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锡市新吴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界定规划-报批稿07 06-_W_第1页
1-无锡市新吴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界定规划-报批稿07 06-_W_第2页
1-无锡市新吴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界定规划-报批稿07 06-_W_第3页
1-无锡市新吴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界定规划-报批稿07 06-_W_第4页
1-无锡市新吴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界定规划-报批稿07 06-_W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前言生态红线是指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必须实行严格管理和维护的国土空间边界线。合理划定生态红线区域,构建与优化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对于有效加强 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 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构建科学合理的 城市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全国生态红线的划定工作。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区域, 构建与优化国土生态安全格局

2、,对于有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 意义。 2013 年,江苏省发布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划定了占全省国土面积 22.23%的生态红线保护区域面积,为全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自然资源有序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撑。2015 年无锡市组织编制无锡市区生态红线区域界定规划,在细化落实省、市级生态红线的基础上,构建无锡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空间管控体系, 市区共划定 486.51 平方公里的生态红线,占无锡市区总面积的29.6%。 II 新吴区地处无锡市区东部,是无锡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对外开放窗口、科技创新基地和转型发展引擎。根据江苏省

3、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无锡市区生态红线区域界定规划,新吴区内划定的生态红线区域面积为 9.88km2,占新吴区国土面积的 4.49%。在新的历史时期, 新吴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严峻挑战,突出表现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需求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的矛盾、生态基底良好与环境污染突出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的急迫需求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滞后的矛盾,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人口、土地、产业、环境等要素配臵,用创新的思路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加快构建安全格局。划定生态红线区域, 是推动新吴区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妥善处理发展和保护关系的重要 措施,是预防和控制各种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的有效途径,是改善新吴 区生态环

4、境质量的内在要求。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和细化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和无锡市区生态红线区域界定规划,优化区域生态功能,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推动新吴区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2015 年 5 月新吴区人民政府决定编制无锡市新吴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详细界定规划(下简称规划)。规划参照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突出优先性、突出功能性、突出协调性、突出可行性”原则,划定了10 块区级生态红线区域,总面积 12.60 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73%,结合此前划定的省、市级生态红线 9.88km2,新吴区境内生态红线总面积达到 22.48k

5、m2,占国土面积的 10.22%。 目 录1 区域概况11.1 自然环境概况11.1.1 地理位臵11.1.2 地质地貌21.1.3 气候气象21.1.4 水文水系31.1.5 文物保护41.2 经济社会概况51.2.1 社会概况51.2.2 经济概况61.3 省、市级红线概况71.3.1 梁鸿国家湿地公园71.3.2 望虞河清水通道维护区71.3.3 贡湖锡东饮用水水源保护区71.3.4 太湖重要保护区81.4 主要生态问题101.4.1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边界增长难以控制101.4.2 省市红线布局边缘化,缺少空间均衡性101.4.3 生态功能逐步 ,公共绿地明显不足101.4.4 区内河

6、网水系众多,太湖之滨环境敏感102总则122.1 指导思想122.2 划定原则122.2.1 优先性原则122.2.2 合理性原则122.2.3 协调性原则122.2.4 衔接性原则122.2.5 可行性原则132.2.6 动态性原则132.3 划定依据132.3.1 国家有关文件132.3.2 江苏省有关文件142.3.3 市区有关文件142.4 划定目标152.5 技术路线153 生态保护红线方案确定173.1 生态保护重点区域识别173.1.1 土地利用现状173.1.2 地形地貌概况19i 3.1.3 自然植被现状203.1.4 动物资源现状223.1.5 生态环境敏感度分析233.1

7、.6 生态保护红线区初步识别253.2 生态保护红线协调性分析273.2.1 与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的协调性分析 273.2.2 与无锡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计划(2014-2020)的协调性分析 273.2.3 与新吴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协调性分析273.2.4 与新吴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的协调性分析 283.2.5 与省、市级红线保护规划的协调性分析293.2.6 与其他环保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293.3 生态保护红线方案细化确定303.3.1 新洲生态公园313.3.2 京杭运河生态廊道323.3.3 伯渎港生态廊道323.3.4 望虞河生态廊道323.3

