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三篇_第1页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三篇_第2页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三篇_第3页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三篇_第4页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三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三篇【导语】沁园春长沙是近代诗人*所写的一首词。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篇一 【学习目的】1、感受*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2、对比诵读,了解词的格律特点,加深对情感内涵的把握和理解。3、品味词的语言和意境,了解诗词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4、背诵全词,提高朗读能力。【教学重点】诗词朗读,赏析诗词的语言表现力,感受作者的情怀。【建议课时】1.5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板块学习方法介绍(结合人文主题)1、说说:创设

2、相关情境,让学生自由表达。(引入写作与阅读的结合)2、读读:初读、对比读,感知诗词的形式特点音韵、节奏与格律。范读后整体感知本文的思想情感与风格。3、议议: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技巧,深入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品语言、知诗艺、思想)4、写写:拓展鉴赏。二、品读课文1、说说:同学们,踏入高中也就踏入青春的门槛,今天老师想问问大家,你的青春理想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你的理想?(学生自由表达)交流后,教师点评后引导:刚才同学们都畅谈了自己的理想,非常简洁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但老师想问问你们中有谁能诗意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形象地表达自己的理想?导入课文: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词沁园春长沙,看看作者青春时代的理

3、想是什么?又是如何形象地表达自己的理想,如何诗意地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伟人的伟大,并从中学到一些诗词写作的方法与技巧。2、读读:我们先来读读读这一首词。读了之后,我想和大家一起来交流同学们读了之后的初步感受。提醒注意:把握情感,注意语气,划分节奏,读出重音。(交流初读的感受,请学生推荐学生来范读,探讨该词的朗读处理。)将沁园春雪与课文对比读(投影呈现沁园春雪)。总结: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读来发现同一词牌具有许多相同的特点。(交流后再明确:词牌,题目,一般分为上片或称上阕和下片或称为下阕相同词牌的词有相同的体例,古人称作词为“填词”。)“诗言志”,读了本词,你能略微知道它的思想情感吗

4、?你能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吗?集体朗读。学生谈对“志”的理解及此志在心中激起的感受。教师点评,归结到毛诗风格与思想的把握上,并附带欣赏及*的书法。(明确:热爱祖国壮丽河山,主宰河山的雄心壮志。基调昂扬向上,词风大气磅礴。所谓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学生有气势地再读。三、赏析上片1、教师范读前三句。2、学生讨论这三句的大意,作者在这里交代的情况。(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点拨到:词的语句多倒装)建议:让同学用散文的语言形式表达诗句所表现的内容,体会诗歌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3、赏析*笔下的秋景。具体步骤:让学生读出“看”领属的诗句。学生讨论这里抓住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为什么说这些词语富

5、有表现力?(这里不拟定标准答案,学生言之有理即可)进行想象力的训练: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人所描绘的绚丽多彩的秋*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分为四步: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染上颜色:把黑白屏变成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流淌,大小各式船只争发;雄鹰在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让学生讨论,通过想象,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意境,感受到什么样的思

6、想感情。诗人立而观景,借景抒情。诗人在对大自然万物的*关注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国家命运的由衷关怀。(学生的表达要求基本准确)让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体会*的不凡的人格:比较*的“独立寒秋”与柳宗元的“独钓寒江”。比较*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与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与古人描写秋的句子与*的咏秋诗相比较。(可以寻找一些有关“大雁、梧桐、菊花、落叶”等诗句来比较,时间仓促未能找好打上。)让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到作品风格与人格的关系,由衷地赞叹*的伟大人格,再一次齐读全词。四、赏析下片在词的上片,*同志通过写秋景传达了自己内心激荡的青春*,也就是借景抒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下片作者如何表达自

7、己内心的感情的。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注意几个重点词的含义的理解和把握:讨论交流几个重点词的用法。(明确:仅供参考)“携”、“侣”、“同学”表明人物关系亲密团结。“峥嵘”、“稠”表明时代特点,艰难时世反衬人物的奋发有为。“恰”引起的铺叙表明人物的气质禀赋、精神状态和战斗行动。“粪土”形象不美,表现对军阀官僚的蔑视恰到好处。“中流击水”写尽豪情壮志,意味深长,令人联想到“中流砥柱”。2、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中,我们联想到怎样的形象呢?(提示:想其人忆其事,我们看到的既非古代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非当代某些青年“我拿青春赌明天”。倒令我们想起顾宪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

8、怀,更令我们想到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明确:忆的是“同学”、“书生”,站在我们面前的分明是一群敢于向旧世界宣战的斗士。)3、这是一群敢于向旧世界挑战,敢于挺身而出主宰世界命运的热血青年。血气方刚,壮志凌云,豪情万丈,在穿透80年时空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们有力的脉搏,炽烈的情怀,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这首词能有这样的穿透力、感染力?请同学们围绕下面三个问题讨论与交流:“诗言志”,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来抒写自己的宏伟抱负与远大理想的?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形象地表现它?运用“增删调改换”方法进行词语分析,品味其用语之精妙

