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学教案_第1页
《梅花魂》教学教案_第2页
《梅花魂》教学教案_第3页
《梅花魂》教学教案_第4页
《梅花魂》教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梅花魂》精品教案内容分析《梅花魂》通过回忆童年时代的经历,表现了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深情。题目中的“魂”不仅体现了梅花不畏冰雪怒放的精神品质。也表达了外祖父虽然漂泊在外,但心中仍无比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这也象征了中国人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语文要素从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具体事例中,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葬、腮、虬、玷”等13个生字。2.默读课文。通过课文写的外祖父的几件事,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3.读懂课文题目,了解梅花的品格。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事例体会祖父的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默读课文。通过课文写的外祖父的几件事,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教学难点读懂课文题目,了解梅花的品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梅兰竹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梅居首位。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赞美梅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板书:梅花魂)【设计意图】话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开门见山,直接引出课文题目。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再和同学你对题目的理解。预设:课文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喜爱梅花,深深地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2.出示生词:葬身腮边玷污郑重秉性凉飕飕码头撩乱手绢华侨眷恋指名学生读,正音,再齐读。3.追忆往昔:用横线画出外祖父教“我”读的诗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三句诗是写什么的诗?(写思乡的诗)每当读到这类诗词,外祖父总会泪雨纷纷,这是为什么?(外祖父非常思念家乡)4.课文中共三次写到了外祖父的眼泪,另外两次是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落泪的呢?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语文要素】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椅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预设:表达了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小结:外祖父三次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所谓叶落归根,年纪越大,情感越浓,从眼泪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成为外祖父心中刻骨铭心的痛。于是,外祖父在异国他乡将浓浓的思乡情寄托在梅花上,爱梅花超过了一切。5.从哪件事上可以看出外祖父分外喜爱梅花呢?在文中找到外祖父分外喜爱梅花的句子或段落。(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描写外祖父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语文要素】预设:外祖父爱惜墨梅图,并不是墨梅图价值连城,而是在外祖父眼里,这不仅是一幅画,更是祖国的象征。每当思念祖国时,这墨梅图能慰藉外祖父的心。(1)仿照这段话来描述你熟悉的一个人,抓住人的动作、语言和神态。(2)指名上台口述自己熟悉的一个人。(3)小结: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写人的文章中,可以加入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的描写。【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课文中词语的识记及理解的程度。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提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对文本的归纳能力。本环节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在循序渐进的启发式教学引导下,使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外祖父的思乡、爱国之情,从而自然顺畅地过渡到外祖父教育“我”要有梅花品格的这一重点段落的阅读。三、感悟课题。1.课文题目中“魂”是什么意思?梅花有魂吗?梅花的魂是什么呢?浏览课文,找到课文中能解释“梅花魂”的句子。(出示课文第13自然段)预设:梅花魂就是梅花的秉性,梅花的秉性是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所以“梅花魂”指的就是梅花不怕寒冷、不怕风欺雪压的精神。2.难道梅花魂仅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吗?在你的记忆中像江姐这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还有谁呢?预设:方志敏、王二小、董存瑞、邱少云……齐读第13自然段。思考: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到底是什么?预设: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4.这篇课文借梅花赞美了具有梅花精神的人,这是什么表达方法?(借物喻人)第13自然段解释了题目的意思,在习作中这叫什么手法?(点明主题)5.外祖父不但赞美梅花,他更希望莺儿做一个有梅花品格的人。文中是怎么写的?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小结:其实,这句话不仅仅是外祖父对莺儿说的,更是他老人家自己的心灵独白。他漂泊海外,作为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绕开旁枝,直奔重点段落,对外祖父的话展开研读,这样使整节课的教学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整个过程紧扣一个“魂”字,引导学生通过对“魂”的解读展开个性化阅读,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和点明主题的手法。四、课堂总结。学了这篇课文,老师希望你们也做一个有梅花精神的人,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都要顶天立地,不低头折节。【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情感熏陶,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并付诸到实践中去。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文中“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等句子都是需要让学生带着感受来读的,也只有这种低缓、深情的句子才能让学生在诗意的朗读中感受到外祖父的一颗赤子之心。随着《我的中国心》这首动情的音乐,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深深牵挂、眷恋之情。我想,此时此刻,牵挂着祖国、爱着祖国的已经不仅仅是文章中的老人了。配套习题一、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涟漪(yī) 倭瓜(wō) 巍峨(é) 眷恋(juàn)B.郑重(zhènɡ) 蚌壳(bàng) 顷刻(qǐng) 撩乱(liáo)C.渺小(miǎo) 华侨(qiáo) 稚气(zhì) 秉性(bǐng)D.篝火(gōng) 澄澈(chè) 点缀(zhuì) 玷污(dià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白昼 拔草 耘田 成认B.蝴蝶 瞎闹 铲子 蜻蜓C.蚂蚱 桑叶 割舍 通晓D.樱桃 逛街 随意 拴马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供应 供认 供品 供述B.摇晃 晃荡 晃动 晃悠C.出差 差别 差异 差错D.劳累 积累 累计 累加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雪白的山峰高高耸立,与蔚蓝澄澈的天空相映成趣。B.上课了,同学们前赴后继地走进教室。C.这座雕塑造型别致,真是美妙绝伦。D.对于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老师总是不厌其烦,一一进行解答。5.下列对《古诗三首》和《祖父的园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农村冬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是为了表现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B.《稚子弄冰》描绘了孩子弄冰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C.《村晚》描绘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D.《祖父的园子》写了“我”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B.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C.后来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D.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7.根据对联的“对偶”特点,与上联“冬尽梅花点点”相对应的下联是()(3分)A.万户爆竹声声B.千家喜气洋洋C.春来杨柳依依8.填空。(14分)(1)儿童是那样的天真可爱,“,”写出了儿童学种瓜的情景;“,”描绘了小孩“脱冰作戏”的情景;“,”描写了牧童在牛背上悠闲自在地吹笛的情景;“,”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8分)

