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确凿(záo)菜畦(wā)B.骊歌(lì)讪笑(shàn)C.炽痛(chì)嗥鸣(háo)D.亘古(gèng)污秽(huì)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懊悔屏嶂B.斑斓默锲C.懊悔锋芒必露D.撺掇参差不齐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5.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B.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C.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D.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C.《卖油翁》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欧阳修。D.《孙权劝学》出自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旧唐书》。7.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由己及人,想到此时许多闻听笛声的游子,都会引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B.《逢入京使》中“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写出了诗人在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返京使者,却没有纸笔写信,只能托使者带口信给家人报平安,体现了诗人的豁达。C.《晚春》中“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诗人将杨花、榆荚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们虽无才华,却不甘寂寞,也要尽情展现自己的特点。D.《竹里馆》中“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8.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何陋之有D.花之君子者也9.下列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见往事耳(了解)B.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研究儒家经典)D.及鲁肃过寻阳(到达)10.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紫藤萝瀑布》通过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描写,由眼前的花联想到十多年前家门外的花,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由无数个短暂的生命组成的,个体的生命虽然渺小,但汇聚在一起就能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景象。B.《一棵小桃树》作者贾平凹通过描述一棵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赞颂了小桃树顽强不屈的生命力,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信念。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作品,这首诗以劝说的口吻,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相信未来是美好的。D.《未选择的路》中诗人重点写自己选择的“荒草萋萋,十分幽寂”的路,表现了诗人不随波逐流,勇于探索的精神。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比喻)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排比、拟人)D.“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有()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而成。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C.《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D.《皇帝的新装》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3.下列词语中,包含错别字的有()A.静谧忘纪B.茏罩淅沥C.诀别荫蔽D.花团锦族截然不同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有()A.小明对每道题都不求甚解,虽然很快就完成了作业,但做错的也很多。B.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我正犯愁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你都替我想到了。C.接连几件事都不顺心,他心里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D.他上课总是全神贯注,所以成绩一直很好。5.下列对诗歌意象理解正确的有()A.月亮常常寄托着诗人的思乡之情,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B.柳树常与离别有关,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C.大雁常用来传递书信、寄托思乡之情,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D.梅花象征高洁的品格,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6.下列对文言虚词“其”的用法理解正确的有()A.“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中,前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后一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B.“择其善者而从之”中“其”指代“他们”。C.“安陵君其许寡人”中“其”表祈使语气,可译为“可要”。D.“恐前后受其敌”中“其”指代“狼”。7.下列句子中,体现人物优秀品质的有()A.他总是默默地帮助同学,从不求回报。B.遇到困难时,她总是勇敢地面对,从不退缩。C.小明考试时偷偷作弊,还沾沾自喜。D.小红尊老爱幼,经常帮助邻居老人。8.下列关于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有()A.“他有三头六臂,能腾云驾雾。”(外貌描写)B.“他皱着眉头,一脸的不高兴。”(神态描写)C.“他拿起笔,快速地写了起来。”(动作描写)D.“我心里想:这次考试一定要考好。”(心理描写)9.下列对病句类型判断正确的有()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成分残缺,缺少主语)B.“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搭配不当,“水平”不能与“改进”搭配)C.“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前后矛盾,“断定”和“可能”矛盾)D.“他的家乡是北京人。”(句式杂糅)10.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有()A.《散步》通过描写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B.《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通过回忆母亲在自己瘫痪后,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C.《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冬天的美景,表达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D.《雨的四季》作者刘湛秋通过对雨在不同季节特点的描写,抒发了对雨的赞美之情。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应和”的“和”读音是“hé”。()2.“各得其所”意思是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3.《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的“三省”指多次进行自我检查。()4.《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词牌名。()5.“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6.《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7.“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缥缈”意思是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8.“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9.“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中“澹澹”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10.《诫子书》的作者是诸葛亮,文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被人们用作座右铭。()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请简要概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的景物特点。答案:百草园的景物丰富多样,有美丽的植物、有趣的动物。景色美丽,充满生机,是“我”童年的乐园,能给“我”带来无尽欢乐与新奇体验。2.简述《木兰诗》中木兰的人物形象。答案:木兰是一个深明大义、果敢坚毅的女子。她代父从军,英勇善战,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归来后不慕名利,一心回归平凡生活,展现出善良、质朴的品质。3.说说《荷叶·母亲》中荷叶和母亲的关系。答案:文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如同母亲为子女遮风挡雨。作者以荷叶象征母亲,借景抒情,表达出母亲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守护。4.简要分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妙处。答案:这两句诗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当成能寄托愁心的载体,通过想象,让明月陪伴友人到偏远之地,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担忧。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20分)1.在《皇帝的新装》中,皇帝、大臣等人物明知没有新衣却都不敢说实话,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答案: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虚伪、虚荣、自欺欺人的现象。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地位和所谓的尊严,不敢说出真话,揭示了社会的腐朽和人们思想的扭曲。2.《再塑生命的人》中莎莉文老师对海伦·凯勒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文章谈谈一位好老师应具备哪些品质?答案:好老师应像莎莉文老师一样,有耐心,面对海伦的种种状况始终耐心引导;有爱心,全身心关爱学生成长;有教学智慧,用独特方式开启学生认知世界的大门。3.《春》中作者从多个角度描写了春天的美景,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最喜欢春天的哪些方面?为什么?答案:我喜欢春天的花朵,五彩斑斓盛开,给世界带来生机与色彩;喜欢春风,轻柔温暖,吹在身上惬意舒适;还喜欢春雨,滋润万物,让大地焕发生机,给人希望与活力。4.《河中石兽》中老河兵能正确找到石兽,这给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什么启示?答案:启示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能只凭主观臆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既要结合理论知识,又要重视实践经验,全面深入思考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结论。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C4.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山西经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6年青海民族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5年第十届“学宪法、讲宪法”竞赛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4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地市级)
- GB/T 1927.21-2022无疵小试样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方法第21部分:握钉力测定
- 新视野英语教程(第四版)读写教程1 单元测试卷 Unit1-4 测试卷、听力及文本答案
-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练习题汇编(按章节编写含答案)
- 管理人员素质培训
- 儿科常见病试题及答案详解
- 解除代建合同协议书
-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 初中历史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