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测试范围:八年级上册1-3单元。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仅上交答题卡。一、积累与运用(20分)学习完新闻单元后,小雅同学主动承担了下周升旗仪式的新闻播报任务,以下是她准备的新闻素材和发言稿,请你帮忙完成相关任务。(8分)第一时间了解时事,第一速度直击新闻,很荣幸本次新闻速递由我为大家播报。①首先聚焦社会新闻。“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话题在网友们的议论中登上热搜,那些动人心扉的文字勾起了无数人的青春回忆:鲁迅不忘藤野先生的教诲,写下一篇又一篇振聋发聩的文章;朱德的母亲一生勤耕不缀,任劳任怨始终支持革命事业;外表yǒu黑粗糙却能看透事物本质的托尔斯泰;一辈子殚精竭虑,最终发现美丽颜色的居里夫人……A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作品,使我们悄然间收获无数人生财富。②下面再来关注校园新闻。广大师生翘首以待的一中集团诗词大赛正式拉开帷幕,校园初选即日启动。除了常规的“飞花令”环节,本次大赛还新增文学知识考察,B平日是否具备充分的诗词积累是取得佳绩的关键。③C为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我校于10月30日开展诚信建设与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活动通过邀请公安民警“面对面”与师生交流沟通的形式,讲述真实生动的案例和抑扬顿挫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诚信理念,D进一步提高学生们诚信守法的意识,争做诚实守信的践行者和倡导者。以上是本次新闻速递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1.给发言稿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yǒu黑(
)悄然(
)翘首(
)2.发言稿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A.振聋发聩 B.任劳任怨 C.殚精竭虑 D.抑扬顿挫3.发言稿中划线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作品,使我们悄然间收获无数人生财富。B.平日是否具备充分的诗词积累是取得佳绩的关键。C.为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我校于10月30日开展诚信建设与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D.进一步提高学生们诚信守法的意识,争做诚实守信的践行者和倡导者。4.近日,光明中学开展了“人无信不立”的主题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6分)(1)为了深入了解诚信的内涵,小组要搜集“诚信故事”,以下故事中与诚信无关的一项是(
)(2分)A.商鞅立木 B.一诺千金 C.卧薪尝胆 D.烽火戏诸侯(2)请为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近日,光明中学艺术组开展了主题为“弘诚信之风,述诚信故事”的活动。本次活动中,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作品来表达他们对诚信的理解。或以传统书法书写诚信魅力,或借助线条色彩描绘诚信故事,也有不少学生创新表达形式,结合潮流,通过视频剪辑、配乐等方式录制诚信小视频。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增强诚信意识,知行合一讲诚信。(3)李老师是诚实守信的模范,下面是“雅园”广播台的小记者对她的采访,请结合语境补全以下对话。(2分)小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老师:诚信缺失会使人们互不信任,相互提防,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困难,同时危害广大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甚至使社会经济秩序遭到严重破坏。5.为了参加诗词大赛,小雅认真整理了自己的语文积累本,请你根据提示填空。(6分)表现手法古诗文例句用典(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视觉听觉相结
合(2)____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化静为动(3)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借景抒情(4)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自古以来,“诗言志”。诗人在创作时,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能更好的达成“诗言志”的目的,如《赠从弟》(其二)中的(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松柏之刚劲,寄予对堂弟的无限期望。