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传染病试题库(附答案)_第1页
兽医传染病试题库(附答案)_第2页
兽医传染病试题库(附答案)_第3页
兽医传染病试题库(附答案)_第4页
兽医传染病试题库(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兽医传染病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1.猪瘟病毒的核酸类型是()A.单股正链RNAB.双股DNAC.单股负链RNAD.双股RNA答案:A2.口蹄疫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消化道B.呼吸道C.皮肤损伤D.以上都是答案:D3.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原属于()A.正黏病毒科B.副黏病毒科C.冠状病毒科D.疱疹病毒科答案:A4.犬瘟热病毒的主要靶细胞是()A.淋巴细胞B.神经细胞C.上皮细胞D.巨噬细胞答案:C5.牛结核分枝杆菌的染色特性为()A.革兰氏阳性B.革兰氏阴性C.抗酸染色阳性D.美蓝染色阳性答案:C6.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囊膜特性是()A.有囊膜B.无囊膜C.部分毒株有囊膜D.囊膜不稳定答案:A7.羊痘病毒的分类属于()A.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B.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C.疱疹病毒科D.副黏病毒科答案:A8.鸡新城疫病毒的血凝特性是()A.能凝集鸡红细胞B.不能凝集任何动物红细胞C.仅能凝集哺乳动物红细胞D.需经胰酶处理后才能凝集答案:A9.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是()A.支原体B.巴氏杆菌C.沙门氏菌D.布鲁氏菌答案:A10.犬细小病毒的主要感染对象是()A.成年犬B.2-6月龄幼犬C.老年犬D.哺乳期母犬答案:B11.猪丹毒杆菌的培养特性是()A.严格需氧B.兼性厌氧C.严格厌氧D.微需氧答案:B12.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主要病理变化是()A.肝脏肿大坏死B.肺脏出血C.肾脏出血D.以上都是答案:D13.马立克氏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A.垂直传播B.水平传播(空气传播)C.虫媒传播D.消化道传播答案:B14.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A.流产B.肺炎C.关节炎D.脑炎答案:A15.鸭病毒性肝炎的典型神经症状是()A.角弓反张B.转圈运动C.后肢麻痹D.头颈震颤答案:A16.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与下列哪种病毒存在抗原交叉()A.猪瘟病毒B.口蹄疫病毒C.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D.蓝舌病病毒答案:A17.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的核酸类型是()A.单股DNAB.双股DNAC.单股RNAD.双股RNA答案:A18.绵羊痒病的病原属于()A.朊病毒B.副黏病毒C.疱疹病毒D.冠状病毒答案:A19.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主要关联疾病是()A.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B.猪繁殖障碍C.皮炎肾病综合征D.以上都是答案:D20.小鹅瘟病毒的分类属于()A.细小病毒科B.腺病毒科C.冠状病毒科D.副黏病毒科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题)1.猪瘟病毒对乙醚敏感()答案:√(有囊膜病毒对脂溶剂敏感)2.口蹄疫病毒在pH4.0环境中可被灭活()答案:√(口蹄疫病毒耐碱不耐酸)3.