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著阅读——《儒林外史》一、作者作品简介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儒林外史》,长篇小说,清代吴敬梓作。五十六回。成书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1803年(嘉庆八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该书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书名含义】“儒林”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是“儒者之林”,指学术界等。“儒林”,指封建社会里“读书人”或“士人”这一群体。历代正史皆相沿设有“儒林传”,记述各朝有学问、有品德的大儒。国史列传,自然是“正史”,作者专门以“外史”为书名,正是为了作区别,正如作者的挚友程晋芳在《怀人诗》中所揭示的:“外史记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史传。”则是作一正统记史之外的的儒林传记,并且作者有意把书中故事假托发生在明代,以类“正史”,而实际上描绘的却是清代广泛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作者同时代的文人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厄运。二、创作背景吴敬梓出身于安徽全椒一个“世代书香”的名门望族。全椒吴氏在清初曾经显赫一时,“五十年中,家门鼎盛”,到了吴敬梓生活的雍正、乾隆时期则已逐渐败落。也正是这一坠入困顿的过程让吴敬梓窥破了世间的真相,他“有瑰意与琦行,无捷径以窘步”,自36岁后便绝意于科举,也拒绝朝廷的征辟,不再走传统士人出仕为宦、显亲扬名的道路,而是移居于南京,将自己的才华、情感和对社会的深沉思考,贯注于《儒林外史》的创作之中。时代背景上,清朝康熙(1662—1722)、雍正帝(1723—1736)、乾隆帝(1736—1796)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三、作品主题《儒林外史》通过描绘士林中的“群丑图”,展现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清楚地表明了作者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并通过书中描写的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小说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士人形象,揭露和讽刺科举制已经极度腐朽,不再能够选拔真正的人才,反而成为蒙蔽、扭曲士人灵魂的工具,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深刻的批判。四、读书方法指导——讽刺文学西方文学里的讽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寓言和喜剧。中国文学传统里的讽刺,则导源于《诗经》的“美刺”和史传的“惩劝”,既有入木三分的揭露,也有“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左传·成公十四年》)的讽喻。1.体会批判精神。讽刺作品中,作家塑造人物,叙述故事,锋芒所向并非个别的人,而是以之为典型,针砭时弊,揭露某种社会现象背后的荒谬本质,从而间接地表达对理想的向往。2.欣赏讽刺笔法。不同的讽刺笔法,令作品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讽刺对象的感情、立场和观点,耐人寻味。3.联系现实深入理解。讽刺作品包含着深刻的批判精神,具有强烈的爱憎情感,阅读时,要努力联系现实,深入思考。古典作品,年代久远,其中描写的一些具体制度和风物,今日读来或许会感到隔阂,阅读时需要适当参阅资料,以更好地理解作者讽刺的笔法,把握作品主旨。五、艺术特色1.结构方面,小说并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串葫芦式结构,“虽云长篇,颇同短制”,“碎锦”式的“散点透视”。)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一个故事说完了,引出些新的人物,这些新的人物便成为后一个故事中的主要角色。鲁迅先生评价为“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中国小说史略》)。2.人物塑造栩栩如生,震撼人心。通过塑造典型人物来揭露某种社会现象背后的荒谬本质,从而间接地表达对理想的向往。