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厚件碳钢火焰钎焊技术规范_第1页
特厚件碳钢火焰钎焊技术规范_第2页
特厚件碳钢火焰钎焊技术规范_第3页
特厚件碳钢火焰钎焊技术规范_第4页
特厚件碳钢火焰钎焊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厚件碳钢火焰钎焊技术规范特厚件碳钢火焰钎焊技术涉及高温、高压、大变形等复杂工艺过程,对材料性能、焊接质量及操作技能提出严苛要求。规范的制定需兼顾工艺可行性、经济性及可靠性,确保钎焊件满足使用性能要求。本文从材料准备、前处理、钎焊工艺、质量检验及安全防护等方面,系统阐述特厚件碳钢火焰钎焊技术规范要点。一、材料选择与准备1.碳钢材料要求特厚件碳钢钎焊通常选用Q235、Q345、Q460等中高强度碳钢,厚度范围一般在20mm以上。材料需具备良好的钎焊性,含碳量控制在0.15%~0.60%之间,避免高碳钢因淬硬倾向导致钎缝开裂。材料化学成分需符合GB/T713标准,主要元素含量范围:碳≤0.60%,锰≤1.50%,磷≤0.035%,硫≤0.035%。若板厚超过50mm,建议采用正火或调质处理,降低内应力。2.钎料选择钎料应与母材形成良好金属间结合,熔点低于母材但不显著低于焊缝需求温度。常用钎料包括:-BAg-2(银基):熔点约780℃,适用于中碳钢,钎缝塑性优良。-BCuP-2(铜磷):熔点约840℃,耐蚀性较好,适用于湿大气环境。-BZn-3(锌基):熔点约450℃,成本低,但高温强度不足,仅限低温钎焊。特厚件建议选用BAg-2或BCuP-2,钎料粒度需为2~5mm,粒度均匀以控制熔化速度。3.辅助材料-焊剂:选用高温型盐基焊剂(如J607),熔点1200℃以上,覆盖能力强。焊前需过筛(40~60目),清除杂质。-保护气:纯氩气纯度≥99.99%,流量0.5~1.0L/min,确保钎焊区气氛稳定。二、钎焊前处理1.表面清理特厚件表面锈蚀、油污会严重影响钎料润湿性。采用喷砂(GB/T8923-2018标准Sa2.5级)或化学清洗,重点清理坡口两侧各50mm范围。油污需用三氯乙烯或丙酮超声波清洗,清洗后立即烘干(200℃±20℃,1h)。2.坡口设计-形式:V型坡口(角度60°~70°),根部间隙2~4mm,单边坡深为板厚的30%~50%。-边缘处理:坡口边缘需倒角(1×45°),防止应力集中。厚度>40mm时,建议采用U型坡口(根部间隙5~8mm)以减少焊接变形。3.预热与均热-预热温度:150℃~300℃,梯度升温速率≤20℃/h,避免温差过大导致淬硬。-均热温度:600℃~750℃,保温时间≥1.5h(按板厚计算,每25mm加0.5h),确保材料内部温度均匀。三、钎焊工艺控制1.火焰选择采用中性焰或轻微碳化焰,焰芯长度约15~20mm。火焰能率需根据板厚调整:20~40mm板厚时,使用φ21焊嘴配合乙炔流量150~200L/h;>40mm板厚需加大能率至φ30焊嘴,流量200~250L/h。2.钎焊温度曲线典型温度曲线(板厚60mm):-加热阶段:300℃~600℃(3h),升温速率≤15℃/h;-均热阶段:600℃~820℃(2h),保持温度±15℃波动;-钎焊阶段:820℃~880℃(0.5h),钎料完全熔化后停留5min;-冷却阶段:880℃→600℃(2h),600℃→300℃(3h),空冷。3.钎料填充采用手工填料法,每批钎料需重新烘烤(200℃±10℃,2h)消除水分。填料时应沿坡口中心线推进,填量略高于母材表面,待钎料熔化后自然流淌填满。4.保护措施钎焊区需持续保护,避免氧化。特厚件可设置挡板,氩气保护范围需覆盖热影响区。冷却过程中保持保护气氛,防止高温区接触空气。四、质量检验与控制1.外观检查钎缝应连续饱满,无气孔、裂纹、未填满等缺陷。银基钎料表面呈银白色,铜磷钎料呈红褐色。采用10倍放大镜检查,缺陷率≤2%。2.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UT):板厚>30mm时必须进行,按GB/T11345标准评定。-磁粉检测(MT):适用于焊后冷却至室温,重点检查表面裂纹。-渗透检测(PT):用于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微小缺陷。3.力学性能测试取母材厚度方向试样,测试抗拉强度(≥600MPa)、屈服强度(≥400MPa)、延伸率(≥15%)。钎缝与母材强度匹配率应≥80%。五、安全防护规范1.个人防护-焊工需佩戴防护面罩(10-12号镜片)、耐高温手套、防护服、防护眼镜。-环境需通风良好,必要时佩戴防毒口罩(防CO、H2)。2.设备安全-火焰切割机需定期检查回火保险装置,乙炔瓶与氧气瓶距离≥5m。-烘箱温控精度±5℃,烘烤后钎料需冷却至室温再使用。3.应急措施-配备灭火器(干粉或二氧化碳),消防通道畅通。-焊接区域设置警示标识,无关人员禁止进入。六、工艺优化要点1.多层钎焊控制厚度>80mm时采用分层钎焊,每层间隔0.5~1h,防止层间裂纹。相邻层钎料熔点差异>50℃时需预热补偿。2.变形控制采用对称焊接顺序,板厚>50mm时设置临时支撑,焊后用反变形法补偿。冷却速率≤30℃/h,必要时喷水冷却(距离100~150mm)。3.经济性改进选用国产钎料替代进口料(如BCuP-2可替代BAg-2),优化火焰能率降低能耗。自动化焊接设备投入成本虽高,但可提高效率30%~40%。特厚件碳钢火焰钎焊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