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项目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工程监测项目监测方案_secret_第1页
某项目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工程监测项目监测方案_secret_第2页
某项目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工程监测项目监测方案_secret_第3页
某项目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工程监测项目监测方案_secret_第4页
某项目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工程监测项目监测方案_secre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30 下载文档可编辑 KC2010-8 基坑及周基坑及周边边建筑物工程建筑物工程监测项监测项目目 监测实施方案 昆明昆明 研究院研究院 KC201KC201 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工程监测项目实施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工程监测项目实施 方案方案 审审 批批: : 审审 定定: : 编编 写写: : 昆明勘 究院 2010 年 08 月 2 / 30 下载文档可编辑 目目 录录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5 1.1.基坑周边环境状况.6 2.监测目的和依据监测目的和依据.6 2.1.监测目的.6 2.2.监测依据.7 3.监测内容及项目监测内容及项目.8 3.1.监测范围.8 3.2.监测内容.8 3.

2、3.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10 3.4.监测点的保护措施.13 4.监测方法及精度监测方法及精度.16 4.1.基坑内外情况观察方法.16 4.2.水位监测方法.16 4.3.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测斜).16 4.4.基坑顶部及围护墙顶水平、垂直位移监测.17 4.5.周边建筑垂直位移监测.18 4.6.周边建筑物倾斜监测.18 4.7.支护桩内力监测方法.18 4.8.围护桩应力监测方法.19 5.监测期及监测频率监测期及监测频率.20 5.1.监测期.20 5.2.监测频率.20 6.监测报警(应急预案)及异常情况监测措施监测报警(应急预案)及异常情况监测措施.21 6.1.监测报警值.21

3、 6.2.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24 7.监测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监测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25 7.1.监测数据记录、分析与处理.25 7.2.监测报表和信息反馈系统.25 8.监测人员的配备及现场组织机构监测人员的配备及现场组织机构.26 8.1.现场组织机构.26 8.2.现场组织机构图的描述.26 8.3.现场项目部各成员的职责与权限.27 8.4.现场人员配备.28 9.监测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监测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29 3 / 30 下载文档可编辑 9.1.仪器设备选型.29 9.2.仪器设备采购.30 9.3.监测仪器设备的检验和率定.30 9.4.监测仪器安装和埋设.30 10.监

4、测工作实施步骤安排监测工作实施步骤安排.32 10.1.前期准备阶段.32 10.2.测试仪器、设备的现场埋设、安装阶段.32 10.3.初始数据采集阶段.32 10.4.深基坑施工的安全监测阶段.32 10.5.监测的成果资料及提交.33 11.安全及现场管理制度、质量保证措施安全及现场管理制度、质量保证措施.34 11.1.作业安全.34 11.2.质量保证体系.35 11.3.关键工程部位的监测措施.35 12.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36 13.监测单位的责任监测单位的责任.37 1.工程概况 据规划总平面图,本地块规划总用地面积 215519.64,净用地面积 19344.77。

5、主楼 A 区(北侧)高层办公楼区域基坑开挖深度为 18.90m;主楼 B 区(南侧)高层住宅 楼区域开挖深度为 22.60m。 在主楼 A 区西北侧的局部范围,主楼区的支护桩与裙楼区的支护桩在该处相交,交 接处的裙楼区的咬合桩墙与主楼区咬合桩先行同时施工。考虑对东侧地铁、管线及南侧 广发银行的保护,在主楼区开挖前将裙楼东侧及南侧范围的咬合桩支护体施工完成以形 成隔离。 本工程地下围护结构采用顺作法施工。基坑围护型式:主楼 A 区浅层先卸土放坡开 挖 2.0m,深层临时支护桩采用钻孔咬合桩,坑内竖向设置三道钢筋混凝土环形支撑;主 楼 B 区浅层先卸土放坡开挖 2.0m,深层临时支护桩采用钻孔咬合