如,书中刻画了许多受科举制度播弄而失魂落魄的人物形象,用意所在,是展现这种制度对人心灵的毒害,揭露科举制度本身的不合理(虚伪性)。除此之外,某些作品在讽刺丑恶的同时,也会塑造一些象征正面理想的人物,如王冕、杜少卿、虞育德、庄征君等。这些正面人物的嘉言懿行,恰与反面人物的丑恶举止形成强烈对比,更增强了作品的批判力量。3.讽刺艺术为人称道。①或用强烈的对比展示人物行为前后的矛盾,给予辛辣的嘲讽,如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所表现的市侩嘴脸;②或用白描手法精心刻画人物活动的细节,借以暴露其可笑可鄙的内心世界,像严监生悭吝成性,临死前伸着二指不断气;③或借人物言行,皮里阳秋(指藏在心里没说出来的评论、褒贬。),以喜剧手法揭示人物的矛盾性(以看似子虚乌有的情节和夸张变形的描写中曲折地揭示现实矛盾[课文]),从而达到嘲讽的效果,像严贡生自称“为人率真”,“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却被小厮当场戳穿等等。4.现实主义色彩。在中国小说史上,《儒林外史》完成了从传奇性到现实性的过渡,其描写的对象更贴近现实人生。5.具有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能够真实地展示出讽刺对象中戚谐组合、悲喜交织的二重结构,显示出滑稽的现实背后隐藏着的悲剧性内蕴,从而给读者以双重的审美感受。如周进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马二先生对御书楼顶礼膜拜、王玉辉劝女殉夫的大笑等。这瞬间的行为是以他们的全部生命为潜台词的,所以这瞬间的可笑又蕴含着深沉的悲哀,这最惹人发笑的片刻恰恰是内在悲剧性最强烈的地方。六、人物介绍闲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说:“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如周进、范进、梅玖等);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如严贡生、汤知县、王惠等);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如杨执中、权勿用、杜慎卿、娄三公子、娄四公子等);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如王冕、杜少卿、庄绍光、虞育德等)。”(一)信八股、笃信礼教的无知迂儒,如周进、范进、王玉辉、马二先生等人。1.(热衷功名、可怜可叹的)腐儒的典型——周进(终老科场、迂腐可笑的典型)、范进【周进】性格特点:秉性忠厚、迂腐卑怯、曲意逢迎、受尽别人的白眼和嘲讽、缺乏自尊与自信、麻木空虚、内心扭曲、醉心科举、热衷功名;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科举难以自拔、逆来顺受;秉性忠厚,迂而不恶;心术并未大坏主要事件:六十多岁仍然坚持参加科举考试;中举前因地位低下受到梅玖、王举人的嘲讽,却因认同这种等级观念而默默忍受,比如为王举人打扫吃剩的食物垃圾;因不会向夏总甲讨好而被辞退;走进贡院后,心生感叹而撞板号哭;中举后决意提携后进,将范进录取为第一名。【范进】性格特点:醉心科举、热衷功名、老实忠厚、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怯懦麻木、迂腐无能、虚伪奸诈主要事件:中举前受丈人嘲笑和斥骂而默默忍受;一生追求功名,醉心科考,一直考到五十四岁才中举;中举后喜极而疯;因为手头缺钱与张静斋一起去高要县打秋风。2.八股迷的典型——马静(迷信八股、笃守礼教的自害与害人者)、鲁编修【马静】(马纯上、马二先生)性格特点:热衷功名,忠诚崇拜科举制度,有仗义疏财的品性。主要事件:仗义帮助公孙解决了叛臣王惠留下的箱带来的问题;并劝导公孙学习举业文章;去游西湖时被洪憨仙的“烧银”之法所骗后仍助其下葬;遇到拆字少年匡超人,赠其银两,助其还家。【鲁编修】性格特点:把八股制艺抬得很高、徒学虚名的学士。主要事件:嫌弃女婿蘧(qú)公孙不擅长八股举业;鲁编修打算娶个小,再生个儿子,培养他学习八股文章。3.最可憎,也最可悲的人物——王玉辉性格特点:迂拙、甘守清贫、卫道士、内心分裂主要事件:一生著书立说,不坐馆,不科举;女婿死后怂恿三女儿绝食殉夫。(二)以权谋私、狡猾虚伪的无耻官绅,如王惠、汤知县、严贡生、张静斋等人。1.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依仗权势、横暴不法的典型)【汤奉】性格特点:作威作福、贪狠、蛮横主要事件:以侮辱、酷刑的方式处理偷鸡贼;为示自己为政清廉,枷死回民老师父。【王惠】性格特点:目中无人、鄙俗不堪、贪财如命、无立场、虚伪、薄情、酷虐,但对荀玫也有行侠仗义的一面主要事件:做举人时,曾经为避雨而在周进书馆里做上座自吹自擂;因荀玫母亲去世,为了不影响荀玫做官而教荀玫隐瞒丧情不报;上任后从前任太守手中获取一千多两银两才肯接印;对待下属百姓刑罚严苛,不许下属藏私;宁王攻陷城池后迅速反叛宁王。