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HA裂解位点含有多个碱性氨基酸()答案:√(是判断高致病性的关键特征)4.犬瘟热病毒可引起足垫角质化()答案:√(典型症状之一)5.牛结核菌素试验属于Ⅰ型超敏反应()答案:×(属于Ⅳ型迟发型超敏反应)6.PRRSV可通过公猪精液传播()答案:√(可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7.羊痘的痘疹仅发生于皮肤()答案:×(可波及黏膜)8.鸡新城疫病毒的强毒株可引起非免疫鸡群100%死亡()答案:√(强毒株致死率极高)9.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肺脏病变呈大理石样外观()答案:√(典型病理特征)10.犬细小病毒感染的粪便呈番茄汁样()答案:√(出血性肠炎特征)11.猪丹毒杆菌可形成芽胞()答案:×(不形成芽胞)12.兔病毒性出血症主要感染成年兔()答案:√(幼兔有一定抵抗力)13.马立克氏病疫苗需在雏鸡出壳后24小时内接种()答案:√(早期免疫是关键)14.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诊断中,虎红平板试验属于初筛试验()答案:√(常用于现场快速检测)15.鸭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变在肝脏()答案:√(肝脏肿大、出血斑点)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题)1.简述猪瘟的典型病理变化。答案:①全身淋巴结出血呈“大理石样”;②肾脏表面有针尖状出血点(麻雀卵肾);③脾脏边缘梗死灶(紫黑色、圆形隆起);④回盲瓣处纽扣状溃疡;⑤膀胱、喉头黏膜点状出血;⑥非化脓性脑炎(组织学特征)。2.口蹄疫与猪水疱病的鉴别诊断要点。答案:①易感动物:口蹄疫感染偶蹄兽(猪、牛、羊),水疱病仅感染猪;②动物实验:口蹄疫病毒可感染乳鼠和牛,水疱病病毒仅感染乳鼠;③血清学:口蹄疫有7个血清型,水疱病为单一血清型,可用中和试验区分;④病原特性:口蹄疫病毒为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水疱病病毒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3.禽流感的防控要点。答案:①生物安全:严格隔离,限制人员、车辆流动;②免疫接种:使用H5、H7亚型灭活疫苗,定期检测抗体;③监测预警:开展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及时发现阳性禽群;④扑杀处理:确诊高致病性禽流感后,立即扑杀并无害化处理;⑤消毒灭源:使用2%火碱、过氧乙酸等对环境、工具彻底消毒;⑥人员防护:工作人员穿戴防护服,避免交叉感染。4.犬瘟热的临床分期及各期症状。答案:①初期(3-4天):发热(39.5-41℃)、眼鼻流出浆液性分泌物、食欲减退;②中期(4-10天):二次发热,呼吸道症状(咳嗽、脓性鼻液),消化道症状(呕吐、腹泻),部分出现神经症状前驱期(肌肉震颤);③后期(10天后):典型神经症状(抽搐、转圈、后肢麻痹),足垫和鼻端角质化,部分继发细菌感染导致肺炎或肠炎。5.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答案:①结核菌素试验(皮内注射法):注射牛型PPD后72小时观察局部肿胀反应;②细菌学检查:病料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红色杆菌);③分离培养:接种罗氏培养基,37℃培养4-8周观察菌落(干燥、粗糙、米黄色);④分子生物学: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基因(如IS6110);⑤血清学: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用于群体筛查)。6.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答案:①易感动物:不同年龄猪均易感,妊娠母猪和仔猪最敏感;②传播途径:水平传播(呼吸道、接触、精液)、垂直传播(胎盘感染);③流行特点:呈地方流行性,新疫区爆发急性型(流产率>30%,仔猪死亡率>80%),老疫区多为慢性型或亚临床感染;④病毒变异:存在强毒株(如NADC30-like)和弱毒株,不同毒株间抗原性差异大。