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课堂】2015年秋新人教版语文必修2全册同步备课课件第1单元第3课 《囚绿记》 课件2015.9.pptx_第1页
【多彩课堂】2015年秋新人教版语文必修2全册同步备课课件第1单元第3课 《囚绿记》 课件2015.9.pptx_第2页
【多彩课堂】2015年秋新人教版语文必修2全册同步备课课件第1单元第3课 《囚绿记》 课件2015.9.pptx_第3页
【多彩课堂】2015年秋新人教版语文必修2全册同步备课课件第1单元第3课 《囚绿记》 课件2015.9.pptx_第4页
【多彩课堂】2015年秋新人教版语文必修2全册同步备课课件第1单元第3课 《囚绿记》 课件2015.9.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囚 绿 记,陆 蠡,1、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主题。2、体会作者在文中寄寓的爱国情感,理解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黑暗势力,顽强抗争的精神。,1、教学思路 以巴金对陆蠡评价导入。 介绍作者。 听读文章,概括文章思路。 分析“囚绿”前后常春藤特点:顽强、向阳、固执。 结合时代背景点名“绿”的精神象征意义。 具体介绍象征手法、象征与比喻的区别及相应课堂检测。 板书设计。 2、重点突破 本课重点学习散文的象征手法,首先通过文本分析使学生对象征手法有初步了解,接着区分好象征与比喻的区别,通过相应实例加深学生印象,最后通过诗歌鉴赏象征手法的运用练习巩固知识,力争使学生完成对象征手法的较为透彻的认识。 3、设

2、计亮点 象征的相应拓展。,这绿色的植物让我们感悟到蓬勃向上,勃勃生机,它永远向着阳光,固执,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这样一株常青藤给了作者什么呢?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植物生长视频,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3年至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作散文。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陆蠡是现代文学史上

3、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1、 听课文录音,标出段落序号,画出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如能像“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更好。,绿 囚绿 绿 绿,绿,怀绿( 14 ),囚绿(8 -12),放绿( 13 ),寻绿(1 - 4),赏绿(5 - 7),文 章 思 路,2、依据刚才对整篇文章思路的把握,你可以发现作者对待“绿”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过程?请大家再次浏览文本,尽量使用文中的词语来说明。,喜悦满足 (寻绿); 留恋欢喜 (赏绿); 喜悦、可怜、恼怒 (囚绿); 祝福 (放绿); 怀念 (怀绿)。,3、在囚绿之前,绿有什

4、么特点?找出文中相应语句说明。,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看它怎样伸开 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特点:娇嫩、葱郁、生命力旺盛,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绿叶和我对语。 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装饰

5、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4、这绿对于此时的作者意味着什么?,“绿”象征着爱、幸福、生命、希望、安慰、青春、快乐、自然一切美好的事物。,5、囚绿后,这绿有哪些变化,起先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其次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最终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可见,绿除了娇嫩、葱郁、生命力旺盛等,最感人的特点是,顽强 向阳 固执,因此“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6、

6、作者的体验思考中,我们感悟了作者为什么那么爱绿,那就是: 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因为绿永远向着阳光,固执,坚持已见;因为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但本文主旨并不仅限于此,文中隐约交代了当时的写作背景,请再次快速扫描课文,找出关于这些背景的语句。,背景: 1、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 2、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3、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 “你爱国吗?” “爱国。” “赞成南京政府么?” “不赞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 日

7、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酷刑,最后折磨而死。,明确:囚绿记的写作年代,作者正在“孤岛”上海,抗战正酣,他怀念北平的常春藤,怀念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实际上不尽之意自在言外。赞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就是歌颂忠贞不渝的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正是“绿”深层的意义。“真诚祝福”,也是作者期望沦陷的祖国山河,早日摆脱日寇的蹂躏,重获光明自由。由爱而囚,由囚而放、而怀念,一波三折,其间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令人动容,令人叹惋!,希望、生命,自由、光明,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象征,蓬勃,向阳,固执,因 此 绿,明确:“囚绿”既是作者个人境遇的隐喻,更是民族命运的象征。作为一个爱国的

8、作家,作者从绿“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那种顽强抗争的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中,感受到了民族的顽强性格,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不仅抒发了自己对绿的热爱,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精神,寄托了作家对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这种写作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象征手法。,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分为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托物言志都是整体的。 托物言志要比象征大,托物言志的文章一般都使用联想和象征这两种写作手法。,比喻和象征,相同点:二者都是以相似点为基础,象征中的象征体和比喻中的喻体都是具体事物,通过这些具体事物的描写含蓄、隐晦、

9、形象地表现本体。 不同点:1.比喻的本体可以是抽象事物也可以是具体事物如春中把雨丝比作牛毛、细丝和花针,而象征中的本体都是抽象事物(观念、哲理、品质、风格、情感等抽象名词所表示的事物)。2.比喻属修辞范围,适用于句子,是造句的艺术;而象征则属艺术手法,适用于布局谋篇,是构思的艺术。,其实我国古代常将竹、梅、兰、菊称为“四君子”,便是从象征的意义上说的。譬如咏竹的句子:“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咏菊的句子:“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我们知道,不少象征是约定俗,如梅花象征高洁,杜鹃象征悲哀,鸽子象征和平等。 黄巢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

10、尽带黄金甲。” 写的是秋风萧杀,百花凋零,唯有傲霜挺立的菊花却精神百倍,方兴未艾,长安城里遍地黄金璀璨,清香弥漫;实际上,诗人是以菊花盛开象征起义的最后胜利,表达了推翻唐王朝腐朽统治的决心和信心,显得含蓄隽永并意味深长。,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商风:秋风。怆悢(li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1)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参考答案】(2)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这堂课我们品读了陆蠡的优秀散文囚绿记,在品读的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一些解读文章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