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眼科】中医眼科
235
第八篇眼科
第三十四章黑睛病证
第一节聚星障
聚星障是因外感风邪,挟热化火,致黑睛上始生细小星翳,或为串珠、树枝、地图样,
同时伴有涩疼、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和其它
病毒性角膜炎。
[诊断]
1抱轮红赤,黑睛星翳,或聚或散,轻者仅为点状或星状,进而连成串珠或形如树枝,
如连缀成片形如地图状。
2轻症者患眼仅有干涩不适,重者则有畏光,刺痛流泪,视物模糊严重或反复发作者,
视力下降及至失明。
3黑睛荧光素染色阳性。
4病变区黑睛知觉减退。
5常有外感风热或眼部外伤等诱因。
[辨证论治]
1风热犯目
症状:黑睛骤生星翳,抱轮红赤,羞明隐涩,发热恶寒,咽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散热。
例方:银翘散。
2风寒犯目
症状:黑睛星翳,抱轮微红,流泪羞明,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发散风寒。
例方:荆防败毒散。
3肝火炽盛
症状:星翳渐次扩大加深,白睛混赤,胞睑红肿,羞明流泪,头痛浸赤,口苦,舌红苔
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
例方:龙胆泻肝汤。
4湿热蕴蒸
症状:黑睛星翳,反复发作,缠绵不愈,头重胸闷,漫黄便滤,口粘,舌红苔黄腻,脉
濡。治法:化湿清热。
例方:三仁汤。
5阴虚邪留
症状:病情日久,迁延不愈,星翳疏散,抱轮微红,眼内干涩不适,舌红少津,脉细或
数。治法:滋阴散邪。
例方:加减地黄丸。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可酌情选用银黄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药物治疗。
236第三十四章黑睛病症2针灸疗法
可选用睛明、四白、丝竹空、合谷等穴,视病情酌用补泻手法治疗。
3西医疗法
可局部选用抗病毒类眼药水;病情笃重者,可使用干扰素,必要时慎重选择角膜移植手
术治疗。
[疗法标准]
1治愈:黑睛星翳消失,荧光素染色阴性,症状消失。
2好转:黑睛星翳减少或缩小,荧光素染色阳性。畏光刺痛,红赤流泪等症状减轻。3
未愈:黑睛星翳无变化或加重,荧光素染色阳性,症状无改善。
第二节黄液上冲
黄液上冲是因目珠为邪热所伤,灼津为脓,积于黑睛与黄仁之间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
的前房积脓。
[诊断]
1黑睛与黄仁之间的下方有脓液积聚,因毒邪的不同,脓液可为黄色、白色或绿色呈水
平面或月牙形,随病情轻重而增减。常伴有黑睛溃疡。
2胞睑红肿,白睛抱轮红赤或混赤,或黑睛生翳,溃疡混浊,或瞳神紧小。
3有剧烈的头眼部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4本病应与花翳白陷,疳积上目等相鉴别。
[辨证论治]
1热毒炽盛
症状:黄液上冲,抱轮红赤,目珠赤涩疼痛,羞明流泪,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舌红,
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
例方:通脾泻胃汤。
2阴虚火旺
症状:黄液上冲,反复发病,白睛混赤,瞳神干缺,口舌生疮,口干咽燥,阴部溃疡,
舌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例方:知柏地黄汤。
[其他疗法]
可酌情选用扩瞳剂、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疗效标准]
1治愈:积脓全部吸收,眼痛、畏光、流泪症状消失。
2好转:积脓基木吸收,眼病、畏光、流泪症状明显减轻。
3未愈:积脓未减少,症状无好转。
237
