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患者男性,65岁,因“持续胸骨后压榨性疼痛2小时”急诊入院,心电图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3mV,肌钙蛋白I(cTnI)1.2ng/mL(正常<0.04ng/mL)。此时最可能的诊断是:A.不稳定型心绞痛B.急性下壁心肌梗死C.急性前壁心肌梗死D.心包炎答案:B解析:Ⅱ、Ⅲ、aVF导联对应心脏下壁,ST段抬高结合肌钙蛋白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表现,疼痛持续2小时超过心绞痛的一般时限(通常<30分钟),故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首要的护理措施是:A.建立静脉通道B.持续心电监护C.绝对卧床休息D.鼻导管吸氧(2-4L/min)答案:B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发生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颤),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首要措施是持续心电监护,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3.患者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入院时心电图V1-V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此时特征性的心电图演变顺序应为:A.ST段抬高→T波倒置→病理性Q波形成B.T波高尖→ST段抬高→病理性Q波形成→T波倒置C.病理性Q波形成→ST段抬高→T波倒置D.ST段压低→T波倒置→病理性Q波形成答案:B解析: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演变典型顺序为:起病数小时内T波高尖(超急性期)→ST段弓背向上抬高(急性期)→数小时至2日内出现病理性Q波(坏死型)→ST段逐渐回落至基线,T波倒置(亚急性期)→T波倒置逐渐恢复或持续倒置(慢性期)。4.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主诉“胸骨后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A.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B.遵医嘱静脉注射吗啡3mgC.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双腿下垂D.持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答案:C解析:急性心肌梗死疼痛时应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通常平卧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会减少回心血量,可能加重心肌缺血(除非合并急性左心衰需减少回心血量时)。硝酸甘油可扩张冠脉缓解疼痛,但需注意血压(收缩压<90mmHg时慎用);吗啡可镇痛并减轻焦虑,降低心肌耗氧。5.患者拟行静脉溶栓治疗,护士需重点评估的禁忌证是:A.入院前2周有拔牙史B.收缩压160mmHgC.近6个月有缺血性脑卒中史D.年龄75岁答案:C解析:静脉溶栓绝对禁忌证包括:①既往脑出血史或不明原因卒中;②6个月内缺血性卒中;③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肿瘤;④近期(3周内)重大外伤/手术/出血;⑤活动性出血或出血体质;⑥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年龄75岁为相对禁忌证(权衡利弊后可谨慎溶栓),拔牙史超过2周非禁忌,收缩压160mmHg可控制后溶栓。6.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发病24小时内)患者的活动指导正确的是:A.可在床上进行肢体被动运动B.可在床边坐起进食C.可在病房内缓慢行走D.需绝对卧床,所有生活护理由护士完成答案:D解析:急性期(发病1-3天)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心肌耗氧,防止病情恶化;发病3-5天后可床上被动/主动运动;5-7天可床边坐起;1-2周可室内行走。7.患者发病后6小时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8U/L(正常<25U/L),发病后12小时复查CK-MB峰值为120U/L,此时提示:A.心肌缺血未缓解B.溶栓治疗再通C.心肌持续坏死D.实验室误差答案:B解析:CK-MB通常在发病后3-4小时升高,16-24小时达峰值,3-4天恢复正常。若溶栓成功,CK-MB峰值会提前至发病后14小时内(正常峰值为16-24小时),因此12小时达峰提示再通。8.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第3天,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心音消失,心电监护显示波形为形态、振幅、频率均不规则的颤动波。此时护士应立即:A.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00mgB.实施胸外心脏按压C.非同步直流电除颤(200-360J)D.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答案:C解析: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需立即非同步电除颤(单相波360J,双相波200J),同时启动CPR(若除颤后未恢复自主循环)。9.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氧疗的主要目的是:A.改善脑缺氧B.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肌缺氧C.预防肺部感染D.降低心脏后负荷答案:B解析:心肌梗死时心肌缺血缺氧,氧疗可提高血氧含量,增加心肌供氧,减轻缺血损伤。10.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第2天,护士指导饮食时错误的是:A.少量多餐,避免过饱B.低盐(每日<5g)、低脂、低胆固醇C.