8、.5 走马塘生态廊道323.3.6 沪宁高速生态绿地333.3.7 锡张高速生态绿地333.3.8 沪宁铁路生态绿地333.3.9 鸿山特色物种种质资源保护区333.3.10 鸿山泰伯风景区343.3.11 省、市级生态红线区域344 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354.1 生态公园354.2 生态廊道354.3 生态绿地354.4 风景区354.5 特色物种种质资源保护区364.6 湿地公园364.7 清水通道维护区364.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364.9 太湖重要保护区375 保障体系385.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制385.2 创新政策制度,完善法制建设385.3 拓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9、385.4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理念39ii 附表附表1 生态保护红线区块登记表 附图附图1 新吴区生态红线区域分布总图附图2 新洲生态公园 附图3 京杭运河生态廊道附图4 伯渎港生态廊道附图5 望虞河生态廊道附图6 走马塘生态廊道附图7 沪宁高速生态绿地附图8 锡张高速生态绿地附图9 沪宁铁路生态绿地 附图10 鸿山特色物种种质资源保护区附图11 鸿山泰伯风景区 附图12 梁鸿国家湿地公园 附图13 望虞河(新吴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附图14 贡湖锡东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附图15 太湖(新吴区)重要保护区 iii1 区域概况1.1 自然环境概况1.1.1 地理位臵无锡市新吴区地处长 角洲中部、无

10、锡市东南部、太湖之滨, 东与苏州接壤、距上海 110 公里,西距南京 190 公里、距江阴港和张家港均为 40 公里。新吴区是无锡市七大片区中最大的片区,土地面积为 220km2,下辖硕放、鸿山、新安、旺庄、梅村、江溪 6 个街道。图 1.1-1新吴区地理位臵图新吴区地理位臵优越,区内拥有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沪宁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沪宁高速公路和 312 国道从区内穿过,并设有高速公路出入口,规划的城市交通环线一环、二环、三环及外环都从区内穿过,水、陆、空立体交通枢纽逐步形成。新吴区地理位臵见图1.1-1。 8 1.1.2 地质地貌新吴区所在区域位于长江流域太湖地区北部,在印支运动形成褶 皱

11、基础上,经燕山运动的断裂作用、第四纪气候的变迁、海漫和海退 的变形、长江和钱塘江沿岸沙滩的发育,太湖地区逐渐形成平原。本 地区属太湖平原,地势平坦宽广,平原海拔高度 2-5 米,河湖港纵横分布,零星分布着低山、残丘。土质肥沃,河湖港汊纵横分布,河道 密布,地表物质组成以粒径较小的淤积物和湖积物为主。 当地地层属于江苏省地层南区,于中生年代印支期(距今约 1.8 亿年)形成华夏系构造,燕山运动(距今约 1.5 亿年7000 万年)形成新块褶皱构造,距今 2500 万年的喜马拉雅山运动,又加强了区域内东西间的褶皱和断裂,形成了以现代太湖为中心的坳陷盆地,即太湖盆地。本区地层较为发育齐全,基底未出露

12、,中侏罗纪岩浆喷出物盖在老地层上并侵入到各系岩层中;第四纪全新统(Qn)现代沉积物遍布全区;泥盆纪地层有少量分布,为紫红色沙砾岩、石英砾岩、石英岩,向上渐变为砂岩与黑色页岩的交替层,顶部为含优质陶土层的砂质页岩。 地下水层为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潜水含水层为泻湖相亚粘土 夹粉砂,水质被地表水所淡化。本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 6 度,地耐力为(810)t/m2。 1.1.3 气候气象新吴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区,受季风环流影响,本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冬季北风多,受北方大陆冷空气侵袭,干燥寒冷,夏季偏南风居多, 受海洋季风影响,炎热湿润, 多“梅雨”,

13、夏末秋初多台风。 1 月平均气温在 2.8;7 月平均气温在 28左右,全年无霜期 22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 1048 毫米,雨季较长,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 平均日照时数 2019.4 小时。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风、连阴雨、干旱、寒潮、冰雹和大风等。气候特点是:气温明显偏高,盛夏高温酷暑,降水偏少,日照正常。 1.1.4 水文水系新吴区周围水系为河网水系,属太湖流域武澄锡虞水系分区。区域外围较大河流有京杭运河、伯渎港和望虞河。区内原有许多小河浜, 随着开发区建设的发展,大多数河浜已填埋,仅剩少量的断头浜。新吴区水系情况见图 1.1-2。 京杭运河:新吴区段河宽约 82m,平均水深 2.4m

14、,受长江影响, 运河河水主流向为自北向南,根据近几年水文资料,流量变化较大, 1998 年7 月平均流量达70.8m3/s,而1997 年4 月平均流量仅18.9m3/s, 河水流速基本随流量变化而变,根据历年的水文观测资料,河道最枯流量约为 9.4m3/s,流速为 0.05m/s,50%保证率流量约为 41m3/s,流速为 0.21m/s。 望虞河:望虞河南起太湖边沙墩口,流经无锡市新吴区、锡山区、苏州市吴中区、常熟市,先后穿越京杭运河、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漕湖、鹅真荡、嘉菱荡至耿泾口入长江,全长 60.3km,现为 V级航道。望虞河河底宽一般为 72m94m,河底高程-3.0m,边坡多

