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原料安全论文 我国小麦的农药残留及代谢研究进展

收藏

预览图
编号:9203807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0.50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8-11 上传人:灯火****19 IP属地:河北
12
积分
关 键 词:
食品原料安全论文 我国小麦的农药残留及代谢研究进展 食品 原料 安全 论文 我国 小麦 农药 残留 代谢 研究进展
资源描述:
我国小麦的农药残留及代谢研究进展 摘 要:为全面了解小麦中农药残留量水平及代谢状况,合理评价小麦品质,综述了小麦中常用农药残留、代谢的研究现状及综合治理策略。有机磷类、有机氯类及其他一些常用农药在小麦及其产品中的残留水平较低,均未超过国家相关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目前针对具有典型代谢产物的农药在小麦体内残留、代谢及转化规律的系统研究很少。提出了应进一步加强立法、建立高效的综合防治体系、继续实施小麦生产过程中农药残留监控、加强小麦流通领域的监督抽查力度等农药残留的综合治理策略,可为农药在小麦上的安全合理使用、提高小麦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及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字:农药残留;代谢途径;膳食风险 小麦是世界性的粮食作物, 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农药在小麦增产、解决世界粮食危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因农药的使用或管理不当而引起的污染和中毒事件频繁发生, 因此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和监测成为小麦等食品安全中的重要内容。 目前,关于农药在动植物体内残留及代谢研究进展方面的综述较少。本文拟就有机磷类农药、有机氯类农药、具有典型代谢产物的农药及其他一些常用农药在小麦中的残留、代谢及膳食风险评估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了小麦生产及流通过程中农药残留的综合治理策略,以期为农药在小麦上的安全合理使用、提高小麦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及品质提供依据和保障。 1小麦中农药残留及代谢现状 1.1有机磷类农药 有机磷类农药在小麦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其2种代表性药剂乐果和毒死蜱的使用量较大。有研究表明,极低剂量的毒死蜱就可能对人的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伤害。有研究认为,毒死蜱对蜜蜂、家蚕、鱼类、鸟类、赤眼峰和蛙类均属高毒农药。 有学者调查了江苏中部地区有代表性的7个县的21份小麦籽粒样品中乐果、毒死蜱、乙酰甲胺磷 、敌百虫、氧乐果、甲胺磷、和对硫磷7种有机磷类农药的残留状况,结果表明: 小麦籽粒中除氧乐果外,其余6种农药均有检出,检出率最高的为毒死蜱,说明毒死蜱在苏中地区小麦籽粒中的残留比较普遍; 尽管有机磷类农药残留普遍存在,但小麦籽粒中各农药残留量的平均值均未超过其相应的MRL标准。 目前关于小麦中有机磷类农药膳食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较少,有研究报道小麦粉中三唑磷残留对于各类人群均具有不可接受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 1 .2有机氯类农药 有机氯类农药是一类氯代芳香烃衍生物,主要包括滴滴涕,六六六、狄氏剂、艾氏剂、氯丹及七氯等。虽然该类农药在我国被禁止或限制使用己有20多年,但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本身不易被光和微生物分解,且对酸和热稳定,因此在环境介质中仍能检测到该类农药的残留。 有研究表明:小麦植株中的有机氯类农药残留主要来自于土壤,即小麦通过根部直接从土壤中吸收有机氯类农药,灌溉水及大气对小麦体内该类农药残留的贡献值很小,几乎可以忽略。有机氯类农药在小麦根部的含量明显高于地上部分,但在地上部分茎、叶和穗中的含量无明显差异。麦穗的生长期虽然较短,但由于其有机营养成分含量较高,有机氯类农药也易于在麦穗中积累。小麦植株对有机氯类农药的累积不仅与其脂肪含量有关,还与其脂肪中的具体成分以及能吸收有机物的木质素等其他组成成分有关。 目前尚未见关于小麦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报道。 1.3具有典型代谢产物的农药 还有一类具有典型代谢产物的农药,如乙酞甲胺磷、甲基硫菌灵、丁硫克百威、咪鲜胺等,在小麦生产上也己得到广泛应用。 乙酞甲胺磷的急性毒性很小,本身属于低毒农药,己被允许在蔬菜、果树、棉花、水稻、小麦等作物上使用,但是其典型代谢产物甲胺磷却属于高毒农药。有研究表明,乙酞甲胺磷喷施到甘蓝、萝卜、水稻和柑桔等作物上,2h后均可代谢产生甲胺磷,28d后仍能检测到甲胺磷,4种作物中乙酞甲胺磷的消解半衰期为3.1一13.5d,甲胺磷为2.7一12.8d。 尽管这类具有典型代谢产物的农药在小麦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有关这些农药在小麦体内残留水平、代谢方式以及代谢物残留量的系统研究却很少,因此相关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1.4其他常用农药 除了有机磷类、有机氯类及上述具有典型代谢产物的农药外,小麦生产中常用的农药还有吡虫啉、多菌灵以及氨基甲酸酯类等。 目前尚未见有关上述几种常用农药在小麦中的膳食风险评估的研究报道。 以上简述了有机磷类农药、有机氯类农药及其他常用农药在小麦植株和籽粒中的残留消解状况。其中有机磷类农药在小麦植株不同部位的消解具有同步性,至小麦成熟期,其残留主要分布在颖壳和籽粒的鼓皮中;小麦植株中的有机氯类农药残留主要来自于土壤;有机磷类农药、有机氯类农药及其他常用农药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水平均较低,说明小麦及其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具有较低的风险水平。 2小麦生产中农药残留的综合治理策略 为控制小麦中的农药残留,广泛开展对上市小麦及其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是,针对我国农户各自生产、销售分散的基本国情,仅仅依靠农药残留检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本上加强小麦及其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农药残留的全程控制体系。