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同步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v=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正在进站的和谐号动车可近似看成做匀速直线运动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通过的路程与它的时间成正比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用速度精确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由东向西运动,根据它们的运动图像分析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丙车运动4s通过的路程是4mC.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2:1D.运动6秒后,乙、丙两车的距离为18m3、如图所示,是服装店内贴在墙壁上的刻度尺,可以方便儿童测量身高,该刻度尺的数字对应的单位是()A.mm B.cm C.dm D.m4、以下给出的数据中,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是()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4m/s 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0.5tC.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5、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B.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6、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C.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7、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红坐在车厢向另一列火车观望。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前进了,但是“驶过”对面列车的车尾时,小红发现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原来是对面的列车向反方向开去了。“开始前进了”和“停在站台上”是因为小红所选的参照物是()A.另一列火车;自己乘坐的火车B.自己乘坐的火车;站台C.站台;另一列火车D.另一列火车;站台8、a、b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出发,图甲是a车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b车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a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第2s末,a、b两小车相遇C.第5s末,a、b两车相距15mD.若两车一起向南运动,在第5s时a车司机看到b车在向南运动9、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图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A.25km B.50km C.75km D.100km10、2021年1月,我国生物学家在浙江丽水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百山祖角蟾。由图可知,趴在成人大拇指上的百山祖角蟾体长约为()A.3m B.3dm C.3cm D.3mm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乙、丙三辆小车的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经过5s时,甲、乙两辆小车相距___________。2、如图所示,图中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3、人们通常说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即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而言。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常常也会不一样。要描述一位乘电梯上升的乘客的运动(图),如果选择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_________的;如果选择其所在电梯的轿厢为参照物,乘客是___________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4、赤峰至喀左的高铁于2020年6月30日正式运营,标志着赤峰进入高铁时代。赤峰至喀左高铁线路全长为157km,C8228次列车上午11:09从赤峰站出发,12:12到达喀左站,列车在赤峰至喀左段运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km/h(计算结果保留整数)。小明乘坐高铁去旅行,当列车开动时,他觉得站台向列车运行的相反方向运动,小明是以_______为照物进行判断的。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描绘了山水相依的美丽风景,青山“走”的参照物是______;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能听出声音是钟声而不是鼓声,这是根据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判别的。6、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5.44cm、25.45cm、25.46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该物体长度应是_______cm。7、中国首艘国产航母进行海试,航母甲板上黄色的线,是因线_______黄光;航母在海面上航行时,所受浮力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舰载机从航母起飞时,以航母为参照物,舰载机是_______的.8、在通常情况下,真空中的光速约为_______。从地面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需要约,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__。9、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______(选填:东或西)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_______m。10、物理学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技能,完成下列各题。(1)如图a所示,一元硬币的直径是______cm;(2)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b甲、乙所示,则晚上的气温是_____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跳伞是一项极具挑战的运动,在某次跳伞表演中,运动员从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下落,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前10s下落了200m,再匀速直线运动25s下落至地面,求:(1)运动员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2)直升机悬停位置距地面的高度。2、从重庆到成都的D5101次动车运行时刻表如下所示。时间重庆北合川遂宁成都东到站时间08∶059∶0010∶10发车时间07∶4008∶079∶02里程/km050140300(1)列车由重庆北驶往成都东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2)途中动车要穿过一条隧道,动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用了2min完全穿过长度为2000m的隧道,求这列动车的长度是多少m?动车全部都在隧道中的时间是多少s?3、长为200米的列车,以72千米/时的速度匀速从一座长为3800米的铁路桥上驶过,则列车从车头上桥到整列车全部驶离大桥需要多少秒?全部列车在桥上的时间为多少秒?4、长度为200m的动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如图所示,司机在动车头距离桥头300m处鸣笛,鸣笛6s后,动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20s后,车尾驶过桥尾。(此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求:(1)动车的速度;(2)大桥的长度;(3)鸣笛时,动车车头离山崖的距离。5、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1)若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经过10min行驶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汽车遇到意外情况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以原来的速度汽车行驶了14m,求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秒?