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变化分析

收藏

预览图
编号:9653299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3.65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0-09-23 上传人:扣*** IP属地:宁夏
15
积分
关 键 词:
年来 我国 移动 支付 发展 变化 分析
资源描述:
. 近三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变化分析 专 业: 中央银行学 小组成员:向 念、卢凯迪、宁盈蕊 唐 莲、罗雅琪 指导老师: 陈靓秋 完成时间 2016 年 12 月 20 日 . . 近三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变化分析 1 移动支付的概述 1.1 移动支付概况 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 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 ( 通常是手机 ) 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 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 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 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 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 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 1.2 产生移动支付的背景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一批新事物, 影响着各行种业, 传统金融也受到了辐射,在此背景下移动支付应运而生。 如果说 2013 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元年,那么 2014 年就是移动金融发展的元年。 《2014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洞察报告》指出,超过九成移动互联网用户表达了会进行移动端支付的意愿。 1.3 移动支付的分类 1.3.1 根据支付金额的大小,可以将移动支付分为小额支付和大额支付。小 额支付业务指运营商与银行合作, 建立预存费用的账户, 用户通过移动通信的平 台发出划账指令代缴费用 ; 大额支付指把用户银行账户和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用 户通过多种方式对与手机捆绑的银行卡进行交易操作。 1.3.2 根据支付时支付方与受付方是否在同一现场, 可以将移动电子支付分 为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 如通过手机购买铃声就是远程支付, 而通过手机在自动 售货机上购买饮料则是现场支付。 1.3.3 根据实现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移动支付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短信、 wap等远程控制完成支付 ; 另一种是通过近距离非接触技术完成支付,主要的近 距离通信技术有蓝牙、 rfid和 nfc等。 1.4 我国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特点 1.4.1 业务发展推动有关法律法规的出台。 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移动支付业务的法律法规。中国人民银行于 2005 年颁布《电子支付指引 ( 第一号 ) 》, 2010 年 6 月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 . . 务管理办法》,但这些规定和办法都只是部分覆盖了非金融支付机构移动支付领 域,只是针对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提出了监管要求。 目前人民银行正在抓紧制定 与移动支付相关的法规制度,包括《电子支付指引 ( 第二号 ) 》等,试图为移动支 付业务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1.4.2 业务发展迅速。 目前,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十分迅速。据统计,截至 2011 年末,全国银 行移动支付客户数 1.45 亿户; 2011 年发生业务 2.47 亿笔、金额 0.99 万亿元, 业务笔数、金额分别比 2010 年增长 109%和 74%。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 对中移电子、联通沃易付、天翼电子三家运营商支付机构的调研数据, 2011 年 仅上述三家机构的移动电话支付业务笔数达 5.7 亿笔,交易金额 59 亿元。 1.4.3 技术标准正由多样转为统一。 在移动支付业务的技术实现方面, 不同的机构采用的技术标准各不相同。 如 银联主要以拓展银行卡使用方式为主, 按照人民银行要求使用 pboc2.0标准;而 中国移动则自己进行了技术标准的研发设计; 在公交和地铁等应用中, 不同公司 采用的标准也不一样。 目前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中是谁主导谁定标准, 为下一步市 场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但在人民银行的组织和领导下, 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 善。2012 年 6 月,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2 年 12 月,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 为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4.4 以远程支付为主。 我国目前移动支付业务以远程支付为主, 而移动近场支付由于行业标准、 解决方案尚存在较大的争议, 电信、金融、设备、技术商等合作各方仍在探索阶段。