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题经典一、选择题1.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的线段表示120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A.1∶40 B.1∶400000 C.1∶40000002.从12时到13时,钟的时针与分针可成直角的机会有()。A.1次 B.2次 C.3次 D.4次3.7路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全长8km,每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km.一共有几个车站?正确的算式是()A.7÷1+1 B.7÷1-1C.8÷1+1 D.8÷1-14.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5.甲乙两筐苹果,甲筐32千克,乙筐x千克.从甲筐拿4千克放入乙筐,两筐苹果就一样重.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32-X=4 B.X+4=32 C.X-8=32 D.X+4=32-46.涛涛用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摆成一个物体,下图分别是他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涛涛摆成的这个物体的体积是()。A.4立方厘米 B.5立方厘米 C.6立方厘米7.如图,表示福福骑车从家到图书馆看书然后返回家的过程中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福福家到图书馆的距离是5千米 B.福福去图书馆的骑车速度是10千米/小时C.福福在图书馆停留了2小时 D.福福从图书馆返回家用了0.5小时8.下面关于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四个说法中,正确的有()。①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射线②一个人的年龄和体重既不成正比例关系也不成反比例关系③圆柱的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成反比例关系④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不成比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9.一件衣服,进货价350元,先按进货价提价出售,由于换季,又降价出售.最后的售价A.比350元高 B.比350元低 C.是350元 D.无法确定10.将0.1毫米的纸对折再对折,反复对折,量出每次对折后的厚度,其厚度不可能是()毫米。A.0.4 B.0.6 C.0.8 D.1.6二、填空题11.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三亿六千一百万平方千米,横线上的数写作________,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_亿。12.÷()=()∶35=()%。13.已知A=2×C×7,B=2×C×5(C是不等于2,3,5的质数),A、B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14.一个钟表分针长10厘米,时针长8厘米,从2时走到3时,分针所扫过的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厘米,分针尖端走过的周长是__________厘米;从3时到6时,时针扫过的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厘米。(取3.14)15.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与是一个底角度数的比是8∶5,顶角是(______)度。16.把数值比例尺1∶6000000,改写成线段比例尺是(______)。在这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千米。17.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和是cm³,圆柱的体积是(________)。18.有三位好朋友都参加了绘画比赛,第一位与第二位的平均成绩是17分,第二位与第三位的平均成绩是20分,第三位和第一位的成绩相差______分.19.小红买4支黑色笔芯和5支蓝色笔芯共付5元,小明买同样的4支黑色笔芯和6支蓝色笔芯共付5.6元。每支黑色的笔芯(________)元。20.一个盒子里有150颗黄豆和120颗黑豆。现在规定:取出3颗黄豆,同时放入3颗黑豆,为一次操作。照这样计算,操作了(___________)次后,黄豆和黑豆正好相等;再接着操作(___________)次,黑豆的颗数就是黄豆的2倍。三、解答题21.直接写出得数。(1)(2)(3)(4)(5)(6)(7)(8)22.脱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算)①1.59÷15+1.02×2.5②×③④÷[()×]⑤47×6.8+32×4.7⑥()÷()23.解方程或比例。24.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血液里大约是水.