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师资格《初中音乐》真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教师资格《初中音乐》真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教师资格《初中音乐》真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教师资格《初中音乐》真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教师资格《初中音乐》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教师资格《初中音乐》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1.下列力度记号中,“逐渐减弱”的正确标记是()。A.cresc.B.dim.C.rit.D.accel.2.民歌《赶牲灵》属于我国哪个地区的代表性民歌?()A.陕北B.云南C.江苏D.内蒙古3.下列作品中,属于黄自创作的合唱曲是()。A.《黄河大合唱》B.《旗正飘飘》C.《在太行山上》D.《毕业歌》4.音乐术语“Allegro”的含义是()。A.慢板B.快板C.中板D.急板5.下列乐器中,属于木管组的是()。A.圆号B.长笛C.小号D.定音鼓6.初中音乐课程中,“表现”领域的核心目标是()。A.培养音乐审美能力B.发展音乐实践能力C.理解音乐文化内涵D.提升音乐创造能力7.下列调式中,以C为主音的自然小调是()。A.C自然大调B.a自然小调C.c自然小调D.G自然大调8.下列属于18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作曲家的是()。A.巴赫B.贝多芬C.德彪西D.肖邦9.合唱训练中,“起声”训练的主要目的是()。A.统一音色B.提升音准C.增强音量D.控制速度10.歌曲《茉莉花》的旋律发展手法主要是()。A.模进B.重复C.对比D.螺蛳结顶11.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声势律动”体验节奏,这主要体现了()教学法的理念。A.柯达伊B.达尔克罗兹C.奥尔夫D.铃木12.下列谱例中,属于切分节奏的是()。(谱例:A.53|21|B.553|21|C.532|1-|D.532|11|)13.歌剧《图兰朵》中引用了中国民歌()的旋律。A.《康定情歌》B.《茉莉花》C.《走西口》D.《沂蒙山小调》14.下列关于“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的教学要求,表述错误的是()。A.结合音乐作品讲解其历史背景B.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舞蹈、戏剧的联系C.仅需分析音乐本体要素,无需拓展文化内容D.通过音乐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15.二声部合唱中,两声部的音程关系以()为主更易融合。A.大二度B.大七度C.纯四度D.小六度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6.简述初中音乐课堂中“识谱教学”的有效策略。17.分析初中学生在学习“合唱”时常见的困难,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法。18.结合实例说明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20分)19.阅读以下教学片段,回答问题。在《非洲鼓乐》欣赏课上,教师首先播放了一段加纳传统鼓乐视频,学生被热烈的节奏吸引,纷纷模仿敲击桌面。教师见状立即制止:“安静!先听我讲知识点。”随后讲解了非洲鼓的种类、节奏特点及社会功能,过程中多次强调“考试可能考”。最后,教师布置作业:“背诵非洲鼓乐的三个主要特征。”问题:结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分析该教学片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40分)20.请根据以下教材内容,设计一份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案。课题:《青春舞曲》(新疆民歌)教材分析:歌曲为宫调式,2/4拍,旋律活泼明快,节奏以切分音和附点音符为主,歌词通过“太阳、小鸟、青春”等意象传递“珍惜时光”的主题。学生情况:八年级学生,已掌握基本的二声部合唱技巧,对流行音乐兴趣浓厚,对民族音乐了解较少。要求:(1)教学目标应包含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2)教学过程需包含导入、新课讲授、拓展探究、小结作业四个环节;(3)教学活动设计需体现学生主体性,融入至少两种音乐实践活动;(4)教学重难点明确,表述具体。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B4.B5.B6.B7.C8.B9.A10.B11.C12.B(注:切分节奏特点为弱拍或弱位开始,延续至强拍,如“553”中第二个5处于弱位,延续至次强拍)13.B14.C15.C二、简答题16.答案要点:①情境融入法:结合歌曲演唱或音乐作品欣赏,在实践中渗透识谱。如学唱《青春舞曲》时,先模唱旋律,再对照歌谱标注节奏型,避免机械识谱。②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基础学生,设计阶梯任务。如基础较弱学生先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再学习附点、切分节奏;能力较强学生尝试视唱二声部片段。③工具辅助法:利用钢琴、电子琴演示音高,通过柯尔文手势直观感受音程关系;借助多媒体动态展示乐谱,标注旋律线走向(如“波浪线”表现起伏)。④趣味游戏法:设计“节奏接龙”“音符找朋友”等游戏,将识谱转化为互动活动。如用卡片写不同节奏型,学生分组模仿拍出,胜者可挑战视唱短句。17.答案要点:常见困难:①音准控制弱:初中学生处于变声期,尤其男生易出现“跑调”,二声部合唱时易受高声部干扰。②音色不统一:学生习惯用“喊唱”方式表现音量,缺乏头腔共鸣,声部间音色差异大。③节奏配合难:复杂节奏型(如切分、附点)下,两声部易出现“抢拍”或“拖拍”。