6、桩,坑内竖向设置四道 钢筋混凝土环形支撑。 本基坑周边环境复杂,尤其基坑东侧临近盾构区间及地铁车站,在基坑施工过程中 应根据监测情况,对保护建筑、周边市政管线、道路以及建筑物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具体措施由各方协商确定。本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 本工程重要性等级属一级工程,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一级(复杂地基),场地 复杂程度等级为一级。 4 / 30 下载文档可编辑 考虑对东侧地铁、管线及南侧广发银行的保护,在主楼区开挖前将裙楼东侧及南侧 范围的咬合桩支护体施工完成以形成隔离。 在主楼 A 区西北侧的局部范围,主楼区的支护桩与裙楼区的支护桩在该处相交,交 接处的裙楼区的咬合桩墙与主楼区咬合

7、桩先行同时施工。 主楼 A 区、主楼 B 区浅部 2.0 米采用放坡开挖的方式,开挖至相对标高-2.500,深 层临时支护桩采用钻孔咬合桩搭接 300,咬合桩分 A、B 两序桩,咬合桩桩底标高控制原 则:咬合桩嵌固深度以进入破碎灰岩不少于 2.00 米为准;在局部层破碎灰岩缺失处,咬 合桩嵌固深度以桩底标高至 层中等风化灰岩层顶为准。 1.1. 基坑周边环境状况 拟建的 KC2010-8 地块项目场地东侧是五一路,最近建筑距基坑边约 57 米,南侧是广 东发展银行(35 层)和船舶大厦(18 层),最近建筑距基坑边约 2.4 米,是本次支护的 重点和难点;北侧为银海国际公寓和市图书馆;西侧为中

8、房公司住宅组团、省邮电管理 局宿舍、市冶金设计院宿舍,最近建筑均距基坑边约 15 米左右;据调查,周边建筑均为 浅基础,对地基变形敏感。经向业主了解,周边地下管线多,煤气、天然气、电讯、上 水管、排水管及电力等管线干管。本基坑周边环境复杂,尤其基坑东侧临近盾构区间及 地铁车站,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监测情况,对保护建筑、周边市政管线、道路以及 建筑物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具体措施由各方协商确定。本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 2.监测目的和依据 2.1.监测目的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地质条件较差,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周期长。基坑北、 东、西侧既有建筑物较密集,且离基坑边缘较近,是本次支护的重点和难

9、点。特别在南 侧和北侧,有高层建筑物,应重点保护,是本次监测的重点。同时场地地下水较为复杂, 水位高、水量大,可能会出现侧壁流砂、坑底管涌等不良现象,因此,渗漏水的监测也 是本次监测的重点。本工程基坑为一级,破坏后果严重,稍有疏忽或出现问题,必然带 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为了切实保证基坑及周围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 的安全,及时跟踪掌握在基坑开挖和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现象,为建 5 / 30 下载文档可编辑 设、设计和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挖方和施工进度,确保基坑及周围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 线的安全,发现问题及时预警,为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提供技术依据。 为了切实保证基坑及周围建

10、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的安全,及时跟踪掌握在基坑开 挖和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现象,为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挖 方和施工进度,确保基坑及周围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的安全,发现问题及时预警, 为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提供技术依据。 2、通过对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的观测,以及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与计算,进行预测和 反馈,决定是否需要对支护结构、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以确保 支护结构的稳定及环境的安全。 3、现场监测的结果用于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 工快捷的目的。 4、通过监测数据与预测值比较可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 以确定

11、和优化下一步的施工参数,做到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 5、通过监测收集数据,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及相关规程的制定积累经验。 6、周边建筑物的现状、管线、路面监测。入户调查主要指房屋原始情况和基坑开挖 后造成房屋开裂等情况调查标注(南侧的广发银行、北侧的银海公寓不要求入户调查)。 2.2.监测依据 2.2.1. 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2.2.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 2.2.3.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 9258-97) 2.2.4.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20