王叔叔的体重是78千克,他的血液里大约含水多少千克?25.李大爷到商场买电视机,正赶上商场进行促销活动,所有电视机按八折出售。在此基础上,商场又返还折后价的的现金。李大爷最后花了760元把电视机买回了家。电视机的原价是多少?26.某校六年级有甲、乙两个班,甲班人数是乙班的.如果从乙班调3人到甲班,甲班人数是乙班人数的.甲、乙两班原来各有多少人?27.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他们的速度比是4∶3。当甲到达B地时,乙距B地还有20km,此时甲将速度降低10%,返回A地,乙到达B地后也立即返回,这样当甲到达A地时,乙距A地还有多少千米?28.有甲、乙两只圆柱形玻璃杯,其内直径依次是18厘米、12厘米,杯中盛有适量的水.甲杯中沉没着一铁块,当取出此铁块后,甲杯中的水位下降了2厘米;然后将铁块沉没于乙杯,且乙杯中的水未外溢.问:这时乙杯中的水位上升了多少厘米?29.某商场商品打折销售,规定买200元以下的商品不打折;购买200元以上而不超过500元的商品时,全部商品打九折;购买500元以上的商品,500元以内的打九折,超过的部分打八折。小明在商场买了两次商品,分别花了160元和432元,如果他一起买这些商品的话,还可节省多少元?30.有一组图形按下面规律排列。(1)第10个图形中白色小正方形和黑色小正方形各有多少个?(2)如果某个图形中有38个白色小正方形,那么这个图形排在第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详解】120千米=12000000厘米,3∶12000000=1∶4000000,故选择:C。【点睛】在计算比例尺时,比的前项和后项要分清楚,注意单位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2.B解析:B【分析】首先根据对钟表的认识,钟面上被平均分成了12个大格,60个小格,分针每分钟走1个小格,时针每分钟走个小格;然后判断出从12时到13时,钟的时针与分针可成直角时,分针和时针之间相距15个小格、45个小格,也就是从12时到13时,钟的时针与分针可成直角的机会有2次,据此解答。【详解】从12时到13时,经过了60分钟,15÷(1-)=15÷=(分钟)45÷(1-)=45÷=(分钟)故答案为: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从12时到13时,钟的时针与分针可成直角时,分针和时针之间相距15个小格、45个小格。3.C解析:C【详解】略4.B解析:B【分析】因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又已知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故可应用按比例分配来解答。【详解】由分析得:180°×=180°×=36°180°×=180°×=54°180°×=180°×=90°故答案为:B。【点睛】熟悉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及三角形的分类情况,再按比例分配,是解题关键。5.D解析:D【详解】略6.B解析:B【分析】按照涛涛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可以得出,这个物体共用了5块正方体,它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详解】根据涛涛看的的图形,可以用实物拼摆,也可以想象出这个物体如下图所示:它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观察物体,确定立体图形的摆放,要运用空间想象力。7.C解析:C【分析】福福骑车从家到图书馆,距离为5千米时不再变化,说明福福家到图书馆的距离是5千米;离家距离不变时,说明福福没有移动,这一段的时间差即为福福在图书馆停留的时间;福福去图书馆的骑车速度=路程÷时间,计算即可;福福从图书馆返回家用的时间=到家的时间-从图书馆出发的时间。【详解】A.福福骑车从家到图书馆,距离为5千米时不再变化,即福福家到图书馆的距离是5千米;B.5÷0.5=10(千米/小时),所以,福福去图书馆的骑车速度是10千米/小时;C.2-0.5=1.5(小时),所以,福福在图书馆停留了1.5小时;D.2.5-2=0.5(小时),所以,福福从图书馆返回家用了0.5小时。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通过计算得出所求结论。8.B解析:B【分析】两个相关联的量,当比值一定时成正比例关系;当乘积一定时成反比例关系;正比例的图像是过原点的一条射线,据此解答即可。【详解】①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射线,原题说法正确;②一个人的年龄和体重既不成正比例关系也不成反比例关系,原题说法正确;③=底面积(一定),圆柱的体积和高成正比例关系,原题说法错误;④(长+宽)×2=周长(一定),当周长一定时,长与宽的和是一定的,不是乘积或比值一定,所以长和宽不成比例,原题说法正确;正确的有:①②④;故答案为:B。【点睛】熟练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B解析:B【分析】先按进货价提价出售,这里是把进货价350元看成单位“1”,则售价是350×(1+)元,又降价出售,这里是把售价看成单位“1”,则降价后的售价为350×(1+)×(1-)元。据此即可解答。【详解】350×(1+)×(1-)≈346.5(元)346.5<350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是分数乘法应用,主要考查学生对单位“1”的掌握。