15、为1:3,其中,铁路桥段河底宽 74m、底高-2.5m,河口枢纽闸下段底宽 120m、底高-3.0m。 伯渎港:原称泰伯渎,是江南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为 VII 级航道。为东部东西向引排河,又是苏锡通航要道。西起无锡市南门运河 东侧,流经市郊南站、江溪 2 乡和境内坊前、梅村、鸿声、后 宅、荡口 5 乡,东入漕湖。境内长 21.02 公里,河底高程为吴淞 0.3-0.9 米,河底宽 8-25 米,河面宽 20-44 米,枯水期水深 1.4 米。 太湖:是全国第三大淡水湖,具有良好的通航条件,是周边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位于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处,整个湖面属江苏省 管辖。太湖呈半圆形,东西长 60

16、 公里,南北宽 45 公里,实际水面2338.1km2,最大水深 2.6 米。太湖在水位 2.99 米时的库容为 44.23 亿立方米,平均水深 1.89 米,在水位 4.65 米时的库容约 83 亿立方米。一般每年 4 月雨季开始水位上涨,7 月中下旬达到高峰,到 11 月进入枯水期,23 月水位最低。一般洪枯变幅在 11.5 米之间。1991 年太湖平均水位 4.79 米,为历史最高;1934 年瓜泾口 1.87 米,为历史最低。 图 1.1-2新吴区水系概化图无锡地区的地表水流向是由北向南、由西往东。京杭运河位于太湖的下游,承受太湖的部分出水(太湖出口处均建有闸门);与下游的望虞河立交(

17、望虞河是“引江济太”的清水通道);京杭运河的下游支流如伯渎港等,均在与望虞河的交汇处建有闸门,在望虞河引水 时可关闭,故京杭运河河水不会流入太湖。 1.1.5 文物保护目前新吴区范围内国家级文保单位 4 处,省级文保单位 1 处,市级文保单位 6 处,区级文保单位 24 处,目前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 修缮情况良好。新吴区文物保护单位 见表 1.1-1。 表 1.1-1 新吴区文物保护单位序号名称所属街道级别1泰伯墓 鸿山街道 国家级 2鸿山墓群 鸿山街道 国家级 3泰伯庙 梅村街道 国家级 4昭祠堂 硕放街道 国家级 5彭祖墩 鸿山街道 省级 6泰伯图书馆旧址 鸿山街道 市级 7鸿隐堂 鸿山街

18、道 市级 8梁鸿墓 鸿山街道 市级 9保安寺无梁殿 江溪街道 市级 10净慧寺旧迹 新安街道 市级 11金匮县张中丞庙戏台 江安街道 市级 12金娥墩 鸿山街道 区级 13徐家桥 鸿山街道 区级 14积福桥 鸿山街道 区级 15钱公桥 鸿山街道 区级 16大通桥 鸿山街道 区级 17外郎桥 鸿山街道 区级 18坟塘桥 鸿山街道 区级 19毓秀桥 鸿山街道 区级 20德溪桥 鸿山街道 区级 21下甸桥 鸿山街道 区级 22延寿堂 鸿山街道 区级 23西仓老街 鸿山街道 区级 24怀海义庄 鸿山街道 区级 25大坊桥民居 鸿山街道 区级 26大坊桥粮仓 鸿山街道 区级 27蒙恩堂 鸿山街道 区级

19、28泰昶茧行 鸿山街道 区级 29吕家宝善堂 鸿山街道 区级 30圣塘桥 江溪街道 区级 31朝阳寺 江溪街道 区级 32坊前 13 号住宅 江溪街道 区级 33世家桥 硕放街道 区级 34硕放福缘庵 硕放街道 区级 35翁氏义庄 硕放街道 区级 1.2 经济社会概况1.2.1 社会概况新吴区下辖旺庄街道、硕放街道、江溪街道、梅村街道、鸿山街 图 1.2-1新吴区行政区划图道和新安街道 6 个街道,共 114 个居民委员会、7 个村民委员会,新吴区行政区划见图 1.2-1。2014 年,全区常住人口 55.85 万人,占无锡市的 8.6%,新吴区人口密度为 2539 人/km2。 1.2.2

20、经济概况新吴区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无锡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对外开放窗口、科技创新基地和转型发展引擎。近年来,新吴区坚持“改革创新、提速增效”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持续较快增长。2014 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 1260.86 亿元,同比增长 9%,三次产业比例为 0.2:64.8:35.0;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34.8 亿元,同比增长 10.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73.45 亿元,同比增长 3.9%;固定资产投资 777.6 亿元,同比增长 16.9%,其中工业投入 387 亿元,同比增长 15.8%;进出口总额完成 340.3 亿元