2.经典的吝啬人物——严监生(严大育,字致和,乡绅)性格特点:悭吝、卑微、可怜,笨拙的被人捉弄,卑微但又不乏人情味主要事件:临死前伸出两根手指头,要求熄灭一根灯芯以免费油;哥哥因躲避官司离家,拿出钱财疏通关系帮哥哥处理官司;妻子死后因怀念妻子而伤心落泪,忧思成疾。3.【严贡生】(严大位,字致中)性格特点:吝啬贪婪、霸道、无赖、刁钻恶毒、忘义贪利、横行霸道、鱼肉百姓、勾结官府、攀附权贵主要事件:强占王小二家的猪,并趁机讹诈王家钱财;以虚钱实契讹诈农民黄梦统;儿子婚礼当天,克扣吹手的钱导致吹手不来;回家途中利用云片糕设计船家,借此赖掉船钱;弟弟死后,让儿子儿媳搬去弟弟家住,并诬赖弟媳赵氏为妾,想趁机夺取弟弟家的房产。【严贡生、严监生,同胞兄弟】性格对比:性格特征截然不同,彼此形成对照。严贡生攀附权贵,横行乡里,敲诈勒索,生活奢侈;而严监生则胆小有钱,自奉极俭,受人欺压,窝火成疾,竟至不起。//严贡生虚钱实契,拦猪索钱,被人告发,避祸他乡,老二严监生只得为之处置官司;//严监生病逝,遗孤夭折,严贡生霸占老二家产。相互纠结的故事中,兄弟二人的表现形成对照,兄弟二人的性格特征也就更加鲜明突出。(三)装腔作势、厚颜无耻的无聊名士,如杨执中、权勿用、张铁臂、匡超人、杜慎卿等人。1.一个好人的堕落——匡超人(匡迥,忘恩负义、贪婪虚伪的典型)性格特点:前期——手脚勤快、心地善良、事亲孝顺、勤学上进;后期——薄情寡义、虚伪透顶、狡诈至极、毫无廉耻。主要事件:(前期)亲自侍奉病重的父亲;主动承担起养家的重担在照顾父亲的同时每日仍然坚持读书,甚至深夜尚在苦读;(后期)与潘三合作做枪手,替别人参加考试;并替潘三写假文书;恩师询问其是否婚娶时,欺骗老师自己未婚与老师外甥女结婚;逼迫自己原配妻子回乡,后妻子不能习惯乡村生活而死去:潘三被捉后翻脸不认人,找借口不去探监;在众人面前自我吹嘘。2.【娄三、娄四,娄氏二公子】性格特点:表面上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豪举非凡,实际上不过是追逐声名、幻想美誉、填补无所事事的空虚。主要事件:得知杨执中因得罪了盐又无钱赔偿,决定义救杨执中;救出杨执中后多次前去拜访杨执中而不得:在杨执中的介绍下,结交权勿用,后权因犯事被捕;设人头会,被张铁臂骗走五百里银两。3.【杜慎卿】(杜少卿的堂哥)性格特点:有才情才学、但无聊空虚、慵懒自负、自命风流主要事件:举办莫愁湖湖亭大会,为戏子评出梨园榜;为寻找知心情人,被季苇萧戏弄;为延续香火而娶妾。4.【牛浦】(牛浦郎,被称为“书中第一等下流人物”)性格特点:好偷成性、喜欢骗人、虚张声势、招摇撞骗、欺世盗名、自我吹嘘、冷酷无情、心胸狭隘、皮厚心狠、心狠狡诈、毫无道德主要事件:冒名顶替已故名士牛布衣,跻身上流,结交董知县、停妻再娶、代作诗文;好偷成性,一上场就偷诗稿、偷财物,后来冒充已逝诗人“牛布衣”,欺世盗名;被牛布衣的老妻发现后,还胡诌抵赖。后来跟牛玉圃学会了自吹,向道士大肆吹嘘自己与董瑛的交情,编造了骑驴走暖阁的细节;与两位舅爷闹翻,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置新婚妻子于不顾,后又另娶,冷酷无情。5.【王德、王仁兄弟】性格特点:违背圣贤之教,见利忘义,缺德不仁;忘恩负义、无耻至极主要事件:在妹妹王氏临死之际,王氏兄弟被严监生用钱买通将赵氏扶为正室;妹妹逝世后,费尽心思讨好严家新女主人赵氏,赵氏要为王氏披麻戴孝,王氏兄弟则断然不肯;赵氏在严监生、独子去世后,面对严贡生步步逼迫,直至完全失势,王氏兄弟对其的态度也逐渐冷淡直至置之不理。(二人姓名取自谐音“亡德、亡仁”,王德字于据,王仁字于依。两人名、字都是出自《论语》“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卜诚、卜信两兄弟的名也取自谐音“不诚、不信”)(四)洁身自爱、愤世嫉俗的贤人、奇人、下层人,如王冕、庄绍光、虞育德、萧云仙、杜少卿、沈琼枝、市井四奇人等人。1.正面典型——王冕(淡泊名利、无视功名的典型)、杜少卿【王冕】性格特点:聪颖、刻苦、孝顺、才华横溢、知恩图报、蔑视权贵、鄙弃科举、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恬淡高洁、富有远见卓识主要事件:学画历时三个月即习得精髓;为了家庭生计,不为母亲增添负担,去秦老家放牛,边放牛边读书。为了不让秦老为难,答应为时知县作画。为了不与危素等权贵结交,多次推辞见面,甚至远走他乡。向吴王(朱元璋)献策以“仁义”治理天下;明太祖朱元璋授他“咨议将军”的职务,他也不接受,归隐会稽山。【杜少卿】(以作者本人为原型)性格特点:淡泊功名、傲视权贵、扶贫济困、乐于助人、豪放狂傲、遵从孝道、追求不受拘束的生活、尊重个性、尊重女性;奇士豪杰,洒脱主要事件:被推荐做官后,毅然决然的装病拒绝应征出仕慷慨资助杨缝葬母;给鲍延玺一百两银子助其重操旧业;王知县被罢官后接其到家中住;给门客娄老大爷治病,并赠子其家人钱财;不顾世俗,与夫人在外携手同游;敬重沈琼枝,将其带回家让她对自己妻子诉说遭遇;与友人策划修建泰伯祠。