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法治常识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单位所属部门: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场号:________考生号:________一、选择题1.法律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规范性B.国家意志性C.强制性D.道德约束性答案:D解析:法律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三个基本特征。规范性是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标准和模式;国家意志性是指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国家意志;强制性是指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约束性是道德的特征,而非法律的基本特征。2.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A.言论自由B.宗教信仰自由C.财产权D.继承权答案:C解析: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自由(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平等权、监督权等。财产权在宪法中未作为基本权利明确规定,而是通过物权法等法律进行保护。继承权属于财产权的一部分,也不是宪法直接规定的基本权利。3.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不包括()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意思表示真实C.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D.行为人必须年满18周岁答案:D解析:根据民事法律相关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三个条件。年满18周岁只是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一个标准,而非唯一条件。部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4.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A.1年B.2年C.5年D.20年答案:B解析:根据诉讼时效相关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止:权利人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权利人受胁迫;障碍消除后继续计算。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但有证据证明权利未过期的除外。5.行政处罚的种类不包括()A.警告B.罚款C.没收违法所得D.刑罚答案:D解析: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刑罚属于刑事责任范畴,由刑法规定,不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没收非法财物与没收违法所得同属于财产罚,均属于行政处罚。6.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动机答案:D解析: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素。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和危害结果;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人的故意或过失。犯罪动机属于影响定罪量刑的情节,但不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7.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A.民主集中制B.依法治国C.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监察、审判、检察机关D.一切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答案:C解析: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监察、审判、检察机关,并对其监督。这一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一切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8.我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A.出生时B.8周岁C.18周岁D.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答案:A解析:根据民法典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时,终于死亡。这是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行为能力则根据年龄和智力状况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9.监督检查机关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时,可以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查阅、复制有关资料B.询问当事人及有关人员C.检查现场D.直接作出处罚决定答案:D解析:监督检查机关调查违法行为时,可以采取查阅、复制有关资料,询问当事人及有关人员,检查现场等措施。但处罚决定必须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机关依法作出,监督检查机关只有调查取证权,无权直接作出处罚决定。10.我国刑法中,犯罪未遂是指()A.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B.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自动放弃犯罪C.犯罪分子在准备犯罪过程中自动停止D.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但未造成危害结果答案:A解析: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构成犯罪未遂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犯罪未得逞;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自动放弃犯罪属于犯罪中止;准备犯罪过程中自动停止属于预备犯;实施犯罪行为但未造成危害结果可能是未遂也可能是预备犯,取决于行为是否达到着手实行犯罪的程度。11.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诉讼参与人()A.审判长B.检察员C.书记员D.鉴定人答案:D解析:诉讼参与人是指参与诉讼活动的人,包括当事人(原告、被告、第三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审判长和书记员属于审判人员,虽然参与诉讼活动,但不是以当事人或独立于当事人、法院的身份参与,不属于诉讼参与人的范畴。检察员是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刑事诉讼中代表国家提起公诉,属于诉讼参与人,但在广义上,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等也常被视为诉讼活动的工作人员,而非严格意义上的诉讼参与人(与当事人并列)。相比之下,鉴定人是独立于当事人和法院,运用专门知识对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提供意见的人,是典型的诉讼参与人。此题选项设置可能存在争议,但根据常见的理解,鉴定人是诉讼参与人,审判长、书记员更多是审判组织或工作人员,检察员虽然参与诉讼,但其角色与当事人不同。若必须选择一个最符合“参与诉讼活动的人”且独立于审判组织和检察机构身份的,鉴定人更为合适。12.合同生效一般需要满足的条件不包括()A.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意思表示真实C.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D.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答案:D解析:合同生效一般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不违背公序良俗。并非所有合同都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但未采用书面形式的,不影响合同效力,除非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是合同成立或生效的条件。因此,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不是合同生效的一般必要条件。1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答案:是解析:我国宪法在序言和公民基本权利部分都体现了对人权保障的重视。在序言中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并在公民基本权利章节中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权利和自由。虽然“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表述不是直接写入宪法正文条款,但它是我国宪法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在解释宪法和适用法律时,应当遵循这一原则。14.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A.为使本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B.对已经结束的不法侵害进行报复的行为C.对实施侵害的人采取与其受到的侵害不相适应的暴力行为D.