多吃香蕉、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D.可饮用浓咖啡缓解焦虑答案:D解析:咖啡含咖啡因,可兴奋交感神经,增加心肌耗氧,诱发心律失常,应避免。11.患者入院时血压85/50mmHg,心率110次/分,尿量20mL/h,皮肤湿冷,意识模糊。此时最可能的并发症是:A.急性左心衰竭B.心源性休克C.心律失常D.心脏破裂答案:B解析:心源性休克表现为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30mmHg)、尿量<30mL/h、皮肤湿冷、意识改变,是心肌广泛坏死(>40%)导致心输出量骤降所致。12.护士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排便护理时,错误的是:A.指导患者用力屏气排便B.遵医嘱使用缓泻剂(如乳果糖)C.提供隐蔽环境,减少心理压力D.若3天未排便,可低压灌肠答案:A解析:用力屏气排便会增加腹压,诱发心律失常或心脏破裂,应避免。13.患者溶栓治疗后2小时,主诉头痛、恶心,护士发现其牙龈出血、穿刺点渗血,此时首先应:A.立即停用溶栓药物B.静脉注射维生素K1C.监测凝血功能(APTT、纤维蛋白原)D.通知医生并准备输注血小板答案:A解析:溶栓治疗最常见并发症是出血(包括颅内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一旦出现出血迹象,应立即停用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并通知医生处理。1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24小时内避免使用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B.低分子肝素C.洋地黄D.美托洛尔答案:C解析:洋地黄可增加心肌耗氧,且急性心肌梗死早期(24小时内)心肌对洋地黄敏感,易诱发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故避免使用。15.患者胸痛发作4小时入院,心电图V1-V3导联ST段抬高0.4mV,此时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A.静脉滴注硝酸甘油B.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C.静脉注射吗啡镇痛D.口服阿托伐他汀调脂答案:B解析: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关键,PCI(发病12小时内,最佳90分钟内)是首选再灌注治疗,优于溶栓(尤其在有条件的医院)。16.护士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提示可能发生心室游离壁破裂的表现是:A.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加剧,血压骤降,意识丧失B.逐渐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C.听诊心尖部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D.心电图出现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答案:A解析:心室游离壁破裂多发生在发病3-7天(尤其是首次透壁性梗死),表现为剧烈胸痛、血压骤降、心包填塞(颈静脉怒张、心音遥远)、迅速死亡。心尖部收缩期杂音提示乳头肌断裂或室间隔穿孔;颈静脉怒张等为右心衰表现;房室传导阻滞为传导系统受累。17.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第5天,可进行的活动是:A.自己刷牙、洗脸B.在病房内缓慢行走50米C.床上坐起进食D.由护士协助翻身答案:A解析:急性期活动分级:①1-3天:绝对卧床,生活全辅助;②3-5天:床上被动/主动运动(如翻身、肢体活动),可坐起(30分钟/次);③5-7天:床边坐椅子(20-30分钟/次),自己进食、刷牙;④7-14天:室内行走(50-100米/次),逐步增加活动量。18.护士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需重点观察的心律失常是:A.窦性心动过缓(55次/分)B.偶发房性早搏(2次/分)C.室性早搏(5次/分,RonT现象)D.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答案:C解析:室性早搏≥5次/分、多源室早、RonT现象(室早落在T波上)易诱发室速、室颤,是急性期需紧急处理的心律失常。19.患者溶栓治疗后,判断再通的间接指标不包括:A.胸痛2小时内明显缓解B.心电图ST段2小时内回落>50%C.肌钙蛋白峰值提前至12小时内D.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如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答案:C解析:溶栓再通的间接指标包括:①胸痛2小时内缓解;②ST段2小时内回落>50%;③CK-MB峰值提前至14小时内(非肌钙蛋白,因肌钙蛋白升高持续时间长,峰值不明显);④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早、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2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前,护士指导其避免用力排便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血压升高诱发脑出血B.避免增加心肌耗氧,诱发心律失常或心脏破裂C.预防便秘导致的肠梗阻D.减少腹压增高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答案:B解析:用力排便时,腹压增加→回心血量增多→心脏负荷加重,同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快、心肌耗氧增加,可能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心脏破裂(尤其在梗死早期)。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急性心肌梗死的前驱症状可能包括:A.近1周内静息时反复胸痛,持续时间延长B.原有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硝酸甘油效果减弱C.活动后出现牙痛、上腹痛,无明显诱因D.