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遥感实验与数据处理实训》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单位所属部门: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场号:________考生号:________一、选择题1.遥感图像分辨率的主要类型不包括()A.空间分辨率B.波段分辨率C.光谱分辨率D.时间分辨率答案:B解析:遥感图像分辨率主要包括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指图像上能够分辨的最小地物尺寸;光谱分辨率指传感器能够分辨的最小光谱波段宽度;时间分辨率指传感器对同一地区重复观测的时间间隔。波段分辨率不是分辨率的独立类型,而是光谱分辨率的具体体现。2.下列哪种传感器属于被动式遥感传感器()A.卫星雷达B.智能手机摄像头C.红外测温仪D.雷达高度计答案:C解析:被动式遥感传感器依靠接收目标自身发射或反射的天然电磁波来工作。红外测温仪接收物体自身发射的红外辐射,属于被动式传感器。主动式传感器则是自身发射电磁波后再接收目标反射的信号,如卫星雷达和雷达高度计。智能手机摄像头虽然接收可见光,但可见光是自然光源,不是传感器主动发射的。3.遥感图像几何精度的根本原因是()A.传感器噪声B.地球曲率C.大气干扰D.地形起伏答案:B解析:遥感图像几何精度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地球曲率。由于传感器与地面距离较远,同一时刻不同经纬度位置的地面点在图像上投影位置不同,导致图像存在系统性几何畸变。其他选项虽然也会影响精度,但不是根本原因。4.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遥感图像辐射定标()A.校正传感器响应线性度B.消除大气散射影响C.将DN值转换为辐亮度D.归一化地表反射率答案:B解析:辐射定标是将传感器记录的原始数据(DN值)转换为具有物理意义的量。主要包括:①将DN值转换为辐亮度;②将辐亮度转换为地表反射率;③进行传感器响应线性度校正。消除大气散射影响属于大气校正,不属于辐射定标范畴。5.遥感图像镶嵌时,常用的几何纠正方法不包括()A.多项式拟合B.样本点匹配C.小波变换D.仿射变换答案:C解析:遥感图像镶嵌的几何纠正方法主要包括多项式拟合、仿射变换、投影变换等。小波变换是一种信号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图像压缩和特征提取,不适用于几何纠正。样本点匹配是几何纠正的步骤之一,而非独立方法。6.数字高程模型(DEM)的主要用途不包括()A.地形分析B.水系模拟C.遥感图像镶嵌D.土地利用分类答案:C解析:DEM主要用于地形分析(如坡度、坡向计算)、水文模拟(如汇流分析、淹没范围模拟)、三维可视化等。也可辅助土地利用分类,但本身不直接用于遥感图像镶嵌。图像镶嵌主要依赖几何纠正技术。7.遥感图像分类中,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主要区别在于()A.使用的软件不同B.输入的训练样本是否已知C.分类算法的复杂度D.生成分类结果的速度答案:B解析:监督分类需要先收集已知类别的样本作为训练样本,建立分类判别函数。非监督分类则不需要预先知道类别信息,通过聚类算法自动发现数据中的自然类别。这是两类分类方法最本质的区别。8.遥感图像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不包括()A.信号噪声比B.图像清晰度C.地物识别能力D.传感器类型答案:D解析:遥感图像质量评价主要从技术指标和适用性两方面进行。技术指标包括:辐射质量(如信噪比、动态范围)、几何质量(如分辨率、定位精度)、时间质量(如时相稳定性)。适用性指标包括:地物识别能力、信息提取精度等。传感器类型属于设备参数,不是评价结果指标。9.下列哪种数据格式常用于存储遥感图像的元数据()A.HDFB.JPEGC.XMLD.AVI答案:C解析: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通常采用结构化格式存储。XML(可扩展标记语言)因其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结构化特点,常用于存储遥感影像的元数据。HDF(HierarchicalDataFormat)是科学数据存储格式,可存储图像数据及元数据,但XML更专门用于元数据。JPEG和AVI主要用于图像和视频压缩,不含元数据存储机制。10.遥感数据处理流程中,最后通常进行的是()A.图像预处理B.数据压缩C.成果输出D.图像分类答案:C解析:遥感数据处理流程通常包括: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数据融合与增强→信息提取(分类、特征提取等)→成果输出与应用。