第三十五章瞳神病证
第一节瞳神紧小
瞳神紧小是因邪热灼伤或外伤等原因伤及黄仁以致展缩失灵,瞳神缩小,神水混浊,视
力下降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前部色素膜炎(即虹膜睫状体炎)。
[诊断]
1瞳神紧小,抱轮红赤,黑睛后壁有灰白色细小或如羊脂状物附着,神水混浊,黄仁纹
理不清,甚或黄液上冲,血灌瞳神。或黄仁与晶珠粘连,形成瞳神干缺。或见白膜粘着瞳
神边缘,甚则闭封神瞳。
2可有畏光,流泪,目珠坠痛,视力下降,或见眼前有似蚊蝇飞舞。
3可有目珠破损或其它黑睛疾病史,或有结核、风湿等病史。
4抗“0”、血沉、X线胸片等检查,有助病因诊断。
[辨证论治]
1肝经风热
症状:起病较急,瞳神紧小,眼珠坠疝,视物模糊,羞明流泪,抱轮红赤,神水混浊,
黄仁晦喑,纹理不清,全身症可见头痛发热,口干舌红,脉浮数。
治法:祛风清热。
例方:新制柴连汤。
2肝胆火炽
症状:瞳神甚小,珠痛拒按,痛连眉棱,抱轮红甚,神水混浊,黑睛之后或见灰色沉着
物,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泻肝胆。
例方:龙胆泻肝汤。
3风湿夹热
症状:瞳神紧小,抱轮红赤持久不退或反复发作,黑睛后有灰色沉着物,神水浑浊,常
伴有头重胸闷,骨节酸楚,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祛风除湿清热。
例方:抑阳酒连散。
4肝肾阴虚
症状:病势较缓或病至后期,眼干涩不适,视物昏花,赤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瞳神
多见干缺不园。口舌生疮,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滋养肝肾。
例方:杞菊地黄丸。
[其他疗法]
患眼必须使用1%阿托品眼药水或眼膏散瞳。可酌用消炎眼药水点眼。必要时可用肾上
腺皮质激素或抗生素药物作球结膜下注射。
[疗效标准]
1治愈:眼部病变消退,畏光疼痛流泪等症状消除。
2好转:眼部病变减轻,畏光疼痛流泪症状减轻。
3未愈:畏光疼痛流泪及眼部病变无变化或加重。
238第三十五章瞳神病症
第二节血灌瞳神
血灌瞳神亦称血灌瞳仁,是各种原因导致目内之血溢于脉外,积滞在瞳神的黄仁前方的
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前房积血。
[诊断]
1黑睛与黄仁之间(即前房),有血液积聚,积血呈液平面或血液充满前房。
2视力模糊,畏光,流泪,眼胀痛。
3多有外伤及手术史,或在消渴病、绿风内障、青风内障等疾病的晚期。
[辨证论治]
1络伤出血
症状:发生于撞击伤目之后,血灌瞳神,目珠胀痛,视力障碍,舌红,苔薄,脉弦。
治法:止血为先,活血为后。
例方:十灰散、祛瘀汤。
2气滞血瘀
症状:血灌瞳神,黑睛混浊,视力下降,眼珠刺痛,舌有瘀斑,脉弦涩。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例方:桃红四物汤。
[其他疗法]
1中药针剂
可用血栓通注射液作静脉点滴。
2西医疗法
半卧位。静脉滴注20%甘露醇。瞳孔的散缩,依据积血量多少而定。
[疗效标准]
1治愈:枳血吸收,症状消失,视力恢复。
2好转:积血明显吸收,视力部分恢复。
3未愈:积血如故,症状未减。
第三节绿风内障
绿风内障是因暴怒忿郁,气郁化火,风火痰浊上攻,或脾胃虚寒,饮邪上泛,致黑睛气
色混浊,瞳神散大不收,黑睛呈隐隐绿色,伴有同侧偏头痛及眼球剧烈的疼痛,视力急剧
下降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
[诊断]
1瞳神散大,风轮气色混浊,呈哈气状,隐隐呈淡绿色,抱轮红赤。
2发病急骤,视力锐减,头眼剧烈疼痛,恶心呕吐。
3眼压升高可至6.7~10.7kpa(50〜80mmHg),前房浅,房角关闭。
4本病应与瞳神紧小,天行赤眼相鉴别
[辨证论治]
1肝胆火炽,风火攻目
症状:发病急剧,头痛如劈,眼珠胀痛欲脱,连及目眶,视力急降,抱轮红赤或白睛混