21、,同比增长 3.5%。 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无锡市各大板块、苏南六大开发区中均 处于争先地位,新吴区已连续九年位列江苏省开发区综合考评第二名。 1.3 省、市级红线概况根据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无锡市区生态红线区域界 定规划以及最新的省、市级生红线调整成果,目前新吴区内省市级生态红线区域面积为 9.88 平方公里,占新吴区国土面积的 4.49%, 分别为梁鸿国家湿地公园、望虞河清水通道维护区、贡湖锡东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太湖重要保护区,均为二级管控区。各生态红线区域范围具体见表 1.3-1、图 1.3-1。 1.3.1 梁鸿国家湿地公园梁鸿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新吴区东部,总面积为 0.88

22、平方公里, 其生态红线区域均在新吴区行政管辖范围内,均为二级管控区。目前该区域内主要为梁鸿湿地、湖荡等,区内生态系统维护基本良好。 1.3.2 望虞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望虞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位于新吴区东南边界,地处无锡市与苏州 市的交界处,其省、市级生态红线保护区域总面积 6.11 平方公里, 其中新吴区范围内 4.62 平方公里,均为二级管控区。新吴区涉及的生态红线区域主要为望虞河水体及其沿岸陆地,涉及新安、硕放、鸿 山三个街道,目前范围内生态环境基础良好,望虞河沿线多为林木和 农田,也零散分布有古市桥、左家里等村庄。 1.3.3 贡湖锡东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贡湖锡东饮用水源保护区位于新吴区南部、新安

23、街道南侧,其省、市级生态红线保护区在无锡市域面积 17.39 平方公里,新吴区范围内涉及红线面积 1.63 平方公里,均为二级管控区。新吴区涉及的生态红线区域主要包括太湖水面以及环太湖高速沿线部分陆域,目前红线区域内水域保护良好,陆域多为林木和湿地,生态环境基本良好,分 布有新安湿地公园、沿湖湿地公园、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管委会 等机构。 1.3.4 太湖重要保护区图 1.3-1新吴区省、市级生态红线范围图太湖重要保护区在新吴区范围内的面积为 4.35 平方公里,其中部分区域与贡湖锡东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叠,剩余部分区域主要分布于环太湖高速以北、G312 和具区路以南、科东路以东的部分区域,

24、区内现状主要是林地,还分布有部分工业企业等建设用地。 表 1.3-1新吴区内省、市级生态红线区域范围红线区域名称主导生态功能红线范围区域(江苏省)面积(平方公里)一级管控区二级管控区总面积一级管控区二级管控区梁鸿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梁鸿湿地、湖荡所在的湿地区域 0.88km2(均位于新吴区) /0.88(均位于新吴区) 望虞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水源水质保护 /望虞河水体及其各 100 米 无锡市域面积6.11km2(其中新吴区内 4.62km2)/无锡市域面积6.11km(2 其中新吴区内 4.62km2) 一级管控区为一贡湖锡东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水源水质保护 级保护区,范围为:以

25、取水口为中心,半径 500 米以内的区域范围 二级管控区为二级保护区,范围为: 一级保护区外,外延 2500 米范围的水域和东至望虞河、西至许仙港、沿湖高速公路以南的陆域 无锡市域面积17.39km2(其中新吴区内1.63km2) 0.785km(2 新吴区内无一级管控区) 无锡市域面积16.605km2(其中新吴区内1.63km2) 分为两部分:湖体和湖岸。湖体为无锡市区无锡市域面积 419.13 km2(其中新吴区内4.35km2) 太湖湖体范围。湖岸部分包括贡湖湾环太湖高速、干城路、南湖路、缘溪道、山水西路以南部分区域,梅梁湖望湖路、锦园路、梁太湖重要保护区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贡湖沙渚饮

26、用水水源地和锡东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域 湖路、环湖路以南部分区域,马山东半山和西半山山体及东侧、南侧、西侧沿湖岸线, 还包括莲花山、华藏山、鸡笼山、月台山等连绵地区山体(北侧山体 25 米等高线以上),鼋头渚、笔架山、石塘山、龙王山、军嶂山、南象山等连绵山体(东侧山体 25 米等高线以上),横山山体,雪浪山 25 米等 高线以上山体。除一级管控区外其余为二级无锡市域面积 420.43 km2(其中新吴区内4.35km2) 1.3km(2 新吴区内无一级管控区) 管控区。 9 1.4 主要生态问题1.4.1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边界增长难以控制近年来,新吴区经济飞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