9、(炼字炼句炼意)。五、学法与鉴赏点拨1、赏析写景:写景顺序,景物选择(意象/物的选择),景物特征(意境)。2、分析叙事:人物做了什么;怎么做。(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的描写)3、表达技巧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动、名、形容词的分析。明确即课堂小结:作者借雄奇壮观崇高之美景造阔大之意境,以刚健有力之行为状人物之形美,当然,更是作者心有所动,心有*,胸怀天下,方能写出如此大气的文字。六、作业写写你心中的理想。要求采用诗的语言。(小提示:可以套用歌曲或诗词。)【板书设计】沁园春长沙上阕雄奇壮观之景以写景抒心中之情下阕刚健有力之行借叙事传人物之神篇二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掌握诗中陌生的字词,

10、同时能熟练地背诵整首诗。能力目标:体会雄浑阔大的秋的意境,能够运用一些意象来摹写现代诗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情感目标:能够把握作者寓秋于景的思想感情,同时了解*为了国家统一和名族团结的远大抱负和理想。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中的主要意象,通过阅读,能够体会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诗句。教学难点:抓住作者内心的情感,同时把握作者是怎样运用对比的手法来体现自己远大的抱负和革命情怀的。三、教学方法朗诵法合作探究法提问法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一提到深秋,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秋天的萧瑟。如战国楚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

11、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如被尊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但也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唐刘禹锡秋词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作者另辟蹊径,一反文人悲秋的伤感情调,赞秋气、吟秋色,唤起人们冲破云霄凌空直上的勇气;更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多少年后,有位诗人在长沙奏出了同样的一首秋之壮歌。今天我们

12、就来学习*的沁园春长沙,让我们走进诗人的内部世界,领悟他对秋的所思、所想,感受*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介绍作者生平及其著作和写作此诗的社会背景*(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和,*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从1949年到197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思想。*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被尊称为毛主席。*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

13、0世纪影响100人之一。主要作品*选集:*的主要著作集。*文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起陆续出版。*文集编入*选集以外的*重要文稿。*诗词:*创作的旧体诗词作品写作此诗的背景:一九二五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也遍及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这时候,一方面是工农革命运动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那么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暗衰退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面的力量,这些问题成为人们

14、所关注的焦点。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一九二五年二月他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动,八月从韶山到长沙,九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动讲习所。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朗诵诗歌让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诵此诗,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朗诵此诗的同时,思考一个问题,除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外,你们还知道*那些诗歌?”下面我起大家开始朗诵。第一次读:“独立寒秋,湘江北去,现在同学们已经朗诵完了,就回答一下我刚才提出的问题,有哪位同学知

15、道?除了沁园春长沙外,*的诗歌还有很多,最的有沁园春雪,下面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背诵一下这首诗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整体感知同学们已经诵读了沁园春长沙这首诗,请同学们说一下读了这首诗的整体感受?他和我们刚才背诵的沁园春雪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点?明确:这首诗是写秋景,但并没有流露出秋天的悲凉,而是写得雄浑有力,有一种豪迈之感,他和沁园春雪相应

16、位置结构相似,韵脚相同,都写得旷达疏放,豪迈悲壮。质疑讨论,合作探究,老师讲解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来解说这篇文章,首先沁园春,长沙分别是什么?沁园春是一种词牌名,那么什么是词呢!词,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特殊文学体裁,起源于两汉,盛行于宋代。特点是每首词都有词调,叫词牌。例如本词的词牌叫“沁园春”词牌与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有些词在词牌下另有标题或小序,表明主题或写作缘由。如本词的长沙级是小标题。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词是诗的别体,它最初是配音乐唱的。词的特点在于它是长短句,词牌诗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

17、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词的流派分为豪放派、婉约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风格。豪放派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代表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第二次读:找出本词中自己不认识或陌生的字词,其中有(橘、舸、遒、遏)分别给它们注音。第三次读课文(读上阕):划分本词的层次,上阕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始到哪里?讲述了什么?“寒秋”怎样理解?明确:从开始到橘子洲头,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寒秋”即为深秋。第二层从万山红遍到万类霜天竞自由。写由“看”字看到的秋景。明确:(万)山-

18、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绿色给人以活力(百)舸-(争)流竞争给人以动力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讨论:写“看”的这几句词视角变换和写景顺序有什么特色?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眺)江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近观)天空:鹰击长空(仰视)水底:鱼翔浅底(近观)第三层从“怅寥廓”到“谁主沉浮”,提出谁主沉浮的感慨。体会“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丰富含义。“怅”字表明作者怎样的心情?“怅”并非作者心情不好,而是包含着一个深邃的心境。自然界的一切是这样的蓬勃绚丽,而现实社会却如此沉闷黑暗,“独立寒秋”的诗人,俯仰天地,怅望广阔的宇宙,心有所思,思有所忧。禁不住问苍茫大地:谁来主