12、06 2.2.5.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2.6. 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 16818-2008 2.2.7. KC2010-8 地块项目基坑支护设计地块项目基坑支护设计 6 / 30 下载文档可编辑 3.监测内容及项目 3.1.监测范围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项目的监测工作范围是“KC2010-8 地块项目”项目基坑支护 结构变形及应力、地下水位、周边地面变形及周围建筑物变形。 3.2.监测内容 根据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设计图纸、相关规范及基坑周边环境,结合 规范要求,本基坑需进行以下项目的监测,监

13、测周期为 5 个月左右; 3.2.1. 基坑内外情况观察(巡视检测) 对工程现场进行日常巡视。 1、巡视检查的程序:巡视检查程序包括检查项目、检查顺序、记录格式、编制报告 的要求以及检查人员的组成和职责等内容。 2、巡视检查的内容包括: 支护结构: (a)支护结果成型质量; (b) 冠梁、支撑有无裂缝出现; (c) 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 (d) 墙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 (e) 基坑有无涌土、流沙、管涌。 施工工况: (a)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b) 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撑设置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c) 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

14、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 (d) 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周边环境: (a)周边管道有无破损、泄漏情况; 7 / 30 下载文档可编辑 (b) 周边建筑有无新增裂缝出现; (c) 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 (d) 邻近基坑及建筑的施工变化情况。 (e)周边建筑物的现状、管线、路面监测。南侧的广发银行、北侧的银海公寓不要 求入户调查。 监测设施: (a)基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 (b) 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c) 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3、巡视检测如果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应及时通知建设方及其他相关单位。 3.2.2. 仪器监测,见下表 监测内容监测部位监测点数量 监测周期

15、 (小时) 基坑及围护墙顶部水平及竖向位移基坑及立柱75 点 周边建筑竖向位移东、西侧约 9 深层水平位移东、南、西侧约 4 孔*28 点 支护桩内力东侧约 5 桩 45 点 地下水位周边约 10 孔 周边建筑倾斜东、西侧约 6*2 日常巡视周边约 70 组日 以上监测频率可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适当调整,例如,基坑开挖较浅时,监测周期可 适当加长,基坑挖至深部或有特殊情况时,所有项目加密至每日一次甚至跟踪监测。 8 / 30 下载文档可编辑 3.2.3. 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和保护 3.3.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 3.3.1. 变形监测基准网点 1、选择在离开基坑 60 米外通视良好、地基稳定且易于

16、保存的地方埋设。 2、基准点标志用 18mm 的钢筋加工而成,长约 4050cm,一端加工成半球形,顶 部刻化一个十字丝,十字丝宽度应小于 0.2mm。 3、在选定的位置如为坚硬地面,用冲击钻钻孔后,在测杆上抹上植筋胶后打入地下, 露出地面约 10mm,周围用水泥砂浆抹平,采购保证测杆牢固地锲入地下;在基础较软的 地方,挖一个 0.3m0.3m0.8m(长、宽、深)的基坑,用混凝土回填约 0.7m,放入测 标,露出混凝土面 5mm,上部制作一个厚约 4cm 的保护盖。 4、此点既作为平面位移基准点,又作为垂直位移基准点。 3.3.2. 竖向位移监测点 1、竖向位移监测点的标志采用 18mm 的

17、不锈钢加工而成,长约 16cm,一端弯折出 长 5cm 的直角钩,顶部打磨为半球形。 2、当测点布置在建构筑物上时在墙角的出露混凝土的地方,用冲击钻进行水平钻孔, 用植筋胶将钢筋植入孔内,安放结实,弯头向上,表面用砂浆抹平,测量标志头离开墙 面 5cm。 3.3.3. 水位监测井布置 1、采取在基坑周围布置 11 个水位监测井,具体布置情况见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2、水位管监测井在止水桩施工完成后安装,采用地质钻机钻孔方式埋设,钻孔孔径 110mm,钻孔垂直度小于 5。钻孔深度必须达到设计水位一下 23m。 3、检查钻孔是否通畅,核实钻孔深度和倾斜度;打捞钻孔,清除孔内淤泥和沉渣。 4、水位管采