(2)母爱就像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代诗人写的《游子吟》千百年来广为传诵,诗中最后两句“,”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的尽情讴歌。(6分)

二、阅读与欣赏(35分)(一)(甲)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乙)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下列对“凌寒独自开”中的“凌”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畏惧B.欺凌C.等待D.冒着2.甲诗前两句赞美了梅()的气概。(3分)A.挺直高洁,正直无私 B.芳香四溢,脱俗超群C.坚韧挺拔,勇往直前 D.美丽动人,楚楚可爱3.乙词中画“”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歌颂了梅的什么精神品质?(6分)

(二)呼兰河传(节选)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钩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分多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着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1.“我”给祖父戴花,那是“我”摘完花后的()(3分)A.异宝奇珍B.异想天开C.异曲同工D.异口同声2.“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是因为“我”()(3分)A.生病了。 B.被玫瑰的刺刺了。C.被蜂子的钩刺了。 D.笑得全身哆嗦,没有力气。3.“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是因为()(3分)A.“我”肚子饿了。 B.祖父叫“我”拔草,“我”不想拔。C.屋里没有人,不会被发现。 D.“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4.“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文中“我”说这句话的目的是()(3分)A.逗爷爷笑。B.提醒爷爷春天雨水大。C.自我解嘲。5.“我”摘玫瑰花有两种恐惧,是()(3分)A.怕蜂子的钩刺人,怕玫瑰的刺刺手。 B.怕草丛有蛇咬人,怕玫瑰的刺刺手。C.怕蜂子的钩刺人,怕虫子咬人。 D.怕草丛有虫咬人,怕玫瑰的刺刺手。6.文中写道:“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那是因为祖父和后园给“我”的童年带来。(3分)

7.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

。(5分)

三、表达与交流(30分)童年的岁月纯真、难忘。童年时代,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请选取自己童年生活中最有趣的事情,以“我的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作文。450字左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