解决方法:①针对性音准训练:用“哼鸣”练习统一音色(闭口发“嗯”,感受眉心振动),再带入歌词;二声部训练时先分声部模唱,再用“回声唱法”(一声部唱,另一部重复)建立听觉联系。②呼吸与共鸣指导:设计“闻花香”呼吸练习(口鼻同时吸气,腹部隆起),结合“u”母音长音练习(保持高位置共鸣),强调“柔和发声”而非“大声喊叫”。③节奏分层突破:将复杂节奏拆解为“核心动机”,如《游击队歌》二声部中的“××××|×-”,先拍击单声部,再用“铃鼓+沙锤”分声部演奏,最后带入演唱。18.答案要点:在欣赏《二泉映月》时,可通过以下步骤培养想象力:①情境铺垫:播放无锡惠山的视频(泉池、古桥、月夜),提问:“如果用音乐表现‘月光照在泉池上’,你会想到怎样的旋律?”激活学生生活经验。②分段聆听:第一遍听全曲,引导用“线条画”记录旋律走向(如“低回—上升—回落”);第二遍重点听主题段(1-8小节),提问:“这段音乐让你联想到什么画面?是泉水流动?还是盲人阿炳的诉说?”鼓励学生分享“悲伤中带着坚定”的感受。③创意表达:提供“水墨画材料”或“故事卡片”,学生分组选择:一组用绘画表现音乐描绘的“月、泉、人”;另一组为音乐创编简短旁白(如“月光洒在泉边,阿炳的胡琴诉说着岁月的沧桑……”)。④对比拓展:播放吴彤与马友友合作的现代版《二泉映月》,提问:“同样的旋律,加入电子音效后,你想象的画面有什么变化?”引导理解音乐表现手法与想象力的关联。三、案例分析题19.问题分析:①违背“以美育人”理念:教师制止学生模仿鼓乐的行为,压制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忽视了音乐实践的审美体验价值。②教学目标片面:仅关注知识记忆(“考试可能考”“背诵特征”),未落实核心素养中的“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缺乏对非洲鼓乐情感内涵的挖掘。③教学方式单一:以讲授为主,未设计探究、合作等活动,学生被动接受,难以真正理解非洲鼓乐的文化功能(如仪式性、社区凝聚力)。改进建议:①尊重学生体验:当学生模仿敲击时,教师可顺势引导:“大家刚才的节奏很有活力!猜猜非洲鼓乐中,这样的节奏可能在什么场合使用?”将自发行为转化为探究问题。②深化文化理解:播放非洲部落庆典中鼓乐与舞蹈、歌唱结合的视频,提问:“鼓点的快慢变化如何影响现场气氛?”引导学生讨论鼓乐在“传递信息”“凝聚群体”中的作用。③设计实践活动:提供手鼓、沙锤等乐器,学生分组创编“丰收庆典”鼓乐片段(要求包含至少两种节奏型),并分享创作思路(如“快速鼓点表现劳动的热烈,长音鼓点表现庆祝的庄严”)。④多元评价:取消机械背诵作业,改为“用文字或绘画记录你创编的鼓乐片段,并说明想表达的情感”,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四、教学设计题《青春舞曲》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审美感知:能听辨歌曲的宫调式色彩与2/4拍节奏特点,感受旋律活泼明快的风格,体会“珍惜青春”的情感内涵。2.艺术表现:能用自然明亮的音色完整演唱歌曲,准确表现切分音、附点音符的节奏;尝试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部和谐。3.创意实践:以“青春”为主题,为歌曲创编2-4小节的尾声或节奏伴奏(使用手鼓、串铃等乐器)。4.文化理解:了解新疆民歌的音乐风格(如装饰音、节奏特点),理解歌曲通过“自然意象”传递人生哲理的创作手法。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准确演唱切分音、附点音符节奏,体会歌曲情感。-难点:二声部合唱的音准与和谐度;理解“青春易逝”的哲理与民歌表达手法的关联。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情境创设:播放新疆维吾尔族舞蹈视频(如《麦西热甫》),提问:“视频中的舞蹈给你什么感受?猜猜是我国哪个地区的传统艺术?”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新疆音乐以热情的节奏、独特的调式闻名,今天我们学习一首经典新疆民歌——《青春舞曲》。”2.问题引发:展示歌词片段“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开”,提问:“这些自然现象和‘青春’有什么联系?”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关注“时光流逝”的主题。(二)新课讲授(20分钟)1.初听感知(5分钟)-播放蒋大为演唱的原版音频,学生闭眼聆听,完成“音乐心情卡”:用颜色(如“黄色”代表明亮)或线条(如“波浪线”代表活泼)记录感受。-提问:“歌曲的节奏给你什么感觉?(学生答:“跳跃、轻快”)哪些节奏型让你有这种感觉?”教师板书切分音(如“532|1-”)、附点音符(如“5.3|21”),用拍手方式带领学生模拍。2.学唱旋律(8分钟)-教师用钢琴伴奏,学生跟唱旋律(用“la”模唱),重点解决切分音:用“走步”动作辅助(强拍拍脚,弱拍拍手,切分音处“脚—手—脚”)。-分组挑战:A组演唱前8小节,B组演唱后8小节,教师纠正音准(如“6”到“1”的大跳,用柯尔文手势辅助)。3.处理歌词与情感(7分钟)-学生朗读歌词,提问:“‘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心情?”(比喻,遗憾中带着积极)-教师范唱,强调“不回来”处的“渐弱”处理(表现无奈),“别的那样呦”处的“跳跃”音色(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学生模仿演唱,教师逐句指导。(三)拓展探究(10分钟)1.二声部合唱(5分钟)-出示二声部谱例(低声部为“53|21|”的简化旋律),学生分高低声部练习:先用“lu”哼唱,教师用钢琴分别伴奏,确保音准;再带入歌词,强调“低声部像泉水,高声部像小鸟,两者要互相倾听”。-分组展示,师生互评(如“高声部音色明亮,低声部稳定,配合很和谐”)。2.创意创编(5分钟)-任务:以“珍惜青春”为主题,为歌曲创编4小节尾声(旋律或节奏伴奏)。提供手鼓(强拍敲击)、串铃(弱拍摇晃)、沙锤(切分音处演奏)等乐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如一组用“553|21|”的节奏型伴奏,另一组创编“1234|5--|”的上行旋律)。-各组展示,教师点评:“第一组的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