正面评价:淡泊功名、傲视权贵,装病拒绝应征出仕;慷慨仗义、乐善好施,出资翻修祠堂,赠送银子给鲍廷玺组建戏班、赠与管家银钱以备办丧事。还资助过杨裁缝、郭孝子等;尊重妇女,讲求地位平等;携妻游清凉山,反对纳妾,敢于挑战封建权威和封建礼俗。作者在杜少卿身上寄寓着自己安贫乐道、恬然自安、鄙弃琐屑世务、追求人格独立的人生理想。同时,借这一形象列当时读书人一味醉心科举、热衷功名的现象进行了讽刺。负面评价:他不善识人。正因为他慷慨仗义。但凡有人求于他,他都倾囊相助,这样也给很多卑劣小人以可乘之机。不会持家,把祖宗留下的财产随意挥霍,最后背井离乡,靠卖文墨为生。2.传奇女子——沈琼枝性格特点:干练机警、意志坚决、有反叛精神和冒险精神、独立自强;才貌双全、自尊自立、智勇兼备、刚柔并济主要事件:得知自己被骗做小而不是正室后,独立离家出走南京;在南京卖文养活自己;被差役找上门后自行归案;智慧表现在能揣度事情利弊,很有谋略和主见,勇敢表现在不畏强横,不惧势力,敢于特立独行,敢于对薄公堂。刚柔相济首先表现在“侠气”与“女气”的统一,还表现在她待人接物不卑不亢。3.市井四奇人——季遐年、王太、盖宽、荆元性格特点:自食其力、独立自足、快活自适、安贫乐道、高雅脱俗主要事件:写字的季遐年——高兴便写,不情愿即使是王侯将相也不管;朋友嫌弃他的烂鞋,让他换新鞋,他生气离去;去到天界寺看到好墨忍不住动笔;施御史传他去写字,把来人骂走。卖火纸筒子的王大——善下围棋,一日与大国手马先生对弈,在众人的怀疑声中获胜。开茶馆的盖(gě)宽——善画,又好周济他人,把家产花光后开了茶馆。做裁缝的荆元——喜爱弹琴写字作诗。4.【庄绍光】性格特点:有才学、不追逐名利、不攀附权贵;隐士、悠然主要事件:去应征时,因拒绝太保公的拉而被赐金还乡与妻子归隐玄武湖;救助卢信侯躲过一场文字狱;参与修建泰伯祠。5.【虞育德】(虞博士)性格特点:襟怀冲淡、仁义、旷达、乐天知命、清醒冷静、中和中庸;闲淡、寓伟大于平凡中、真儒主要事件:受托关照武书;拒绝了以过生日为名收取礼金的举动:旧邻汤相公拆卖了他的房子,不责怪反送钱给他与犯了赌博罪的监生同吃同住,监生被感化监考时发现有人作弊,不但没有揭穿反而替他隐瞒;(开释犯小错的监生;)将丫头许配给严管家,两人要离开,不仅给钱还推荐管家做了长随;做泰伯祠主祭;自己生活用度紧张,却毫不犹豫地资助他人;在国子监当博士,却与廪生谈论诗赋杂学;给人看风水。6.【迟衡山】性格特点:正人君子,“正”得甚至于近乎“迂”主要事件:是正牌的在野的淳儒,而且是个标准的业余宰相”,他的社会责任感在诸位贤人中最为强烈。贤人们祭泰伯祠的盛大礼乐活动,虽然以虞博士为首,但首倡、策划和执行的都是迟衡山。7.【鲍文卿】性格特点:本分、热情、尊重斯文、怜惜名士主要事件:看到向知县要被参时,挺身而出义救向知县而不图回报;知道倪老爹家境贫寒后帮助倪老爹收养倪延玺,将其视如已出。(五)其他人物1.【胡屠户】性格特点: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势利、市侩、前倨后恭、心直口快主要事件:范进中举前辱骂范进“现世宝穷鬼”,中举后变成“贤婿老爷”;中举前动不动就又打又骂,中举后毕恭毕敬的跟在范进后面,“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2.【鲁小姐】性格特点:老学究、痴迷八股举业、庸俗、空洞主要事件:结婚后嫌弃蘧公孙不擅长八股举业;得知公孙对于科考不擅长后,鲁小姐专心教导儿子学习八股文章。七、内容梗概全书五十六回,作品用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故事,展示了一幅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它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从揭露科举制度及其奴役下的士人的丑恶灵魂入手,刻画了特定时代各个不同阶层的众生相,抨击了腐蚀士人灵魂的八股取士制度。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点明主题和创作意图;第五十六回“神宗帝下诏旌贤刘尚书奉旨承祭”回应“楔子”。从第二回到第五十五回是书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从明宪宗成化末年(1487)到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这一百年间几代士人的命运遭遇。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二回至第三十回),主要描写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以二进(周进、范进)、二王(王德、王仁)、二严(严贡生、严监生)、二娄(娄三、娄四)以及蘧公孙、鲁编修、马二先生、匡超人、牛浦郎等人为代表,揭露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对于“功名富贵”的痴迷和攀附权贵、附庸风雅的无耻行径。