夜间睡眠时因胸痛憋醒E.心电图显示ST段一过性压低答案:ABCDE解析:约50%-81.2%患者发病前有前驱症状,表现为心绞痛性质改变(频率、持续时间、程度加重,硝酸甘油无效)、非典型症状(牙痛、上腹痛)、静息或夜间发作、心电图ST-T动态改变等。2.护士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时,需重点收集的资料包括:A.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缓解方式B.既往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C.入院前是否服用过阿司匹林或硝酸甘油D.目前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恐惧)E.家族中是否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史答案:ABCDE解析:护理评估需全面,包括症状(疼痛特征)、病史(危险因素)、治疗史(用药情况)、心理状态(影响依从性)、家族史(遗传因素)。3.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24小时内)的护理措施包括:A.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律失常B.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C.鼻导管吸氧(2-4L/min),维持SpO2>95%D.建立2条静脉通道(一条用于急救药物,一条用于常规补液)E.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预防肺不张答案:ABCD解析:急性期需减少心肌耗氧,避免深呼吸训练(可能增加耗氧),应保持安静;其他选项均正确(吸氧改善心肌缺氧,多通道静脉便于急救)。4.静脉溶栓治疗的监测指标包括:A.用药前及用药后2小时内每30分钟记录1次血压、心率、呼吸B.观察皮肤、黏膜、牙龈、穿刺点有无出血C.用药后3小时复查心电图,观察ST段回落情况D.发病后6、12、24小时监测CK-MB、肌钙蛋白E.监测凝血功能(APTT、纤维蛋白原)答案:ABCDE解析:溶栓治疗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出血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出血迹象(最常见并发症)、心电图(评估再通)、心肌酶(判断再通)、凝血功能(调整药物)。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A.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B.室壁瘤形成C.心脏压塞(心包填塞)D.脑卒中E.深静脉血栓答案:ABCDE解析:并发症包括:①心律失常(最常见);②心力衰竭(左心衰为主);③心源性休克;④机械并发症(乳头肌断裂、室间隔穿孔、心室游离壁破裂→心脏压塞);⑤室壁瘤;⑥血栓栓塞(附壁血栓脱落致脑、肾等栓塞);⑦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包括:A.向患者解释胸痛是心肌缺血,而非病情恶化B.允许家属陪伴,减轻孤独感C.避免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严重性D.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如深呼吸、冥想)E.对焦虑严重者,遵医嘱使用地西泮答案:ABCDE解析:心理护理需缓解恐惧(解释病情)、提供情感支持(家属陪伴)、避免不良刺激(不在患者前讨论病情)、指导放松方法、必要时药物干预。7.患者出院前,护士应进行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A.坚持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B.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劳累、饱餐C.戒烟限酒,控制体重(BMI<24)D.若胸痛复发(持续>15分钟不缓解),立即含服硝酸甘油并拨打120E.定期复查心电图、血脂、肝肾功能答案:ABCDE解析:出院指导涵盖用药(强调依从性)、生活方式(诱因避免)、饮食运动(戒烟、控体重)、急救(胸痛处理)、随访(定期复查)。8.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验室检查中,具有诊断意义的指标是:A.肌钙蛋白I(cTnI)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肌红蛋白(Myo)D.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E.脑钠肽(BNP)答案:ABC解析:cTnI(特异性最高,持续7-14天)、CK-MB(特异性较高,反映心肌坏死范围)、Myo(升高最早,2小时内,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是诊断心梗的主要心肌损伤标志物;AST已被淘汰;BNP反映心衰程度,非诊断心梗指标。9.患者主诉“胸痛伴恶心、呕吐”,护士判断其呕吐可能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心肌缺血刺激迷走神经B.疼痛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减慢C.吗啡等镇痛药物的副作用D.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胃肠道灌注不足E.合并急性胃肠炎答案:ACD解析:急性心梗时,下壁梗死易刺激膈神经和迷走神经(引起恶心呕吐);吗啡可抑制胃肠蠕动;心输出量下降→胃肠道缺血→恶心呕吐。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胃肠蠕动加快(非减慢);合并胃肠炎需结合其他症状(如腹泻)判断,非主要原因。10.为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护士可采取的措施有:A.指导患者多吃燕麦、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B.每日饮水1500-2000mL(无禁忌证时)C.顺时针按摩腹部(从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D.遵医嘱使用开塞露(避免用力排便)E.