道,第二个声音信号从A船传到B船,要经过的时间为所以听到第一与第二两次汽笛声的时间间隔代入数据,解得B船上的水手首次听到汽笛声到第二次听到汽笛声的时间间隔为由以上计算式知道,相邻两次汽笛声的时间间隔由于船和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定值,即的大小仅与有关,又因为第一次鸣笛后,每前进50m鸣笛一次,所以,是定值,故水手以后听到相邻两次汽笛声时间间隔不变。答:(1)B船上水手首次听到汽笛声的时刻5.21s;(2)B船上的水手首次听到汽笛声到第二次听到汽笛声的时间间隔为5.21s,B船上的水手以后听到相邻两次汽笛声的时间间隔不发生变化。5、(1)135km/h;(2)400m【详解】解:(1)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的路程为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的时间为则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2)列车的速度为穿过隧道的时间为根据速度公式可得完全穿过的隧道时动车行驶的路程为动车的长度为答:(1)该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135km/h;(2)这列动车的长度是400m。四、实验探究1、

刻度尺

缓(或小)

0.3【详解】(1)[1]“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该实验的原理是,所以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停表和刻度尺。(2)[2]为了提高计时的准确性并减小误差,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小车运动的速度慢一些,所以应使斜面的坡度变小。(3)[3]小车通过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2、

18.50cm(18.48-18.50cm均可)

平均值/mm(或一张纸的平均厚度/mm)

0.087

减小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