数据压缩可能出现在不同阶段,但最终成果输出是整个流程的终点。11.遥感图像的辐射分辨率通常用几位二进制数表示()A.8位B.10位C.12位D.16位答案:A解析:遥感图像的辐射分辨率决定了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辐射亮度差异。常见的辐射分辨率有8位、10位、12位等。8位辐射分辨率是最基础的,能够区分256个灰度等级,对应常用的JPEG图像格式。10位和12位能提供更精细的辐射信息,适用于高精度遥感应用。12.下列哪种传感器主要工作在微波波段()A.热红外扫描仪B.多光谱扫描仪C.合成孔径雷达D.可见光相机答案:C解析: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主动式微波遥感传感器,通过发射和接收微波信号来成像。热红外扫描仪工作在红外波段,多光谱扫描仪工作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可见光相机则工作在可见光波段。微波具有穿透云雾、全天候工作的特点。13.遥感图像几何精度的内符合精度通常要求达到()A.几米B.十米C.百米D.千米答案:A解析:遥感图像的几何精度通常分为内符合精度和外符合精度。内符合精度指图像上同名点或已知点之间的相对位置误差,反映了影像本身的几何质量。对于大多数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内符合精度要求达到几米量级。十米、百米和千米都远超常规遥感影像的精度要求。14.遥感图像辐射定标的主要目的是()A.消除大气影响B.提高图像分辨率C.将DN值转换为物理量D.进行图像镶嵌答案:C解析:遥感图像辐射定标是指将传感器记录的原始数字量(DN值)转换为具有实际物理意义的量,如辐亮度或地表反射率。这是进行定量遥感分析的基础步骤。消除大气影响属于大气校正,提高分辨率是图像处理技术,图像镶嵌是几何处理,这些都不是辐射定标的主要目的。15.下列哪种算法属于非监督分类方法()A.最大似然法B.支持向量机C.K-means聚类D.线性判别分析答案:C解析:非监督分类方法不需要预先知道样本类别信息,通过算法自动发现数据中的自然类别。K-means聚类算法属于典型的非监督分类方法,通过迭代将数据点划分到不同的簇中。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和线性判别分析都需要训练样本,属于监督分类方法。16.遥感图像分类后,常用的精度评价方法是()A.交叉验证B.ROC曲线分析C.简单统计D.误差椭圆分析答案:C解析:遥感图像分类后,通常采用混淆矩阵进行精度评价,包括总体精度、生产者精度、用户精度等指标。这属于简单统计范畴。交叉验证是模型选择方法,ROC曲线分析是分类阈值确定方法,误差椭圆分析是几何定位误差评价方法,不适用于分类精度评价。17.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插值方法不包括()A.反距离加权插值B.克里金插值C.最近邻插值D.主成分分析答案:D解析:DEM数据生成通常需要插值方法将稀疏的测量点数据填充为规则格网。常用的插值方法包括:①最近邻插值(简单快速,保持原始值);②反距离加权插值(距离越近权重越大);③克里金插值(考虑空间自相关性,精度较高)。主成分分析是一种降维和特征提取方法,不适用于DEM插值。18.遥感图像融合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图像分辨率B.增强图像对比度C.消除大气影响D.统一图像投影答案:A解析:遥感图像融合是指将不同传感器或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组合成一幅新的影像,充分利用各种影像的优势信息。其主要目的之一是提高融合后影像的空间、光谱或时间分辨率,获取更全面、更精确的地物信息。增强对比度是图像处理操作,消除大气影响是大气校正,统一投影是几何处理。19.遥感影像的元数据通常包含哪些信息()A.传感器参数B.地理位置信息C.数据处理过程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遥感影像的元数据是描述影像数据的详细信息,包括:①传感器参数(类型、分辨率、波段信息等);②数据获取参数(时间、地点、轨道参数等);③地理位置信息(经纬度、投影信息等);④数据处理过程(辐射定标、几何校正方法等);⑤质量信息等。因此,以上都是元数据应包含的内容。20.遥感图像质量评价中,时间质量主要评价()A.图像清晰度B.地物识别能力C.时相稳定性D.传感器噪声答案:C解析:遥感图像质量评价包括技术质量和适用性质量两方面。技术质量主要评价影像的辐射质量(如信噪比)和几何质量(如分辨率)。适用性质量则关注影像在特定应用中的表现,包括:①空间质量(如空间分辨率、定位精度);②光谱质量(如波段特征);③时间质量(如时相稳定性、时相一致性)。