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数据挖掘与非遗活化研究_第1页
互联网大数据挖掘与非遗活化研究_第2页
互联网大数据挖掘与非遗活化研究_第3页
互联网大数据挖掘与非遗活化研究_第4页
互联网大数据挖掘与非遗活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6 2013年第3期 总第119期 新闻大学 JOURNALISM BIMONTHLY 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各个群体在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下不断变化, 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得到创新,这些文化遗产使人类自身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 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激发出创造力。互联网2.0让非遗数字化,海量的数据遗存就摆在面 前,随着互联网大规模数据的出现,哪些类型的大数据挖掘在当前对人类最具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说法进入我国时间不算很长,现在仍有很多人对非遗的认识还迷糊 不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个性、审美 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

2、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 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 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国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保护现状堪忧。 国内外对非遗的关注在逐渐上升,但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能受到瞩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能 够在如此漫长的历史途程中经历诸多包括政治和浩劫在内的而不衰、而且在流传过 程中因不断吸收新的因素、扬弃失效的或过时的因素而蜕变、更新,媒介在其中的作用功不可忽 视。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划分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前者的 内涵和外

3、延大体与传统的文物一致。相较历史悠久的“文物”而言。无论是“文化遗产”还是 互联网大数据挖掘与非遗活化研究 吴祐昕1 吴 波2 麻 蕾3 (1.复旦大学 新闻学院,上海 200433;2.江南大学 商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3.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作者简介 吴祐昕,复旦大学新闻学院09级博士研究生,江南大学产品创意与文化研究中心,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吴 波,江南大学商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 麻 蕾,江南大学设计学院2012届本科生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 ,项目号:11YJAZH101;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

4、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 11YSB002;江南大学产品创意与设计文化研究中心专项研究资助项目。 新媒体研究 【摘 要】在WEB2.0时代,互联网上的数据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时刻都有新的数据出现。除新闻数据外,如 论坛、博客等数据都随时间和空间的扩展,共同构成了互联网大规模数据,简称大数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在非 遗信息流传过程中因不断吸收新的因素、通过扬弃而蜕变、更新,从而获得生存和继续传袭下去的活力。本文拟通过对 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非遗项目进行媒体活跃度分析,对互联网大规模数据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和成 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应策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在传播学领域找出方法和

5、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大规模数据(大数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点话题检测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67 “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很新的概念。“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际通用概念的历史不长,我国也 是在1985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后才第一次将文化遗产概念引入国内。 国际通行的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其范围在公约中有明确表述,即纪念性创作物、建筑群和遗 址,这类文化遗产大体相当于我国的不可移动文物(但一般不包括当代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范同,依据公约规定为五个方面: (1)口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 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

6、)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 手工艺技能。2006年我国开始整理和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于我国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有积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相传、口传心授的、活态的 文化遗产。体现着智慧和精神,是一个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 二、基于大数据挖掘的“非遗”研究架构 “大数据”有不同的解释,其中有一条已成共识:“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 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1数字媒体时代的大数据就是指动态的、 瞬间变换的,而非静止的数据。IDC研究表明,数字领域存在着1.8万亿GB的数据,这些大数据具 有交互性,突发

7、性,数量巨大,类型繁多,高噪声,多源异构,价值密度特性。 2.1互联网大规模数据(简称大数据)的三个特征 2.1.1 大数据越来越快 一方面,数据形成越来越快,海量数据在规模上呈现加速度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数据 “沉没”越来越快,海量数据中有很大部分迅速离开新知识和信息机制的作用空间,不再发挥 作用。大数据,更多地与即时趋势联系在一起,与人类的即时行动联系在一起。大数据时代的到 来,是因为移动化,以及因此而导致的人类信息处理的即时性的增强。大数据中有很大的部分是 与人类的移动活动有关的即时数据,这个特性和非遗的流传方式吻合。 2.1.2 大数据的价值挖掘变得更加简易,同时也更加艰难 把大数据

8、理解为即时分析,与传统研究方法相比,大数据的生命周期往往更短,往往与用户 的即时行动紧密相随,一旦用户的即时活动结束,相应的大数据很快就会趋于“沉没”,虽然或 多或少地这些数据在地理信息、用户习惯等方面有一定的延时价值,但总体而言已经不能与用户 的即时活动相关联和相作用。大数据的即时价值挖掘只须围绕用户的即时活动,在挖掘对象的范 围、时间上都相对简易化。非遗依托于“传承人”的存在而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说,和大数据的 特性相符。导致某些方面的挖掘更加简易,某些方面则更加艰难。 2.1.3 大数据是个人化和社会化的大数据 个人的大数据汇聚起来,形成“个人的大数据”,我们可以说大数据时代,既是全球、全