27、速推进, 建设用地面积的大幅提升,新吴区城市增长与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矛盾已日益凸显,城市热岛效应、太湖水体富营养化、河流水系质量提升难度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日渐严峻。因此,亟需有效控制城市蔓延,划定生态红线区域,限制甚至禁止部分区域开发建设, 有效保护少有的耕地和脆弱的生态环境。 1.4.2 省市红线布局边缘化,缺少空间均衡性目前江苏省、无锡市对新吴区划定的生态红线位臵均位于新吴区 东南边界,主要在太湖、望虞河以及梁鸿湿地周边,边缘化的生态红线 布局导致其生态服务功能受限,生态受益面积比较局限。在新一轮区级生态红线划定中,亟需优化提升区域生态红线布局,将新吴区潜在的生态功能区划入生态红

28、线,着力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功能。 1.4.3 生态功能逐步 ,公共绿地明显不足多年以来,新吴区发展迅速,土地开发程度不断提升,生态功能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有的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大幅削弱,随着居住和工业用地大幅增加,逐步转为城镇生态系统。城市的开发建设, 逐步对原有的生态环境产生胁迫和压力,对原有的植物和土壤产生不可恢复的影响,原有生境遭到破坏。另一方面,全区土地开发进程加快,生态建设力度明显不足,2014 年全区公共绿地仅 4.94 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 2.2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 8.85 平方米/人,距离群众生态环境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1.4.4 区内河网水系众多,太湖之滨环境敏感3

29、9 近年来新吴区的建设对区域河道水系等影响较大,部分河道被裁弯取直改造、池塘和洼地被工业用地填平,导致原有水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河道水系贯通率较低、水生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新吴区内水系众多,水域面积约 9.07 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 4.12%, 区域水环境敏感,望虞河、三河港、新开港河、六步港河、新库港河、高墩港河、大溪港河等多条河流汇入太湖,其河流湖泊水环境质量对区域饮水供水安全存在较大影响,虽然近年来新吴区主要入湖河道均达到类水要求,但随着新吴区进一步的开发建设,切实落实好开发与保护和谐发展,加强区域水系安全维护、落实水生态环境保护尤为重要。 2 总则2.1 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

30、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重点,按照优化国土空间分布格局、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改善人居环境的基本要求, 划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生态红线区域,明确主导生态功能,制定生态保护措施,切实加强保护与监管,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2.2 划定原则2.2.1 优先性原则坚持把保护放在优先位臵,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切实保护好具有 重要生态功能和对维护全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为推动生 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2.2.2 合理性原则遵循自然环境分异规律,明确不同区域的主导生态功能,在科学

31、评估识别关键区域的基础上,根据全区骨干河道、交通干道两侧等重要 生态功能区划入生态红线的原则和标准,结合新吴区已建的建设用地实际与管理可行性,合理确定新吴区生态保护红线方案。 2.2.3 协调性原则生态红线区域的划定应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区划、规划相协调,共同形成合力,增强 生态保护效果。 2.2.4 衔接性原则区级生态红线的划定应与江苏省、无锡市的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 划相衔接,同时生态红线保护工作的推进与新吴区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的时序性相衔接。 2.2.5 可行性原则坚持科学定位、合理布局,明确受保护地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和范 围,划定范围与经济社会发展

32、需求和当前监管能力相适应,预留适当 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空间,切合实际确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规模并 落到实地。 2.2.6 动态性原则土地利用系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系统影响因素而变化,生态保 护红线面积可随生产力提高、生态保护能力增强逐步优化调整,不断 增加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2.3 划定依据2.3.1 国家有关文件(1) 人民 环境保 ; (2) 人民 森林法; (3) 人民 野生动物保 ; (4) 人民 自然保护区条例; (5) 人民 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6) 风景名胜区条例; (7) 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 (8)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 (9)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10)

33、 森林公园管理办法; (11)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 (12) 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 (13) 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 (14) 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 (15)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 2.3.2 江苏省有关文件(1) 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 (2) 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3) 江苏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4) 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 (5) 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 (6)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7)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 的决定; (8) 江苏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9) 江苏省渔业管理条例; (10)

34、 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 (11)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12) 江苏省环太湖风景路规划。 2.3.3 市、区有关文件(1) 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2) 无锡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3) 无锡市市管绿地养护管理考核办法; (4) 无锡市河道管理条例; (5) 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6) 无锡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计划(2014-2020); (7) 无锡市区生态红线区域界定规划; (8) 无锡市水土保持规划; (9) 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 (10) 无锡市区公 展规划; (11) 新吴区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 (12) 新吴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3

35、) 2014 年新吴区社会经济发展报告; (14) 其他相关规划等材料。 2.4 划定目标在现有的江苏省、市级生态红线区域基础之上,充分认识区域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及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划分对保障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形成满足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基本需求,符合地区实际的生态红线区域空间分布格局,强化“空间保红线” 的刚性约束,确保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重要生态系统以及主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新吴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自然资源有序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提供重要支撑。 2.5 技术路线本次规划的技术路线见图 2.5-1。 生态红线方案细化确定 现场调研与核实 其他环保