7.鸡马立克氏病的病理类型及病变特征。答案:①神经型(古典型):坐骨神经、臂神经增粗(正常2-3倍),横纹消失;②内脏型(急性型):肝、脾、肾、卵巢等器官出现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灰白色、质硬);③眼型(灰眼病):虹膜褪色(正常橘红色变灰白色),瞳孔缩小、边缘不整;④皮肤型:毛囊周围形成小结节或肿瘤(后期破溃结痂)。8.布鲁氏菌病的传播途径及防控措施。答案:传播途径:①消化道(摄入污染的饲料、饮水);②呼吸道(吸入气溶胶);③皮肤黏膜(接触流产胎儿、胎衣的破损皮肤);④交配(公畜精液带菌)。防控措施:①检疫净化:定期用虎红平板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淘汰阳性畜;②免疫接种:使用S2(猪型)、M5(羊型)弱毒疫苗(仅用于健康畜群);③生物安全:流产胎儿、胎衣严格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圈舍用2%火碱消毒;④人员防护:接触病畜时戴手套、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9.牛病毒性腹泻(BVD)的临床类型及症状。答案:①急性型:发热(40-42℃)、流涎、口腔黏膜糜烂(唇、齿龈、舌面),腹泻(水样带血),白细胞减少,病程7-10天,死亡率10%-50%;②慢性型:生长缓慢、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被毛粗乱,蹄叶炎(蹄壳变形),病程数月;③黏膜病型:多发生于持续感染牛(PI牛),表现严重口腔、鼻腔、阴道黏膜糜烂,腹泻带血,死亡率极高(接近100%);④繁殖障碍型:妊娠母牛流产、死胎、木乃伊胎,新生犊牛先天性缺陷(小脑发育不全、白内障)。10.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的诊断要点。答案:①流行病学:仅感染家兔,3月龄以上成年兔高发,发病率和死亡率>90%;②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最急性型),急性型表现高热(41℃以上)、呼吸急促、鼻孔流出带血泡沫,死后角弓反张;③病理变化:肺脏出血(“红肺”)、肝脏肿大(土黄色坏死灶)、肾脏出血(“花斑肾”);④实验室检测:血凝试验(病毒能凝集人O型红细胞),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病料中病毒抗原),PCR检测VP60基因。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5题)1.试述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策略。答案:流行病学特征:①宿主范围:猪是自然宿主,其他动物(牛、羊、犬、猫)为终末宿主;②传播途径:水平传播(呼吸道、消化道、交配),垂直传播(胎盘感染),媒介传播(鼠类、鸟类机械带毒);③年龄易感性:哺乳仔猪最敏感(死亡率90%-100%),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症状较轻(发热、咳嗽),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④病毒特性:伪狂犬病病毒(PRV)为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属,有囊膜,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污染环境中存活1个月以上);⑤流行形式:新疫区呈爆发性流行,老疫区多为散发或隐性感染,变异毒株(如gE缺失株)可突破疫苗保护。防控策略:①免疫接种:仔猪1-3日龄滴鼻(伪狂犬基因缺失苗,如Bartha-K61株),45日龄肌注首免,75日龄二免;母猪产前4-6周免疫(每年2-3次);种公猪每半年免疫1次;②生物安全:严格灭鼠(鼠类是重要储存宿主),禁止犬猫进入猪舍,新引入种猪需隔离观察30天并检测gE抗体(野毒感染标志);③净化措施:通过检测gE抗体淘汰阳性猪,建立无野毒感染猪群;④发病处理:对发病仔猪注射高免血清(2-4ml/头),对母猪和育肥猪使用黄芪多糖+干扰素提高免疫力;⑤消毒灭源:使用2%火碱、过硫酸氢钾复合物对圈舍、工具彻底消毒(每日1次,连续7天)。