18、用 PVC 管,将水位管用接管连接后,用自攻螺丝拧紧,依次将其放入孔 中,边接边放。 5、水位管接好放入孔内后,就可以进行回填。回填原料为中粗沙,回填速度不能太 快,以免堵塞后回填料下不去,从而形成空隙,最好时隔一两天后再去检查一下,填料 下沉后再填满之后即可,管子周围加上保护措施。 9 / 30 下载文档可编辑 3.3.4. 土层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管布设 用钻机打孔方式布设,共布设 11 根测斜管,管长 15 米,为防止施工时破坏测斜管, 在测斜管外顶部加钢套管保护。测斜管的上口必须高出地面约 20cm。 3.3.5. 支撑应力计的布设 监测点设置在支撑内力较大或在整个支撑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水

19、平杆件(支撑围檩) 上。在支撑施工过程中,首先在地面将钢筋应力计焊接、按装到杆件相应位置的钢筋上, 同钢筋一同植入到支撑杆件中。在此过程中,需施工单位配合,我方将派员到现场(不 管是白天还是深夜),确保钢筋计埋设的位置和方向满足测试的相关技术要求,将导线 沿钢筋主筋绑扎好,防止导线、钢筋应力计在焊接过程中被损坏。 支撑的监测截面选择在两支点间 1/3 部位或支撑的端头,每一监测截面安装一只钢 筋应力计。 本工程设计支撑为环形钢筋混凝土支撑,主楼A区坑内设三道砼圆环支撑,主楼B区 坑内设四道砼圆环支撑。主楼A区、主楼B区各布置四个监测断面,每道支撑1个监测点, 共布置28个支撑内力监测点。 1.

20、钢筋计在安装之前应先用绝缘胶带进行包裹,避免设备与混凝土直接接触。 2.钢筋笼绑扎完毕后,分别在两根选定的外侧主筋上将钢筋计串联或并联,焊接在 预留位置。保证同一高程上的两个钢筋计连线在钢筋笼放入基坑时与基坑边线垂直。 10 / 30 下载文档可编辑 3.按钢筋直径选配同直径的钢筋计,将仪器两端的连接杆分别与钢筋焊接在一起, 焊接强度不低于钢筋强度。焊接过程中应用毛巾或其他布料盖住钢筋计,并不断向毛巾 或其他布料浇凉水,避免温度过高而损伤仪器。 4.钢筋计焊接时应对电缆进行覆盖保护,避免在焊接过程中焊渣飞溅损坏电缆,各 钢筋计及电缆编号后将电缆集束绑扎后呈“S”形向上引出电缆直到桩顶位置,绑扎

21、距离 宜为 0.5m。 5.仔细检查钢筋计焊接位置和电缆编号无误后,方可后续施工,浇捣混凝土时导管 应远离仪器 0.5m 以上,防治损坏。 3.3.6. 围护墙应力计的布设 在钻孔灌注桩或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首先在地面将钢筋应力计焊接、按装到相 应位置的钢筋笼上,同钢筋笼一同植入到桩体或维护墙体中。在此过程中,需施工单位 配合,我方将派员到现场(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确保钢筋计埋设的位置和方向满足 测试的相关技术要求,将导线沿钢筋主筋绑扎好,防止导线、钢筋应力计在焊接过程中 被损坏,在钢筋笼顶部,焊接 3.0m 左右,直径 50 的钢管,将导线穿入钢管中,钢管 顶部用醒目标志提示,以防在挖土

22、和剖桩头时确保钢筋应力计导线不被损坏。上部电线 用红漆涂抹,提醒现场各方注意保护测试仪器的信号电缆。 本工程设计围护墙为圆形,主楼 A 区、主楼 B 区各布置四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 面布置 5 个监测点,监测点竖向间距 5 米,共布置 40 个围护墙内力监测点。 11 / 30 下载文档可编辑 3.3.7. 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布置 在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和建筑物的伸缩缝等处布设。原则上离基坑较近处多布, 离基坑较远处少布。在每栋建筑物外墙正负零以上 1015cm 处,每间隔 12 米左右设一 沉降观测点。测点与建筑物之间不允许松动。 3.4. 监测点的保护措施 现场监测仪器设备的损坏主要分