赤浮肿,黑睛呈雾状混浊,瞳神散大,瞳内呈淡绿色,眼珠变硬,甚至胀硬如石,全身症
状有恶心呕吐,或恶寒发热,漫赤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治法:清热泻火,凉肝熄风。
第三十五章瞳神病症239例方:绿风羚羊饮。
2痰火动风,上阴清窍
症状:起病急骤,头眼剧痛诸症与肝胆火炽者同。常伴身热面赤,动辄眩晕,恶心呕
吐,渡赤便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等症。
治法:降火逐痰,平肝熄风。
例方:将军定痛丸。
3肝郁气滞,气火上逆
症状:眼部主症具备,全身尚有情志不舒,胸闷暧气,食少纳呆,呕吐泛恶,口苦,舌
红苔黄,脉弦数等。
治法:清热疏肝,降逆和胃。
例方:丹桅逍遥散。
4阴虚阳亢,风阳上扰
症状:头目胀痛,瞳神散大,视物昏朦,观灯火有虹晕,眼珠变硬,心烦失眠,眩晕耳
鸣,口燥咽干,舌红少苔,或舌绛少津,脉弦细而数或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平肝熄风。
例方:知柏地黄丸。
5肝胃虚寒,饮邪上犯
症状:头痛上及巅顶,眼珠胀痛,瞳散视昏,干呕吐涎,食少神疲,四肢不温,舌淡苔
白,脉弦。
治法:温肝暖胃,降逆止痛。
例方:吴茱萸汤。
[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1.1体针
可取晴明、攒竹、瞳子爵、阳白、四白、太阳、风池、翳明、合谷、外关等穴,针刺治
疗。
1.2耳针
可取耳尖、目、眼等穴埋耳针或压王不留行子治疗。
2西医疗法
2.1局部宜及早频用1〜2%毛果芸香碱眼药水等缩瞳剂。
2.2口服醋氮酰胺等。
静脉滴注20%甘露醇等脱水剂。
2.3手术疗法
眼压下降后,可做抗青光眼手术。
[疗效标准]
1治愈:眼压稳定在2.74kPa(21mmHg)以下。
2好转:眼压下降至2.74kPa〜3.25kPa(21〜24mmHg),加点降眼压药可基本正常。3
未愈:眼压未降,眼部诸症及全身症状无改善。
第四节圆翳内障
圆翳内障主要是指因高龄体弱,精气日衰,目失涵养所致晶珠混浊,视力渐降,最终瞳
神内呈圆形银白色或棕色的翳障,导致失明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老年性白内障,也包
括各种原因继发的(胎患内障、震惊内障除外)晶珠完全混浊的白内障,是国内外首位致
盲,但可手术复明的眼病。
240第三十五章瞳神病症
[诊断]
1视力模糊,逐渐加重,渐至不辨人物,仅存(但定会有)光感。无眼红、眼痛、流泪
等其它不适。
2裂隙灯检查见晶体混浊。
2.1皮质性老年性白内障分四期
2.1.1初发期:皮质中出现水隙,空泡和板层分离,仅见周边部皮质首先楔状混浊,或
后囊膜下色微黄,中心视力可正常,仅有轻度视物模糊或飞蚊症样感觉。
2.1.2膨胀期:晶状体混浊加重,饱满,前房变浅。视力明显下降,此期可继发绿风内
障。近年来也有将初发期至近成熟期的漫长过程统称为进行期者。
2.1.3成熟期:晶状体全部混浊,虹膜投影阴性,前房深浅恢复正常,视力终至失明。
2.1.4过熟期:晶状体皮质混浊呈液化状,核下沉,前房加深,此时可出现视力突然好
转,目前此期病人已很少见到。
2.2老年性核性及混合型白内障混浊从晶状体中央的核开始,呈棕色混浊,向周围发
展,影响视力。
3继发性白内障有明确的原发病史可查。
4本病应与云雾移睛、视瞻昏渺相鉴别。
[辨证论治]
1肝肾两亏
症状: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细,或面白畏冷,小便清长,脉沉弱。
治法:补益肝肾。
例方:杞菊地黄丸。
2脾虚气弱
症状:视物昏花,精神倦怠,肢体乏力,面色萎黄,食少便滤,舌淡苔白,脉缓或细
弱。治法:补脾益气。
例方:补中益气汤。
3肝热上扰
症状:头痛目涩,哆泪毛臊,口苦咽干,脉弦。
治法:清热平肝。
例方:石决明散。
4阴虚挟湿热
症状:目涩神昏,烦热口臭,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