为保护国家利益而进行的抵抗行为答案:B解析:正当防卫必须同时满足五个条件:起因条件是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时间条件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主观条件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对象条件是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限度条件是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相适应。选项A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选项B描述的是报复行为,发生在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后,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选项C描述的是防卫过当,虽然防卫行为可能超过必要限度,但仍具有防卫性质,但不是完全不属于正当防卫。选项D描述的是正当防卫,只是保护的对象是国家利益。因此,选项B不属于正当防卫。15.行政复议的申请期限一般为()A.知悉行政行为之日起5日内B.知悉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C.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90日内D.知悉行政行为之日起2年内答案:B解析: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除非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因此,一般期限是六十日。16.根据我国民法典,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代理A.父母B.兄弟姐妹C.其他近亲属D.任何成年人答案:A解析:根据民法典规定,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通常是其父母。如果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无行为能力,则由下列有监护资格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因此,父母是首选的法定代理人。17.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主刑的种类()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罚金答案:D解析: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是对犯罪分子单独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因此,罚金属于附加刑,不属于主刑的种类。18.证据种类中,能够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材料都是()A.物证B.书证C.证人证言D.鉴定意见答案:C解析:根据证据的种类划分,证据分为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等。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证人证言的内容就是证人所了解的案件事实情况,是能够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材料。物证是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记载的内容证明案件事实;鉴定意见是鉴定人运用专门知识对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后提出的意见。因此,能够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材料,在证据分类中对应的是证人证言(以及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等,但题目用“一切事实材料”表述较为宽泛,指向证人证言更为合适,因为其内容直接就是事实材料)。19.法律责任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惩罚性B.恩惠性C.担保性D.国家强制性答案:B解析: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法律、约定或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其基本特征包括惩罚性(对违反者的制裁)、担保性(确保法律得到遵守和权利得到实现)、国家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责任不具有恩惠性,恩惠是指基于善意或利益而给予的优待,与承担不利后果的法律责任性质相反。20.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其含义包括()A.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B.国家权力统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C.各部门分工负责,相互制约D.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答案:A解析: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指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是指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意志和决定;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是指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民主的基础和保障,必须在集中统一领导下实行民主。选项B描述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而非民主集中制原则本身。选项C描述的是分权制衡的原则。选项D描述的是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的原则。只有选项A准确阐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含义。二、多选题1.以下哪些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A.平等权B.政治权利和自由(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宗教信仰自由D.人身自由(如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E.财产权答案:ABCDE解析: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广泛,包括:平等权(A);政治权利和自由,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C);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监督权;取得赔偿权等;财产权(E),包括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因此,所有选项都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2.合同的效力状态包括()A.生效B.无效C.可撤销D.效力待定E.未成立答案:ABCDE解析:合同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状态是生效(A)。合同虽然成立,但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法定情形,自始无效(B)。合同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情形,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C)。合同成立后,是否发生法律效力尚未确定,取决于后续行为或事实,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需经法定代理人追认(D)。合同因不符合成立要件而未成立(E)。这些状态共同构成了合同可能存在的各种效力状态。3.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包括()A.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B.不法侵害正在进行C.防卫行为针对不法侵害人D.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相适应E.防卫意图答案:ABCDE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构成正当防卫需要同时满足五个条件:起因条件,即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A);时间条件,即不法侵害正在进行(B);对象条件,即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C);限度条件,即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D);主观条件,即防卫人必须具有防卫意图,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E)。缺少任何一个要件都不构成正当防卫。4.以下哪些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A.警告B.罚款C.没收违法所得D.责令停产停业E.没收非法财物答案:ABCDE解析: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A)、罚款(B)、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C、E)、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因此,所有选项都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5.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有()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意思表示真实C.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D.必须采用书面形式E.须有合法的标的答案:ABCE解析:根据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A);意思表示真实(B);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C);标的合法。