二、阅读(共50分)(一)现代文阅读Ⅰ(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个人档案:陈望道曾任复旦大学校长,是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的人,对共产党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资料链接:凌冬不改清坚节——忆陈望道先生(节选)①从一九五七年反右到一九七六年“文革”结束,这二十年间,正是我国的多事之秋。复旦大学也不例外。老校长陈望道先生沉稳地应对风云变幻,坚守学术独立的正路。他像寒风中的翠竹,不改变那清明坚贞的气节。(一)②我一九五七年进复旦求学。入学三个月,即听到先生的学术报告《怎样研究文法、修辞》。报告里,他大谈读书,在这反右斗争的情势下多少有点奇特吧。他说读书有快读、慢读之分。在讲到“慢读”时,他撤下稿子,看着我们,慢慢地说:③“你读书,读到有一天,有一本书上的一两页字,叫你翻来覆去地读,读它一两个星期,到了那个时候,你可说是进步了!”④有这么神么?!我立即把这奇特的说法默诵两遍,储存在我的记忆里。⑤第二年,我拜读先生的学术著作《修辞学发凡》,真的被书中谈修辞同题旨和情境的那两页黏住了,翻来覆去地读那就不止一两个星期啰。(二)⑥一九五八年教育革命中,大家讨论大学的培养目标。先生作为一校之长,却别有所见。他说:“谈到全面发展,我看在德育智育、体育之外,还可加上一个美育……”当场没人反对,可是到了“文革”时,这个意见竟被打成反毛泽东思想的黑话:只因为毛主席只作过要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得到发展”的指示。但金子总要发光的。到如今,赞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不是越来越多了吗?(三)⑦大概在一九五九年初夏吧,我与徐志民、陈四益几位同学一起去拜访先生。先生住在教工九舍的一幢绿瓦楼房的楼上,楼下是语言研究室和会客大厅。先生在会客大厅接见我们。坐定后,先生用右手食指向空中画个圈,郑重地说:“我们这里是讨论学术的!”在那个把学术当作资产阶级东西搞臭的岁月里,说出这句话,是要有胆识的。我们提出要搞“近百年语文运动史”的调查,先生很是支持。⑧那天,先生很高兴,讲了不少语文运动中的逸事,特别是大众语运动讲得更细。我现在还想得起先生讲话时右手一推、左手一挡的神态。凭这些动作我还可回忆起他当时谈话的要点。先生说:白话文到了一九三四年已有点变质了,这遭到两个方面的攻击。先是复古派从右边批判白话文不够“文”要退回到文言文去,好,我们(指上海一批文化人)也来个批判,从左边批判白话文不够“白”,要提倡一种比白话文更白的大众语。这样做,为的是让我们多年拼命争得的白话文能健康地发展。说到这里,他脸上绽出了笑容。的确值得高兴。因为先生顶着复古逆风,发起大众语运动之后,即使有反对白话文的言论,再也不能形成气候了。(四)⑨六十年代初期,我国主流报纸上出现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这些流行语。这些可是表述我们建国方针的词语啊!我当时有个疑问:为什么不用成语里常见的“发愤图强”而用并不常见的“发奋图强”呢?⑩在一九六二年冬的一个小型座谈会上,先生谈修辞研究时,举了个例子恰好是“发奋图强”,好像专门为我答疑似的,我专心听,几乎逐词逐句记住了先生的原话。⑪原来在一次人代会上,是用“发愤图强”还是用“发奋图强”,代表们就有争论,先生主张用“发奋图强”的。先生说:“愤怒的‘愤’和奋发的‘奋’,语音相同,语意相关,稍有点差异。用愤怒的‘愤’,大多是受到外界的刺激。毛主席说,外因是变化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从这个道理看,用奋发的‘奋’更好些。不管是有刺激也好,没有刺激也好,反正中国人民历来是奋发有为、力争上游的!”⑫先生用内因与外因的学说来分析,可谓一语破的。照此看来,与“自力更生”连用的,最好是“发奋图强”,而与“卧薪尝胆”连用的,常常是“发愤图强”了。⑬会后,我赶快查《说文解字注》,“奋”的繁体字作“奮”,这字的“田”指田野,“隹”是短尾鸟,“大”表鸟自张毛羽。从“奮”字里,我们仿佛看到一只大鸟振翅高飞、直冲蓝天的风姿。用这个字隐喻中国人民奋发有为、力争上游的精神,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五)⑭一九六三年暑假过后,先生自己花钱,从青岛买来百日红(即紫薇)、马尾松、蚊母树等树苗,种在复旦园内,开了校领导绿化环境的新风。老实说,“蚊母树”我还是平生第一次听到的。奇怪的是,观赏树成百上千,为什么偏偏选中蚊母树等几种呢?后来从修辞角度看,好像明白了:蚊母树是期望大学成为“文化之母”、“文明之母”吧;百日红是祝愿教育事业永远红红火火吧;马尾松原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这应是勉励复旦学子做开拓创新的尖兵闯将吧!先生以种树来行“不言之教”,好让欣欣向荣的花木,时刻向人们倾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奥秘。(六)⑮大概在一九七四年夏秋之交,我有事去语言研究室。我看到那绿瓦楼房背阴处,先生正靠在竹椅上休息。他已是八十四岁高龄了,穿着白衬衫、蓝长裤,有病缠身、人瘦了,颧骨更突出了,我看了有点辛酸。⑯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想得起来的,只有关于《修辞学发凡》修订的一段对话:“望老近来在修订《发凡》?”⑰“唔”。他慢慢坐直身子,看着我说:“如何修改得好?我想请你贡献一点意见。”他说得又率直,又诚恳。【任务一:忆先生】6.本文主要写了先生的哪几件事?这些事表现了先生怎样的高尚品质。