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广播电视学-电视摄像》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单位所属部门: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场号:________考生号:________一、选择题1.电视摄像中,用于稳定摄像机的设备是()A.变焦镜头B.云台C.三脚架D.增距镜答案:C解析:三脚架是电视摄像中常用的稳定设备,能够有效防止摄像机抖动,保证画面稳定。变焦镜头主要用于调整焦距,云台用于控制摄像机方向,增距镜用于放大远处景物,它们都不具备稳定摄像机的功能。2.电视摄像中,景别划分不包括()A.大远景B.特写C.全景D.中景答案:A解析:电视摄像中的景别通常包括特写、全景、中景、近景、大特写等,大远景不属于常见的景别划分范畴。3.电视摄像中,白平衡的作用是()A.调整画面亮度B.使画面色彩还原真实C.增强画面对比度D.调整画面清晰度答案:B解析:白平衡是电视摄像中用于调整色彩准确性的重要设置,它的作用是使不同光源下的白色物体在画面中呈现为真正的白色,从而保证色彩还原的真实性。4.电视摄像中,推镜头的主要作用是()A.改变画面构图B.增强画面动感C.表现人物情绪D.避免画面单调答案:C解析:推镜头是通过向前移动摄像机或使用变焦镜头放大画面,使主体在画面中占据更大比例,从而突出主体、表现人物情绪或强调细节。5.电视摄像中,摇镜头的主要特点是()A.画面景别变化B.画面视角变化C.画面焦点变化D.画面构图变化答案:B解析:摇镜头是摄像机的机位不动,仅改变摄像机的拍摄方向,使画面视角发生变化,常用于展示环境、交代场景或跟随运动主体。6.电视摄像中,使用长焦镜头的主要优点是()A.捕捉细节B.增强空间感C.调整景别D.避免画面杂乱答案:B解析:长焦镜头具有较小的视场角和较长的焦距,能够压缩空间,使远处的景物在画面中显得更近,从而增强空间感和纵深感。7.电视摄像中,低光环境下的拍摄应优先考虑()A.高ISO设置B.小光圈C.高速快门D.红外线灯答案:C解析:低光环境下光线不足,使用高速快门可以有效减少画面噪点,保证画面清晰度,高ISO设置容易产生噪点,小光圈进光量不足,红外线灯则不适用于电视摄像。8.电视摄像中,景深较大的原因是()A.焦距较长B.光圈较大C.物距较远D.焦距较短答案:B解析:景深是指画面中清晰的范围,光圈较大时进光量多,能够使画面更大范围清晰,焦距较短、物距较远则会使景深减小。9.电视摄像中,手持拍摄的主要缺点是()A.画面色彩失真B.画面抖动明显C.画面对比度低D.画面噪点较多答案:B解析:手持拍摄由于缺乏稳定支撑,摄像机容易产生抖动,导致画面不稳定,影响观看效果,而其他选项与手持拍摄无直接关系。10.电视摄像中,拍摄运动主体时应优先考虑()A.低ISO设置B.小光圈C.高速快门D.大光圈答案:C解析:拍摄运动主体时,为了捕捉清晰的动态画面,应使用高速快门来凝固运动瞬间,低ISO设置虽然可以减少噪点,但可能会牺牲动态捕捉能力,小光圈和大光圈主要影响景深,与运动主体拍摄关系不大。11.电视摄像中,用于记录快速运动场景的镜头是()A.慢镜头B.定格镜头C.快速推镜头D.跟踪镜头答案:D解析:跟踪镜头是摄像机跟随运动主体进行拍摄,能够有效记录和展现主体的运动状态,适合拍摄快速运动场景。慢镜头用于表现延时效果,定格镜头用于强调瞬间,快速推镜头用于放大细节。12.电视摄像中,帧率较高的优点是()A.画面更流畅B.画面更清晰C.画面色彩更鲜艳D.画面对比度更高答案:A解析:帧率是指每秒钟播放的图像帧数,较高的帧率可以使画面播放更加流畅,减少拖影现象,提升观感体验。画面清晰度、色彩鲜艳度和对比度主要受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影响。13.电视摄像中,使用柔光箱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画面反差B.增强画面亮度C.使光线更柔和D.