9、 人类的大数据时代,同时也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个人化、个性化的大数据时代。Web2.0概念中,把 “个人化”作为互联网核心升级的特征。“大数据”代表着新的,本质上是个人化的继续延 伸和深入发展。 大数据是个人化数据,是社会化数据,是个人化与社会化高度结合的数据。非遗同样也是如 此,是在整个社会关注下,才能发展和传承下去的。个人化与社会化的结合程度更加紧密是其相 对于Web2.0数据构成的重大进化:微观数据支撑宏观,宏观数据影响微观数据;数据运动与人和 社会活动紧密联结;数据不再按网络的物理结构分布和组织,而是按个人关系和社会关系结构重 组。非遗得到结构化的关注,才能呈现可持续发展态势。 2.2“百

10、度指数”和“Google趋势数据”工具 大数据时代是知识管理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社会状态,其最大的特征,一是实现了“知识”内 涵和外延的突破,大数据实质上就是实现了合纵联合后的知识体系;二是实现了将知识管理从组 68 织向社会的宏观拓展。大数据的复杂 性,最集中地体现在其主体与客体的 融合。 从“非遗“的点击率到媒体关注 率,再到媒体关注率影响点击率,人 作为大数据的主体,大数据作为人的 客体,双方在新知识和信息机制的作 用之下已经进入了一个你中有我、我 中有你的高度融合的进程。 Google趋势是世界最大的搜索引 擎,是Google公司推出的一款基于互 联网搜索记录分析的产品。国内著名 的搜索引

11、擎百度也推出了与之相类似 的产品百度指数。在这些大规模 数据库里,通过Google趋势,百度指 数等搜索工具,以非遗为搜索词,可 以比较“非遗“主题的网络关注度,查看它们随着时间推移在数据库里被搜索的频率和在资讯报 道中出现的频率,以及最经常搜索这个关键词的地理区域。 由图1看到从2006年2012年初,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用户点击率逐年波动 上升,从最初的最高点400多的点击量至2011年6月的800的点击量。而媒体的关注度则在逐年下 降由06年最高点的800信息量经过07 年与08年的400信息量逐渐减少趋于 平静,然而在2011年中旬关于非遗话 题的媒体信息量又有微小的提升。从

12、 图2可见每年的关注度,在56月 份对“非遗”这一词的关注度相对 较高,而在1月份的时候关注度会减 少。同样媒体的关注度在每年的56 月份相对较高,仅6月初的一天就达 到140条报道。纵观近五年媒体与网 民对“非遗”的关注,可以发现广大 受众已经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开始主 动接近“非遗”,了解“非遗”。 在图3中关于非遗的搜索量在 2010年6月突然升高,造成这一显现 的因素,在经过2010年6月之前的大 检索中不难发现,是由于2010年 于我国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世博 会引发了大众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热 情。 根据图4显示,对非遗的检索比 率最高的地区要数中国地区为 最,中国、澳大利亚、等地区

13、都 对“非遗”相关有较明显的比率。在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69 世界范围内的众多城市中第一位是,其次是北京较多、再之是。其中检索所用的语言也 已中国为主,同时也有英文、澳大利亚文、日语及法语。可以看出世界人民都对非遗比较关注, 尤其以中国为最。图表中所显示的运动变化性的趋势图,说明有许多“非遗”的主题网站在持续 性的传播非遗。 在图5中可以看到在对“非遗”的关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 注相对较高,上升最快的要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搜索量。说明人们对非遗的认识开始上升, 并且对其的保护意识逐步在增强。 三、非遗项目大数据挖掘的特征提取 国家文化部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4、,按十大类别进行保护,即文学,传统音乐,传 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随 着岁月的流转,许多传统技艺、习俗、药典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也有许多经久不衰的文学 作品、曲艺唱腔、人物仍旧在流传,互联网让非遗得以记录和在更广范围内流传。通过分析 非遗的网络关注指数,设定相关影响因素来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对非遗传播度进行关注,进而 能够提高传播率,促进非遗活化。 3.1设定热点进行非遗大数据分析 图6显示在2004年2011年八年 间,关于中国文学类如白蛇传、梁 祝、董永、韩信以及吴哥的搜索量整体 趋向平稳升高的趋势,只有梁祝的 搜索趋势有所下