(4分)语段事件人物品质语段(一)陈先生教授读书方法教学有方语段(二)(1)________有胆有识语段(三)陈先生发起大众语运动语段(四)(2)________(3)________语段(五)陈先生自费买树种在校园无私奉献语段(六)陈先生修订《修辞学发凡》(4)________【任务二:明文体】7.阅读小贴士,概括“人物传记”的特点,并结合本文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小贴士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的作品。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有时还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但是,传记又不是枯燥的生平简介或履历表,作者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在记述事件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传记不一定要像散文、小说那样对人物做细致入微的描摹,记录典型语言和重要行为,往往就能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效果。(节选自统编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学写传记》)【任务三:比异同】8.本文和鲁迅的《藤野先生》都属回忆老师的文章。请结合选文材料,从写法或内容角度说说两篇文章的相同点。(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栀子花魏芳芳①几天前,我在家门口的绿化地摘了一颗山栀(zhī)实,鲜亮的金红色浆果,一掰开,浓稠的鲜红果汁就流了一手。用水冲洗后,皮肤还是染上了纯净的黄色——“御用黄”果不其然。②这个“知识点”是好几年前,在西安一个小饭铺获得的。七月,热浪滚滚。等菜的时候,伙计来倒茶,那茶汤金红色,一股淡淡的清香,既不是茶叶的口感,也闻不出什么花的香味。好奇问掌柜,答是秦岭山栀子。栀子花会结果吗?掌柜拿出一包山栀子,指头大小的绛红色果实上面有几条突出的楞线,一端尖尖的,像大肚子小花瓶,闻起来还真有点栀子花香的厚味。掌柜的说:栀子是一味好中药,能降压清脂泻火;还是一种天然染剂,打从秦汉始,皇家御用的黄色布料都是栀子染的。③初见栀子花,是三十年前了。端午前后,在重庆的一个马路小菜场,忽然微风吹来一种浓稠的香气,既野性又温润,循香觅见茅草叶扎着的几把绿白花,花型像荷,翠绿的叶子油亮亮的,摆在一个古朴的小竹簸箕里。“栀子花咧!”卖白菜的小妹声音又娇又脆:“自家屋头的,五毛钱一把。”都说重庆美人多,美人也都爱栀子花,有的就握在手上,有的随手插迸发辫。有的时候,人也没看到,就只有一段香气,告诉你她们刚刚经过。④搬到上海后,我家小区西南角,有几棵大花栀子树,每年初夏,都会开很多花,浓雾般香气从园中升起并且浮动着,像一个迷宫,探进去,就会迷醉其中。栀子花期短,花开满后一两天就萎黄了,最好看的还是将开未开之时。端午节早晨,去门口菜场买了艾草菖蒲,回来的时候,我会折两三朵栀子花。回家后来不及先挂艾蒲,赶紧拿出栀子花,插进小瓷罐。⑤七年前六月初的黄梅天,突然得知母亲病重,得来上海住院。雨一直下,像是老天知晓一切,先哭给我看。我每天早出晚归,去医院陪她。在母亲身边,我们是彼此的良药。一天,我折了两枝栀子花带过去。母亲爱花,以前我们一起种过牵牛、粉豆、蜀葵和菊花,却从未种过栀子花。栀子花是母亲的稀客,她长久好奇地看着、闻着,眼里有莹澈的喜悦。栀子花香冲淡了来苏水的味道,病房有了鲜活的气息。⑥没有治疗的时候,娘俩说着话,我给母亲梳头,像从前一样。我是母亲最小的闺女,天生就爱缠着她。只要母亲闲下来,或者坐着干活——剥玉米棒或者哪怕烧锅,我也能爬在她背上给她梳头。红色的塑料梳子,我高一下低一下乱扒,静电把头发扯飞,比不梳更乱。炎夏里母亲在门前树下网床上午休,我钻到网床下反复摆弄她的头发,母亲不胜其烦,却从未打过我,只是笑我“磨人精”。⑦人到中年,磨人精会梳头了,力道匀净,母亲闭着眼睛,很享受。母亲的头皮有点发红,灰白的头发多像苍茫的岁月——满头青丝怎么就不见踪迹了呢?我问她,是否愿意戴朵栀子花,她羞涩一笑,说这辈子没戴过鲜花呢。四外公曾经跟我们讲过,母亲小时候可爱打扮了,绣花鞋,长辫子,扎个红色蝴蝶结,穿白衬衣黑背带裙,是个洋气的女学生。可是从我记事起,母亲一直是天天忙得脚不沾地、累得腿弯脚软的农妇,最省事的短发,旧得发白的老式衣服,脸晒得黝黑,哪还有洋气的影子?⑧那就试试!母亲眼睛盈满笑意,上扬的嘴角是鼓励,我懂。挑了一朵刚开的,摘了叶子,别在她的左耳畔。母亲仔细照了一会儿镜子,顾盼之间,转头凄然一笑:“老了,配不上这鲜铮铮的花。”⑨“不!”我声音大得吓了自己一跳。栀子花太鲜亮太逼人了,生生放大了母亲的枯萎。我哆嗦着,从后背轻轻抱住了她,把脸贴在她散发着栀子花香的脸颊上:“妈妈,你真美!”⑩这是她七十九年岁月里第一次戴上栀子花,也是最后一次。(选自2023年12月22日《文汇报》,有删改)9.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4分)A.文章标题是栀子花,但第②段主要在写山栀子,与上下文并无联系,可以删去。B.文章第③段回忆了“我”与栀子花的初见,丰富了文章内容,避免平铺直叙。C.第④段划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栀子花的美,表现了作者对栀子花的喜爱和赞美。D.第⑦段划线句借四外公之口写出母亲年轻时的美丽,与“我”眼中的母亲形象形成对比,体现母亲因生活忙碌早已失去了对美的追求。E.第⑧段中,母亲先是“盈满笑意”,之后又“凄然一笑”,这两种不同的笑,表现出母亲对美好的向往与对生病衰老的感叹与无奈。10.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⑨段。