治法:滋阴清热,宽中利湿。
例方:甘露饮。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可酌情选用障眼明片、磁朱丸、石斛夜光丸等药物治疗。
2针刺疗法
可取睛明、球后、攒竹、鱼腰、臂、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针刺治疗。
3西医疗法
外用白内停、卡林一U等眼药水点眼。
晶珠全混,翳定障老,此时药物治疗已无能为力,若瞳人展缩如常,光定位及色觉良好
者,可行手术治疗。
[疗效标准]
第三十五章瞳神病症2411治愈:手术或药物等治疗后,视力恢复正常且稳定者。
2好转:视力稳定或有提高,晶体混浊未见进展或有减轻,观察6个月以上。
3未愈:视力进行性下降,混浊加重。
第五节云雾移睛
云雾移睛是因神膏为邪所乘,混浊不清所致。患者眼外观端好,自觉眼前有蚊蝇或云雾
样黑影飞舞飘移,甚者视物昏朦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玻璃体混浊。
[诊断]
1自觉眼前有黑影,形状不一,或浓或淡,眼珠转动时呈无规律运动。
2轻者不影响视力,重者影响视力。
3眼底镜彻照法检查,令被检眼上下、左右转动时,可见有黑色或半透明之点状、条
状、或块状混浊飘动。
4裂隙灯显微镜加前置镜检查,可观察混浊物的位置及性状:
5多伴有能近怯远病史。
6必要时作眼超声检查及眼电生理检查,有助于了解玻璃体混浊的性质及视网膜状况。
7本病应与圆翳内障、视瞻昏渺相鉴别。
[辨证论治]
1湿浊上泛
1.1湿热蕴蒸
症状:自觉视物昏朦,眼前黑影游动如蚊蝇飞舞。检视眼内,玻璃体有尘状或点状混
浊。头重胸闷,心烦口苦,苔黄脉濡数。
治法:宣化畅中,清热利湿。
例方:三仁汤。
1.2脾虚湿困
症状:自觉视物昏朦,黑花飞舞。检视玻璃体可见尘状或点状混浊。面白或萎黄,食少
痰多,神倦乏力,舌质淡嫩,苔白脉濡。
治法:健脾益气,渗湿化痰。
例方:六君子汤。
2虚火伤络
症状:自觉眼前黑花飞舞,视力缓降或急降。检视玻璃体,可见点状或絮状、团块状混
浊,或见眼底有出血性病变。全身常见头晕耳鸣,心烦少寐,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弦
细数。治法:滋阴凉血,止血化瘀。
例方:宁血汤。
3气滞血瘀
症状:眼前自见黑花,视力下降,玻璃体混浊呈点状、絮状或团块状,或可见眼底静脉
迂曲扩张,视网膜上有片状出血。其人情志不舒,胸闷胁胀,口苦,舌苔黄白、或舌上有
瘀斑,脉弦紧或涩。
治法:疏肝理气,化瘀止血。
例方:丹桓逍遥散。
4肝肾亏损
症状:视物昏朦,或能近怯远,眼前黑花飞舞。检视眼内,玻璃体混浊,或眼动时玻璃
体动荡明显。全身可见头晕耳鸣,腰酸遗泄,口燥咽干,脉细无力。
242第三十五章瞳神病症治法:补益肝肾。
例方:明目地黄丸。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可酌情选用石斛夜光丸、知柏地黄丸等类药。
2西医疗法
严重者可考虑选择手术治疗。
[疗效标准]
1治愈:混浊基本吸收,原发病变已控制,症状消失,视力进步。
2好转:混浊部分吸收,症状减轻,或视力略有增进。
3未愈:混浊程度无变化,及症状无好转。
第六节视瞻昏渺
视瞻昏渺是因气血失调,精气不能上荣於目所致,自觉视力下降,视物昏朦而外眼无异
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球后视神经炎等,也包括多种
内眼病的一般临床过程。
[诊断]
1视物模糊,逐渐加重,一般不致使患眼失明。或眼前有暗影遮挡,外眼无翳障气色。
常伴有视物变形、变色,如大视症、小视症,视直为曲等。
2眼底检查,视神经乳头、黄斑区及其他部位可查见相关病变,较为多见的是黄斑区园
形水肿、边缘整齐的黄色园点状渗出。
3视野、眼电生理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可助诊断。
4本病应注意与暴盲、云雾移睛相鉴别。
[辨证论治]
1浊邪上犯
症状:自觉视物昏朦,或兼见黑花飞舞,或视瞻有色及视大为小,视直为曲等。眼底可