调整光线方向答案:C解析:柔光箱通过漫射网均匀化光线,使照射到拍摄对象上的光线更加柔和,减少硬阴影,使画面质感更细腻,适用于人像等对光线要求较高的拍摄。14.电视摄像中,白平衡设置错误会导致()A.画面抖动B.画面模糊C.色彩偏色D.画面噪点答案:C解析:白平衡用于校正不同光源下的色温差异,使白色物体在画面中呈现为白色。如果白平衡设置错误,会导致画面出现偏色,影响色彩还原的准确性。15.电视摄像中,使用大光圈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景深B.减少景深C.提高画面亮度D.调整画面焦点答案:C解析:光圈是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大小,大光圈(如f/1.8)进光量更大,可以使画面更亮,常用于弱光环境或需要突出主体的拍摄。16.电视摄像中,使用无人机拍摄的主要优势是()A.视角独特B.成本低廉C.操作简单D.设备便携答案:A解析:无人机拍摄能够从空中视角进行拍摄,获得地面难以实现的独特视角,能够有效展现大场景或特殊角度的画面,提供更具视觉冲击力的影像效果。17.电视摄像中,拍摄室内场景时应优先考虑()A.自然光利用B.人工布光C.阴影消除D.背景虚化答案:B解析:室内光线通常较弱,需要通过人工布光来塑造主体轮廓,调整光线方向和强度,确保画面亮度充足,色彩还原准确,从而获得理想的拍摄效果。18.电视摄像中,长镜头的主要特点是()A.画面切换频繁B.节奏明快C.画面连贯性强D.画面色彩丰富答案:C解析:长镜头是指单个镜头的拍摄时长较长,通常不进行切换,能够完整展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保持画面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有利于表现事件的真实性和内在逻辑。19.电视摄像中,使用反光板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画面反差B.投射光线C.模糊背景D.调整焦点答案:B解析:反光板利用反射原理,将光线投射到拍摄对象上,用于补光或调整光线方向,使主体光线更均匀,避免阴影过重,提升画面质感。20.电视摄像中,拍摄夜景时应优先考虑()A.高ISO设置B.小光圈C.快速快门D.长焦镜头答案:A解析:夜景拍摄光线条件差,使用高ISO设置可以在保证曝光的同时提高感光度,捕捉更多画面细节,虽然会增加噪点,但在夜景拍摄中是常用的补偿手段。小光圈、快速快门和长焦镜头在夜景拍摄中各有侧重,但高ISO是优先考虑的因素。二、多选题1.电视摄像中,推镜头和摇镜头的共同点是()A.改变画面景别B.改变画面视角C.移动摄像机位置D.展现环境空间E.表现人物情绪答案:BD解析:推镜头和摇镜头都属于运镜方式,它们都能改变画面视角,展现环境空间,增强画面表现力。推镜头是通过向前移动或变焦放大来改变景别,摇镜头是通过改变拍摄方向来展示更广阔的场景或跟随主体,两者都不涉及摄像机位置的物理移动,虽然摇镜头改变视角更明显,但推镜头的视角也会随景别变化而改变。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丰富画面变化和引导观众视线。2.电视摄像中,使用三脚架进行拍摄的好处有()A.提高画面稳定性B.增强画面动感C.方便进行俯仰摇移D.减少画面噪点E.提升画面清晰度答案:ACE解析:三脚架是电视摄像中常用的稳定设备,主要作用是固定摄像机,提高画面稳定性,方便进行精确的俯仰、摇移等操作,尤其是在长镜头或需要精细控制的拍摄中。画面稳定性和清晰度与使用三脚架直接相关,而画面动感和噪点主要受拍摄手法和设备性能影响,与是否使用三脚架无必然联系。3.电视摄像中,影响画面景深大小的因素有()A.光圈大小B.焦距长短C.物距远近D.传感器尺寸E.镜头质量答案:ABC解析:画面景深是指画面中清晰的范围,其大小受到光圈大小、焦距长短和物距远近的共同影响。光圈越大(f值越小),景深越小;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物距越近,景深越小。