10.B解析:B【分析】由题意可知,0.1毫米的纸对折一次是0.1×2毫米,对折两次是0.1×2²毫米,对折三次是从0.1×2³毫米,对折四次是……,据此解答即可。【详解】对折一次是0.2毫米;对折两次是0.4毫米;对折三次是0.8毫米;对折四次是1.6毫米;故答案为:B。【点睛】找到数据变化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4【分析】整数的写法: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写。①几在什么数位,就在那个数位上写几;②哪个数位没有数字,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要求精确到某一位的后一位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如果是5或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再向前一位进一。【详解】三亿六千一百万写作:361000000;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看千万位上的数,是6,比5大,在舍去尾数的同时要向前一位进一,所以约是4亿。【点睛】本题包含两个知识点:一个是整数的写法、一个是整数的近似数,其中第二个知识点稍难些,需抓住要点:四舍五入。12.;25;14;40【分析】解决此题关键在于已知数0.4,0.4改写成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为40%,0.4可改写成分数,化简后得,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5,根据除法的性质,除数、被除数同时乘5得10÷25,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2∶5,根据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7得14∶35。【详解】0.4==10÷25=14∶35=40%【点睛】此题考查运用分数、小数、除法、比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解决问题的。13.C解析:2C70C【分析】最大公约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据此解答。【详解】A=2×C×7,B=2×C×5(C是不等于2,3,5的质数),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2×C=2C;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2×C×5×7=70C。故答案为:2C;70C【点睛】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C解析:62.850.24【分析】从2时到3时,分针转动了1圈,求分针转过的面积,就是以分针的长度为半径的圆的面积,利用圆的面积公式S=πr2计算;分针尖端走过的周长就是以分针的长度为半径的圆的周长,利用圆的周长公式C=2πr计算;钟面被分成12个大格,每个大格是360°÷12=30°,又是1小时,从3时到6时就是3小时,时针所走过的轨迹是以时针的长度为半径,圆心角为30°×3=90°的扇形的面积,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0×10×3.14=100×3.14=314(平方厘米)2×3.14×10=6.28×10=62.8(厘米)8×8×3.14×(3÷12)=200.96×0.25=50.24(平方厘米)【点睛】弄清楚分针时针的运动轨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80【详解】【分析】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更好的解决相关知识。【详解】等腰三角形,顶角8份,一个底角5份,另一个底角也是5份,共18份。180÷18×8=80。【点睛】此题的解答关键明确等腰三解析:80【详解】【分析】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更好的解决相关知识。【详解】等腰三角形,顶角8份,一个底角5份,另一个底角也是5份,共18份。180÷18×8=80。【点睛】此题的解答关键明确等腰三角形2个底角相等,三角形内角和平均分成18份。16.【分析】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据此将数值比例尺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换算成以千米为单位的数,画出1厘米的线段,进行标注;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换算。【详解】60000解析:【分析】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据此将数值比例尺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换算成以千米为单位的数,画出1厘米的线段,进行标注;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换算。【详解】6000000厘米=60(千米)线段比例尺:5×60=300(千米)【点睛】比例尺没有单位名称。