(4分)“不!”我声音大得吓了自己一跳。栀子花太鲜亮太逼人了,生生放大了母亲的枯萎。我哆嗦着,从后背轻轻抱住了她,把脸贴在她散发着栀子花香的脸颊上:“妈妈,你真美!”11.文章结尾写到:“这是她七十九年岁月里第一次戴上栀子花,也是最后一次。”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说一说作者给母亲送栀子花有何用意?(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7分)送李端[唐]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①为客②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③何处期。【注释】①少孤:指自己早年丧父。②客:在外漂泊。③风尘:指社会动乱。1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点明送别主题,一个“遍”字写出了衰草之盛、绵延不绝,一片凄凉的景象。B.颔联写送别之景,“寒云”“暮雪”既点明是深冬时节,又营造了苍凉萧瑟的气氛。C.颈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还从侧面反映出时代动乱中人们背井离乡的艰难生活。D.尾联中的“空”字有“徒然”之意,诗人劝勉李端不要伤悲,因为很快就会再见。13.结合诗文,赏析尾联中的“泪”包含了哪些情感。(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7分)【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范蜀公呼我卜邻①苏轼范蜀公呼我卜邻许下,许下多公卿,而我蓑衣箬笠,放荡于东坡之上,岂复能事公卿哉?居②人久放浪,不觉有病,或然持养,百病皆作。如州县久不治因循苟简亦曰无事忽遇能吏百弊纷然非数月不能清净也。要且坚忍不退,所谓一劳永逸也。(选自《东坡志林》)【注】①本文为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范蜀公:即范镇,北宋名臣。他比苏轼大二十多岁,一直对苏轼关爱有加,是苏轼的忘年之交。②居:在这里表示“处于某种状态之中”。14.下面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中国古代纪年方法主要包括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等。“元丰六年”是干支纪年法。B.“卜”字有“占卜”“选择(处所)”“赐予”等义项,“范蜀公呼我卜邻”中“卜”的含义,应为“选择(处所)”。C.“而我蓑衣箬笠”中的“而”字,与“华而不实”中的“而”字用法一致。D.“岂复能事公卿”中的“事”,根据语境推测,是“侍奉”的意思。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如州县久不治/因循苟简/亦曰/无事忽遇能吏/百弊纷然/非数月不能清净也。B.如州县/久不治/因循苟简/亦曰无事/忽遇能吏/百弊纷然/非数月不能清净也。C.如州县久不治/因循苟简/亦曰无事/忽遇能吏/百弊纷然/非数月不能清净也。D.如州县/久不治/因循苟简/亦曰/无事忽遇能吏/百弊纷然/非数月不能清净也。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居人久放浪,不觉有病,或然持养,百病皆作。17.甲、乙两文都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甲文中,苏轼“寻”好友赏月;乙文中,苏轼“拒”好友之邀。试从这一“寻”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中国环保器材设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粮食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重庆市万州区五桥街道办事处招聘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人员2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老年医学科长期护理管理指南
- 2025年网络安全技术研发框架合同
- 2026年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浙江万里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让问候温暖人心国旗下讲话
- 房屋的变迁课件
- 胃出血检查报告图片
- 国家安全教育高教-第六章坚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 移动网格长资格认证考试题库(含A.B卷)
- 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Making friends 单元练习(人教版PEP·2024)
- 干部履历表填写范本(中共中央组织部1999年)
- DL-T2459-2021电力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功能
- 高中物理课件:Tracker软件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后测试卷班附有答案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