并非所有民事法律行为都必须采用书面形式(D),口头形式、默示形式等也是有效的合同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必须有合法的标的(E),即行为内容合法,才能成立并产生预期效果。因此,ABCE是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6.以下哪些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A.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特定严重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C.未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D.精神正常的人E.实施危害社会行为时不满70周岁的人答案:ABC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B)。未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C)。精神正常的人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是承担刑事责任的一般要求(D)。刑事责任年龄与是否精神正常、实际年龄大小(如E选项所述的年龄)有关,但E选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与A、B、C选项并非同一维度或同等并列关系,刑事责任年龄是判断是否负刑事责任的年龄界限,而非犯罪主体的独立分类标准。犯罪主体主要是指达到一定年龄且精神正常的自然人。因此,ABC是关于犯罪主体刑事责任年龄的正确表述。7.证据的种类包括()A.物证B.书证C.证人证言D.鉴定意见E.勘验、检查笔录答案:ABCDE解析:根据我国证据规则,证据种类包括:物证(A),指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或痕迹;书证(B),指以其记载的内容证明案件事实的文字、符号、图形等材料;证人证言(C),指证人就其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也属于陈述类证据;鉴定意见(D),指鉴定人运用专门知识对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后提出的意见;勘验、检查笔录(E),指办案人员对与案件有关的现场、物品、人身等进行勘验、检查后所作的记录。因此,所有选项都属于证据的种类。8.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包括()A.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B.不适用调解原则C.行政诉讼不适用检察监督原则D.处理原则上的合法性审查E.审级制度原则答案:ABD解析:行政诉讼作为解决行政争议的特定诉讼类型,遵循一些特有原则: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A),即由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承担证明其行政行为合法的举证责任;不适用调解原则(B),行政争议涉及行政权力的合法性,不能通过双方协商解决,法院不能调解;处理原则上的合法性审查(D),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主要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审级制度原则(E)是所有诉讼都有的原则。C选项错误,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有权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枉法等违法违纪行为,提出司法建议,有关机关应当依法处理。并且,实践中也存在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进行监督的情况,虽然其机制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中的检察监督有所不同,但不能说完全不适用检察监督。因此,ABD是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9.我国宪法规定的内容包括()A.国家的性质和根本制度B.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D.国旗、国歌、国徽、首都E.国家的根本任务答案:ABCDE解析: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A、E),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B),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C),以及国家的象征(D,即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因此,所有选项都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内容。10.法律责任的功能主要包括()A.惩罚功能B.教育功能C.担保功能D.预防功能E.补偿功能答案:ABCDE解析:法律责任作为违反法律规定所应承担的不利后果,具有多种功能:惩罚功能(A),即对违反者进行制裁,使其承受不利后果;教育功能(B),即通过追究责任,警示本人和他人,增强法律意识;担保功能(C),即确保法律得到遵守,权利得到实现;预防功能(D),即通过设置法律责任,预防违法行为的发生;补偿功能(E),即对受害人受到的损失进行弥补,恢复被破坏的法律关系。因此,所有选项都是法律责任的主要功能。11.以下哪些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A.平等权B.政治权利和自由(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宗教信仰自由D.人身自由(如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E.财产权答案:ABCDE解析: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广泛,包括:平等权(A);政治权利和自由,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C);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监督权;取得赔偿权等;财产权(E),包括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因此,所有选项都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12.合同的效力状态包括()A.生效B.无效C.可撤销D.效力待定E.未成立答案:ABCDE解析:合同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状态是生效(A)。合同虽然成立,但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法定情形,自始无效(B)。合同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情形,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C)。合同成立后,是否发生法律效力尚未确定,取决于后续行为或事实,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需经法定代理人追认(D)。合同因不符合成立要件而未成立(E)。这些状态共同构成了合同可能存在的各种效力状态。13.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包括()A.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B.不法侵害正在进行C.防卫行为针对不法侵害人D.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相适应E.防卫意图答案:ABCDE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构成正当防卫需要同时满足五个条件:起因条件,即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A);时间条件,即不法侵害正在进行(B);对象条件,即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C);限度条件,即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D);主观条件,即防卫人必须具有防卫意图,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E)。缺少任何一个要件都不构成正当防卫。14.以下哪些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A.警告B.罚款C.没收违法所得D.责令停产停业E.没收非法财物答案:ABCDE解析: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A)、罚款(B)、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C、E)、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因此,所有选项都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15.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有()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意思表示真实C.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D.必须采用书面形式E.须有合法的标的答案:ABCE解析:根据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A);意思表示真实(B);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C);标的合法。并非所有民事法律行为都必须采用书面形式(D),口头形式、默示形式等也是有效的合同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必须有合法的标的(E),即行为内容合法,才能成立并产生预期效果。因此,ABCE是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16.以下哪些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A.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特定严重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C.