为了方便,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项化作1(图上距离大于实际距离的,常把后项化为1)。17.42立方厘米【分析】根据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体积的3倍,可知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之和是圆锥体积的4倍,由此解答即可。【详解】56÷(3+1)=56÷4=14(立方厘米解析:42立方厘米【分析】根据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体积的3倍,可知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之和是圆锥体积的4倍,由此解答即可。【详解】56÷(3+1)=56÷4=14(立方厘米);14×3=42(立方厘米);【点睛】灵活利用圆柱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6【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求出第一位与第二位的总成绩和第二位与第三位的总成绩,进而两数相减即得第三位与第一位的成绩相差的分数.根据“第一位与第二位的平均成解析:6【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求出第一位与第二位的总成绩和第二位与第三位的总成绩,进而两数相减即得第三位与第一位的成绩相差的分数.根据“第一位与第二位的平均成绩是17分”,可求出第一位与第二位的总成绩;根据“第二位与第三位的平均成绩是20分”,可求出第二位与第三位的总成绩;再用第二位与第三位的总成绩减去第一位与第二位的总成绩,即可求得第三位与第一位的成绩相差的分数;列式计算即可.【详解】第一位与第二位的总成绩:17×2=34(分),①第二位与第三位的总成绩:20×2=40(分),②②﹣①,可得第三位与第一位的成绩相差:40﹣34=6(分);答:第三位和第一位的成绩相差6分.故答案为:6.19.5【分析】由题意可知,4支黑色笔芯+5支蓝色笔芯=5元,4支黑色笔芯+6支蓝色笔芯=5.6元,由此计算出1支蓝色笔芯的价格,再计算出4支黑色笔芯的总价,最后利用“单价=总价÷数量”计算出黑色的笔解析:5【分析】由题意可知,4支黑色笔芯+5支蓝色笔芯=5元,4支黑色笔芯+6支蓝色笔芯=5.6元,由此计算出1支蓝色笔芯的价格,再计算出4支黑色笔芯的总价,最后利用“单价=总价÷数量”计算出黑色的笔芯的单价。【详解】蓝色笔芯的单价:5.6-5=0.6(元)(5-5×0.6)÷4=(5-3)÷4=2÷4=0.5(元)所以,每支黑色的笔芯0.5元。【点睛】掌握单价、总价、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20.15【分析】(1)根据题意用黄豆和黑豆的总数除以2,即可求出黄豆与黑豆一样多的颗数;再减去原来黑豆的颗数,即可求出需要增加黑豆的颗数;用需要增加黑豆的颗数除以操作一次增加的黑豆的颗数,即解析:15【分析】(1)根据题意用黄豆和黑豆的总数除以2,即可求出黄豆与黑豆一样多的颗数;再减去原来黑豆的颗数,即可求出需要增加黑豆的颗数;用需要增加黑豆的颗数除以操作一次增加的黑豆的颗数,即可求出需要操作的次数;(2)根据题意用黄豆和黑豆的总数除以3,即可求出黄豆和黑豆平均分成三份,每份的颗数;再用每份的颗数乘以2,即可求出新黑豆的颗数;用需要新黑豆的颗数除以操作一次增加的黑豆的颗数,求出需要操作的次数,再减去(1)操作的次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150+120)÷2=270÷2=135(颗)135-120=15(颗)15÷3=5(次)(2)(150÷120)÷(1+2)=270÷3=90(颗)90×2=180(颗)180-120=60(颗)60÷3=20(次)20-5=15(次)【点睛】此题难度不大,需认真分析题干的要求,还需特别注意第二问的陷阱,需减去第一问的操作次数。三、解答题21.(1)0.9;(2)0.52;(3);(4)0.9(5);(6);(7);(8)【分析】根据小数和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口算即可。【详解】(1)0.9(2)0.52(3解析:(1)0.9;(2)0.52;(3);(4)0.9(5);(6);(7);(8)【分析】根据小数和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口算即可。【详解】(1)0.9(2)0.52(3)(4)0.9(5)(6)(7)(8)【点睛】本题考查了口算综合,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22.①2.656②③④⑤470⑥19【详解】略①1.59÷15+1.02×2.5②×③=0.106+2.55解析:①2.656②③④⑤470⑥19【详解】略①1.59÷15+1.02×2.5②×③=0.106+2.55===2.656=-=1-==④÷[()×]⑤47×6.8+32×4.7⑥()÷()=÷[]=(68+32)×4.7=19×()÷()==100×4.7=19==47023.;;;【分析】,方程两边同时×即可;,将方程左边化简,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写成的形式,两边再同时×即可;,写成的形式,两边再同时×即可。【详解】解:解:解:解析:;;;【分析】,方程两边同时×即可;,将方程左边化简,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写成的形式,两边再同时×即可;,写成的形式,两边再同时×即可。