(3)若制动过程中所用时间为2.3s,汽车在两个过程通过的总距离为30m,求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四、实验探究(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是测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B点为AC中点)。图中显示时间格式是时:分:秒(1)小车运动过程是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2)已知s1=90cm,则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1=______m/s。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2、如图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情景。(1)实验原理是______;(2)分析实验图可知:小车在BC段通过的路程sBC=_____cm;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______m/s。小车全程做_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3)如果在A点松手后没有立即计时,则测得vBC会______。(均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3、(1)小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如图甲所示,使用前要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位置、______和分度值。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b”),该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刘红同学对小华同学整个测量过程进行了计时,停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华同学整个测量过程用时______s。(2)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甲同学用液体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______(选填“能”“不能”)离开被测人体读数,此时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甲同学匆忙把温度计放回原处,当他体温正常后,没有甩动温度计就立刻又拿起该温度计再测体温,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4、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活动中,让纸锥从某一高度下落到地面。(1)实验测量原理是______,为了完成这个实验要用到两种测量工具,它们是______和______;(2)为防止下落时间太短,不便测量,应选择锥角较______(选填“大”或“小”)的纸锥,或从较______(选填“大”或“小”)的高度开始下落;下落距离s/m下落时间t1/s下落时间t2/s下落时间t3/s下落时间平均值t/s______1.801.41.61.5____________(3)实验小组测量一个纸锥的下落速度,三人同时测量时间。如上表是他们的实验数据记录表,请你帮他完成表格所有空格;(4)若下落高度足够高,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丁所示的v−t图象,则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规律是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速度公式仅是速度与路程和时间的数学关系,没有因果关系,故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的说法错误,故A错误;B.正在进站的和谐号动车速度越来越慢,做减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根据速度公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变,其通过的路程与它的时间成正比,故C正确;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每一瞬时的速度都不相同,所以不可以用速度精确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故D错误。故选C。2、D【详解】A.由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可知,甲乙丙三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丙车运动速度为4m/s,则运动4s通过的路程是故B错误;C.甲乙两车运动速度分别为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故C错误;D.运动6秒后,乙、丙两车的距离为故D正确。故选D。3、B【详解】测量身高的刻度尺,分度值一般为,故刻度尺的数字对应的单位是。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4、D【详解】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A不合实际;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0.05t,故B不合实际;C.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0.18m,故C不合实际;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D符合实际。故选D。5、D【详解】A.实验过程中的误差是永远存在的,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只能减小误差,不能消除误差,故A错误;BC.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是在测量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即使测量再认真,也会因为测量仪器的精确度问题造成误差,故BC错误;D.误差虽然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或者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D正确。故选D。6、A【详解】ACD.由v—t图像可知,小芳的运动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m/s,小明的运动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说明小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均为3m/s,根据可知,0~10s小芳通过的路程大于小明通过的路程,故A错误,符合题意;CD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v—t图像可知,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与垂柳之间的位置始终在变化,所以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7、D【详解】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要首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觉得“开始前进了”这是以另一列火车为参照物,自己的列车相对于另一列火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感觉是运动的;而发现认为“停在站台上”是以站台为参照物,自己的列车相对于站台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故只有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8、C【详解】A.在s﹣t图像上,a车在2~4s内静止,故A错误;B.图甲可以看出,第2s末a车通过的路程为20米;b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前2s运动的距离为s乙=v乙t乙=5m/s×2s=10m又因为a、b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出发,所以第2s末,a、b两小车没有相遇,故B错误;C.图甲中4~6s的速度第5s末a车通过的路程为s甲'=20m+v甲t甲'=20m+20m/s×(5s﹣4s)=40mb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前5s运动的距离为s乙'=v乙t乙'=5m/s×5s=25m又因为a、b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出发,所以第5s末,a、b两小车相距s甲'-s乙'=40m-25m=15m故C正确;D.第5s时a车通过的路程为,b车通过的路程为25m,a车通过的路程大于b车,若两车一起向南运动,a车司机看到b车在向北运动,故D错误。故选C。9、C【详解】由图知道,横波和纵波的速度分别是设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是s,由于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即则由知道,解得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是s=75km,故C正确。故选C。10、C【详解】人指甲长度约1cm,所以百山祖角蟾体长约3cm,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1、
乙
