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2025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2025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2025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2025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2025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2025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和高等动物胰液的分泌受“神经——体液”调节,进食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调节过程①和②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均需要通过大脑皮层B.食物刺激,通过①③途径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C.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比过程⑤迅速D.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3种2.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其发挥作用后会被突触前膜回收。细胞内Ca2+浓度升高,能触发囊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下图表示甘氨酸的释放和回收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间隙中的甘氨酸运输到突触后膜的过程需要消耗ATPB.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开启膜上的Na+通道C.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会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甘氨酸D.若突触前膜回收区受损,则可能会使突触前膜的面积增大3.下列有关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若某人因外伤导致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一样的尿床现象,则一定是脊髓出现了问题C.若某人小脑受损,则不能对体温、水平衡、生物节律进行有效的调节D.若某人大脑皮层受损,则可能无法形成各种感觉,无法有效进行学习、记忆等4.下列关于自主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别属于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B.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C.自主神经系统是不受意识控制的,因此它对机体活动的调节与大脑皮层无关D.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加强是自主神经调节的结果,此时副交感神经占优势5.下列化合物与其功能相符的组合是()A.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葡萄糖--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C.脂肪--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D.脱氧核糖核苷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6.生态学家对我国某高山群落演替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该地区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等多种植被类型,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类型不同。如图为甲、乙两个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两群落植被丰富度的调查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B.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水平结构特征C.30年后群落乙物种丰富度达到最高,各种群密度达到最大D.甲乙两个群落在演替过程中都具有大量物种替代的特点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区,研究团队以四种占优势的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了它们的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调查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生境2生境3小坚果颈尖草屑螺类贝壳砂砾甲壳类其他绿翅鸭21206703352.816.70121305.5绿头鸭151398117&30.807.15.61.17.1鹤鹬1678640360050.025.025.000青脚鹬15172928430033.333.3033.30.1注:生境2为海三棱薦草带,宽度为400米左右;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一芦苇区,芦苇在植物群落中占优势。请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_________保护。(2)据表分析调查青脚鹬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3)该自然保护区是休闲、旅游和观鸟的好去处,人类适度干扰不会破坏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4)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互花米草作为“固沙利器"被引入崇明东滩,用作护岸固堤,但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互花米草在东滩疯长。对当地生物产生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5)请描述绿头鸭的生态位_________。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_________协同进化的结果。8.(10分)如图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骨骼肌收缩的部分过程.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A(受体兼Na+通道),通道打开,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兴奋传导到B(另一受体)时,C(Ca2+通道)打开,肌质网中Ca2+释放,引起肌肉收缩.分析回答:(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____________(结构)组成部分,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电位变为____________电位。(2)在没有神经冲动传过来时,Ach存在于______________中。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轴突末端释放Ach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Na+由通道进入细胞内,其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在此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_____________向传递的。(3)神经-骨骼肌接头上存在分解Ach的胆碱酯酶,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可推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会出现肌肉持续_____________症状(4)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_____________症状9.(10分)下图为人体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甲的名称是________,其功能为________________。(2)图中乙结构是核糖体,它在细胞中有些是游离在细胞质中;有些是附着在________上,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3)图中丙分子的名称为________,遗传学上把丙分子链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如ACU)称为一个________。(4)合成丙的模板是________。丙与甲之间遵循的碱基配对原则为________,________。10.(10分)下图表示某种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2和细胞3均起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1、2、3、4、5这五种细胞里,其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2)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反应,参与免疫应答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_____和___________等。(3)除入侵的病原体外,人体内每天都可能产生各种癌细胞,但是人通常并不容易患癌症,这是由于免疫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功能,才保证了机体的健康。11.(15分)假说——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科学方法。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以高茎纯种豌豆和矮茎纯种豌豆做亲本,分别设计了纯合亲本的杂交、F1的自交、测交三组实验,最后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1)孟德尔三组实验中,在现象分析阶段完成的实验是_____;在检验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_____。(2)孟德尔提出的解释实验现象的“假说”是: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存在的;③生殖细胞(配子)中只含有_____;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3)除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外,请再举出遗传学研究中运用假说——演绎法的一个实例: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2、递质的作用属于神经调节,不同于激素的作用。3、反射是神经中枢的功能,未经过神经中枢的综合、分析和处理的反应,不能称作反射。4、在体内,反射弧结构完整才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射。【详解】A、调节过程①为先天形成的,不需要经过大脑皮层,过程②引起胰腺分泌胰液为后天形成的,需要经过大脑皮层,A错误;B、食物刺激,通过①③途径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此时胃窦是效应器的一部分,B正确;C、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为体液调节,通过体液运输,所以比过程⑤神经调节要慢一些,C错误;D、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休有4种,分别是胃泌素、神经递质、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D错误。故选B。2、D【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1)突触: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位--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2)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3)信号变化:①突触间: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②突触前膜:电信号→化学信号;③突触后膜:化学信号→电信号。