23、为:施工损坏、人为损坏、安装埋设损坏和不可预 见因素损坏这四大类,针对这四大类损坏原因分别采取的防范保护措施如下。 3.4.1. 施工损坏的保护措施 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监测部位与施工区域发生冲突,从而造成监测设施被施工 和机械损坏(挖除、钻孔、浇筑等)。 针对施工损坏,采取的防范保护措施有: (1)了解熟悉施工的情况和方法,与施工方密切配合,需在不受施工影响、具备监 测仪器安装埋设的技术条件后,才进行监测仪器的安装埋设和钻孔。 (2)加强现场巡视,在施工期间做到每天有监测人员在现场巡视,发现情况及时汇 报。地连墙剔凿、冠梁钢筋安装及浇灌混凝土时,应专人负责封口及看护管、线,防止 碰伤,如有

24、坠物或管体破裂现象发生时,应立即采取清除、修补措施 (3)在开挖过程中,槽内水位监测点应加盖防护,防止泥块等杂物掉入监测井中造 成淤塞影响观测。在基坑开挖时,降水井周围 0.5m 范围内土采用人工清理。井口高于槽 底 500mm,防止槽底表面水流入井内,影响监测。 (4)监测点布设必须按图施工,布设点周围不得堆积大体积或过重材料,以防止影 响观测数据准确性。 (5)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开监测点或监测设施;如果遇到必须对监测 点进行损坏的情况,请提前通知现场监测人员,协商处理。 (6)密切保持与施工单位的联系和配合,及时将监测设施情况反馈给有关方面,当 发现监测与施工有冲突时及时报告。

25、 (7)在已安装埋设的监测设施上设醒目标记,并通知周围有关人员注意保护。 12 / 30 下载文档可编辑 3.4.2. 人为损坏的保护措施 主要是指监测设施受到人为有意的损坏,如监测仪和监测点被砸毁、监测孔被堵、 监测设施被盗等。针对人为损坏,我们采取的防范保护措施是采用牢固可靠的保护设施, 使人为无法破坏。 (1)观测孔孔口均浇筑钢筋砼保护墩,所设盖板需用我们的专用工具才能打开,其 余人员无法打开。 (2)在桩顶用砖砌一个观测房,将所有观测电缆引入其中,加锁保护。当监测设施 暴露在外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使之隐蔽。 3.4.3. 安装埋设损坏的保护措施 是指在安装埋设过程中由于措施不当,造成仪器

26、设备的损坏。如仪器设备安装以后 不能正常工作,观测孔埋设过程中被堵塞等。针对安装埋设过程中的损坏,采取的措施 有: (1)在安装埋设以前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技术要求,并进行预安装,明确安装人 员各自的职责,安装过程中细致认真。 (2)测斜管、钢筋计传输线绑在地连墙钢筋笼内侧,钢筋笼下笼时设专人看护,不 得碰撞,防止损伤,安装埋设过程中随时用仪表监测仪器设备的工作状况,发现异常立 刻返工。 (3)在安装埋设过程中采取一定的保护手段,观测孔回填砂时要慢慢地放,必要时 在砂中加水。 (4)仪器设备安装以后,在埋设以前一直有人值班看守,直至仪器设备埋入;在安 装埋设以后,保护设施安装以前,也要有人值班

27、看守直至保护设施安装。 3.4.4. 不可预见因素损坏的保护措施 是指人为无法控制的损坏,针对不可预见因素的损坏,采取的措施有: (1)加强安全预报和人工巡视检查,发现险情时,经上级同意,在可能的条件下立 即撤除能撤走的仪器设备,减少损失。 (2)仪器设备由于不可预见的因素被损坏以后,立即向施工方负责人报告,如有必 要,经同意,重新安装埋设相应仪器设备。按施工图纸的要求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 13 / 30 下载文档可编辑 (3)现场监测点设醒目颜色标注编号及类型,观测结束后应立即采用专用盖板防护 管体,防止物品坠入测斜管影响下次观测。基坑周围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布置完毕,用油 漆作上标记,提示