传感器噪声属于辐射质量评价内容。二、多选题1.遥感传感器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空间分辨率B.光谱分辨率C.时间分辨率D.传感器尺寸E.信号噪声比答案:ABCE解析:遥感传感器的性能指标是评价其观测能力的核心参数,主要包括:①空间分辨率(指传感器能分辨的最小地物尺寸);②光谱分辨率(指传感器能分辨的最小光谱波段宽度);③时间分辨率(指传感器对同一地区重复观测的时间间隔);④辐射分辨率(指传感器能区分的最小辐射亮度差异,通常用二进制位数表示);⑤信号噪声比(反映传感器信号质量的重要指标)。传感器尺寸属于物理结构参数,不是性能指标。2.遥感图像辐射校正的主要内容包括()A.大气校正B.地形校正C.传感器响应校正D.太阳高度角校正E.地表反射率反演答案:ACE解析:遥感图像辐射校正是指消除或减弱传感器记录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干扰,以获得地物真实的物理量。主要内容包括:①传感器响应校正(如暗电流、增益校正,将DN值转换为辐亮度);②大气校正(消除大气对电磁波的吸收和散射影响);③太阳高度角校正(考虑太阳辐射随角度的变化)。地形校正属于几何校正范畴。地表反射率反演是辐射校正的目标之一,而非校正内容本身。3.遥感图像几何精度的误差来源主要有()A.传感器成像模型误差B.地球曲率影响C.大气折射D.地形起伏E.地面控制点测量误差答案:ABDE解析:遥感图像几何精度的误差来源复杂多样,主要包括:①传感器系统误差(如成像模型误差);②地球曲率和自转效应;③地形起伏引起的投影差异;④大气折射影响;⑤地面控制点(GCP)测量误差;⑥数据处理过程中的误差。选项E属于误差来源之一。4.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可分为哪些类型()A.监督分类B.非监督分类C.半监督分类D.深度学习分类E.聚类分析答案:ABCD解析:遥感图像分类方法按是否需要训练样本可分为:①监督分类(需要先验知识,利用已知类别样本建立分类模型);②非监督分类(无需先验知识,自动发现数据中的类别);③半监督分类(利用少量标记样本和大量未标记样本进行分类);④深度学习分类(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自动学习特征并进行分类)。聚类分析是一种非监督学习方法,是分类的一种具体技术,但不是分类方法的分类标准。5.数字高程模型(DEM)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A.地形分析B.水文模拟C.遥感图像正射校正D.土地利用规划E.环境监测答案:ABC解析:DEM是地表形态的数字化表达,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①地形分析(如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等计算);②水文地理学(如汇流网络分析、流域划分、洪水淹没模拟);③遥感图像处理(如用于生成正射影像,消除地形起伏引起的几何变形)。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监测可能用到DEM作为辅助数据,但不是DEM的主要直接应用领域。6.遥感图像融合的主要优势体现在()A.提高空间分辨率B.增强光谱信息C.获取更多细节D.减少数据冗余E.统一数据时相答案:ABC解析:遥感图像融合是将多源、多时相或多传感器影像组合成一幅新影像的过程,其主要优势在于:①空间增强(融合后影像空间分辨率可能提高);②光谱增强(融合后影像光谱信息更丰富);③信息互补(综合利用不同影像的优势信息);④提高信息提取精度。数据冗余通常不是融合的主要目的,统一数据时相也不是融合直接带来的结果。7.遥感图像质量评价的常用指标有()A.总体精度B.生产者精度C.用户精度D.误差椭圆半径E.信噪比答案:ABCE解析:遥感图像质量评价通常从技术质量和适用性两方面进行。技术质量评价常用指标包括:辐射质量指标(如信噪比、辐射分辨率);几何质量指标(如定位精度、误差椭圆半径)。适用性质量评价常用指标是分类精度指标,如总体精度、生产者精度、用户精度等。总体精度、生产者精度、用户精度是分类精度评价的核心指标,信噪比是辐射质量评价指标。8.遥感数据处理流程通常包含哪些主要步骤()A.数据获取B.图像预处理C.信息提取D.数据存储E.成果输出答案:ABCDE解析:完整的遥感数据处理流程通常包括:①数据获取(获取遥感原始数据);②数据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大气校正等);③数据融合与增强(根据需要进行的图像融合、图像增强等);④信息提取(包括分类、特征提取、变化检测等);⑤数据存储(将处理后的数据按要求进行存储);⑥成果输出(生成最终报告、图表等)。这些步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处理链。