见视网膜、脉络膜有边界模糊之黄白色渗出斑,或仅见黄斑区水肿、渗出,中心凹反光不
清等。眼症常缠绵不愈。全身症见头重胸闷,食少口苦,小便黄少,舌苔黄腻,脉濡数;
或腹满痰多,口苦而腻,舌苔黄腻,脉滑数等。
治法:利湿清热,祛痰化浊。
例方:三仁汤。
2气滞血郁
症状:自觉眼珠隐痛,视力渐降,或眼前中央有带色阴影遮隔,视物变形。检视眼底,
可无明显异常,或有视乳头轻度充血,或者仅见黄斑区暗红,有渗出物及色素沉着,小血
管弯曲,中心凹反光不清等病变。全身症有情志不舒,头晕胁痛,口苦咽干,脉弦细数。
治法:清热疏肝,行气活血。
例方:丹桅逍遥散。
3肝肾不足
症状:眼内干涩,视物昏朦,或视物变形。眼底可无明显异常,或见脉络膜视网膜病灶
色素沉着,病变比较陈旧,间或夹杂新的渗出斑,抑或黄斑区轻度水肿,有渗出物及色素
沉着。全身症见头晕耳鸣,夜寐多梦,腰膝酸软,舌淡脉细。
治法:补益肝肾。
第三十五章瞳神病症243例方:杞菊地黄丸。
4心脾两虚
症状:眼症同前:全身症见面色无华,头晕心悸,食少神疲,舌淡脉弱。
治法:养心益脾,补血行血。
例方:人参养荣汤。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可酌情选用复方丹参滴丸等药物治疗。
2中药针剂
可用血栓通注射剂140〜2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每日1次。
3针灸疗法
可取睛明、球后、头临泣、太阳、风池、翳明、合谷、养老、光明、肝俞、肾俞、足三
里等穴针刺治疗,但眼部穴位忌灸。
[疗效标准]
1治愈:视力、视野基本恢复正常,眼底检查病变全部消退。
2好转:视力、视野部分恢复,眼底检查病变趋向好转。
3未愈:视力、视野无改善,眼底病变无好转。
第七节暴盲
暴盲是由视衣目系脉络阻滞,气机郁闭,或血溢脉外、积于瞳神,导致神光离散,而出
现视力急骤下降失明的内障眼病。相当于西医之许多急性视力障碍眼底病,主要有视网膜
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总干阻塞,眼内大量出血和急性视神经炎等。兹分述如
下:
[诊断]
1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1.1患眼视力骤然剧降,甚至无光感。伴有视网膜睫状动脉者,视力稍好。
1.2瞳孔正常或散大,直接对光反射存在或迟钝或消失。
1.3视神经乳头色淡,边缘不清,视网膜中央动脉变细,甚则如白线状,静脉亦变细,
后极部视网膜水肿混浊呈乳白色或青灰色,黄斑呈典型樱桃红点。伴有视网膜睫状动脉
者,可见视盘一黄斑之间舌状正常网膜颜色区域。
1.4可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史。
1.5荧光眼底血管造影以助诊断。
2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2.1视力突然下降,严重时仅见手动。
2.2重型(缺血型),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边缘模糊,视网膜静脉高度扩张迂曲,管
径粗细不均,起伏于出血斑和水肿之视网膜中,动脉较细,视网膜上有大量火焰状、点状
出血,挟有棉团状渗出斑,出血可进入内界膜下形成网膜前出血,或进入玻璃体形成玻璃
体出血。轻型(非缺血型)视力减退程度较轻,出血量较少,呈点、片状,没有或偶见棉
团状渗出,预后较好,分支阻塞常发生在动静脉交叉处,有与阻塞部位相应的视野改变。
累及黄斑,视力减退明显。
2.3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有助诊断和判断预后。
2.4易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3急性视神经炎
3.1视力突然下降,可伴有眼球转动疼痛。
244第三十五章瞳神病症
3.2视神经乳头边界模糊,呈水肿样外观,有充血性和缺血性两种,如仅为球后视神经
炎,视乳头可正常。