因此,近场支付大规模推广应用远未形成,由于产业链长、参与单位众多,目前 只是在部分城市小范围由政府主导进行试点, 业务范围多集中于地铁、 公交、校园等。从根本上说, 目前并未与移动通讯技术融合应用, 多数参与企业不敢贸然跟进,产业链发展仍处于分割化状态,进展缓慢,所占移动支付份额较小。 2. 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1 移动支付的市场发展现状 移动支付给人们提供简单、 快捷的支付方式, 对于这样的一种支付方式, 是 . . 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一种支付模式。 由于这样的优势和特点, 移动支付正赢得越来越多智能手机用户的青睐。 国内智能机的广泛使用, 手机网民高速增长, 对 于移动支付起到了催化作用,撬开了巨大商机。 2012 年对于移动支付来说,是一个开创元年,在 2012 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中国金融移动 支付系列技术标准, 平息了长期以来各产业链想独占移动支付市场而引发的无硝烟战争。可以说这样标准的确立为 2013 年移动支付市场步入良性发展通道奠定了基础。 2013 年中国移动支付规模得到疯狂扩展,央行公布的《 2013 年支付体 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2013 年全国共办理移动支付业务 16.74 亿笔,金额 9.64 万亿,同比分别增长 212.86%和 317.56%。截止到 2013 年年底,支付宝实名制用户已达 3 亿,过去一年支付宝完成了 125 亿笔的支付,同时支付宝钱包用户突破 1 亿, 2013 年通过支付宝手机支付完成了超过 27.8 亿笔、超过 9000 亿元的支 付,以此计算,支付宝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公司。支付宝同时披露, 2014 年春节期间支付宝手机支付超 1 亿多笔,占支付宝所有支付方式的 52%。春节 7 天内, 5000 多万支付宝用户用手机完成了购物、生活缴费、信用卡还款、购买余额宝等从生活到理财方方面面的行为。 其中,通过支付宝钱包完成各类信用卡 还款的用户达 220 万人次,仅此一项,手机上便支付了 71 亿元,是 2013 年春节 的 10 倍;而通过支付宝钱包为手机充值的用户则达到 1134 万人次,是 2013 年 的 6 倍。在支付宝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 2013 年 8 月微信正式加入了支付功能,超过 6 亿用户可以通过扫码、 公众账号及应用内支付任一种方式完成最后整个购买环节。顷刻间,从电商到线下零售商,从大型软件企业到独立服装代购者,各 色产品纷纷接入微信支付, 用户红利首先在移动电商及支付层面爆发开来。 马化腾推动的“微信 +财付通”的移动支付向目前全球最大的网络支付、马云引以为 傲的支付宝发起了支付大战。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抢夺用户资源。 2.2 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 未来几年内中国的手机支付产业链将保持 40%左右的年增长率。 来自易观智 库的数据也证实了业界对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前景将是一个可观的利润空间。 根据易观智库预计,到 2015 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将突破 139200 亿大关口,互联网支付注册账户规模将达到 13.78 亿,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直逼 7123 亿这个大关口。移动支付未来将进军以下两个战场。 . . 2.2.1 移动理财 支付清算是金融的最根本功能。解决了支付,各种资金配置活动就能展开。 比如在互联网金融时代, 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服务的出现, 就带来了阿里小贷、余额宝、p2p网络借贷和众筹融资等新兴金融组织或产品的兴起。 现在,这一进化链, 会在移动世界中发生。 移动支付的兴起, 又会催生出其它移动金融服务,包括移动理财。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在手机上理财,会像在电脑上理 财一样普遍。 已有雏形的移动理财模式, 大致可分为几类: 一是投资者通过移动支付企业购买传统金融产品, 目前主要表现为互联网货币市场基金。 这种模式在降低投资门槛、 带来投资回报的同时, 还融入了消费支付功能, 比如腾讯微信与华夏基金合作的“理财通”。 二是传统金融机构自己设立的电子平台, 进一步向移动端拓展,利用移动支付方式对接其理财产品、 保险产品,比如平安集团的“壹钱包”。三是 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在移动场景中的应用。 四是一些不规范的、 处于灰色地带的投融资行为。 这四种模式风险各不相同。 前两者相对规范, 但在公众大量涌入后, 需要特别注意风险提示, 避免在收益率等信息上误导投资者, 因为即使货币市场基金也不是无风险的。 第三种模式的风险在于整个行业良莠不齐, 缺乏有效监管, 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最后一类模式, 则是地下民间金融的又一变种, 其风险不言而喻。 对收益率的过分强调,也很可能会影响移动理财这一新兴金融模式的可持续性。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竞争激烈化,高收益将难以长期持续。各类互联网、移动金融创新,应该学会在收益率之外的用户功能上多做文章。 2.2.2 商场 pos终端 微信红包、支付宝是广泛的网络支付, 打车软件是高频的 o2o本地生活服务支付,可以说都是 c 端( customer ),移动支付下一步将是争夺商场 pos终端,因为 b(business )端的移动支付,对费率更有承受力,只要拥有足够的客源, 商家愿意接受移动支付的形式交易, 即使承担一定的费率; 同时,对于用户而言,移动支付可以大大节约交易时间。这也是为什么许多 c( customer )端的移动支付阿里巴巴和腾讯即使是贴钱,也要抢客户,要侵袭线下 pos,都是想变着法儿形成用户习惯。因为人类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逆袭。 2014 年以来,阿里巴巴、腾讯均明显加大了其移动支付工具向商场 pos进军的力度。双方正在大手笔出 . . 击,到处谈移动支付,出钱、出资源抢占线下客户。