传感器尺寸和镜头质量虽然影响画面最终效果,但不是直接影响景深大小的因素。4.电视摄像中,使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时,可以获得()A.空间压缩感B.背景虚化效果C.较小视场角D.较大景深范围E.更广阔的视野答案:AC解析:长焦镜头具有较长的焦距和较小的视场角,使用长焦镜头拍摄时,能够压缩空间,使远处的景物在画面中显得更近,同时背景相对主体更加清晰(与广角镜头相比),获得一定的背景虚化效果,但景深范围相对较小。长焦镜头无法提供更广阔的视野。5.电视摄像中,拍摄运动主体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A.运动速度B.运动方向C.拍摄距离D.帧率设置E.画面构图答案:ABCDE解析:拍摄运动主体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运动速度决定了是否需要使用高速快门来凝固瞬间或通过慢门来表现动感,运动方向影响摄像机的跟拍或预判拍摄角度,拍摄距离关系到画面景别和主体大小,帧率设置影响画面的流畅度和动态表现,画面构图则关乎如何安排主体和背景,突出主题。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最终的拍摄效果。6.电视摄像中,室内布光常用的设备有()A.摄像机灯B.反光板C.闪光灯D.柔光箱E.准星答案:ABCD解析:室内布光为了弥补自然光不足或创造特定光影效果,常用的设备包括摄像机自带或外接的灯光(A)、用于补光或调整光线的反光板(B)、提供柔和光线的柔光箱(D),以及在某些特定场合使用的闪光灯(C)。准星是摄像机上的瞄准装置,不是布光设备。7.电视摄像中,手持拍摄时,为了减少画面抖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增加拍摄距离B.使用较慢快门速度C.利用稳定支撑物D.提高ISO设置E.放松手持姿势答案:AC解析:手持拍摄时,画面抖动主要来源于手持不稳。为了减少抖动,可以增加拍摄距离,使主体在画面中比例变小,相对晃动不明显;利用稳定支撑物,如三脚架、肩扛架或稳定的地面;尽量保持身体放松且稳定。使用较慢快门速度会增加抖动,提高ISO设置会增加噪点,放松手持姿势若控制不好反而可能导致更严重抖动。8.电视摄像中,关于景别的说法正确的有()A.景别大小与画面信息量无关B.全景属于大景别C.特写用于表现人物细微动作或情绪D.中景能表现人物的上半身或环境局部E.景别划分是固定的答案:BCD解析:景别大小与画面包含的信息量有直接关系,大景别信息量少,小景别信息量大(A错误)。全景是展示环境全貌的较大景别(B正确)。特写画面近景,能清晰展现人物面部表情或细微动作(C正确)。中景通常表现人物上半身或场景的局部细节(D正确)。景别的划分虽然有一定常规,但并非绝对固定,可以根据创作需要灵活运用(E错误)。9.电视摄像中,调整画面色彩需要使用的设置或设备有()A.白平衡B.色彩校正器C.滤色片D.ISO感光度E.镜头光圈答案:ABC解析:调整画面色彩主要涉及色彩还原和色彩创造两个方面。白平衡用于校正不同光源下的色温差异,保证色彩真实还原(A);色彩校正器用于精确调整画面色彩倾向,如色偏、饱和度等(B);滤色片可以通过吸收或反射特定波长的光线来改变画面色彩(C)。ISO感光度主要影响画面亮度和噪点(D),镜头光圈主要影响画面亮度和景深(E),它们不直接用于调整画面色彩。10.电视摄像中,拍摄视频时,需要考虑的帧率选项通常有()A.24B.30C.50D.60E.100答案:ABCD解析:电视视频拍摄常用的帧率选项包括24帧/秒(常用于电影感)、30帧/秒(常用标准电视广播)、50帧/秒(常用于欧洲电视广播)和60帧/秒(常用于高清电视或追求更流畅动感效果),这些是行业内标准的、常见的帧率选择。虽然理论上可以设置更高帧率,如100帧/秒,但在常规电视摄像中并不常用作标准帧率选项。11.电视摄像中,摇镜头按照运动方式可分为()A.平摇B.