28、人们不要破坏,平时观测时告诉附近的居民保护好沉降观测点,因为 沉降观测对他们也有利。如果遭到破坏时,应尽快在原来位置或尽量靠近原来位置补设 测点,再联测已知点,归算到以前的数据上,保证该点观测数据的连续性。 4.监测方法及精度 4.1.基坑内外情况观察方法 观察方法采用巡视法,观察内容包括基坑周围地面裂缝、塌陷、地面超载及基坑隆 起、渗水情况,基坑开挖的地质及其变化情况和支护结构状态等。参照上述内容根据基 坑工程的开挖进度情况,随开挖随进行观察。要求观察人员作到以下两点: 1、首先熟悉每天的监测情况,根据每天监测的数据,做到心中有数和有目的的进行 观察,并做好每天的观察日志。 2、熟悉和了解基

29、坑开挖的进程和工况,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4.2.水位监测方法 进行地下水位监测就是为了预报由于地下水位不正常下降引起的地层沉陷。水位监 测井采用大口井,水位监测井深度应超过基坑的开挖深度。采用钢尺水位计(仪器精度 1 毫米)观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在水位观测井顶部选用一点,做为观测井水位的基准点 (与水准网点连测),从此基准点开始,将水位计探头沿水位井下放,当碰到水时接受 机会发出蜂鸣声,此时读出至基准点的读数,再结合管口基准点的高程,就可以求出地 下水位的绝对高程,进而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精度:测量误差不大于 5 毫米。 4.3.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测斜) 本项监测是深入到地下土体内部,用测斜

30、仪自下而上测量预先埋设在围护体内的测 斜管的变形情况,以了解基坑开挖过程中,作为围护体周边土体在深度方向上的水平位 移情况。实测时首先将测头导轮高轮向基坑内侧方向放入测斜管,使测头上的导向轮卡 在测斜管内壁的导槽中,沿槽划至管底以上 50cm (防止掉入异物时测头无法到达起测位 置而影响数据连续观测),测读时由管底开始,利用测读仪每提升 0.5 m 读数一次,直 14 / 30 下载文档可编辑 至管口。拿出侧头后旋转 180 度重测一次,两次测量的深度必须一致。由管底到管口的 各段位移累计相加,即为各测点的实际位移。 性能指标:传感灵敏度 0.04、精度4mm/15m。 4.4.基坑顶部及围护

31、墙顶水平、垂直位移监测 1、水平位移监测: 利用高精度徕卡 TCA2003 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进行观测,在水平位移基准点上设 站,量测站点至监测点的距离和水平角,计算出每个监测点的坐标。首期连续观测两次, 两次所得的坐标值取中数作为初始值,以后每次观测值均与初始值比较,以求得水平位 移量的单次变化值、累计变化值和变化速率。 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mmmm) 累计值 D(mm) D2020D4040D60 水平位移报警值 变化速率 VD(mm/d)VD22VD44VD6 监测点坐标中误差 0.31.01.53.0 注 1、监测点坐标中误差,是指监测点相对测站点(如工作基点

32、等)的坐标中误差,为点位中误差的 12; 2、当根据累计值和变化速率选择的精度要求不一致时,水平位移监测精度优先按变化速率报警值的要求确定; 3、本规范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标准。 2、垂直位移监测: 采用高精度 DNIN 12 型自动安平水准仪、配合铟钢标尺进行测量。用光学测微法行 观测,测前应对仪器、标尺进行检定,每次观测前应对仪器 I 角进行监测,I15 。控 制网及首次观测可采用单程双测站观测,其后可采用单程单测站观测,监测点必须构成 闭合环,以确保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中规定的二级变形测量精度。基准点选在离基坑 50m 以外的地方(基准点采用 15mm 左右、长度 1.01.5m 的钢筋打

