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升本2025年核心模拟练习(含答案)_第1页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2025年核心模拟练习(含答案)_第2页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2025年核心模拟练习(含答案)_第3页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2025年核心模拟练习(含答案)_第4页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2025年核心模拟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2025年核心模拟练习(含答案)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诗经》中的“风”?A.《关雎》B.《蒹葭》C.《氓》D.《离骚》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词出自哪位词人?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岳飞3.下列哪一部作品不是吴承恩所著?A.《西游记》B.《水浒传》C.《红楼梦》D.《封神演义》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A.文天祥B.陆游C.岳飞D.辛弃疾5.下列哪一项不是鲁迅的作品?A.《呐喊》B.《彷徨》C.《朝花夕拾》D.《家》6.“To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是哪位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经典台词?A.《哈姆雷特》B.《罗密欧与朱丽叶》C.《麦克白》D.《奥赛罗》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汉语中的词类?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介词8.“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句话强调了文学的哪一特性?A.社会性B.审美性C.语言性D.思想性9.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学流派?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历史主义10.“诗言志,歌永言”这句话出自哪一部典籍?A.《论语》B.《孟子》C.《诗经》D.《楚辞》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论语》是记录______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2.唐诗中,李白和杜甫并称为“李杜”,白居易和元稹并称为“______”。3.《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______。4.“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句词出自纳兰性德的《______》。5.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______》、《奥赛罗》和《李尔王》。6.现代汉语中,句子的基本成分包括主语、______、宾语和状语。7.文学批评是一种______的审美活动。8.“文以载道”是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观点,强调文学要______。9.俄罗斯文学批评家______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10.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风骨”说,主要强调诗歌的______和刚健之美。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典故意象2.意境3.文学流派4.语法5.文学接受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诗经》的艺术特色。2.简述鲁迅杂文的特点。3.简述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4.简述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五、论述题(10分)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D2.A3.B4.A5.D6.A7.D8.C9.D10.C二、填空题1.孔子2.元白3.曹雪芹4.阁苑花谢春犹在5.麦克白6.谓语7.审美8.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9.别林斯基10.风骨三、名词解释1.典故意象:指在文学作品中使用具有历史、文化、宗教等含义的典故,通过联想和暗示,丰富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解析思路:首先解释“典故”的含义,即历史上、神话上、文学上或宗教上的故事、传说、言辞等。然后解释“意象”在文学中的含义,即通过具体形象传达出来的某种抽象的情感、思想或意义。最后解释两者结合在文学中的效果,即通过借用已有的文化符号,引发读者的联想,深化作品的主题,增加作品的文化底蕴。2.意境:指文学作品中通过艺术形象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能够引发读者联想和共鸣,产生丰富的审美体验。*解析思路:首先解释“意境”的核心特征,即情景交融,即抒情与写景的完美结合。然后解释“虚实相生”,即作品中既有具体的、实在的景物描写,也有抽象的、虚幻的情感表达,两者相互映衬,相互促进。最后解释意境的作用,即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产生丰富的审美体验,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所营造的氛围。3.文学流派: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艺术主张、创作风格和审美特征的作家群体。*解析思路:首先解释“文学流派”的定义,即在特定历史时期内,一群作家因为共同的艺术追求而形成的文学现象。然后从艺术主张、创作风格和审美特征三个方面解释文学流派的主要标志。最后可以举例说明,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4.语法:指语言的结构规律,包括词法(词的形态变化和运用规则)和句法(句子的构成规则)。*解析思路:首先解释“语法”在语言中的地位,即它是语言的结构规律。然后从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解释语法的构成。词法主要研究词的构成、变化和运用规则,句法主要研究句子的构成方式、成分和结构关系。最后可以举例说明,如“他吃饭了”这个句子,从语法角度看,主语是“他”,谓语是“吃饭”,状语是“了”。5.文学接受:指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对作品进行理解、阐释和评价的过程,是文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解析思路:首先解释“文学接受”的概念,即读者与文学作品之间的互动过程。然后从理解、阐释和评价三个方面解释文学接受的主要环节。理解是指读者对作品内容的把握,阐释是指读者对作品意义的发掘,评价是指读者对作品价值的判断。最后可以强调文学接受的主观性和多样性,不同的读者由于自身的经验、知识、审美趣味等差异,对同一部作品可能会有不同的接受结果。四、简答题1.简述《诗经》的艺术特色。*解析思路:首先总述《诗经》的艺术成就,即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然后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其艺术特色:一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即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二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即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比喻,兴是触景生情;三是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四是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2.简述鲁迅杂文的特点。*解析思路:首先指出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即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开山之作。然后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其特点:一是强烈的战斗性,即以笔为武器,揭露和批判社会黑暗;二是深刻的讽刺性,即运用讽刺的手法,尖锐地批判社会弊病;三是鲜明的个性化,即语言犀利,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3.简述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解析思路:首先指出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文学的主流,与现实主义文学相对。然后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其特征:一是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即深入探索人的意识、潜意识、心理状态等;二是表现手法上的创新,即运用意识流、荒诞、象征等表现手法;三是主题上的多样化,即关注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异化、孤独等。4.简述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解析思路:首先指出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都属于语言,但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然后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其区别:一是功能上的区别,即文学语言主要用来表达审美情感,日常语言主要用来交流信息;二是表现上的区别,即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抒情性、象征性等特点,日常语言则相对平实、直白;三是效果上的区别,即文学语言能够引发读者的审美体验,日常语言则主要用于实际的交际活动。五、论述题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解析思路:首先指出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是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的重要载体。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一是人物形象是作品主题思想的重要体现,通过人物形象的命运和性格,可以揭示作品的主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