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竞赛冷门知识点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历史知识竞赛冷门知识点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历史知识竞赛冷门知识点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历史知识竞赛冷门知识点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历史知识竞赛冷门知识点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知识竞赛冷门知识点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剂的是我国古代的()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孙思邈答案:B2.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A.《史记》B.《资治通鉴》C.《汉书》D.《后汉书》答案:B3.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第一名称为()A.状元B.榜眼C.探花D.解元答案:D4.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它主要刻写在()A.龟甲和兽骨B.青铜器C.竹简D.丝绸答案:A5.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梦溪笔谈》D.《农政全书》答案:B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答案:C7.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主持修建的。A.李冰父子B.郭守敬C.李春D.鲁班答案:A8.以下哪个朝代的都城不在今天的西安()A.西汉B.东汉C.唐朝D.秦朝答案:B9.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A.毕昇B.蔡伦C.沈括D.郭守敬答案:A10.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A.长安B.洛阳C.敦煌D.兰州答案:A11.我国古代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答案:C12.被后世尊称为“画圣”的唐代画家是()A.吴道子B.阎立本C.顾恺之D.张择端答案:A13.以下哪个战役不是以少胜多的战役()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长平之战答案:D14.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称为()A.谥号B.庙号C.尊号D.年号答案:B15.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史记》B.《资治通鉴》C.《汉书》D.《后汉书》答案:A16.古代科举考试中,会试第一名称为()A.会元B.状元C.榜眼D.探花答案:A17.以下哪个朝代实行的是行省制度()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答案:D18.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孙武B.孙膑C.吴起D.白起答案:A19.古代“江南三大名楼”不包括以下哪座楼()A.黄鹤楼B.岳阳楼C.滕王阁D.鹳雀楼答案:D20.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诗经》B.《楚辞》C.《乐府诗集》D.《全唐诗》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答案:ABCD2.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有()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欧阳询答案:ABCD3.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A.牧野之战B.城濮之战C.桂陵之战D.马陵之战答案:ABCD4.我国古代的文学体裁有()A.诗歌B.散文C.小说D.戏曲答案:ABCD5.以下属于中国古代医学成就的是()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针灸D.推拿答案:ABCD6.我国古代的科技著作有()A.《梦溪笔谈》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答案:ABCD7.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建筑()A.长城B.故宫C.赵州桥D.都江堰答案:ABCD8.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有()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答案:ABCD9.以下属于中国古代艺术形式的是()A.书法B.绘画C.音乐D.舞蹈答案:ABCD10.我国古代的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A.夏、商、周B.秦、汉、三国C.晋、南北朝、隋D.唐、宋、元、明、清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甲骨文是一种象形文字。()答案:√2.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唐朝。()答案:×3.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他编写的《史记》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答案:×4.古代的“丝绸之路”只运输丝绸这一种商品。()答案:×5.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偶然发现的。()答案:√6.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都是长篇小说。()答案:√7.古代的皇帝都有庙号。()答案:×8.我国古代的医学只注重治疗疾病,不注重预防。()答案:×9.古代的科举考试中,殿试是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答案:√10.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没有产生太大影响。()答案:×四、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我国古代的第一部字典是()。答案:《说文解字》2.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二名称为()。答案:榜眼3.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是由()主持修建的。答案:郑国4.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河南()。答案:安阳5.我国古代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答案:《春秋》6.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是()。答案:大秦(古罗马)7.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被称为“()”。答案:药王8.古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会试、殿试三级。答案:乡试9.我国古代著名的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答案:张择端10.我国古代的朝代中,统治时间最长的是()朝。答案:周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意义。答案:造纸术的发明,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轻便的载体,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印刷术的出现,提高了书籍的印刷效率,加速了知识的传播,推动了文化的繁荣。火药改变了战争的方式,对军事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在民间有一定应用。指南针为航海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导航工具,促进了中外交流和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2.列举我国古代著名的几位诗人及其代表作。答案:李白,代表作有《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杜甫,代表作有《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苏轼,代表作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李清照,代表作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等。3.简述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答案:隋朝创立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唐朝时科举制度不断完善,考试科目增多,分为常科和制科。宋朝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增加了殿试,录取人数增多,考试内容更加注重经义。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走向僵化,采用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4.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科技著作?请简要介绍其中一部。答案:《梦溪笔谈》《天工开物》《农政全书》《齐民要术》等。以《天工开物》为例,它是明代宋应星所著,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综合性著作。书中详细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技术要领等,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和生产状况,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六、论述题(每题5分,共20分)1.论述我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答案: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后,打破了教会对文化的垄断,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火药传入欧洲,改变了战争的格局,推动了欧洲军事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指南针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我国古代的数学、天文、医学等方面的成就也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如中国古代的数学算法传入印度和阿拉伯,再传播到欧洲,促进了欧洲数学的发展;中医的一些理论和治疗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医学。2.论述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及其特点。答案:发展脉络:从先秦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楚辞》开始,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不断演变。特点:具有丰富的题材和多样的形式,涵盖了爱情、历史、神话、现实生活等各个方面。语言优美,富有韵律和节奏感,如唐诗的格律严谨、宋词的婉约豪放等。文学作品往往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情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历史价值。不同时期的文学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如唐代诗歌的繁荣与当时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有关;明清小说的兴起则与市民阶层的壮大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3.论述我国古代教育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答案:演变:从原始社会的简单教育形式到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逐渐兴起,如西周的国学和乡学。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盛行,百家争鸣。秦朝实行统一的教育政策,但较为严苛。汉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思想,教育制度逐渐以儒家经典为核心。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创立并不断完善,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教育围绕科举展开。宋元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僵化,同时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儒家经典的阐释和八股文的写作。影响:积极方面,培养了大量人才,为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儒家思想通过教育得以广泛传播;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科举制度为寒门子弟提供了晋升的机会。消极方面,后期科举制度的僵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内容过于单一,忽视了自然科学和实用技能的培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进步。4.论述我国古代文化在对外交流中的传播与影响。答案:传播: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远销中亚、西亚和欧洲,同时也带去了中国的文化和技术。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吸收和融合,又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对这些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的四大发明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