9.遥感影像的元数据通常包含哪些地理空间信息()A.影像获取的经纬度范围B.地图投影信息C.坐标系信息D.地形高程数据E.图像网格坐标答案:ABC解析:遥感影像的元数据中包含丰富的地理空间信息,主要包括:①定位信息(如影像获取的经纬度范围、传感器地面接点经纬度、大地坐标系信息);②投影信息(如地图投影类型、投影参数);③坐标系信息(如使用的地理坐标系、投影坐标系名称及参数);④分辨率信息(空间、光谱、时间分辨率);⑤地理编码信息(如像素到地面点的转换关系)。地形高程数据通常是独立的数据集,不直接包含在影像元数据中。图像网格坐标是影像内部的组织方式,不是外部地理空间信息。10.遥感图像分类中,监督分类需要哪些支持()A.训练样本B.分类算法C.地理信息D.图像预处理E.误差评估答案:ABE解析:监督分类是在分类前需要先获取一定数量的已知类别样本(训练样本),然后利用这些样本训练分类器。分类过程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类算法(如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等)。分类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误差评估(如制作混淆矩阵、计算总体精度等)来评价分类效果。地理信息可能用于辅助分类,但不是监督分类的必要支持。图像预处理是分类前的必要步骤,但不是监督分类本身所需的支持。11.遥感传感器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空间分辨率B.光谱分辨率C.时间分辨率D.传感器尺寸E.信号噪声比答案:ABCE解析:遥感传感器的性能指标是评价其观测能力的核心参数,主要包括:①空间分辨率(指传感器能分辨的最小地物尺寸);②光谱分辨率(指传感器能分辨的最小光谱波段宽度);③时间分辨率(指传感器对同一地区重复观测的时间间隔);④辐射分辨率(指传感器能区分的最小辐射亮度差异,通常用二进制位数表示);⑤信号噪声比(反映传感器信号质量的重要指标)。传感器尺寸属于物理结构参数,不是性能指标。12.遥感图像辐射校正的主要内容包括()A.大气校正B.地形校正C.传感器响应校正D.太阳高度角校正E.地表反射率反演答案:ACE解析:遥感图像辐射校正是指消除或减弱传感器记录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干扰,以获得地物真实的物理量。主要内容包括:①传感器响应校正(如暗电流、增益校正,将DN值转换为辐亮度);②大气校正(消除大气对电磁波的吸收和散射影响);③太阳高度角校正(考虑太阳辐射随角度的变化)。地形校正属于几何校正范畴。地表反射率反演是辐射校正的目标之一,而非校正内容本身。13.遥感图像几何精度的误差来源主要有()A.传感器成像模型误差B.地球曲率影响C.大气折射D.地形起伏E.地面控制点测量误差答案:ABDE解析:遥感图像几何精度的误差来源复杂多样,主要包括:①传感器系统误差(如成像模型误差);②地球曲率和自转效应;③地形起伏引起的投影差异;④大气折射影响;⑤地面控制点(GCP)测量误差;⑥数据处理过程中的误差。选项E属于误差来源之一。14.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可分为哪些类型()A.监督分类B.非监督分类C.半监督分类D.深度学习分类E.聚类分析答案:ABCD解析:遥感图像分类方法按是否需要训练样本可分为:①监督分类(需要先验知识,利用已知类别样本建立分类模型);②非监督分类(无需先验知识,自动发现数据中的类别);③半监督分类(利用少量标记样本和大量未标记样本进行分类);④深度学习分类(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自动学习特征并进行分类)。聚类分析是一种非监督学习方法,是分类的一种具体技术,但不是分类方法的分类标准。15.数字高程模型(DEM)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A.地形分析B.水文模拟C.遥感图像正射校正D.土地利用规划E.环境监测答案:ABC解析:DEM是地表形态的数字化表达,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①地形分析(如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等计算);②水文地理学(如汇流网络分析、流域划分、洪水淹没模拟);③遥感图像处理(如用于生成正射影像,消除地形起伏引起的几何变形)。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监测可能用到DEM作为辅助数据,但不是DEM的主要直接应用领域。16.遥感图像融合的主要优势体现在()A.提高空间分辨率B.增强光谱信息C.获取更多细节D.减少数据冗余E.