第二部分(第三十一回至第四十六回),主要描写作者设想的理想人物。作者着重写了三个故事情节:修祭泰伯祠、奏凯青枫城、送别三山门,围绕这三个故事情节,塑造了杜少卿、迟衡山、庄绍光、虞育德、萧云仙等真儒名贤的形象。第三部分(第四十七回至第五十六回),主要描写那帮维持文运的“星君”消散之后更加恶劣的社会风气,儒生一代不如一代,唯有几个市井奇人勉力维持,但也只能算是前贤余音罢了。八、重难考点探究梳理(一)内容探究——小说社会背景与人物1.鲁迅曾评论《儒林外史》“婉而多讽”,是一部“讽刺之书”,请选择下列一个人物,结合与他有关的情节,说说作品的讽刺意味。备选人物:严监生、范进、匡超人示例一:范进中举前,向胡屠户借盘参加乡试,被他“一口淬在脸上”,“骂个狗血喷头”,态度横蛮;范进中举后,胡居户在他回府途中低着头,频频替他拉直衣裳后襟,态度恭敬。作者写胡屠户的前倨后恭,对比鲜明,讽刺有力。示例二:严监生临终前,因为心疼点着两茎灯草,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一根,他才咽气。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和夸张手法来表现他的极度音音,让人读了觉得十分可笑,从而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讽刺意味。示例三:匡超人停妻再娶,他有过涛躇,但为了圆谎,不得不自欺欺人地安慰自己“戏文上说的蔡状招赘牛相府,传为佳话”。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对人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增强了讽刺效果。2.人物出场各具情态,人物性格塑造也是各有干秋。如《儒林外史》中刻画了诸多人物,但全书却几乎没有完全正面或完全反面的人物,大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弱点,反面的人物,也常常有可取之处。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进行分析,并谈谈塑造这样的人物的处。A.杜少卿B.迟衡山C.马二先生D.严监生示例:A.杜少卿。杜少卿与人交往不论对方身份的高低,对弱者富有同情心,扶贫济弱。他的这些行为在当时社会制度下是值得称道的。然而,他的慷慨解囊又往往是泛滥的,本不懂得怎样理财,丰厚的家产很快被挥霍得一干二净。比如鲍延玺来找杜少卿要钱就是冲着杜少卿的弱点而来的,他和王胡子串通来骗取杜少卿的钱财,这样的人根本无需慷慨解囊,而杜少卿却道“用完了你再来和我说话”,这样不分好坏,也是不可取的。“人无完人”,“美玉以无瑕为贵,而有瑕正见其为真玉”,如此塑造,使人物形象更立体更丰满,使作品更真实,更具感染力。B.迟衡山。在《儒林外史》的诸位贤人中,迟衡山无疑是一位正人君子。他是“正牌的在野的淳儒,而且是个标准的业余宰相”,他的社会责任感在诸位贤人中最为强烈。但他的“正”,又“正”得甚至于近乎“迂”“人无完人”“美玉以无瑕为贵,而有瑕正见其为真玉”,如此塑造,使人物形象更立体更丰满,使作品更真实,更具感染力。C.马二先生。马二先生也不是单纯的迷信八股,笃信礼教的无智迂儒,他古道热肠,疏财仗义,赤心待朋友,是个有意气、有肝胆的人物。比如,杭州游历期间,马二先生在匡超人落魄的时候曾经几度帮助他。“人无完人”,如此塑造,使人物形象更立体更丰满,使作品更真实,更有感染力。D.严监生,严监生临终时因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一直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他虽音音,但也具有由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多种多样的情感:对兄长严贡生的帮助,对幼子前途的挂心,对妾赵氏的迁就,对妻王氏的挂念...他是个软善可欺、郁闷孤僻、多愁善感的活生生的人。“人无完人”,如此塑造,使人物形象更立体更丰满,使作品更真实,更有感染力。3.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大意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请你谈谈杜少卿(《儒林外史》)这个人物是否接近老子说的这一境界?并简要阐明理由。示例:我认为最接近老子所说境界的人是杜少卿。杜少卿乐善好施,重情重义,面对身陷困境的人,他总是有求必应,慷慨相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自己经济拮据的情况下,置办丰盛的酒席款待与他素昧平生的郭孝子,当掉自己的衣服换银子送给郭孝子做盘缠,足可见他崇尚美德,重义轻财。他淡泊名利,蔑视权贵,尊重女性,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4.