未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D.精神正常的人E.实施危害社会行为时不满70周岁的人答案:ABC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B)。未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C)。精神正常的人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是承担刑事责任的一般要求(D)。刑事责任年龄与是否精神正常、实际年龄大小(如E选项所述的年龄)有关,但E选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与A、B、C选项并非同一维度或同等并列关系,刑事责任年龄是判断是否负刑事责任的年龄界限,而非犯罪主体的独立分类标准。犯罪主体主要是指达到一定年龄且精神正常的自然人。因此,ABC是关于犯罪主体刑事责任年龄的正确表述。17.证据的种类包括()A.物证B.书证C.证人证言D.鉴定意见E.勘验、检查笔录答案:ABCDE解析:根据我国证据规则,证据种类包括:物证(A),指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或痕迹;书证(B),指以其记载的内容证明案件事实的文字、符号、图形等材料;证人证言(C),指证人就其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也属于陈述类证据;鉴定意见(D),指鉴定人运用专门知识对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后提出的意见;勘验、检查笔录(E),指办案人员对与案件有关的现场、物品、人身等进行勘验、检查后所作的记录。因此,所有选项都属于证据的种类。18.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包括()A.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B.不适用调解原则C.行政诉讼不适用检察监督原则D.处理原则上的合法性审查E.审级制度原则答案:ABD解析:行政诉讼作为解决行政争议的特定诉讼类型,遵循一些特有原则: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A),即由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承担证明其行政行为合法的举证责任;不适用调解原则(B),行政争议涉及行政权力的合法性,不能通过双方协商解决,法院不能调解;处理原则上的合法性审查(D),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主要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审级制度原则(E)是所有诉讼都有的原则。C选项错误,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有权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枉法等违法违纪行为,提出司法建议,有关机关应当依法处理。并且,实践中也存在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进行监督的情况,虽然其机制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中的检察监督有所不同,但不能说完全不适用检察监督。因此,ABD是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19.我国宪法规定的内容包括()A.国家的性质和根本制度B.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D.国旗、国歌、国徽、首都E.国家的根本任务答案:ABCDE解析: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A、E),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B),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C),以及国家的象征(D,即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因此,所有选项都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内容。20.法律责任的功能主要包括()A.惩罚功能B.教育功能C.担保功能D.预防功能E.补偿功能答案:ABCDE解析:法律责任作为违反法律规定所应承担的不利后果,具有多种功能:惩罚功能(A),即对违反者进行制裁,使其承受不利后果;教育功能(B),即通过追究责任,警示本人和他人,增强法律意识;担保功能(C),即确保法律得到遵守,权利得到实现;预防功能(D),即通过设置法律责任,预防违法行为的发生;补偿功能(E),即对受害人受到的损失进行弥补,恢复被破坏的法律关系。因此,所有选项都是法律责任的主要功能。三、判断题1.法律规则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答案:正确解析: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国家强制性三个基本特征。规范性是指法律规则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标准和模式;国家意志性是指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强制性是指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违反法律规则将受到国家制裁。因此,题目表述正确。2.公民的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人格尊严和住宅不受非法侵犯。()答案:正确解析: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题目中所述的人身、人格尊严和住宅不受非法侵犯,准确概括了人身自由权利的主要内容。因此,题目表述正确。3.合同的生效意味着合同自成立时起就具有法律约束力。()答案:错误解析:合同的生效是指合同符合法定有效条件,从而产生法律约束力。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订立过程的完成。并非所有成立的合同都立即生效,有些合同需要满足特定条件才能生效,如需要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等。有些合同则可能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而自始无效。因此,合同生效并不意味着合同自成立时起就一定具有法律约束力,成立和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题目表述错误。4.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答案:正确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犯罪行为已经开始实施但尚未完成。犯罪中止的成立要求行为人具有中止的意愿,并实施了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防止结果发生的行为。如果犯罪结果已经发生,则不构成犯罪中止,可能构成犯罪未遂或既遂。因此,题目表述正确。5.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系统内部的一种层级监督制度。()答案:正确解析: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向上级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机关申请复议,由复议机关对原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适当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行政复议主要发生在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系统内部,由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因此属于行政机关系统内部的一种层级监督制度。因此,题目表述正确。6.民事法律行为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才能生效。()答案:错误解析: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莱芜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3年鹰潭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4年宝鸡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4年南京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3年衢州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4年吐鲁番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3年铜川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3年西双版纳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3年绵阳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3年阿勒泰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工厂员工餐厅设备配置方案
-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五年2024-2025高考物理真题专题点拨-专题20电学计算题含解析
- 妇女保健(092)(副高级)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 消化系统疾病-病毒性肝炎(病理学课件)
- 医院门诊应急演练
- 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TB 10180-2016)
- 《健康与长寿》课件
- 2022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总行国际经济合作类岗位社会招聘考试真题
- 10(案例10)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是金手铐还是金手表-基于伊利股份的案例分析(2015-07-16)
- 2023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