3.3视野出现中心暗点或视野缩小。
3.4视觉电生理VEP检查有助诊断。
4本病当与视瞻昏渺、云雾移睛、绿风内障相鉴别。
[辨证论治]
1眼络阻塞
1.1气血瘀阻
症状:其人情志不舒,或暴怒之后突然发病。视力骤丧,视神经乳头色淡或苍白,动脉
显著变细,视网膜灰白混浊,黄斑区呈一樱桃红点;或视力于数日内迅速下降,视神经乳
头充血、水肿,边界模糊,静脉高度迂曲、怒张,呈腊肠状,视网膜水肿,且有大量出
血,以视神经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全身症见头晕头痛,胸胁胀痛,脉弦或涩。
治法:活血通窍。
例方:通窍活血汤。
1.2痰热上壅
症状:眼症同前,全身症有头眩而重,胸闷烦躁,食少恶心,痰稠口苦,舌苔黄腻,脉
弦滑。治法:涤痰开窍。
例方:涤痰汤。
1.3肝风内动
症状:眼症同前,全身症见头晕耳鸣,面时潮红,烦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苔
黄,脉弦;或有腰膝酸软,遗精神疲,舌绛脉细。
治法:平肝潜阳,滋阴熄风。
例方:天麻钩藤饮。
2目系猝病
2.1肝火亢盛
症状:单眼或双眼发病,视力急降,甚至失明。常伴眼珠压痛及转动时珠后作痛。眼底
可见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生理凹陷消失,边界不清,视网膜静脉扩张,视乳头附近网
膜有水肿、渗出、出血等,或发病时眼底无明显改变。全身症见头痛耳鸣,口苦咽干,舌
红苔黄,脉弦数。治法:清肝泻火。
例方:龙胆泻肝汤。
2.2气滞血郁
症状:眼症同前,其人神情抑郁,常胸胁胀痛,脱闷食少,苔白脉弦等。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活血。
例方:柴胡疏肝散。
2.3阴虚火旺
症状:眼症同前,全身常见头晕耳鸣,额赤唇红,五心烦热,口干舌红,脉弦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例方:知柏地黄丸。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可酌情选用复方丹参滴丸或血栓通胶囊等药物治疗。
2中药针剂
可配合血栓通注射剂140mg〜2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每日1次或复方
丹参注第三十五章瞳神病症245射液161n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每日1
次。
3针灸疗法
可取睛明、攒竹、球后、承泣、瞳子、太阳、风池、翳明、合谷、外关等穴针刺治
疗。4西医疗法
由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而暴盲者,立即应用血管扩张剂;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者,可根
据情况配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
[疗效标准]
1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1.1治愈:视网膜动脉血液循环基本恢复,视力恢复。
1.2好转:视网膜动脉血液循环部分恢复,视力提高。
1.3未愈:视神经、视网膜萎缩,视力无好转。
2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2.1治愈:视网膜出血基本吸收,荧光血管造影静脉管壁无渗漏,视力增进,无并发
症。
2.2好转:视网膜出血部分吸收,荧光血管造影渗漏减少,视力略有好转。
2.3未愈:视网膜出血未吸收,出现黄斑囊样变性、出血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3
急性视神经炎
3.1治愈:视力、视野基本恢复。
3.2好转:视力、视野部分恢复。
3.3未愈:视力、视野无改善。
第八节青盲