36、相关规划 新吴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新吴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无锡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计划 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 与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 管控措施、保障体系 图 2.5-1规划技术路线图区域生态分析 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初步识别 生态环境敏感度分析 动物资源现状评价 植被覆盖度评价 土地利用类型评价 地形地貌评价 3 生态保护红线方案确定3.1 生态保护重点区域识别本次研究采用遥感、ENVI、DEM 和 GIS 技术,选取 2014 年 3 月 LandSate8 遥感影像(像元分辨率为 30 米),结合现场踏勘核准的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及植被分布情况进行遥感影像解译,同时结合 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对区域生态适宜度进

37、行评价,从而初步识别出生 态保护重点区域。 3.1.1 土地利用现状根据解译结果和现场踏勘核准,新吴区土地利用现状可分为 4 种类型,分别为水域、农田、建设用地、绿地等,不同类型的光谱解译 标志见表 3.1-1,用地类型解译结果见图 3.1-1、表 3.1-2。 表 3.1-1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的影响特征(标准假彩色 4,3,2 波段合成)类型影像样本影响特征水域 蓝色;太湖、河流 耕地 黄色;东部较多,全区不均衡分布,形状不规则的斑块 林地 绿色;零散分布, 工业用地 红色;大面积分布,内部色调不均匀 居住用地 浅粉色,大面积不均匀分布,形状不规则 空地 深灰色,分布较少,主要在硕放机场及

38、周边 道路 浅灰色,全区均有分布,多呈长条形分布, 图 3.1-1新吴区土地类型解译图表 3.1-2新吴区土地利用现状平衡表类型面积(km2)占比(%)说明水体 9.284.25全区均有分布,主要水域包括太湖、望虞河、京杭运河、伯渎港、走马塘等 耕地 51.3123.48主要分布于区域东部,其余沪宁高速沿线、硕放机场周边等区域仍有零星分布 林地 18.418.42面积较小,主要分布于鸿山泰伯景区、梁鸿湿地、新洲生态公园和主要道路、河流沿线 工业用地 63.1328.88面积较大,主要分布于新吴区西侧建成 区 居住用地 49.1822.50面积较大,主要分布于新吴区西侧建成 区 道路 15.24

39、6.97全区均有分布,呈带状分布 空地 12.015.50面积不大,全区零散分布,多数分布于硕放机场及周边区域 合计218.56100/由图 3.1-1 和表 3.1-1 可知,新吴区内建设用地和农田用地占了较大比例,全区以环鸿东路为界,西侧开发强度较大、建设用地较多, 东侧主要以农田为主,零散分布有建设用地;全区主要水系包括太湖 以及望虞河、京杭运河、伯渎港、走马塘等主要河流;全区绿地分布 较少,多分布于鸿山泰伯景区、梁鸿湿地、新洲生态公园,以及沪宁 高速、锡张高速等主要道路和京杭运河、伯渎港、望虞河、走马塘等 主要河流两侧,另外农田边界林网也有部分绿地分布。 3.1.2 地形地貌概况图 3

40、.1-2新吴区高程解译图结合 LandSate8 遥感影像数据和 DEM 解译,结合现场踏勘结果,新吴区内高程、坡度解译情况见图 3.1-2、图 3.1-3。 图 3.1-3新吴区坡度解译图由上图可知,总体而言,新吴区所在区域地势较为平坦,除鸿山泰伯景区山体坡度相对较大外,其余区域坡度均不大。 3.1.3 自然植被现状(1) 植被覆盖度本次植被覆盖度研究采用 NDVI 指数估算方法,运用李苗苗等在像元二分模型的基础上研究的模型 VFC=( NDVINDVIsoil ) /(NDVIvegNDVIsoil)。其中,NDVIsoil 为完全是裸土或无植被覆盖区域的 NDVI 值,NDVIveg 则

41、代表完全被植被所覆盖的像元的 NDVI 值,即纯植被像元的 NDVI 值。解译出的植被覆盖图见图 3.1-3。 图 3.1-3新吴区植被覆盖度解译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新吴区的植被覆盖度以环鸿东路为界两侧区分 较为明显,新吴区西侧大面积已建成区植被覆盖度较低,其中工业用 地、居住用地等地块边界植被覆盖度相对较高,新吴区东侧农田以及 沪宁铁路、沪宁高速、锡张高速等主要道路和伯渎港、京杭运河等主 要河流沿线两侧植被覆盖度较高。 (2) 陆域植被新吴区的植被包括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其中自然植被属于北亚 热带落叶常绿阔叶 林地带,但近年来该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人类 活动频繁,受人类长期开发活动的影响,全区自