2.试述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特性与诊断流程。答案:病原特性: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mycoidessubsp.mycoides),属于支原体科支原体属;①形态特征:多形性(球状、丝状、环状),无细胞壁,革兰氏染色阴性,吉姆萨染色呈淡紫色;②培养特性:需含血清(10%-20%马血清)和酵母浸出液的培养基,37℃培养5-7天形成“煎蛋状”菌落(中心致密、边缘透明);③生化特性:分解葡萄糖产酸,不分解精氨酸,能还原美蓝;④抵抗力:对热敏感(50℃30分钟灭活),对泰乐菌素、替米考星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无细胞壁)。诊断流程:①临床诊断:观察典型症状(高热稽留、痛性咳嗽、胸部叩诊浊音、听诊胸膜摩擦音);②病理剖检:肺脏呈大理石样变(红色肝变区与灰色肝变区相间),胸膜增厚有纤维素沉着,胸腔积液(淡黄色、含絮状物);③实验室诊断:a.病原分离:无菌采取肺组织、胸腔积液接种支原体培养基,培养后通过形态学和生化试验鉴定;b.血清学检测:补体结合试验(CFT,OIE推荐方法,抗体效价≥1:16为阳性),间接血凝试验(快速检测);c.分子生物学:PCR扩增16SrRNA基因或gapA基因(特异性≥99%);④鉴别诊断:与牛巴氏杆菌病(肺脏出血性浸润,无大理石样变)、牛结核(肺脏结核结节,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相区分。3.试述鸡马立克氏病的免疫失败原因及防控改进措施。答案:免疫失败原因:①母源抗体干扰:种鸡群免疫后,雏鸡母源抗体水平过高(HI效价>1:16)会中和疫苗病毒,影响免疫效果;②免疫时间延迟:疫苗需在出壳后24小时内接种(最佳时间为0-6小时),超过48小时接种保护率下降50%;③疫苗质量问题:疫苗运输或保存不当(未在-196℃液氮中保存),导致病毒活力降低;④超强毒(vvMDV)或超超强毒(vv+MDV)感染:传统HVT疫苗(火鸡疱疹病毒)对vv+MDV保护率仅50%-70%;⑤免疫抑制因素:同时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鸡白血病(ALV)等可抑制T细胞功能,影响细胞免疫;⑥环境病毒载量过高:孵化场或育雏舍污染严重(每克垫料含10^4个病毒粒子),雏鸡在免疫前已感染。防控改进措施:①优化免疫程序:使用二价疫苗(HVT+SB-1)或三价疫苗(HVT+SB-1+301B/1),提高对强毒的交叉保护;②确保疫苗效价:疫苗稀释后30分钟内用完,使用专用稀释液(含马血清或BSA),避免阳光照射;③控制母源抗体:种鸡群免疫后,通过检测雏鸡母源抗体水平调整首免时间(母抗效价<1:8时立即接种);④加强育雏期管理:雏鸡与成鸡严格隔离,育雏舍进鸡前用甲醛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福尔马林42ml+高锰酸钾21g),空舍2周以上;⑤防控免疫抑制病:14日龄接种IBD疫苗(中等毒力株),定期检测ALV抗原(淘汰阳性鸡);⑥净化种鸡群:通过检测羽髓中的MDV抗原(IFA法),淘汰阳性种鸡,降低垂直传播风险。4.试述羊痘的临床分型及综合防制措施。答案:临床分型:①典型痘:病程分四期:红斑期(皮肤出现红色丘疹)→水疱期(丘疹变为水疱,周围有红晕)→脓疱期(水疱内容物变浑浊)→结痂期(脓疱干燥形成褐色痂皮),全程14-21天;②顿挫型痘:仅出现红斑和丘疹,不形成水疱,7-10天自愈(常见于免疫羊或耐过羊);③恶性痘(融合痘):水疱或脓疱相互融合,形成大溃疡(直径>2cm),伴高热(41-42℃)、呼吸困难、腹泻,死亡率>50%;④非典型痘:发生于黏膜(口腔、鼻腔、阴道),表现糜烂或溃疡(无明显痘疹),易继发细菌感染(如化脓性鼻炎)。