10m【详解】[1]由第一个图象可知,甲车的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说明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甲车运动的路程为20m时,所用时间是5s,则甲车运动的速度为由第二个图象可知,乙车、丙车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且乙车的速度为v乙=6m/s丙车的速度为v丙=4m/s由此可知,甲、丙两车的速度是相等的,乙车的速度最大;[2]由图象可知,5s时甲车行驶的路程为s甲=20m5s时乙车行驶的路程为s乙=v乙t=6m/s×5s=30m因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所以经过5s时甲、乙两车相距30m﹣20m=10m2、1.95【详解】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1.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95cm刻度线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2.95cm-1.00cm=1.95cm。3、
运动
静止【详解】[1]静止站在上升电梯中的乘客,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变化,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人运动的;[2]若以电梯的轿厢为参照物,乘客和电梯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所以相对于电梯的轿厢是静止的。4、
150km/h
自己乘坐的列车【详解】[1]列车上午11:09从赤峰站出发,12:12到达喀左站,行驶1h3min合1.05h,则列车在赤峰至喀左段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小明以自己乘坐的列车为参照物,站台离列车员越来越远,站台向列车运行的相反方向运动。5、
竹排
音色【详解】[1]青山相对于竹排有位置变化,因此青山“走”的参照物是竹排。[2]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由此可以区分发声体是什么。因此,能听出声音是钟声而不是鼓声,这是根据音色来判别的。6、
1mm或0.1cm
25.45【详解】[1]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倒数第二位数字所对应的单位是mm,即它的分度值是1mm=0.1cm[2]该物体长度7、
反射
等于
运动【详解】非透明物体能够反射和它颜色一样的色光,故黄线反射黄光;航母处于漂浮状态,所以浮力等于重力;舰载机从航母起飞时,舰载机相对航母发生了位置改变,所以舰载机是运动的.8、
【详解】[1]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通常情况下,真空中的光速约为。[2]由得,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9、
东
30【详解】[1]由v-t图象可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15m/s,v乙=10m/s;由于甲乙均向西运动,且v甲>v乙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做直线运动。[2]经过6s后,甲和乙通过的路程s甲=v甲t=15m/s×6s=90ms乙=v乙t=10m/s×6s=60m因此经过6s甲乙之间的距离d=s甲-s乙=90m-60m=30m10、
2.48
-4【详解】(1)[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图中左端三角板直角顶点对应的刻度值是2.00cm,右端三角板直角顶点对应的刻度值是4.48cm,则两个三角板直角的顶点之间的距离为L=4.48cm-2.00cm=2.48cm即硬币的直径为2.48cm;(2)[2]图b中甲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上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值,分度值为1℃,因此图甲中的温度值为4℃,乙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下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值(也可以用负数来表示),分度值为1℃,因此图乙中的温度值为-4℃,因为晚上气温要低一些,所以乙温度计测量的是晚上的气温,为-4℃。三、计算题1、(1)20m/s;(2)400m【详解】解:(1)运动员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为(2)根据可知运动员在后25s下落的高度为所以直升机悬停位置距地面的高度为答:(1)运动员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为20m/s;(2)直升机悬停位置距地面的高度为400m。2、(1)120km/h;(2)400m,80s【详解】解:(1)由列车时刻表可知,由重庆到成都的路程为300km,时间t=10∶10-7∶40=2h30min=2.5h由速度公式得,平均速度(2)设列车的长度为L,隧道的长度L0=2000m,则列车以速度v1=72km/h=20m/s用时t1=2min=120s,完全通过隧道应驶过的路程s1=L+L0由可得s1=L+L0=v1t1=20m/s×120s=2400m则列车全部在隧道中运行时,需要行驶的路程为仍以速度20m/s运行,则运行时间答:(1)列车由重庆驶往成都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20km/h;(2)这列动车的长度是400m;动车全部都在隧道中的时间是80s。3、200s;180s【详解】解:汽车的速度v=72km/h=20m/s列车从车头上桥到整列车全部驶离大桥的路程s1=3800m+200m=4000m列车从车头上桥到整列车全部驶离大桥需要的时间列车完全在桥上的路程为s2=3800m-200m=3600m全部列车在桥上的时间为答:列车从车头上桥到整列车全部驶离大桥需要200s,全部列车在桥上的时间为180s。4、(1)50m/s;(2)800m;(3)870m。【详解】解:(1)动车的速度(2)动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s2=v车t2=50m/s×20s=1000m则大桥的长度L桥=s2﹣L车=1000m﹣200m=800m(3)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1=340m/s×6s=2040m鸣笛时,动车头与山崖的距离答:(1)动车的速度50m/s;(2)大桥的长度800m;(3)鸣笛时,动车车头离山崖的距离870m。5、(1)12;(2)0.7;(3)10【详解】(1)若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经过10min行驶的距离为(2)汽车遇到意外情况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以原来的速度汽车行驶了14m,则(3)若制动过程中所用时间为2.3s,汽车在两个过程通过的总距离为30m,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答:(1)经过10min行驶的距离是12千米;(2)司机的反应时间是0.7秒;(3)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0m/s。四、实验探究1、
变速
0.06
小于【详解】(1)[1]由图中可知,小车从A运动到B和从B运动到C通过的路程相同,而所用的时间不同,故由可知,小车通过两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不同,即小车运动过程是做变速直线运动。(2)[2]由图中可知,小车从A运动到C所用时间为t1=14∶35∶15-14∶35∶00=15s故由可得,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3]由图中可知,小车通过AB段所用时间为t2=10s,小车通过BC段所用时间为t3=5s,又因AB段的长度等于BC段的长度,故由可知,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中学高一上生物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3年荣昌县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4年云浮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
- 安徽省泗县三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北京市一七一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昆明市重点中学生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湖南名师联盟高二上化学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济南市济南第一中学生物高一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2023年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环境设计景观毕业设计
- 骨科临床新技术实践总结
- 2025年大学《海洋技术》专业题库- 海洋信息技术在海洋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 2025中国邮政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外墙保温施工成本方案参考
- 中国儿童弱视防治专家共识(2021年)解读 4
- 2025年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 2025-2030基于数字孪生的焊接机器人虚拟调试平台建设实践
- 放疗基本知识介绍教案(2025-2026学年)
- 厂房网状围墙施工方案
- 11.《牛郎织女》(二) 课件 2025-2026学年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