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工程热力学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工程热力学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工程热力学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工程热力学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工程热力学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工程热力学考试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参数中,属于过程量的是()。A.温度B.熵C.热量D.比体积2.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仅取决于()。A.压力B.温度C.比体积D.熵3.某热力过程中,工质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则该过程为()。A.定温过程B.定容过程C.绝热过程D.定压过程4.卡诺循环的效率仅与()有关。A.工质种类B.热源与冷源温度C.循环吸热量D.循环功5.对于不可逆绝热过程,工质的熵变化量()。A.大于0B.等于0C.小于0D.无法确定6.水蒸气的临界状态是指()。A.气液两相平衡共存的状态B.气相与固相平衡的状态C.气液两相无法区分的状态D.液相与固相无法区分的状态7.朗肯循环中,提高汽轮机入口蒸汽初温,可使循环效率()。A.提高B.降低C.不变D.先升后降8.某理想气体经历定压加热过程,其比热容比γ=1.4,则定压比热容cp与定容比热容cv的关系为()。A.cp=cv+RgB.cv=cp+RgC.cp=1.4cvD.cv=1.4cp9.热泵的性能系数COP()制冷机的性能系数ε。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比较10.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主要说明()。A.能量转换的数量关系B.热功转换的方向性C.能量的守恒性D.工质状态的变化规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热力学能是工质的(),包括分子()和()。2.可逆过程的条件是()和()。3.理想气体的迈耶公式为(),其中Rg为()。4.朗肯循环的主要设备包括()、()、()和冷凝器。5.熵产是()的量度,其计算式为()(用热量和温度表示)。6.水蒸气的定压发生过程分为()、()和()三个阶段。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简述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的区别与联系。2.实际热力循环的效率为何总是低于相同温限下的卡诺循环效率?3.分析水蒸气定压加热时,其比体积、温度与热量的变化关系(以未饱和水变为过热蒸汽为例)。4.比较理想气体与实际气体的内能变化特性,并说明原因。四、计算题(共33分)1.(10分)某活塞-气缸装置中盛有0.5kg的氮气(Rg=296.8J/(kg·K),cv=742J/(kg·K)),初始状态为p1=0.5MPa,T1=300K。气体经历定压膨胀过程,温度升至500K。求:(1)气体对外做功量;(2)气体吸收的热量;(3)热力学能变化量。2.(10分)某燃气轮机循环(简化为布雷顿循环),压气机入口空气温度T1=300K,压力p1=0.1MPa;压气机增压比π=p2/p1=8,燃烧室出口温度T3=1200K。假设空气为理想气体(cp=1005J/(kg·K),γ=1.4),忽略流动损失。求:(1)压气机出口温度T2;(2)涡轮机出口温度T4;(3)循环热效率。3.(13分)某汽轮机入口蒸汽参数为p1=3MPa,t1=400℃(h1=3230kJ/kg,s1=6.92kJ/(kg·K)),出口压力p2=0.01MPa(s2s=6.92kJ/(kg·K)时,h2s=2010kJ/kg;实际出口焓h2=2100kJ/kg)。蒸汽流量为100t/h,环境温度T0=300K。求:(1)汽轮机的实际输出功率;(2)该过程的熵产;(3)做功能力损失(火用损失)。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B3.C4.B5.A6.C7.A8.A9.A10.B二、填空题1.状态参数;动能;势能(或热运动动能;分子间势能)2.过程无耗散;系统与外界随时保持平衡3.cp=cv+Rg;气体常数4.锅炉;汽轮机;给水泵5.