商场 pos机的交易数据,蕴 含着极大的商业价值, 在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 可以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 产 生新的服务和价值。此外,商场 pos机的客单价、稳定性都很高。腾讯正在积极 扩大其微信支付的应用范围, 其近日又牵手王府井, 并计划扩大与中国联通的合 作,其商业化正在加速。王府井是中国知名百货零售商,根据合作协议,王府井 将在微信上运营一个公众平台,微信用户可以查询和通过微信支付购买其产品。 此举可能很快给腾讯带来新的重要收入渠道。 3 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相关规章制度缺失 目前我国移动支付的监管措施刚刚出台,尚未形成明确的监管框架和体系。 监管部门秉持“规范发展与促进创新并重”的态度, 在已出台的监管措施中, 多是针对电子支付或支付服务整体的, 对开办移动支付业务的准入条件、 技术平台的标准等并未具体规定。 部分开办移动支付业务的商业银行也未针对手机银行业务出台单独的管理规定, 而是将该业务作为电子银行业务的一部分, 纳入整个电子银行业务章程统一管理。 专门针对移动支付规定的缺失, 既不利于保护移动支付用户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整个移动支付业务的健康发展。 3.2 市场需求有待培育 我国大部分民众对移动支付业务还不太接受, 也很少使用,大大影响了移动支付产业发展。 截至 2011 年末,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超过 9.75 亿户,全国所有县城及大部分乡镇实现了 3g 网络的覆盖, 3g 用户达到 1.19 亿。然而,移动支付的业务量与庞大的手机用户规模并不相称。 对于城市用户来说, 由于城市的金融服务相对比较便捷, 其对移动支付的需求并不旺盛; 对于农村用户来说, 虽然金融服务网点分布在某些农村地区存在空白, 但受传统消费模式的影响, 广大农村用户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有限, 移动支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比较陌生, 认知度不高。因此,目前移动支付的用户主要是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的年轻人, 市场需求仍有待进一步培育。 3.3 产业链参与者间的合作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移动支付的产业链参与机构众多, 包括移动运营商、 银行、非金融 . . 支付机构、设备提供商以及消费者等 [2] 。在这个产业链中,各方都希望在支付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但在这个产业链中, 谁也无法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例如,对银行和移动运营商而言,银行机构具有内控制度、资金安全管理较严格以及商户联系紧密等优势, 但任何形式的移动支付商业模式都离不开移动运营商的参与。 因此,产业链各个环节无法进行密切深入的合作, 为产业链的优化设置了瓶颈, 严重阻碍了移动支付业务发展。 例如,虽然银行拥有大量终端设备, 但不会提供给移动运营商使用; 运营商拥有大量用户, 但也不会提供给银行。 各类资源无法有效整合, 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如果产业链各方能够以发展的眼光做到优势互补、各取所需,就能获得切实利益,实现多方共赢。 3.4 存在安全风险 移动支付作为新兴支付方式, 无论是移动支付的提供方, 还是客户, 都需要 考虑支付过程中所涉及环节的安全性。 在安全保障机制建设方面, 要高标准、严 要求,保证信息收发的保密性、完整性、公平性等。对于提供移动支付服务的机 构,要完善安全管理, 加强技术建设, 在移动支付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确保安 全。而对于消费者,对自己所面临的风险还没有充分的认识,移动终端防病毒、 防泄密等方面的保护远远不够, 由于手机 pin 码、网银密码以及个人信息等被盗 取而引发安全风险的案例需引起重视。 4 促进我国移动支付健康发展的对策 4.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相关部门要针对移动支付业务尽快出台具体监管办法。 一是要强化客户身份识别和对大额及可疑支付交易的监测, 防范犯罪分子利用手机银行进行资金转移;二是细化客户权益保护和安全技术标准, 保护移动支付用户, 提高移动支付业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三是明确和细化开办移动支付业务的各种条件, 规范该业务今后的发展方向。 4.2 培养客户使用习惯 根据国外经验, 不发达地区因为金融服务供给相对匮乏, 其移动支付发展程度较成熟,而发达地区由于本身金融服务供给充足, 所以移动支付都偏重于小额 [3] 。因此,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应重点考虑农村地区, 解决其支付不便的问题,以及城市的零星小额支付, 提供多样化的支付服务。 比如可以在适合开展小额支 . . 付业务,但银行等机构不方便进入的行业或场所进行移动运营商为主的移动支付 业务试点推广,提升普通民众对移动支付的参与程度。 4.3 加强产业链合作 移动支付是一条新兴的产业链, 链接多个网络,包含多平台。在这个链条中,移动运营商提供的是支付工具的通信通道, 银行掌握着大量账户、 拥有强大的电子平台和清算设施以及成熟的信用体系, 银联和非金融支付机构拥有自己的技术优势,连接着国内大部分银行。因此,只有构建一个开放与合作的平台,以移动 运营商和银行紧密合作为基础, 以银联和非金融支付机构作为重要补充, 整合运营模式,整个产业才不会过度竞争, 各参与主体才能充分发挥核心能力, 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4.4 提高移动支付安全性 为了促进移动支付市场繁荣, 建议移动支付相关各方要始终把安全问题放在发展优先考虑的位置, 积极地谋求相应的安全措施, 遵循保护公民财产和个人信息安全的原则,在技术和管理上相互结合,最大程度地保证资金和信息安全。 .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近三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变化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653299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