(4)传递特征:单向传导。【详解】A、突触间隙中的甘氨酸运输到突触后膜的过程属于扩散,不需要消耗ATP,A错误;B、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不会开启膜上的Na+通道,B错误;C、通过题干信息可知,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会促进突触前膜释放甘氢酸,C错误;D、若突触前膜回收区受损,突触前膜一直与囊泡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则可能会使突触前膜的面积增大,D正确。故选D。3、D【解析】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所以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但不是人脑特有的,A错误;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能控制脊髓的低级中枢,排尿中枢位于脊髓,故若该人因外伤使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一样尿床的情况,则可能是大脑皮层出现了问题,B错误;若某人下丘脑受损,则不能对体温、水平衡、生物节律进行有效的调节,C错误;若某人大脑皮层受损,则可能无法形成各种感觉,无法有效进行学习、记忆等,D正确。4、D【解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详解】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中的传出神经,A错误;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往往是拮抗的,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B错误;C、自主神经系统并非完全自主,受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的控制,C错误;D、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加强是自主神经调节的结果,此时交感神经活动不占优势,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D正确。故选D。5、A【解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详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A正确;B、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B错误;C、脂肪--细胞中的主要储能物质,C错误;D、脱氧核糖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D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A。6、B【解析】1、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大多数群落都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对光的利用率有关,这种分层现象提高了群落对光的利用率。陆生群落中,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还有温度等,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有水分、无机盐等。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2)水平结构生物的垂直分层是由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的不同以及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差异、人与动物的相互影响等引起的,在水平上往往呈现镶嵌分布。2、演替实质:在演替过程中,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得以维持,不适应的数量减少甚至淘汰。群落演替的实质是优势取代。【详解】A、两群落植被丰富度的调查可以采用样方法,取样器取样法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A错误;B、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类型差异是由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的不同造成的,反映了群落的水平结构特征,B正确;C、30年后群落乙物种丰富度(物种数目)达到最高,但不代表各种群密度达到最大,C错误;D、甲乙两个群落在演替过程中会发生优势物种的替代。图中甲乙种群物种数目先下降后上升,第25年后,甲乙种群物种数目趋于稳定,但无法判断是否发生了大量物种被替代的现象,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就地保护(2).标志重捕法(3).青脚鹬出现在三个生境中,说明其活动能力较强(4).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5).生物多样性降低(物种种类减少)(6).绿头鸭主要生存在低潮盐沼一光滩带,以小坚果为主要食物,与绿翅鸭、鹤鹬、青脚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7).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分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主要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和黑光灯诱捕法等,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识记种群和群落的特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相关基础知识是本题的解题关键。【详解】(1)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在当地对该生物进行保护,因此属于就地保护;(2)根据表格分析可知,青脚鹬出现在三个生境中,说明其活动能力较强,而调查活动能力较强的种群,适合使用标志重捕法;(3)该生态系统在人类适度的干扰下还能保持原状,抵抗干扰,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4)互花米草疯长,与当地的原生植物之间竞争阳光和空间等资源,属于外来物种入侵,会使得当地生物的物种种类减少,即生物多样性降低;(5)由图表可得,绿头鸭主要生存在低潮盐沼一光滩带,以小坚果为主要食物,与绿翅鸭、鹤鹬、青脚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每一个物种都有其稳定的生态位,这是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点睛】该题主要考察了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生态位,种间关系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外来物种入侵会可能会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锐减,与其竞争能力强,天敌少等因素有关。8、(1).反射弧(2).效应器(3).正(4).负(5).突触小泡(6).胞吐(7).协助扩散(8).单(9).收缩(10).肌无力(肌肉松弛、肌肉无法收缩等)【解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详解】(1)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题意知:图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骨骼肌收缩的部分过程,效应器是指由传出神经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所以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效应器的组成部分。当某一部位受刺激产生兴奋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膜外变化为由正变负。(2)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Ach)是通过胞吐。Na+在细胞内浓度更低,进入细胞内是顺浓度梯度,所以Na+由通道进入细胞内是协助扩散。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3)神经-骨骼肌接头上存在分解Ach的胆碱酯酶,Ach发挥作用后会被胆碱酯酶分解,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抑制Ach分解,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会出现肌肉持续收缩。(4)血钙含量偏高,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即正离子内流减少,导致突触后膜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出现肌无力症状。【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动作电位、静息电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图象,提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①.转运RNA(tRNA)②.识别并转运氨基酸③.内质网④.信使RNA(mRNA)⑤.密码子⑥.DNA的一条链⑦.腺嘌呤与尿嘧啶配对(或A与U配对)⑧.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或G与C配对)【解析】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分析题图:图中甲为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乙为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丙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详解】(1)图中甲是tRNA(或转运RNA),其功能为转运氨基酸。(2)图中乙是核糖体,有些是游离在细胞质中,有些是附着在内质网上,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3)图中丙是mRNA(或信使RNA);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碱基(如ACU)称为一个密码子。(4)丙是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成的。丙为mRNA,甲是tRNA,两者之间遵循的碱基配对原则为A(或腺嘌呤)和U(或尿嘧啶)配对,G(或鸟嘌呤)和C(或胞嘧啶)配对。【点睛】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相关概念(1)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基因是通过控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整个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2)转录: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转录的场所:细胞核转录的模板:DNA分子的一条链;转录的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U”代替“T”与“A”配对,不含“T”);与转录有关的酶:RNA聚合酶;转录的产物:mRNA,tRNA,rRNA。(3)翻译: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翻译的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上。翻译的本质:把DNA上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转化成为蛋白质分子上氨基酸的特定排列顺序。10、(1).骨髓造血干细胞(2).2、3、5(3).淋巴因子(4).溶菌酶(5).监控(6).清除【解析】据图分析,图示为体液免疫过程,其中细胞1是吞噬细胞,细胞2是T细胞,细胞3是B细胞,细胞4是浆细胞,细胞5是记忆细胞;①是吞噬细胞吞噬的过程,②是吞噬细胞处理病原体、呈递给T细胞的过程,③过程是T细胞呈递抗原给B淋巴细胞的过程,④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的过程,物质a是抗体。【详解】(1)根据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