过程不可逆程度;Δs_gen=Δs_sys-∫(δQ/T_b)(或Δs_gen=Δs_total)6.预热阶段(未饱和水→饱和水);汽化阶段(饱和水→干饱和蒸汽);过热阶段(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三、简答题1.区别: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现象中的体现,说明能量转换的数量关系;第二定律指出能量转换的方向性和限度,说明并非所有符合能量守恒的过程都能自发进行。联系:两者共同构成热力学的理论基础,第一定律是第二定律的前提(能量守恒是方向性的约束条件),第二定律补充了第一定律未涉及的能量品质问题。2.原因:①卡诺循环是理想可逆循环,而实际循环存在不可逆因素(如摩擦、温差传热、节流等),导致熵产增加,效率降低;②实际循环的热源和冷源并非恒温(如锅炉内烟气温度逐渐降低,冷凝器内冷却水温度逐渐升高),无法实现卡诺循环的等温吸热/放热;③工质性质偏离理想气体或理想液体,导致能量转换效率下降。3.定压加热时,未饱和水先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比体积略有增大),直至达到饱和温度(预热阶段);继续加热,水开始汽化,温度保持饱和温度不变,比体积显著增大(汽化阶段);全部汽化后(干饱和蒸汽),继续加热则温度升高(过热阶段),比体积进一步增大。三个阶段中,预热和过热阶段的热量用于增加工质的显热(温度变化),汽化阶段的热量为潜热(用于相变,温度不变)。4.理想气体的内能仅与温度有关(u=u(T)),因为忽略了分子间作用力,无势能变化;实际气体的内能是温度和比体积的函数(u=u(T,v)),因为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势能随v变化,而动能随T变化。当实际气体压力很低(接近理想气体)时,分子间距大,势能可忽略,内能近似仅与温度有关。四、计算题1.(1)定压过程做功:W=pΔV=mRgΔT=0.5×296.8×(500-300)=29680J=29.68kJ(2)吸热量:Q=mc_pΔT,c_p=cv+Rg=742+296.8=1038.8J/(kg·K),Q=0.5×1038.8×200=103880J=103.88kJ(3)热力学能变化:ΔU=mcvΔT=0.5×742×200=74200J=74.2kJ2.(1)压气机出口温度(绝热压缩):T2=T1π^[(γ-1)/γ]=300×8^[(1.4-1)/1.4]≈300×1.811=543.3K(2)涡轮机入口温度T3=1200K,膨胀过程绝热:T4=T3/π^[(γ-1)/γ]=1200/1.811≈662.6K(3)循环净功:w_net=(h3-h4)-(h2-h1)=cp(T3-T4)-cp(T2-T1)=1005×(1200-662.6)-1005×(543.3-300)=1005×(537.4-243.3)=1005×294.1≈295570.5J/kg吸热量q1=h3-h2=cp(T3-T2)=1005×(1200-543.3)=1005×656.7≈660,000J/kg(近似)效率η=w_net/q1≈295570.5/660000≈44.8%3.(1)实际输出功率:P=q_m(h1-h2)=100×1000/3600×(3230-2100)=(100000/3600)×1130≈31388.9kW≈31.39MW(2)熵产:Δs_gen=s2-s1(绝热过程Q=0,Δs_sys=Δs_gen)。查p2=0.01MPa时,饱和水s'=0.649kJ/(kg·K),干饱和蒸汽s''=8.150kJ/(kg·K)。实际s2=h2对应的熵(需插值):假设实际过程不可逆,s2>s1=6.92kJ/(kg·K)。但题目已给h2=2100kJ/kg,需计算s2:h2=2100kJ/kg介于h'=191.8kJ/kg(饱和水)和h''=2583.8kJ/kg(干饱和蒸汽)之间,干度x=(2100-191.8)/(2583.8-191.8)=1908.2/2392≈0.798,故s2=s'+x(s''-s')=0.649+0.798×(8.150-0.649)=0.649+0.798×7.501≈0.649+5.986≈6.635kJ/(kg·K)(注:此处可能题目数据矛盾,因s1=6.92>s2=6.635,实际应为s2>s1,可能题目中h2s=2010对应s2s=6.92,实际h2=2100时s2>6.92,正确计算应为:s2=s1+Δs_gen,Δs_gen=(h2-h2s)/(T_avg)(但更简单方法是直接用s2=s1+(h2-h2s)/T0?不,正确方法是:对于绝热过程,熵产Δs_gen=s2-s1,而实际h2>h2s(因不可逆损失),故s2>s1。假设题目中h2=2100,h2s=2010,s1=6.92=s2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