跟摇C.跳摇D.垂直摇E.缓摇答案:ABD解析:摇镜头是摄像机的机位不动,改变拍摄方向,按照运动方式可分为平摇(水平方向移动)、垂直摇(上下方向移动)和跟摇(跟随运动主体方向移动)。跳摇和缓摇不是摇镜头的运动方式分类。平摇用于展示宽阔场景或空间,垂直摇用于展现高度或层次,跟摇用于跟随主体运动。12.电视摄像中,影响画面亮度的因素有()A.光圈大小B.焦距长短C.物距远近D.ISO感光度E.镜头光晕答案:ACD解析:画面亮度主要受光线进入相机的量影响,光圈大小(A)决定了进光量,光圈越大越亮;物距远近(C)影响光线汇聚程度,物距越近通常越亮(特定条件下);ISO感光度(D)决定了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ISO越高越亮,但噪点也越多。焦距长短(B)主要影响景深和视角,对亮度影响不大;镜头光晕(E)是光线溢出产生的不良现象,会降低局部亮度,但不是影响画面整体亮度的因素。13.电视摄像中,长镜头的特点有()A.画面连贯性强B.节奏舒缓C.信息量丰富D.便于切换E.表现力强答案:ABCE解析:长镜头是指单个镜头时长较长,不进行切换。其特点包括画面连贯性强(A),能够完整展现事件过程;通常节奏舒缓(B),给观众留下思考空间;由于时间较长,可以包含丰富信息(C),展现更多细节和关系;表现力强(E),能够细腻刻画人物和场景。长镜头不利于快速叙事,切换不便(D错误)。14.电视摄像中,使用变焦镜头可以()A.改变画面视角B.调整画面景深C.放大远处景物D.压缩空间感E.替代三脚架答案:ACD解析:变焦镜头通过改变焦距来调整镜头的视角、放大倍率和景深。使用变焦镜头可以调整画面视角(A),实现从广角到长焦的变化;可以放大远处景物(C),使其在画面中占据更大比例;通过长焦端拍摄可以压缩空间感(D),使前景和背景距离感变近。变焦镜头不能替代三脚架(E),无法提供稳定性。15.电视摄像中,拍摄室内人像时,布光常用的光源有()A.主光B.反光板C.闪光灯D.背光E.氛围灯答案:ABCD解析:拍摄室内人像时,为了塑造主体轮廓,突出人物,常用的布光方案包括设置主光(A)照射主体,提供主要照明;使用反光板(B)或辅助光进行补光,使光线更柔和;设置背光(D)勾勒人物轮廓;根据需要可使用闪光灯(C)进行补光或特殊效果。氛围灯(E)主要起烘托气氛作用,不直接用于主体塑形布光。16.电视摄像中,关于帧率的说法正确的有()A.24帧/秒常用于电影B.30帧/秒是电视广播常用标准C.帧率越高画面越清晰D.帧率影响画面动态流畅度E.帧率设置与拍摄距离有关答案:ABD解析:24帧/秒是电影常用的帧率,能营造独特的视觉感受(A正确)。30帧/秒长期以来是电视广播的常用标准帧率(B正确)。帧率越高,画面动态越流畅,运动模糊越少,但并非绝对越清晰,清晰度还与传感器和镜头质量有关(D正确)。帧率设置与拍摄距离无关(E错误),主要取决于节目类型和想要达到的视觉效果。帧率越高画面越清晰(C错误)的说法过于绝对,忽略了其他因素。17.电视摄像中,手持拍摄时,为了获得更稳定画面的技巧有()A.屏气拍摄B.放松手臂C.利用身体支撑D.使用较高快门速度E.增加镜头焦距答案:ACD解析:手持拍摄时获得稳定画面的技巧包括屏气拍摄(A),减少呼吸引起的晃动;利用身体重心的稳定,如一脚踏实(C),或倚靠墙壁、物体(C);使用较高快门速度(D),利用快门动作冻结微小抖动。放松手臂(B)如果控制不好反而可能更抖;增加镜头焦距(E)会减小视角,对稳定性的直接影响不大,长焦镜头通常更难手持。18.电视摄像中,拍摄运动主体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有()A.主体模糊B.画面抖动C.透视变形D.运动拖影E.景深过小答案:ABD解析:拍摄运动主体时,由于主体快速移动或摄像机跟拍,容易遇到主体模糊(A)因快门速度不够或主体速度过快;画面抖动(B)因手持或跟拍不稳;运动拖影(D)因慢门拍摄或光源闪烁。透视变形(C)主要与镜头焦距和拍摄角度有关,并非运动主体拍摄特有的问题。景深过小(E)是布光或景别选择问题,虽然运动拍摄中可能使用大光圈,但不是必然遇到的问题。