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国气候.ppt_第1页
高中地理中国气候.ppt_第2页
高中地理中国气候.ppt_第3页
高中地理中国气候.ppt_第4页
高中地理中国气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地理概况,中国的气候,冬季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气温自南向北递减,原因: 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 昼长较南方短,日照时间短,获得热量少。 北方临近冬季风源地,加剧了北方的寒冷。 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 最冷在漠河,最热在南海诸岛,(一)我国一月份等温线疏密状况及气温分布特点,一、中国的气温,原因: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昼长比南方长 夏季北方晴天较多,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最热在吐鲁番盆地,最冷在青藏高原,(二)我国七月份等温线疏密特点及气温分布特点,夏季等温线稀疏,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一、中国的气温,(三)温度带:,积温:10持续期内

2、日均温之和.,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高原气候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暖温带,等温线的判读,描述一月0等温线走向及影响因素 一月0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 纬度因素 七月东部24 、28等温线的走向 并判断影响因素 七月两条等温线大致平行与海岸线呈东北西南走向 海陆位置,描述冬季大兴安岭两侧等温线弯曲状况并分析原因。,大兴安岭西侧等温线向南弯曲,东侧向北弯曲,大兴安岭对冬季风阻挡,使西侧迎风坡气温低,东侧背风坡气温高,1据等温线的走向判断其影响因素,规律总结,海陆分布,【典例1】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回答下列问题。,(2

3、)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10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 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 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因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2等温线的闭合判读及影响因素,闭合的判断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总结,200C A250C,城市热岛效应,100C B150C,3等温线的弯曲及影响因素,(1)海陆分布对等温线的影响: 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凸出;海洋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出。,规律总结,夏季,陆地增温快,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出;海洋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凸出。,概括为:一(月)陆(向)南(弯曲),七(月)陆(向

4、)北(弯曲)。,3等温线的弯曲及其影响因素,(2)地形对等温线的影响:受地形影响等温线发生弯曲,弯曲规律“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规律总结,(3)洋流对等温线的影响:洋流流向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相同,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向高纬)凸出的为暖流,等温线向高值方向(向低纬)凸出的为寒流。,典例2下图为“某地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温度的范围是_,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依据上题结论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冬季乙、丙两地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3)试分析丁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由题干可知,右图为某地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应抓住等温线的特征来解读。,判读步骤一区域图一般要先

5、定位,如图中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为我国长江下游及东南丘陵地区。,判读步骤二观察等温线特征,主要从等温线数值大小、疏密、走向、闭合状况等方面去观察。此图等温线弯曲复杂,反映出该区域7月份气温分布较复杂,局部区域变化大,并有闭合现象。,判读步骤三根据等温线的分布规律,推断图示大部分区域气温高于28;结合“小于小的”可确定甲区域温度范围是2628。根据经纬网、海陆轮廓和甲区域的温度判断甲为山地(武夷山),进而推断甲区域温度低的原因是海拔高。,判读步骤四 分析图中乙、丙两地气温差异时,要注意到题干中条件的转换,问的是“冬季”,所以既要想到距海远近,又要想到冬季风的影响。所以正确回答应是:“丙热乙冷;丙

6、地离海近,受海洋影响,气温偏高;武夷山地形对冬季风阻挡,故丙受冬季风影响小(乙地相反)”。,判断步骤五在描述该类图特征和分析影响因素时,还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严密性。,如题目要求“分析丁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思路是读图得出“怎样弯曲?(向西北弯曲)”,分析“反映了什么特征(气温偏高)”,再思考“为什么?(河谷地带,地势较低)”。叙述时反过来由因到果,丁处为河谷地形(汉江),气温偏高,等温线向西北(西)凸出。这三个要点缺一不可。,【拓展训练1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1)(3)题。,(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

7、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B,(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B,【拓展训练2】 :右图为我国10积温分布图,写出图中D、E两处的地形名称并分析D、E两处较周围地区积温高的原因。,D为渭河谷地(或关中盆地),E为汾河谷地,两地海拔较周围地区低,受地形的影响地势低,气温高,积温也高,二.中国的降水,(一)降水的空间分布,800mm等降水量线: 秦岭淮河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降水的空间分布,400mm等降水量线: 大兴安岭西坡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二.中国的降水,1.4,(一)降水的空间分布,200mm等降水量

8、线: 内蒙古中部贺兰山柴达木盆地东南斜穿青藏高原,二.中国的降水,【典例3】: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据此回答1-2题.,A B C D,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太阳辐射 距海远近 季风风向 纬度位置,2影响甲地区等降水量线走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海陆位置 C季节风向D纬度位置,B,A,B位于泰山附近,由于处于泰山迎风坡,该地多地形雨,等值线向西北凸出,【典例4】 :右图是我国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图,试分析图中等值线在B处向西北凸的原因。,(二)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从上面柱状图可知我国降水季节变化有何特点?并分析原因。,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锋面雨带五月份

9、,五月南部沿海地区,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锋面雨带六月份,伏 旱,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锋面雨带七八月份,长江中下游伏旱天气:,时间:七月中旬到八月下旬. 成因:雨带北移后. 受副高 控制.炎热干燥.,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锋面雨带九月份,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总结,结 论,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东北,夏季风的进退,东部地区雨带推移,(1)副高北移快,势力强,则夏季风势力强,进得快北涝南旱 (2)副高北移慢,势力弱,则夏季风势力弱,进得慢北旱南涝,(三)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概念: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 地区叫季风

10、区.受夏季风影 响不明显的地区叫非季风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影响我国的二种夏季风:,东南季风:来自太平洋.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主要影响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影响我国的三种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贺兰山,【合作探究】据图分析下列天气现象出现的原因,六月江淮地区阴雨连绵的原因 受到江淮准静止锋控制 分析七、八月江淮地区晴空万里 锋面雨带北移,该地受副高控制 华北地区春旱严重原因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但雨带未到,降水较少,【典例5】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第(1)(2)题:,(

11、1)根据雨带在、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一般是 ( ) A.4 6月 B.6 7月 C.6 8月 D.5 8月 (2)如在 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的灾害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B,C,冬季风,夏季风,三、中国的气候特征,东部为季风气候(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 西北为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为高山气候,1、季风气候显著,冬季风:亚洲高压控制,寒冷干燥,从高纬陆地吹向低纬海洋, 盛行西北风(偏北风) 夏季风:夏威夷高压或副高控制,温暖湿润 东南风(东部地区,来自太平洋

12、) 西南风(西南地区,来自印度洋),2、雨热同期气候资源,3、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了解我国气候主要类型及分布。 从图中反映出我国气候有何特征?并分析原因。 分析我国气候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何影响?,1、寒潮:每年秋末、冬季、初春,从西伯利亚、蒙古侵入我国的强冷空气。严寒、大风、霜冻。 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影响,西藏、云贵地区影响小 2、台风:西北太平洋上的强热带气旋 影响我国广东、台湾、海南、福建 利:缓和长江流域的伏旱 灾害:狂风、暴雨、风暴潮 3、水旱灾害,四、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典例6】: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