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ppt_第1页
记念刘和珍君.ppt_第2页
记念刘和珍君.ppt_第3页
记念刘和珍君.ppt_第4页
记念刘和珍君.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念刘和珍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位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译书尚未成功, 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2.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和作用。(重点) 3.学习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难点),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

2、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鲁迅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面旗帜!,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杂文集:热风坟南腔北调集华盖集而已集等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 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

3、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 3月18日,北京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示威大会。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奉段祺瑞之命,向群众队伍开枪;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群众死伤240多人,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

4、珍、杨德群。,天安门前请愿,鲁迅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参加了追悼活动。对烈士牺牲的悼念,对反动罪行的愤慨,对未来战斗的渴望,交织在鲁迅心中。4月1日,他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文章。,刘和珍(后中)(19041926),江西南昌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1926年3月18日带领学生参加天安门集会时遇难。,杨德群(19021926),湖南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预科学生,在“三一八”惨案中遇难。,注字音 寥落( ) 菲薄( ) 踌躇( )( ) 桀骜(

5、) 租赁( ) 黯然( ) 噩耗( ) 不惮( ) 喋血( ) 尸骸( ) 仆倒( ) 屠戮( ) 浸渍( ) 殒身不恤( ),lio,fi,chu,ch,o,ln,n,dn,di,hi,p,l,z,x,1.文章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二小节交代写作缘由; 第三至五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第六、七小节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3.第一、二小节中是否有提示文章思路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提示】提示性的话是“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两次: 第一“必要”,说的是悼

6、念遇害者刘和珍,表达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祺瑞执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 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4.第三至五小节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提示】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和珍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的经过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5.第六、七小节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提示】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

7、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一、祭死者 二、醒庸人 三、学潮中 四、惨案中概况 五、惨案中细节 六、请愿不足取 七、精神显希望,情感:悲愤,1. 根据文章和背景资料,概括本文主要内容。,【提示】记念刘和珍君是对“三一八”惨案的述评。 文章第一、二小节是说写作的缘由,侧重于探求本次死伤 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涉及三类人:反动势力、 爱国青年和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的“庸人”。他愤怒地控 诉段祺瑞执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表达了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另一方面则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

8、然而前行”。,6.文章写于1926年4月1日,在这里作者为什么用“中华民国”来纪年? 【提示】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民国了,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7.“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写出了作者压抑不住的悲愤,把读者引入悲愤的氛围。,8.作者为什么再三写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 和”? 【提示】强调刘和珍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 和反动文人的卑劣下流。,9.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 么话可说呢”“我说不出话”? 【提示】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

9、写,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说不出话来。尤其是后者,“尤使我觉得悲哀”。鲁迅每次触及走狗文人时,都表现出极大的鄙视,并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由此看出,作者因“悲”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种情感在文章一开始就升腾交织。,10.“庸人”“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 ”分别指什么人? 【提示】“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 “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

10、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是指对世界的态度极端的冷漠的人,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阮籍式的深情 离骚式的表述 读记念刘和珍君 吴礼明 在我的感觉中,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真是一篇至文。在同是纪念进步青年或革命者这一点上,我认为它的艺术成就远远超出了后来所写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一、在创作原动上,他善于摄取“现代社会的魂 灵”,他深感世态炎凉,窥熟于“世人的真面目”,尤其对那“宁蜷伏堕落而恶进攻”的国民精神深感愤怒。他的写作就是以所谓世态人情为着眼点来看取社会与人生,摄取其“魂灵”给人以惊心动魄的警示。,二、在创作的立场与原则上

11、,有一点通常被人忽视, 就是那个在故乡中就已经显露的人道主义思想和现实 主义的怀抱与民族之爱。我们知道作者有生计流离之忧, 但他又有着中国历代正直的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可贵品质, 尤其是那些自杜甫以来的关怀政治现实与民族前途的人们 身上所具有的。在意识的层面上,“我”更多的是传达出 一种“叹息肠内热”的文化政治情绪,因而读来颇能 撼动人心。,三、应当说,在本文中,鲁迅的思想情感是深刻而复杂的。鲁迅从不掩盖自己思想的复杂性,他善于解剖自己,甚至于无情,其精神尤其感人与可贵。,写作缘由,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及意义,刘和珍生平事迹及遇害经过,(悲痛 愤怒),2013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77周年纪念日。如果让你组织一场纪念活动,请你选择一个角度,为此活动拟写一则主题词。 答:_ 【解析】解答此题需注意必须切合纪念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