有效控制小麦及其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是一项涉及政策、立法、管理和技术在内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合作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2.1加强立法,健全管理及监督机制 依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强化小麦上农药使用的审批制度,加强对上市小麦及其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抽查力度。应严格执行依药管理条例》、《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农药残留检测行业标准等一系列法规、条例和标准从政策角度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生产和使用。 2.2加强小麦田用药选择,建立高效的综合防治体系 控制小麦和面粉中农药残留最根本的途径就是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和提高农药制剂的安全性。为此应深入开展以下研究: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高选择性和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加强农药复配制剂的研究,推出更加安全的农药新剂型(包括高毒农药的低毒化制剂);加强对小麦田病虫草害的监测,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减少盲目施药;加强各项农业栽培、管理措施,积极推广抗病虫的小麦品种,重视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最大程度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2.3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 农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控制小麦上病虫草害的主要手段,农民是农药的直接使用者,因此应采取各种宣传方式,提高农民合理用药的知识,做好技术培训及病虫草害知识的普及推广,使广大农民做到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2.4健全无公害小麦技术标准体系 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是实现无公害小麦生产的重要前提,因此建设无公害小麦基地的相关标准是其基石《无公害食品小麦生产技术规范》、《无公 害食品小麦粉加工技术规范》等标准的制定有利于从小麦种植到产品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对小麦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从而实现小麦生产和消费的无公害化。 2.5加强小麦流通领域监督抽查力度及农残快速检测技术建设 有关职能部门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相关规定,加强小麦及其产品流通领域的监督抽查力度,制定相应的惩治办法,推行小麦及其产品的市场准入证明制度,建立监测机制。依托各级相关部门现有的检测仪器设备和技术条件,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无公害小麦产地环境、小麦卫生质量安全状况的监督抽测,确保市场上的小麦及其产品符合国家卫生质量安全相关标准及规范要求。在小麦及其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积极推广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以适当的方式适时公布检测结果,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应加强小麦及其产品卫生质量安全监测机构的建设,积极指导小麦及其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开展检测工作,积极推行良好农业规范(GAP)、危险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大力发展优质品牌小麦及其产品。 2.6重视开展收获后小麦中残留农药的消解和去除研究 研究表明,小麦产后加工过程可去除掉其中的部分农药残留。通过研磨,马拉硫磷 ,杀螟硫磷、甲基毒死蜱和嘧啶磷等农药的去除率为72%~93 %;通过制作成面包,溴氰菊酯、硫丹、马拉硫磷、丙环唑、毒死蜱、已唑醇等农药的去除率为46%~70%。目前有关小麦产后残留农药去除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应进一步加强对收获后小麦中残留农药的消解及生物、化学等去除手段的研究工作。 3小结 小麦是中国的第三大粮食作物,有关小麦中农药残留、代谢状况的研究表明,有机磷类、有机氯类及其他常用农药在小麦及其产品中的残留水平均低于国家相关MRL标准。有机磷类农药在小麦植株不同部位的消解具有同步性,于小麦生长期喷施有机磷类农药,至成熟期,其残留主要分布在颖壳和籽粒的鼓皮中;小麦植株中的有机氯类农药残留主要来自于土壤。目前针对具有典型代谢产物的农药在小麦体内残留、代谢及转化规律的系统研究还很少,相关研究还需加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建立高效的综合防治体系,加强小麦生产过程中农药残留监控及流通领域的监督抽查力度,以确保小麦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及品质。 参考文献: [1] 赵广才,常旭虹,工德梅,等.中国小麦生产发展潜力研究报告[J].作物杂志,2012(3) :1-5. [2] 朱致伟.山东省岱岳区小麦生产成本效益分析山[J].泰安山东农业人学,2009. [3] 工悦,刘晓宇.农药在动物体内残留代谢的研究田[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211 (6) :63-65,76. [4] 李玲玉,刘艳,颜冬云,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降解与代谢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 (4) :65-71. [6] 赵华,李康,吴声敢,等.毒死蝉对环境生物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J].浙江农业学报,2004,16 (5) :292-298. [7] 沈燕.小麦生产中常用农药的残留特性与降解机制[D].扬州:扬州人学,2007. [8] 毛应明,工学松,沈伟健等.毒死蜱在小麦植株及土壤环境中的残留特性[J].环境科学研究,2007,20 (5) :105-109. [9] GB 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食品原料安全论文 我国小麦的农药残留及代谢研究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203807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