33、入地下,地面用砼 加固,或设置在年代较老且结构坚固的建筑物上),形成一个地面控制网,定期校核。 在基坑降水前对各监测点进行首次观测时,应对各观测点连续观测两次,两次高程取中 数作为初始值,以后每次观测值均应与初始值比较,以求得垂直位移量的累计值及本次 变化量。 3、精度:按国家水准二等精度要求,每个测点的测站高差中误差不大于 0.5 毫米。 竖向位移监测精度要求(竖向位移监测精度要求(mmmm) 15 / 30 下载文档可编辑 累计值 S(mm) S2020S4040S60 竖向位移报警值 变化速率 VS(mm/d)VS22VS44VS6 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 0.150.30.51.5 注

34、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是指相应精度与视距的几何水准测量单程一测站的高差中误差。 4.5.周边建筑垂直位移监测 1、测量方法: 采用高精度 DNIN 12 型自动安平水准仪、配合铟钢标尺进行测量。用光学测微法进 行观测,测前应对仪器、标尺进行检定,每次观测前应对仪器 I 角进行监测,I15 。控制网及首次观测可采用单程双测站观测,其后可采用单程单测站观测,监测点必 须构成闭合环,以确保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中规定的二级变形测量精度。基准点选 在离基坑 50m 以外的地方(基准点采用 15mm 左右、长度 1.01.5m 的钢筋打入地下, 地面用砼加固,或设置在年代较老且结构坚固的建筑物上),形成一个地面

35、控制网, 定期校核。在基坑降水前对各监测点进行首次观测时,应对各观测点连续观测两次, 两次高程平均值取中数作为初始值,以后每次观测均应与初始值比较,以求得垂直位 移量的累计值及本次变化量。 2、精度: 按国家水准二等精度要求,每个测点的测站高差中误差不大于 0.5 毫米。 4.6.周边建筑物倾斜监测 对层高六层以上,外立面上下具备通视条件且能到屋顶的周边建筑物进行激光铅直 法倾斜观测。 周边建筑物倾斜的测定: 在建筑物上设定倾斜观测上下标志,并编号,将激光三维定向仪置于建筑物墙角, 该仪器具有自动整平功能并发射铅直激光,通过测量建筑物上、下外墙与激光束的水平 距离即可得出建筑物单侧倾斜量及倾斜

36、方向,再由激光测距仪测定建筑物高度,通过计 算出建筑物的原始倾斜率。 初始值测定后,定期采用激光铅直法进行倾斜测量,两期测值相减即可得出建筑物 倾斜变化量。 16 / 30 下载文档可编辑 4.7.支护桩内力监测方法 采用振弦式钢筋应力计来监测支护桩或地下连续墙内部钢筋应力的变化。振弦式 钢筋应力计工作原理是利用一根张拉并固定在应力计变形段两端中心位置的钢弦,在 受力变形后自振频率发生改变,求出钢弦应力的大小,进而推算出被测钢筋受力的变 化。钢筋应力计算公式如下: P=KF+bT+B 式中:P被测钢筋的荷载(KN); K钢筋计的标定系数(KN/F); F钢筋计输出频率模数实时测量相对于基准值的

37、变化量(F); b钢筋计的温度修正系数(KN/0C); T钢筋计的温度实时测量相对于基准值的变化(0C); B钢筋计的计算修正值(KN); 观测时利用振弦式频率接收仪,测得钢筋计在受力后的自振频率读数,经上述公式转 换后求出支撑的内部应力应变。 仪器精度:2HZ。 4.8.支撑应力监测方法 采用振弦式钢筋应力计来监测支护桩或地下连续墙内部钢筋应力的变化。振弦式钢 筋应力计工作原理是利用一根张拉并固定在应力计变形段两端中心位置的钢弦,在受力 变形后自振频率发生改变,求出钢弦应力的大小,进而推算出被测钢筋受力的变化。钢 筋应力计算公式如下: P=KF+bT+B 式中:P被测钢筋的荷载(KN); K

