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专项练习卷_第1页
2025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专项练习卷_第2页
2025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专项练习卷_第3页
2025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专项练习卷_第4页
2025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专项练习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最新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专项练习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中国同盟会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自强求富B.变法维新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3.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12日,起义军完全控制武汉三镇。史称“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发生在()A.1910年B.1911年C.1912年D.1913年4.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A.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D.中国近代化的开端5.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标志着()A.辛亥革命取得完全胜利B.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C.中国封建制度彻底结束D.中国进入共和时代6.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的终结。A.封建制度B.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君主立宪制D.民主共和制7.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8.“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这是孙中山发表的《讨袁檄文》。这里的“民贼”指的是()A.慈禧太后B.袁世凯C.段祺瑞D.张作霖9.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体现出()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社会习俗的变迁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封建制度的彻底消亡10.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它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其最大的历史功绩是()A.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______,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2.1905年,______在日本东京成立,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建立领导机构,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3.1911年10月10日,______起义爆发,随后起义军占领武昌城,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4.1912年1月1日,______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5.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______统治的结束。6.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法令,体现了______的变迁。7.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8.袁世凯为了实现皇帝梦,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______”的大部分内容。9.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______的终结。10.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______》,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3.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材料一:“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孙中山《大总统誓词》

材料二:“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问题:(1)材料一中的“文”是谁?他在哪一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材料二中的“民贼”指的是谁?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引发了什么运动?

2.材料:“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问题:(1)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2)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五、探究题(10分)探究主题: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问题: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请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D: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它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所以选D。2.C: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变法维新是戊戌变法的主张;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所以选C。3.B: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史称“武昌起义”。所以选B。4.C: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这标志着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是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所以选C。5.B: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辛亥革命没有取得完全胜利,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封建制度彻底结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中国进入共和时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清帝退位是重要一步,但不能简单说此时就进入共和时代。所以选B。6.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封建制度包括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辛亥革命没有完全改变封建制度;君主立宪制是戊戌变法试图建立的制度;民主共和制是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制度,但当时并不稳固。所以选B。7.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以选D。8.B:“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是孙中山发表的《讨袁檄文》,这里的“民贼”指的是袁世凯,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所以选B。9.B: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体现出社会习俗的变迁;这些法令与社会习俗相关,反映了社会风气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所以选B。10.B: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它的最大历史功绩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翻清王朝统治是其重要成果之一;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其思想方面的影响;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其经济方面的影响。所以选B。二、填空题1.兴中会2.中国同盟会3.武昌4.中华民国临时政府5.清朝6.社会习俗7.三民主义8.二十一条9.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简答题1.(1)民族危机加深: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如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辛丑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不断加深。(2)经济发展: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3)思想基础: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如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等,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同时,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以及后来的中国同盟会,为革命做了组织准备。(4)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以及后来的中国同盟会,为革命做了组织准备。(5)导火索: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爆发,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造成湖北防务空虚,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有利条件。2.(1)革命准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并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3)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4)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5)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3.(1)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2)思想上: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与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3)经济上: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社会生活上: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促进了社会习俗的变迁。(5)局限性: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四、材料分析题1.(1)“文”是孙中山,他在1912年1月1日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民贼”指的是袁世凯,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引发了护国战争,目的是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共和制度。2.(1)变化: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劝禁缠足;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2)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习俗朝着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体现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五、探究题观点一:辛亥革命成功了。理由:(1)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2)思想上,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与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3)经济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社会生活上,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促进了社会习俗的变迁。观点二:辛亥革命失败了。理由:(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上依然黑暗。(2)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