统一数据时相答案:ABC解析:遥感图像融合是将多源、多时相或多传感器影像组合成一幅新影像的过程,其主要优势在于:①空间增强(融合后影像空间分辨率可能提高);②光谱增强(融合后影像光谱信息更丰富);③信息互补(综合利用不同影像的优势信息);④提高信息提取精度。数据冗余通常不是融合的主要目的,统一数据时相也不是融合直接带来的结果。17.遥感图像质量评价的常用指标有()A.总体精度B.生产者精度C.用户精度D.误差椭圆半径E.信噪比答案:ABCE解析:遥感图像质量评价通常从技术质量和适用性两方面进行。技术质量评价常用指标包括:辐射质量指标(如信噪比、辐射分辨率);几何质量指标(如定位精度、误差椭圆半径)。适用性质量评价常用指标是分类精度指标,如总体精度、生产者精度、用户精度等。总体精度、生产者精度、用户精度是分类精度评价的核心指标,信噪比是辐射质量评价指标。18.遥感数据处理流程通常包含哪些主要步骤()A.数据获取B.图像预处理C.信息提取D.数据存储E.成果输出答案:ABCDE解析:完整的遥感数据处理流程通常包括:①数据获取(获取遥感原始数据);②数据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大气校正等);③数据融合与增强(根据需要进行的图像融合、图像增强等);④信息提取(包括分类、特征提取、变化检测等);⑤数据存储(将处理后的数据按要求进行存储);⑥成果输出(生成最终报告、图表等)。这些步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处理链。19.遥感影像的元数据通常包含哪些地理空间信息()A.影像获取的经纬度范围B.地图投影信息C.坐标系信息D.地形高程数据E.图像网格坐标答案:ABC解析:遥感影像的元数据中包含丰富的地理空间信息,主要包括:①定位信息(如影像获取的经纬度范围、传感器地面接点经纬度、大地坐标系信息);②投影信息(如地图投影类型、投影参数);③坐标系信息(如使用的地理坐标系、投影坐标系名称及参数);④分辨率信息(空间、光谱、时间分辨率);⑤地理编码信息(如像素到地面点的转换关系)。地形高程数据通常是独立的数据集,不直接包含在影像元数据中。图像网格坐标是影像内部的组织方式,不是外部地理空间信息。20.遥感图像分类中,监督分类需要哪些支持()A.训练样本B.分类算法C.地理信息D.图像预处理E.误差评估答案:ABE解析:监督分类是在分类前需要先获取一定数量的已知类别样本(训练样本),然后利用这些样本训练分类器。分类过程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类算法(如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等)。分类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误差评估(如制作混淆矩阵、计算总体精度等)来评价分类效果。地理信息可能用于辅助分类,但不是监督分类的必要支持。图像预处理是分类前的必要步骤,但不是监督分类本身所需的支持。三、判断题1.遥感卫星图像可以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地表观测数据。()答案:正确解析:许多遥感卫星(尤其是光学卫星)受云层覆盖影响,无法在阴雨天获取图像,且通常只在白天工作。但雷达卫星或工作在微波波段的卫星不受云雨天气影响,且可实现全天候观测;部分光学卫星通过星上定标等技术,在夜间可利用城市灯光或地物自身热辐射获取图像,实现近全天时观测。因此,广义上讲,部分遥感卫星图像可以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地表观测数据,题目表述具有普遍性,算正确。2.遥感图像的辐射分辨率越高,意味着它能记录的地物亮度范围越大。()答案:正确解析:遥感图像的辐射分辨率是指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辐射亮度差异。辐射分辨率越高,通常用更多的二进制位表示(如8位、10位、12位),意味着传感器能够记录的亮度级别更多,即地物反射或发射的辐射能量范围更广,细节表现更丰富。因此,辐射分辨率越高,记录的地物亮度范围越大,题目表述正确。3.地形校正主要消除遥感图像由于地球曲率和传感器姿态引起的几何畸变。()答案:正确解析:地形校正(或称正射校正)是遥感图像几何处理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消除由于地球曲率、传感器平台高度、地形起伏以及传感器姿态等因素引起的图像几何变形,使图像上各点与地面实际位置精确对应,生成正射影像。因此,题目表述正确。4.遥感图像分类后的精度评价只能通过混淆矩阵进行。()答案:错误解析:遥感图像分类后的精度评价方法有多种,混淆矩阵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计算出总体精度、生产者精度、用户精度等多种指标。此外,还可以采用ROC曲线分析、混淆矩阵的子矩阵分析、实地验证等多种方法进行精度评价。