38、钢筋计的标定系数(KN/F); F钢筋计输出频率模数实时测量相对于基准值的变化量(F); b钢筋计的温度修正系数(KN/0C); T钢筋计的温度实时测量相对于基准值的变化(0C); B钢筋计的计算修正值(KN); 17 / 30 下载文档可编辑 观测时利用振弦式频率接收仪,测得钢筋计在受力后的自振频率读数,经上述公式 转换后求出支撑内部应力应变。 仪器精度:2HZ。 5.监测期及监测频率 5.1.监测期 本项目基坑施工约 6 个月,监测期按 6 个月确定。 5.2.监测频率 1、基坑内外情况观察:成孔施工过程中每三天观测一次;基坑开挖过程中每开挖到 一层锚杆标高连续监测三天,每天一次;基坑开挖

39、到基底后连续监测三天,每天一次; 以后每七天监测一次;整个施工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需每天观测一次,直至稳定后停 止监测。 2、基坑顶部及围护墙顶水平、垂直位移监测:基坑开挖前观测初始值,基坑开挖每 两天观测 1 次,主体施工中每周观测 1 次,直至稳定后停止观测。 3、水位监测:降水前观测初始值,基坑开挖每天观测 1 次,主体施工中每周观测 1 次。 4、深层位移监测:基坑开挖前观测初始值,基坑开挖每天观测 1 次,主体施工中 2 天观测 1 次,主体完成后每周观测 1 次,直至稳定后停止观测。 6、周围建筑物沉降变形、倾斜监测:基坑开挖前开始观测,基坑开挖每两天观测 1 次,主体施工中每周观

40、测 1 次,直至稳定后停止观测。 7、当出现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 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沙、管涌、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时,监测频率应按照 2 次/d 来实施。直至稳定后停止观测。 现场仪器监测的监测频率现场仪器监测的监测频率 基坑设计深度(m) 基坑类别施工进程 5 5101015 15 5 1 次/1d1 次/2d1 次/2d1 次/2d 一级 开挖深度 (m) 510 - 1 次/1d1 次/1d1 次/1d 18 / 30 下载文档可编辑 10- 2 次/1d2 次/1d 注:1、有支撑的支护结构各道支撑开始拆除到拆除完成后 3d 内监测

41、频率应为 1 次/1d; 2、基坑施工至开挖前的监测频率是具体情况而定。 以上监测频率可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适当调整,例如,基坑开挖较浅时,监测周期可适 当加长,基坑挖至深部或有特殊情况时,所有项目加密至每日一次甚至跟踪监测。 6.监测报警(应急预案)及异常情况监测措施 6.1.监测报警值 依据 KC2010-8 地块项目基坑支护设计(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图纸, 结合有关规定、规程,确定监测报警值。 1、本基坑报警值按基坑等级的不同报警值不同, 共分为两级报警:(1)橙色报警: 提请相关单位注意;(2)红色报警:情况警急,通知相关单位立即停止施工,并启动应 急预案。 在每天的日报中,

42、如有报警信息,用相应的橙色或红色标示; 当达到下表中的报警值时,为橙色报警,通知相关单位提起注意: 基坑类别 一级 累计值 序号 监测 项目 支护结构类型 绝对值 /mm 相对基坑深度(h)控制 值 变化 速率/mmd-1 水泥墙300.3%5 1 顶部水平位 移 灌注桩250.3%3 水泥墙200.3%3 2 顶部竖向位 移 灌注桩100.2%23 4立柱竖向位移253 5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 移 253 6坑底隆起(回弹)253 72支撑内力、围护墙内力60%70% f2 注:1h 基坑设计开挖深度;f1 荷载设计值;f2 构件承载能力设计值; 当达到下表中的报警值时,为红色报警,通知相关单位立即停止施工,并启动应急 预案: 19 / 30 下载文档可编辑 基坑类别 一级 累计值 序 号 监测 项目 支护结构类型 绝对值(mm) 相对基坑深度(h)控 制值 变化 速率(mm/d) 水泥墙350.4%10 1 顶部水平位 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