青盲是指眼外观端好,眼局部并无明显不适,而视力逐渐缓慢下降,终致失明的一类眼
病。多由视瞻昏渺,高风雀目等瞳神疾病日久失治演变而来。相当于西医学的原发的、继
发的或先天性、家族性的视神经萎缩等疾病。
[诊断]
1眼外观端好,但单眼或双眼视力逐渐缓慢下降,直至不辨人物,甚至不分明暗。
2眼底检查可见视杯消失,视神经乳头色淡、蜡黄,进而白淡或苍白,视盘表面小血管
数目减少、或全无,视盘边界清楚或模糊。
3视野检查中心暗点或视野缺损。
4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存在或迟钝或消失。
5色觉减退先红后绿。
6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有助于诊断。
7全身检查除外颅内占位性病变和神经脱鞘病变。
8本病应与视瞻昏渺,高风雀目相鉴别。
[辨证论治]
1肝肾不足
症状:眼无外症,视力渐降,甚至失明。眼底可见视神经萎缩之改变。全身症见头晕耳
鸣,腰膝酸软,脉细。
治法:补益肝肾,开窍明目。
例方:明目地黄丸。
2心营亏虚
症状:眼症同前,面白无华,头晕心悸,失眠健忘,舌淡脉细。
246第三十五章瞳神病症治法:养心补血,宁神开窍。
例方:人参养荣汤。
3脾肾阳虚
症状:眼症同前,面白形寒,腰膝酸冷,少气乏力,食少便涛,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补脾益肾,温阳通窍。
例方:补中益气汤。
4肝气郁结
症状:目视不明,眼底有视神经萎缩之病变,患者情志不舒,头晕目胀,口苦胁痛,脉
弦细数。治法:清热疏肝,行气活血。
例方:丹桅逍遥散。
5气血瘀滞
症状:外眼无异常,视物昏朦,或头眼部外伤后,视力渐丧。眼底有视神经萎缩的病
变,视网膜血管明显变细。全身或见头痛健忘,舌色瘀暗,脉涩。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例方:血府逐瘀汤。
[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1.1体针
可取睛明、球后、上明、太阳、风池、养老、肝俞、肾俞、足三里、足光明、三阴交
等。
1.2穴位注射
取上述体针腌穴,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作穴位注射。每次局部选1穴,远端配1〜2穴,
每穴注入药液0.5ml左右。
1.3头针
常用部位:视区。
2西医疗法
可球后注射胞二磷胆碱或654-2,全身应用血管扩张药及营养神经类药物。
3手术疗法
如因脑垂体肿瘤压迫等引起的视神经萎缩,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疗效标准]
1好转:视力提高2排以上(含2排),视野中心暗点缩小或绝对暗点变为相对暗点。
2未愈:视力、视野无改善或退步。
第九节高风雀目
高风雀目是由先天禀赋不足,脉络细涩,神光衰微所致。眼外观端好,早期以夜盲和视
野缩小为主要症状,慢慢导致视力严重障碍乃致失明的一种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视网膜
色素变性和因维生素A缺乏导致的夜盲症。
[诊断]
1夜盲,入暮及暗处看不见,暗适应检查阈值升高。
2视野缩小,视野检查早期可见环状暗点,暗点逐渐向内外两侧扩大,晚期呈10°以内
管状视野,进而波及黄斑,导致中心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3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血管显著变细,早期在赤道部散布骨细胞样色素游离,随病情进
展,视乳头呈蜡黄色,色素向周边和后极部扩展,可覆盖于视网膜血管上,视网膜萎缩呈
青灰色并可透见第三十五章瞳神病症247硬化的脉络膜血管。
4视网膜电图检查,a波、b波振幅降低,峰时延迟,以致消失呈熄灭型。
5常有家族史,有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伴性连锁隐性及散发性四种遗传类