42、然植被分布较少。现覆 盖植被主要次生林、人工林、草地等,主要分布于农田林网、公园景区以及主要道路、河流两侧等,其中鸿山泰伯景区、梁鸿湿地公园、新洲生态公园等地植被较为丰富。 新吴区本地木本植物 87 种,乔木类主要包括香樟、朴树、桂花、鸡爪槭、银杏、紫薇、白玉兰、广玉兰、樱花、垂丝海棠、马尾松、构树、 垂柳、雪松等;灌木类主要包括枸骨、海桐、小叶女贞、八角金盘、锦 绣杜鹃、南天竹、石楠、野迎春等;蕨类植物主要包括扶芳 藤、紫藤、常春藤、爬山虎、络石、菝葜等;草本类主要包括萱草、 麦冬、三白草、活血丹、鸾尾、结缕草、吉祥草、玉簪、石蒜、沿阶草、美人蕉、假俭草、菖蒲、阔叶山麦冬等。另外主要农作物包

43、括水稻、小 麦、油菜等粮油作物,以及豆角、黄瓜、葡萄等蔬菜瓜果。 (3) 水生植被近几十年来,由于工业、农业废水污染以及集约化养鱼等种种原 因,现存的主要为适应性广、耐污力高、抗逆性强的种类,但是生物 量不大,零星分布于湖泊、河流、池沼、水田及沟渠等处,其中新吴 区东部农田分布面积较大区域相应的水生植被分布较多。常见的有喜 旱莲子草、眼子菜属、水车前、凤眼莲、金鱼藻、尖尾蓝隐藻、四尾栅 藻、蓝球藻等,此外还有淀粉植物芡实及菱等。 3.1.4 动物资源现状(1) 陆生动物资源新吴区由于开发强度较大,自然或半自然生境较为罕见,因此陆 生动物以昆虫和鸟类为主,主要分布于新吴区东侧农田区域以及鸿山泰伯

44、景区、梁鸿湿地公园等自然生态基础较为良好的区域,全区两栖类、爬行类和兽类较为罕见。 昆虫:主要包括螳螂科、蝗科、螽斯科、树蟋科、叩头虫科、虎甲科、草蛾科、卷蛾科、斑蛾科、刺蛾科、螟蛾科、步甲科、瓢虫科、 鳃金龟科、丽金龟科、花金龟科、天牛科、菱蜡蝉科、盾蚧科等科属。鸟类:主要包括家燕、四声杜鹃、大杜鹃、大苇莺、白胸苦恶鸟、 暗绿绣眼鸟、黑水鸡、棕背伯劳、大山雀、普通翠鸟、黑尾蜡嘴雀、 珠颈斑鸠、棕头鸦雀、喜鹊、灰喜鹊、麻雀、小云雀等类别。 爬行、兽类以及两栖类:新吴区开发程度较高,区内爬行类、两栖类、兽类等生存空间较窄、分布较少,爬行类主要包括 花龟、 草龟、中国水蛇等;兽纲有猪灌、黄鼬、大棕

45、蝠、松鼠、大仓鼠、黑线仓鼠、东方田鼠、小家鼠、褐家鼠、北社鼠等,两栖纲有棘胸蛙、 黑斑蛙、中国大 、黑框 、中国雨蛙等。 (2) 水生动物资源新吴区内水生动物主要包括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及其他水产品种类等,主要分布于区内湖泊以及河塘沟渠等。 浮游动物:浮游动物主要有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四大类群二十多个种类。其中不同类群的优势种主要有:原生动物为 表壳虫、锥形似铃壳虫、钟形虫等;轮虫有狭甲轮虫、萼花臂尾轮虫等;枝角类有秀体蚤、大型蚤等;桡足类有 原镖水蚤等。 底栖动物:多为耐污的淡水寡毛类和摇蚊幼虫类等。 鱼及其他水产品种类:主要分布于新吴区东部鸿山街道,以渔业 养殖为主,主要鱼类

46、有青、草、鲢、鳙、鲤、鲫、鳊等;甲壳类有虾、蟹等;贝类有田螺、蚌等。另外新吴区濒临太湖,内有:梅齐鱼、银 鱼、白鱼、白虾、鲢鱼、鲫鱼、草鱼等。 3.1.5 生态环境敏感度分析根据新吴区的特殊性、综合性、代表性等原则,以及生态系统特 征和生态环境主要影响因子的影响程度,选取对新吴区开发建设影响 较大的土壤侵蚀敏感性、水环境敏感性、灾害敏感性等自然因素和生态服务因素(主要包括省、市级生态红线区域),采取德尔菲法以及多方博弈确定因子的权重,采用 GIS 技术将描述性的等级信息转换成生态敏感性指数并建立等级评价体系(表 3.1-3),建立单因子敏感性评价图形和属性库,在单因子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生态