告知患者排便时可屏气增加腹压答案:ABCD解析:预防便秘需饮食调节(膳食纤维、饮水)、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屏气增加腹压会诱发心脏事件,应避免。三、案例分析题(共30分)案例:患者男性,68岁,退休教师,因“持续胸骨后压榨性疼痛3小时”于2023年10月15日10:00急诊入院。患者3小时前晨起锻炼时突发胸痛,伴大汗、恶心、呕吐1次(胃内容物),含服硝酸甘油2片(0.5mg/片)后无缓解,由家属送医。既往有“高血压病”10年(最高160/100mmHg,未规律服药),“2型糖尿病”5年(口服二甲双胍0.5gtid),吸烟30年(20支/日),少量饮酒。入院查体:T36.8℃,P105次/分,R22次/分,BP95/60mmHg(右上肢);神志清楚,痛苦面容,皮肤湿冷;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0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心电图(10:15):V1-V4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4mV,T波高尖;肌钙蛋白I(cTnI)0.8ng/mL(正常<0.04ng/mL);肌红蛋白(Myo)280ng/mL(正常<70ng/mL);CK-MB35U/L(正常<25U/L);随机血糖12.6mmol/L;凝血功能:PT12秒(正常11-14秒),APTT35秒(正常25-35秒),纤维蛋白原3.2g/L(正常2-4g/L)。诊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广泛前壁),高血压病2级(高危),2型糖尿病。问题:1.该患者目前存在哪些护理问题(至少列出5个,需按优先顺序排列)?(5分)答案:①急性疼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首要,疼痛刺激交感神经,增加心肌耗氧);②心输出量减少:与心肌广泛坏死导致收缩力下降有关(血压95/60mmHg,皮肤湿冷提示低灌注);③恐惧/焦虑:与剧烈疼痛、生命威胁感有关(痛苦面容,首次心梗);④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室颤)、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⑤知识缺乏:缺乏急性心梗防治及用药知识(未规律控制血压、吸烟史)。2.患者入院后需立即采取的急救护理措施有哪些?(6分)答案:①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心律,早期发现室颤等致命性心律失常);②鼻导管吸氧(2-4L/min,维持SpO2>95%,改善心肌缺氧);③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心肌耗氧,协助完成生活护理);④建立2条静脉通道(一条用于急救药物如吗啡、硝酸甘油,一条用于补液);⑤遵医嘱给药:吗啡3-5mg静脉注射(镇痛、镇静),阿司匹林300mg嚼服(抗血小板),氯吡格雷300mg负荷剂量(双联抗血小板),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抗凝);⑥准备急诊PCI(联系导管室,完善术前准备如备皮、碘过敏试验)。3.若患者因医院条件限制需行静脉溶栓治疗(发病3小时),护士需重点观察哪些溶栓相关并发症?如何处理?(7分)答案:重点观察并发症及处理:①出血:最常见(包括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处理:立即停用溶栓药物,监测生命体征(血压下降提示可能大出血),检查凝血功能(APTT、纤维蛋白原),必要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血小板;若怀疑颅内出血(头痛、意识改变),立即行头颅CT并请神经外科会诊。②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如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室速、室颤。处理: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室速/室颤立即电除颤,加速性室性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跨文化交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长沙县三中2026届高二上物理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山东省微山二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潇湘职业学院《Oacle数据库》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6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四三团第一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山东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6届安徽省亳州市第十八中学数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试卷越容易(3篇)
-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汇文二中2026届高二上物理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烈面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聚氯乙烯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生源地就业调查报告
- 写小狗的说明文
- 室内空间手绘表现技法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 广东省法院通讯录
- 某证券公司财务信息系统建立方案
- 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
- GB/T 6144-1985合成切削液
- 人保财险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保险条款
- 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