【详解】解:解:解:解:【点睛】本题考查了解方程和解比例,解方程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24.4千克【分析】先把体重78千克看成单位“1”,用78千克乘上就是他的血液的质量,再把他的血液的质量看成单位“1”,再用血液的质量乘上就是血液中水的质量.即78××.解答即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解析:4千克【分析】先把体重78千克看成单位“1”,用78千克乘上就是他的血液的质量,再把他的血液的质量看成单位“1”,再用血液的质量乘上就是血液中水的质量.即78××.解答即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两个不同的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解.【详解】78××=52×=4(千克)答:他的血液里大约含水4千克.25.1000元【解析】【详解】760÷(1-5%)=800(元),800÷80%=1000(元)答:电视机原价是1000元。解析:1000元【解析】【详解】760÷(1-5%)=800(元),800÷80%=1000(元)答:电视机原价是1000元。26.乙班:63人;甲班:45人【详解】3÷(-)=108(人)乙班:108÷(l+)=63(人)甲班:63×=45(人)解析:乙班:63人;甲班:45人【详解】3÷(-)=108(人)乙班:108÷(l+)=63(人)甲班:63×=45(人)27.千米【分析】先求出A,B两地的路程,路程比就是速度比,甲乙速度比是4∶3,当甲到达B地时,乙走了全程的,全程是:20÷(1-)=80(千米);然后求出甲返回时甲、乙的速度比,甲返回时甲的速度是:解析:千米【分析】先求出A,B两地的路程,路程比就是速度比,甲乙速度比是4∶3,当甲到达B地时,乙走了全程的,全程是:20÷(1-)=80(千米);然后求出甲返回时甲、乙的速度比,甲返回时甲的速度是:4×(1-10%)=3.6,此时甲乙的速度比是3.6∶3=6∶5,返回时乙走的路程就是甲的,进而求出甲返回这段时间乙行的路程,即80×=(千米),再加上乙之前行的路程80×=60(千米),就是乙一共行的路程,再用2倍的两地路程减去乙行的路程就是乙距A地的距离。【详解】甲乙之间的路程:20÷(1-)=20÷=80(千米)甲返回时甲的速度是:4×(1-10%)=4×90%=3.6甲乙的速度比是:3.6∶3=6∶5甲返回A地时乙走的路程:80×=(千米);甲到达B地时乙走的路程:80×=60(千米)80×2÷(+60)=160--60=100-=(千米)答:乙距A地还有千米。【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路程比就是速度比,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全程。28.5厘米【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当甲杯中取出铁块后,水面下降部分水的体积就等于铁块的体积,即底面直径18厘米、高是2厘米的圆柱的体积;然后再除以乙杯的底面积,就是水位上升的高度.【详解】解析:5厘米【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当甲杯中取出铁块后,水面下降部分水的体积就等于铁块的体积,即底面直径18厘米、高是2厘米的圆柱的体积;然后再除以乙杯的底面积,就是水位上升的高度.【详解】3.14×(18÷2)2×2÷3.14÷(12÷2)2=4.5(厘米)答:这时乙杯中的水位上升了4.5厘米.29.30元【分析】根据小明买的商品,一次花了160元,一次花了432元,分段计算,先算160元是否打折,先计算出200元打九折是多少钱,再和160元作比较;再求出500元打九折是多少钱,和432元解析:30元【分析】根据小明买的商品,一次花了1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业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标准模板
- 《中学物理力学实验操作规范及安全教育教案》
- 美食街摊位租赁协议书(标准版)
- 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考试题目及答案
- 大班防疫安全课件图片
- 暑期食品安全课件
- 中国航天科技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仓库安全培训课件
- 安全生产反违章培训课件
-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
- 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标准
- 运维培训计划及方案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 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淘汰目录
- 维修空调合同模板7篇
- 旋风除尘器设计计算
- 在线网课知慧《国际商务(双语)(吉林财大)》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 新产品开发计划书
- 创新管理及其实施策略
- 中药贴敷在骨折康复中的临床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