47、因子组合法 进行叠加,单因子敏感性评价图件见图 3.1-4,最终的生态敏感性综合情况见图 3.1-5。 表 3.1-3 生态敏感性单因子评定表影响因素因子因子权重7(因子分值)5(因子分值)3(因子分值)1(因子分值)土壤侵蚀敏感性 地形起伏 0.13地面高程200m地面高程 50-200m地面高程 20-50m地面高程 0-20m水环境敏感性 水体保护 0.24太湖、京杭运河、伯渎港、望虞河、走马塘等水体 主要水系两侧各小于50 米 主要水系两侧 50-100 米 其他区域 灾害敏感性 植被覆盖度 0.21高 一般 低 极低 坡度 0.15108-104-80-4土地利用现状 0.27水体、

48、林地 园地、耕地 空地 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等其他用地 生态服务因素(原有省、市级生态红线) 锡东饮用水源地 划入高敏感区 望虞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划入高敏感区 梁鸿国家湿地公园 划入高敏感区 太湖重要保护区 划入高敏感区 地形起伏单因子分析水体保护单因子分析植被覆盖度单因子分析坡度单因子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单因子分析生态服务单因子分析(原省、市级红线划入高敏感区)图 3.1-4新吴区各单因子生态敏感度分析图图 3.1-5新吴区生态敏感度分析图由图 3.1-4、3.1-5 可知,新吴区生态较为敏感的区域主要分布于东侧农田、湿地、新洲生态公园、鸿山泰伯景区以及沪宁高速、沪宁铁 路、锡张高速等主要道路和望

49、虞河、京杭运河、伯渎港、走马塘等主 要河流水域沿线绿化用地等。 3.1.6 生态保护红线区初步识别根据上述分析,识别出新吴区内生态敏感区,在江苏省、无锡市生态红线区域的基础上(表 1.3-1),初步新增划定无新吴区区级生态红线区域保护方案,主要包括 5 类 10 项生态红线保护区,见表 3.1-4、 表 3.1-5 。 表 3.1-4新吴区区级新增生态红线类别序号生态红线类别含义1生态公园 指具有绿化功能、防护功能、湿地功能,能够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的城市湿地、绿地生态系统。 2生态廊道 指区域重要河道两侧一定范围内予以保护的区域, 主要包括迎水坡、背水坡、坡外湿地、

50、绿地、林地等。 3生态绿地 指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治污染、 调节气候等生态调节与防护作用的绿地生态系统。 4风景区 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5特色物种种质资 源保护区 指具有区域特色生物生产功能和种质资源保护功能 的区域。 表 3.1-5新吴区新增区级生态敏感区序号区域名称区域范围拟划定的生态红线区域类别1新洲生态公园 新洲生态公园规划范围,主要包 括水域、公园绿地 生态公园 2京杭运河生态廊道 京杭运河防护绿地 生态廊道 3伯渎港生态廊道 伯渎港防护绿地 生态廊道 4望虞河生态廊道 裕安路以东、

51、望虞河清水通道维护区省、市级红线保护区西北、沪宁高速以南合围而成的区域 生态廊道 5走马塘生态廊道 走马塘沿线两侧防护林地 生态廊道 6沪宁高速生态绿地 沪宁高速沿线防护林 生态绿地 7锡张高速生态绿地 锡张高速沿线防护林 生态绿地 8沪宁铁路生态绿地 沪宁铁路沿线防护林 生态绿地 9鸿山葡萄园 伯渎港以北、环鸿东路以东、新吴区边界合围成的区域 特色物种种质资源保护区 10鸿山泰伯风景区 锡贤路、锡东大道、金城东路、 环鸿东路合围成的区域,主要包括绿地和水域 风景区 3.2 生态保护红线协调性分析3.2.1 与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的协调性分析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

52、020)编制较早,新一轮的无锡 市城市总体规划尚未编制,早期的规划对新吴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等方 面尚不全面,其公共绿地等规划面积较小,且新吴区经过多年的迅猛 发展, 其发展范围已突破早期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建成区规划范围, 故早期的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对本次生态红线保护区域详细界定规 划指导意义不大。 3.2.2 与无锡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计划(2014-2020)的协调性分析根据无锡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计划(2014-2020),新吴区内江溪街道属于优化提升区,硕放街道、旺庄街道、新安街道、梅村街道虞河沿线生态廊道属于市区生态网架一级廊道。 本次生态红线保护区域详细界定规划综合考虑上述区域主体功能类别,将鸿山泰伯景区山体、望虞河沿线、新吴区东部基本农田和 水域等区域划作生态红线保护区。 3.2.3 与新吴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协调性分析根据新吴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土地利用规划(图 3.2-1),生 态红线区域初步划定范围多为水域、公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