15、降却仍不影响他高居第 一的位置。每一年中这些搜索量都有 较大的波动,尤其以白蛇传和梁 祝的波动最为明显。分别是在2006年 白蛇传的搜索量突然大幅度提高以 及2008年梁祝的搜索量也出现较大 的提高。其中06年白蛇传搜索量的异军 突起主要源于在06年的时候出现了一部优秀及风靡一时的影视剧作新白蛇传。而在08年的时 候正值中国举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我国最有名的,对梁祝的关注再一次 迎来一个。同时白蛇传、吴歌、董永等也迎来了小。 正如杰诺维茨在1968年所定义:“大众传播有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 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如报刊、广播、电影等等)想为数众多、各不相同

16、而分布广泛的受 众传播符号内容”2。其一在大众传播中“发送者 “始终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的一部分,也常常是一 个出传播以外还有其他多种功能的机构的成员。其 二“接受者”始终是某些人,但经常被发送组织看 做是一个具有某种普遍特性的群体或集体。其三, 传递渠道不再是由社会关系、表达工具盒感觉器官 所组成,而包括大规模的、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分 发设备和分发系统。第四,大众传播中的讯息并不 是一个独特和短暂的现象,而是一种可以大量生产 并不断复制、常常是十分复杂的符号结构产物。3 图6 图7 图 7 70 3.2设定地域因素进行非遗大数据分析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对花鼓的关注最高的是广东、 滚灯则是四川最高

17、、二龙戏珠则是大多数都关注的。 其中北京的搜索比率在花鼓上最高,而关于二龙戏珠 的搜索比率最高的是成都。这些数据可以从侧面表明 不同地域的受众,因为其文化出身的差异,引发了对 不同非遗项目的兴趣度。 3.3设定时间因素进行非遗大数据分析 由图8-9可以看到在端午节、秦淮、妈祖、灯会、 庙会这几项中,端午节在全球范围以及中国之内都是 有很高的搜索量,均是出现在6月下旬的时间,这个公 历的6月中下旬正是我国农历端午节五月初五左右的日 子。故而搜索量明显提高,由此也可以看出端午节在 中国习俗中是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部分,占有很重 要的成分。妈祖节作为一个我国沿海传统的习俗 节日同样也受到重视,在单季度数

18、据分析表上可以看 出在2月中旬,搜索量也达到了一个高点。 四、非遗活化的大数据对策分析 4.1 部分非遗低关注度成因分析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部分非遗项目,使用Google趋势和百度指数进行大数据分 析,可以看出同时被列入国家级非遗的项目整体关注在逐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除此之外的 一些非遗项目虽有一些搜索率,但其中仍有大部分的非遗项目鲜为人知,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最 根本的原因是重申报轻宣传。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不足。 4.1.1 大众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模糊 由于新闻观念和运作机制的制约。现在各地方的媒体虽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道从数量上 可以称得上海量,但从内容上看,明显的

19、带有应时性、偶发性等特点,呈现出一种肤浅、零散、 碎片的状态,表现为单一性、性报道多,综合性、深入性报道少。例如在申遗过程中,许多 学者质疑饮食“申遗”是否“太疯狂”。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就对羊肉泡馍、广 式月饼等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示担忧。而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会会长赵建文则认 为,用非遗称号来打广告有何不可?4 4.1.2 大众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的偏向 在大众媒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的时候。“其关注点放在了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表层样式之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传承人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在大 部分报道众仅看到了很多文化样式而没有看到这种文化样

20、式的传承人的有关情况。”其中 影响其关注的因素不乏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以及国家大的影响,会使其中某一项目受到格 外关注。然而整体上的关注程度上升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的才是自 己的。 4.2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体关注度的对策分析 4.2.1 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 文化归属感是文化认同的主体性特征,价值体系是文化认同的核心内容,而文化形式的认同 图8 图9 71 则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表现。劳伦斯和贝利在罗马的文化认同中指出,文化认同就是“国 民性(ethnieity),要求自我意识的认可,这种认可是通过形成相同的行为方式的一群普通个体 来实现的。可见于相同的文化特征之中,

21、诸如语言、服饰风格、个人装饰、实际物品和特有的行 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认同的所有方面都是通过这种文化特征表现出来的”5。非遗之所 以会叫做文化遗产,在于这些过去的文化虽拥有文化认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也将淡出人 们的视线。所以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植入媒介语境之中,并借助现代传媒的各种优势,能使其获 得更好的传承和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大众媒介传播延续了留存时间,并扩展了分布空间。 4.2.2 壮大文化产业,激活市场需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和精神载体,在文化上具有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无法比拟的 不可取代性,体现了一个国家、地域的血脉和生命,已成为国家、和文化凝聚的力的 最佳象征。在