综合防制措施:①免疫接种:每年春季接种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尾根内侧或股内侧皮内注射0.5ml),免疫期12个月;②检疫隔离:新引入羊只隔离观察21天(痘病毒潜伏期6-8天),确认无病后混群;③疫情处理:发现病羊立即隔离,对同群羊紧急接种疫苗(剂量加倍),病羊皮肤涂擦碘甘油(10%碘酊+甘油1:1),黏膜溃疡用0.1%高锰酸钾冲洗后涂抗生素软膏;④消毒灭源:圈舍用2%火碱或3%过氧乙酸消毒(每日1次,连续10天),粪便堆积发酵(55℃以上持续1周灭活病毒);⑤加强饲养管理:避免密度过高(每只羊≥2㎡),补充维生素A(缺乏时易感性增加),冬季注意保暖(冷应激诱发恶性痘);⑥生物安全:禁止从疫区引种,运输车辆用福尔马林熏蒸(每立方米20ml福尔马林+10g高锰酸钾),司机和押运员消毒后再进入场区。5.试述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分类及防控要点。答案:病原分类:①传染性病原(主要通过挤奶传播):a.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引起慢性化脓性炎症)、无乳链球菌(导致乳汁变稀、凝块)、停乳链球菌(急性型);b.支原体:牛支原体(引起顽固性乳房炎,抗生素治疗无效);②环境性病原(来自垫料、粪便):a.细菌:大肠杆菌(急性败血型,乳房红肿热痛)、克雷伯氏菌(冬季高发,产酶破坏组织)、化脓隐秘杆菌(形成脓肿);b.真菌:白色念珠菌(乳头皮肤溃疡,乳汁含凝块);③病毒:牛痘病毒(乳头出现水疱,继发细菌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引起乳房神经麻痹,乳汁减少)。防控要点:①挤奶卫生:挤奶前用40℃温水清洗乳头(每头牛1条毛巾),擦干后用0.5%碘伏药浴(作用30秒);挤奶后立即用氯己定药浴(有效预防环境菌感染);②设备维护:挤奶机真空度控制在40-50kPa,脉动率60-70次/分钟,定期检测奶衬(磨损后及时更换);③干奶期管理:干奶前检测隐性乳房炎(CMT试验),阳性牛治疗后再干奶;干奶时注入长效抗生素(如头孢噻呋油剂),封闭乳头孔(使用乳头塞);④治疗原则:根据病原选择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用β-内酰胺类,大肠杆菌用氟喹诺酮类),避免长期使用同一抗生素(防止耐药性);⑤淘汰病牛:对反复发作的慢性乳房炎牛(3次以上治疗无效)、支原体感染牛及时淘汰;⑥环境控制:保持牛床干燥(垫料厚度≥15cm),每天清理粪便(减少大肠杆菌污染),定期消毒(每周用次氯酸钠喷洒牛床);⑦监测预警:每月进行CMT检测(隐性乳房炎阳性率控制在15%以下),每季度做细菌分离鉴定(调整防控重点)。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2题)案例1:某规模化猪场(存栏母猪1200头),近期哺乳仔猪(5-10日龄)出现大量死亡(3天内死亡28窝,死亡率85%)。临床症状:仔猪突然尖叫、抽搐,口吐白沫,部分出现转圈运动;剖检见脑膜充血,肝脏有白色坏死灶,肾脏针尖状出血。母猪群无明显症状,但部分妊娠后期母猪流产(流产率12%)。问题:(1)初步诊断为何种疾病?依据是什么?(2)需进行哪些实验室检测确认?(3)提出防控方案。答案:(1)初步诊断:猪伪狂犬病(PR)。依据:①哺乳仔猪急性神经症状(抽搐、转圈),死亡率高;②母猪妊娠后期流产;③剖检病变(脑膜充血、肝坏死灶)符合伪狂犬病特征(其他疾病如猪瘟多表现全身出血,口蹄疫有蹄部水疱,链球菌性脑膜炎多伴败血症)。(2)实验室检测:①病毒分离:无菌采取病仔猪脑组织接种PK-15细胞,观察细胞病变(葡萄串状圆缩);②荧光抗体检测:取脑组织触片,用抗PRVgE荧光抗体染色,镜检可见亮绿色荧光;③PCR检测:扩增PRVgB基因(特异性引物);④血清学检测:母猪群检测gE抗体(野毒感染标志),若阳性率>20%可确认野毒流行。(3)防控方案:①紧急免疫:对哺乳仔猪(未发病)滴鼻接种伪狂犬基因缺失苗(Bartha-K61株,0.5头份/头);对母猪群全群肌注2头份/头(间隔2周加强免疫1次);②淘汰处理:对发病仔猪(已出现神经症状)无治疗价值,扑杀后无害化处理;③消毒灭源:圈舍用2%火碱+0.1%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交替消毒(每日2次),产床、保温箱用甲醛熏蒸(每立方米40ml福尔马林+20g高锰酸钾);④种猪净化:对母猪群检测gE抗体,淘汰阳性母猪(减少垂直传播);⑤生物安全:禁止从疫区引种,加强灭鼠(鼠类是病毒储存宿主),人员进出猪舍严格消毒(脚踏盆用2%火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