型。6本病应与青盲、视瞻昏渺相鉴别。
[辨证论治]
1肾阳不足
症状:眼症如上,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脉沉。
治法:温补肾阳。
例方:右归丸。
2肝肾阴虚
症状:眼部主症具备,且眼内干涩不适,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
例方:明日地黄丸。
3脾气虚弱
症状:眼部主症具备,面白神疲,食少乏力,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补脾益气。
例方:补中益气汤。
[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1.1体针
可取睛明、球后、上明、太阳、风池、养老、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足光明、三
阴交等穴针刺治疗。
1.2穴位注射
取上述体针腌穴,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作穴位注射。
1.3头针
常用部位:视区
[疗效标准]
1好转:环状暗点缩小或中心视野扩大5°以上,视力提高2排(含2排)以上。2未
愈:视野、视力无改善。
248
第三十六章其他病证
第一节上胞下垂
上胞下垂是因先天不足或后天气虚不能上提,血虚不能养筋,或风邪中络而致,以上睑
提举无力或不能抬起以致睑裂变窄,遮盖部分或全部瞳神的一种眼病,即上睑下垂。
[诊断]
1上胞下垂,消除额肌作用,两眼自然睁开向前平视时,上胞遮盖黑睛上缘超过黑睛的
1/3者。2患者视物时,呈仰头,眉毛高耸,额部皱纹加深等特殊姿势。
3单侧上胞下垂者,可伴有其他眼外肌麻痹,目偏视,视一为二,瞳神散大。
4上胞下垂,朝轻暮重,神疲乏力,劳累后加重。作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者,为重症肌无
力的眼部表现。
[辨证论治]
1命门火衰,脾阳不足
症状:自幼双眼上胞下垂,无力抬举,视物时仰首举额张口,或以手提睑。常与遗传有
关。治法:温肾阳,益化源。
例方:右归饮。
2脾虚失运,中气不足
症状:上胞下垂,晨起或休息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资产盘点流程及盘点表模板
- 办公区域设备采购审批及使用记录表
- 业务培训诚信承诺函(4篇)
- 会展搭建后期维护面试题目及答案
- 会计手工账财务报告编制要求与格式考试题目及答案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及对策考试试题及答案
- 保育员校招面试题及答案
- 中国医药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 第01讲 赏析小说形象(知识清单)(全国通.用)解析版-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 侍茄师初级练习测试卷
- 风电场防寒防冻知识培训课件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综合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
- 国开2025年秋《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练习1-6答案
- 历史校本课程
- 2025年度全国少先队知识测试题(含答案)
- 2026春夏·淘宝天猫运动户外鞋服趋势白皮书
- 2025年秋季学期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1-7答案
- 软装进场流程图
- 护理组长述职报告20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