22、经济发展的时候不要忘记了壮大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中有重要的奠定基 础,自2006年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之后,非遗成为各类传媒的新宠。 4.2.3 弘扬地域文化,塑造城市品牌节日 文化的日常性根源于文化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统一。文化与日常生活之所以能够紧密的结合 在一起,是因为日常生活是文化的生存、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领域,人在日常审核的生存、交往和 创造第文化生存和意义创造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本身就有很多是性的项目,更应该好 好发扬这些传统的民俗节日,使其绽放异彩。 4.2.4 强化宣传,提高对外宣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大众传播媒介在非物质文化传承中具有积极的作用,“1大众传播媒介凭

23、借先进的传媒手 段和传播技术,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扩大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范嗣、延长非物质文化 的传承时间、丰富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内涵,所起的作用是人际传播所望尘莫及的。2一种文化 要获得发展,必须是将文化的传承和积累相结合。通过大众传播媒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容上 得到了传承,在工艺上有创新,在观念上受到了重视,在文化的积累上,也获得了扬弃和吸收; 3大众传媒通过宣传、报道、评论、监督的方式,引发了社会公众和职能部门对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重视。”6我们更应该用好大众传媒的优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再宣 传。针对不同的时间节点,相应的人群,不同的地域运用不同的策略进行宣传,让大数据中的

24、非 遗相关信息,对非遗活化产生作用。 当人们在憧憬着大数据带来的巨大财富之际,我们还可以期待更多:重写的科科;更 加强大的个人技能;更加有效率的社会组织和沟通机制;全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大量 惊人的科技新发现;等等。大数据能大幅度提升人类的生产力和认识水平,甚至改变人的进化进 程大数据的统计分析结论帮助个人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观察和了解自己所处的人群、社会和世 界,并潜移默化地改变自身的认识客观世界的方式方法。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可以对入选我国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非遗项目进行媒体活跃度比较分析,从中窥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的原 因,并能够从传播学角度找到为何部分非遗项目不为人知的原因,进而提高非遗

25、关注度,从传播 学角度使之活化。 注释: 李国杰,程学旗.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大数据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 刊.2012(6):647-657. Jorg Rech.Discovering trends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with google trendJ.ACM SLGSOFT Software Engineering Notes,2007(32):87-91. Economic indicators; Google the futureJ.The Economist,2009(4):36-41. 用“非遗”打广告 我

26、看行. N 华商报.2009.04 张乃和。认同理论与世界区域化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 刘诗迪从昆曲的成功传播看中国精神文化遗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媒介力量J消费导刊,2008,(10)大众 传播内容的特征 1 2 3 4 5 6 (下转第53页) 53 可见Medea Benjamin, 2006. “US Intervention in Venezuela”, /views06/0304-20.htm 和 James Deborah, 2006. U.S. Intervention in Venezuela: A clear and

27、 present danger / sites/default/files/USVZrelations1.pdf 比波尔德博斯.委内瑞拉反新自由主义的战略性步骤(上)J.国外理论动态,2008(1).第12页. Eva Golinger, 2004, “New Documents Reveal that USAID Provided $2.3 Million to Venezuelas Opposition in 2003”, Jeremy Bigwood, 2010, “Buying Venezuelas Press with U.S.

28、 Tax Dollars”, /node/6663 Eva Golinger, 2010, “Documents reveal multimillion-dollar funding to journalists and media in Venezuela”, Eva Golinger, 2010, “Internet Revolution in Venezuela”, 关于委内瑞拉的社会和国内媒体结构及社区媒体,见张志华. 委内瑞拉的社区媒体:参与式传播的力量J.新闻大学,2011 (5). 第133139页. 阿根廷克劳迪奥卡兹,后新自由主义的拉美关于未来

29、发展道路的争论J. 国外理论动态, 2008(1). 第1720页. 转引自Craig Hayden, The Rhetoric of Soft Power (Lexington Books, 2011) 143. Lee Artz, “TeleSUR: Discarding contraflow for horizontal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a and Cultural Politics, Vol.2, No.2 (2006). James Painter, 2007, “The Boom in Counter-Hegemonic News Channels: a case study of Telesur”, http:/ reutersinstitute.politics.ox.ac.uk/fileadmin/documents/James_Painter.pdf 乌拉圭于2003年批准一家西班牙公司在邻阿根廷的边境建大型造纸厂,两国因环境问题而起。 李菡. 浅析拉美的另类传媒J. 拉丁美洲研究,第33卷,第3期(2011). 第4953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