因此,说只有混淆矩阵是错误的。5.数字高程模型(DEM)本质上是一种遥感影像。()答案:错误解析: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地表形态的数字化表达,通过离散点的三维坐标(高程)来描述地形,是一种栅格或矢量数据格式,属于地形数据。而遥感影像是传感器对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进行记录和处理的成果,是图像数据。两者数据类型和来源都不同,DEM不是遥感影像。虽然DEM的生成可能利用遥感影像(如立体像对)作为数据源,但DEM本身不是影像。6.遥感图像融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数据量,方便存储。()答案:错误解析:遥感图像融合的主要目的是将多源、多时相或多传感器影像组合成一幅新的影像,目的是利用不同影像的优势信息,互补不足,提高后续信息提取的精度和可靠性,或者获取更全面、更精确的地物信息。虽然融合后的影像可能因为信息增强而使某些冗余信息减少,但减少数据量、方便存储通常不是融合的主要目的,甚至有时融合后的数据量会增加。因此,题目表述错误。7.遥感影像的元数据中包含了影像获取的时间信息。()答案:正确解析:遥感影像的元数据是描述影像数据的详细信息,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地理空间信息和技术参数。影像获取的时间信息(如获取日期、具体时间等)是元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时序分析、变化检测等应用至关重要。因此,题目表述正确。8.监督分类需要先获取少量已知类别的样本进行训练。()答案:正确解析:监督分类是一种常用的图像分类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已知的样本(训练样本),这些样本具有已知的类别标签。通过分析训练样本的特征,建立分类模型(如决策边界),然后利用该模型对未知类别的影像像素进行分类。因此,获取少量已知类别的样本进行训练是监督分类的必要前提,题目表述正确。9.遥感图像处理中的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都属于几何校正的范畴。()答案:错误解析:遥感图像处理中的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是针对图像辐射量(亮度、反射率等)进行的处理,目的是消除大气、传感器本身等因素引起的辐射畸变,使图像数据能真实反映地物的辐射特性。而几何校正是针对图像几何位置进行的处理,目的是消除由于传感器成像模型、地球曲率、地形起伏等引起的几何变形,使图像上地物位置与实际地理位置相对应。两者属于不同的校正类型,题目表述错误。10.遥感技术只能获取地表反射的电磁波信息。()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商场租赁合同
- 中国七孔抗菌防螨纤维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社保用工合同示范文本
- 2025房屋租赁简单合同
- 2025年大学《运动与公共健康-慢性病运动干预》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海洋机器人-海洋机器人路径规划与避障》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测控技术与仪器概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自动控制原理》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石油工程-石油工程概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值分析》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剖析课件
- 中医体质学说
- 华为薪酬管理体系
- 现代汉语课件完全版
- GB/T 33680-2017暴雨灾害等级
- GB/T 1927.4-2021无疵小试样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方法第4部分:含水率测定
- GB/T 13663-2000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
- 唐诗三百首全集注音版
- 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课件
- 食材配送实施方案(完整)
- 新湘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