19.电视摄像中,场记的作用包括()A.记录拍摄素材信息B.指挥现场灯光C.提示导演注意画面D.管理现场设备E.对白记录答案:ACE解析:场记是电视摄像团队中的重要角色,主要职责包括记录每段拍摄素材的详细信息(A),如镜头号、景别、运镜方式、拍摄时间等,以便后期剪辑;在拍摄过程中,通过记拍板提示导演或镜头切换员,确保拍摄进度和镜头连贯性(C);有时也负责记录对白或现场音备注。指挥现场灯光(B)通常是灯光师的职责,管理现场设备(D)涉及更广泛的设备管理团队,对白记录(E)虽然与场记有关联,但通常由专门的音录师或场记员负责详细记录。20.电视摄像中,使用三脚架进行拍摄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A.选择合适高度B.稳固安装云台C.避免画面阴影D.调整中心重心E.保持镜头水平答案:ABDE解析:使用三脚架拍摄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高度(A),以便摄影师舒适操作;确保云台安装稳固(B),防止拍摄过程中晃动;注意三脚架腿和云台的影子不要进入画面,尤其是在光线敏感的场景(C错误);调整三脚架腿长和云台重心,使摄像机稳定(D);通过云台或水平仪保持镜头水平(E),保证画面不会倾斜。三、判断题1.电视摄像中,长镜头意味着单个镜头的拍摄时间较长。()答案:正确解析:电视摄像中,“长镜头”通常指一个镜头从开始拍摄到结束的时间较长,不进行切换,能够完整地展现一个事件或动作的过程。这是长镜头相对于短镜头(或镜头切换频繁)的主要特征。因此,题目表述正确。2.电视摄像中,使用大光圈拍摄时,画面景深会变小。()答案:正确解析:电视摄像中,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镜头的通光量,同时也决定了画面景深的大小。大光圈(如f/1.8)进光量大,但景深范围小,即只有主体附近的一小部分区域会清晰,背景和前景容易模糊。这与小光圈(如f/16)景深范围大、前后景都相对清晰的效果相反。因此,题目表述正确。3.电视摄像中,摇镜头和推镜头都属于运动镜头。()答案:正确解析:在电视摄像中,运动镜头是指摄像机的机位或镜头本身发生移动的拍摄方式。摇镜头是指机位不动,摄像机改变拍摄方向进行的运动;推镜头是指机位不动,摄像机向前移动或使用变焦镜头放大画面。两者都属于通过改变摄像机位置或状态来创造动态效果的运动镜头类型。因此,题目表述正确。4.电视摄像中,低ISO设置意味着摄像机对光线的敏感度较低。()答案:正确解析:ISO感光度是衡量摄像机传感器对光线敏感程度的参数。ISO值越低,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度越低,需要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拍摄,画面会更纯净,噪点较少。ISO值越高,传感器对光线敏感度越高,可以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但画面噪点会相应增加。因此,题目表述正确。5.电视摄像中,全景镜头主要用于展示人物的细微表情。()答案:错误解析:电视摄像中,全景镜头(LongShot)主要是用来展示广阔的场景、环境全貌或事件的整体状况,画面中人物通常较小,难以展现细微表情。用于表现人物细微表情的是特写镜头(Close-up)或大特写镜头(ExtremeClose-up)。因此,题目表述错误。6.电视摄像中,使用反光板进行补光时,只能增加光线亮度,不能改变光线方向。()答案:错误解析:电视摄像中,反光板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进行补光的设备。它不仅可以将光线反射到被摄主体上,增加光线亮度(通常使阴影部分变亮),同时通过调整反光板的角度,可以改变投射光线的方向,从而塑造主体轮廓,调整光影效果。因此,题目表述错误。7.电视摄像中,手持拍摄比使用三脚架拍摄更容易获得稳定的画面。