讽刺作品有一个重要特点:作者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时,不仅讽刺单个人物或事件,还讽刺背后的社会现象及根源。请以《儒林外史》中范进“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却“总不进学”,一旦考中却“欢喜得疯了”为例进行说明。《儒林外史》是一部出色的讽刺小说。作者运用夸张、对比、细节描写等手法,揭露和嘲讽科举制度所造成的丑恶现象和封建末世的衰预风气。范进因中举而迷了心窍,喜极发疯的丑态,是作者对范进作夸张的讽刺,以增加作品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使作者对范进的性格、行为和心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把当时社会上一般读书人热衷功名、醉心富贵的特征都统摄在范进这个人物身上,并运用讽刺手法予以揭露、批判,旨在抨击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摧残茶毒,同时反映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5.《儒林外史》中刻画了一些热衷科举考试的“士人”,请从“周进”“马纯上”这两个人物中选择其一结合相关事例作简要分析。示例一:别人做举业,也许并不纯正,或者是拿这个来做敲门砖,或者是用它来做幌子,全不把它当回事。而马二先生却干得极其认真,一点也不马虎。他在文翰楼做选家,“时常一个批语,要做半夜。不肯苟且下笔,要那读文章的读了这一遍,就悟想出十几篇的道理,才为有益。”马二先生是八股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这还不够,最可悲的是,他是那么真诚执著地引导别人走自己已经实践证明走不通的老路。示例二:周进因为久考不中,进了贡院,在贡院参观时,看着号板,想起自己六十多岁还是个童生,因此疯疯癫癫不由得痛哭出来,众人劝解不住,一哭再哭,满地打滚。可见其对于科举的热衷,受其毒害颇深。6.鲁迅评价《儒林外史》:“凡官师,儒者,名士,山人,间亦有市井细民,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书中有人“忘恩负义、贪婪虚伪”,有人“依权势、横暴不法”;有人“终老科场、迂腐可笑”,也有人“淡泊名利、无视功名”。请给以上四种儒生各举一例,并结合具体情节说明相应特点。示例:①忘恩负义、贪婪虚伪的典型:匡超人,匡超人:匡超人与潘三结交后,就与之前帮助过自己的景兰江等人断绝来往在有人肆意批判对其有恩惠的马二先生时也是无动于衷。可见其忘恩负义、贪婪虚伪。②依仗权势、横暴不法的典型:王惠。王惠:南昌太守王惠,是一个贪官的典型。他念念不忘“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通例,他一到任,门里就满是“戮子声,算盘声,银子声,役百姓一个个被他打得魂飞魄散,合城的人,无一个不知道太守的厉害,睡梦里也是怕的”。可见其依仗权势、横暴不法。③终老科场、迂腐可笑的典型:周进。周进: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的形象。他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但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可见其终老科场、迂腐可笑。④淡泊名利、无视功名的典型:王冤。王冕:出身田家,经史上的学问无不精通,而又安于贫贱,以卖画为生,不与权贵交往。可见其淡泊名利、无视功名。7.小说中人物的姓名称呼含有深意,一起来研究一下吧。请参考示例,在《儒林外史》中找出两个人物进行归类分析。示例:《骆驼祥子》老马、小马:以“马”姓为名,暗示了他们一生的命运,如马匹般吃苦耐劳,如马匹般为口吃食而奔波,最终伤病贫苦离世。示例:①周进“周”即为“周正”“方正”之意,正讽刺了股取似为“周正”,实则为的内涵。“进”为“进”“晋升”之意,其中也暗示了周进60岁终于得中进士并一路高升至国子监的命运,周进的名字也就暗示了周进凭借着八股取士一步步在官场升迁的经历。②范进:范进确实有“范例”的意味,而“进”则包含着文人对功名对科举的渴望,也暗示了范进在54岁高龄中举后的疯癫的情节因其过于执着过于痴迷于“进”,才有了54岁高龄仍执着于科举,才有了发榜后的喜出望外直至疯癫,才有了中举后乡亲邻居们的阿谀奉承。8.关注小说中的“变化”是解读小说主旨的密码,请根据匡超人(《儒林外史》)来谈谈你的认识。示例:匡超人少年时期心地普良,事亲孝顺,勤学上进,父亲卧病在床他日夜精心照料,在空暇时不忘勤学,正因此被路过的知县李本瑛发现,感其嘉行,提携他中了秀才。匡超人到了杭州避风头,先是与一班假名士交往,后认识潘三,此时的匡超人已经变成一个薄情寡义、虚伪、狡诈的人。在匡超人的人生历程中,我们清楚的看到他从纯朴善良到人格沦丧,一步一步地走向堕落。作者通过展现这样一个农家子弟堕落的全过程,揭露了恶浊势利社会、牢笼士子的科举制度的罪恶本质。(二)内容探究——作品评价1.请简要介绍《儒林外史》这部作品的内容和特点。内容:《儒林外史》刻画的是“儒林”不为正史所载的面相,要表现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作者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并通过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如王冤、虞育德、杜少卿等人),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小说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士人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深刻的批判。特点:《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它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它将讽刺的锋芒寄寓在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叙述中,通过冷静传神的刻画,寥寥数语,便将人物形象和世俗风貌描摹得形神兼备,入木三分。2.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却并没有贯穿全书的主线人物和事件,而是由独立的叙事单元组成。这样的结构形式会不会不够严密呢?结合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小说全书没有贯穿始终的主线人物和故事框架,而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的连环套,前面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1年1月国开电大专科《办公室管理》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6年中国铝包装管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真空保鲜袋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江西吉泰庐陵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2025年第二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岗位调整及部分岗位延期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湖南旅游集团招聘二级企业正职负责人1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河南开放大学2025年秋《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形考任务1-3答案
- 2025西藏拉萨市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30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三州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招聘技术经理人6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核医学科甲状腺癌术后放射碘治疗指南
- 2025版酒店物业合同租赁标准模板
- 2025年中医确有专长考试题(附答案)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含参考答案)三套
- 学堂在线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 章节测试答案
- 样品确认书三篇
- 001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一讲
- 高二英语阅读理解30篇
- (新版)广告设计师(高级)备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汇总)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胃肠间质瘤诊疗共识
- 网络安全等保三级建设整改方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建设整改方案
- 电厂烟气脱硝(脱硫)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