()答案:错误解析:电视摄像中,手持拍摄由于缺乏稳定支撑,拍摄者需要依靠自身力量控制摄像机,容易因为抖动导致画面不稳定。而使用三脚架可以将摄像机稳固地架设起来,有效消除或减少抖动,获得更稳定的画面。因此,题目表述错误。8.电视摄像中,慢镜头主要用于表现人物快速的动态。()答案:错误解析:电视摄像中,慢镜头(SlowMotion)是指将实际拍摄速度加快,播放时速度减慢的镜头。它主要用于表现人物缓慢的动作、强调动作的细节、营造特殊氛围或产生艺术效果,而不是用来表现人物快速的动态。表现人物快速动态的是快动作镜头(FastMotion)或快速推镜头等。因此,题目表述错误。9.电视摄像中,电视节目画面标准的帧率是30帧/秒。()答案:正确解析:在中国大陆,PAL制式电视广播标准的帧率是25帧/秒,但在实际操作和设备设定中,常常以30帧/秒作为基准或进行拍摄,以便兼容不同系统和设备,最终在广播时通过处理转换到25帧/秒。在美国等部分国家,NTSC制式电视标准帧率是30帧/秒。因此,说30帧/秒是电视节目画面标准的帧率之一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此处题目表述虽有争议,但在多种教材和实践中被提及,可视为正确。10.电视摄像中,使用长焦镜头拍摄时,空间透视感会更强。()答案:错误解析:电视摄像中,空间透视感(即前景与背景的远近关系和大小差异)与镜头焦距有关。长焦镜头具有较小的视场角,能压缩空间,使远处的景物在画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松原铁路局招聘考试面试试题及答案
- 2026年国家电网高校毕业生(通信类)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 2025企业与个人之间借款合同模板示例
- 2025年下半年佛山狮山镇流管专管员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烟花表演租赁合同
- 中国不锈钢圆凳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气动管路快拧管接头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悬臂闸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下半年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90人(第一批)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五香鱼干香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LY/T 3148-2019木雕及其制品通用技术要求
- GB/T 29790-2020即时检验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 GA/T 1193-2014人身损害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评定规范
- 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规程
- 高考作文指导:理顺说理逻辑增强议论文生命力 课件(47张PPT)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4 unit1~8边学边练答案完整版
- 直流充电桩出厂检验报告
- 风电项目开发流程
-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化学鲁科版:第9章 课题探究6 过氧碳酸钠(“鱼浮灵”)的制备及性质
- 10航天器用j18系列低磁小型矩形电连接器
- 蒙泰5.3色彩管理制作步骤及使用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