19、宰你的盛衰荣枯?那么“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呢?是由于当时的革命形势,反动统治对革命进行疯狂的压迫,诗人不得不发出“谁主沉浮”的感慨。这表明了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广阔崇高的心境,同时表达了*青年时代伟大的抱负。第一课时完成,请同学们回去背诵这首词和诗人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第二课时: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地了解了*的沁园春长沙,我们介绍了*的生平及其著作,还简单的分析了词的上阕,下面我们就接着来学习这首词的下阕。首先让同学们读一下下阕,然后思考一个问题,上阕和下阕有什么联系?总结明确:上阕写今日之游,眼前之景,指出问题,引起回忆。下阕写昔日之游,忆过去峥嵘岁月,回答上阕

20、提出的问题。那么“同学少年“时怎样的意境呢?“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才华横溢“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以天下为己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激昂慷慨,奋笔疾书;关心国家命运,针砭时弊,宣传真理。“粪土当年万户侯”-蔑视官僚军阀,救国救民,敢于斗争。总结:写出了“同学少年”的精神面貌、战斗风姿和高尚志趣。鉴赏“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提示:气魄大!这么大的气魄当然能“主沉浮”。*的青年时代就有如此的鸿鹄大志,革命气概何其大也!小结:下阕抒发了改造旧中国,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所抒之情慷慨激昂。小结:归纳一下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明确:本词通过对长沙秋

21、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篇三 【导学创意】:采用点拨式教学法,在学生阅读和朗读的过程中,提出问题,通过问题的跟进,加强阅读理解,把握诗歌主旨。通过提问,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诗歌鉴赏的规律。让学生通过探究时代背景或写作背景来理解毛主席诗词的思想感情。通过齐读和默写填空来加强识记,强化语言学习。【教学课时】共3课时。【教学重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教学难点】分析自然巧妙的过渡。【教学班级】奈曼实验中学高一188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对照注释阅读全诗,做夹注。2

22、.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又准,又有感情。3.把生字写两遍,然后集体听写。4.提问:上下片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所写意象有什么特点?上下片有什么联系?共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关键】上下片是怎样过渡和联系的。【教学时间】45分钟。【实施目标】1.给10分钟时间,对照注释自由阅读全诗,做夹注。2.找两名同学(男*代表各一名)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又准又有感情,教师计分,并纠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5分钟左右)3.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本子上把生字写两遍,然后抽查作业,主要看准确性和字体。4.用5分钟时间集体听写,交听写作业。5.提问:上下片的内容有什么不同?(预设:上片主要写

23、景,下片主要写人)所写意象有什么特点?(程序:让学生先找出所写意象,看修饰语或具体描写,说出这些景物、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预设:景物生机勃勃;人物意气风发。)上下片是怎样联系的?(预设:引导学生把上片写景和抒情的句子分别画出来,然后给写景的句子划分层次,找出描写的具象,分析特点。认识由概括到具体的描写方法,指出“看”有总领下面具体描写的作用。小结:作者从概括到具体描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充满生机的湘江秋*。)那么,面对着这样壮丽的山河,作者的心情如何?(预设:让学生对照注释解读后三句一个“怅”字,写出了作者当时由沉思到激昂慷慨的心绪。)作者想到了什么?(预设:寥廓江天,苍茫大地谁来主

24、宰?即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深忧虑,可见毛主席当年博大的胸怀。)当时,作者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让学生看背景资料)(预设:当时,正是1925年,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但中国大地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作为有抱负的革命青年,他怎么能不思考这个问题呢?他也在斗争之列,那时候,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动。干得挺出名,被称为“农*动的王”。)(10分钟左右)。(布置课外作业1:查阅资料,看*同志在1925年左右,都做了哪些革命工作。)提问:那么,从全词看,作者有没有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预设:让学生朗读下片,预习下片内容,并留作业。)反馈练习:一/5页:朗读并背诵这首词,注意把握情

25、感和节奏。(5分钟左右)教师强调课外作业和预习内容。(二分钟左右)。【板书设计】沁园春长沙*(1925年)上片(上阕):写景壮丽、充满生机的湘江秋色下片(下阕):写人(特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背诵10分钟。(散背与齐背,并找一名同学课堂背诵,检测整体背诵水平)2.听写句子,交作业。(5分钟左右)3.检测第一课时作业(口头儿回答)。(5分钟左右)4.从上下片联系的角度,鉴赏过渡句和下片意象描写,分析词人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5分钟左右)5.在整体感知词意的基础上,鉴赏词的语言。(10分钟左右)6.欣赏沁园春长沙的书法作品,与同学交流心得。(5分钟左右)【教学重点】1.背诵、默写,在整体感知

26、词意的基础上,分析过渡句和下片的意象描写,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2.进一步鉴赏词的语言。【教学关键】分析过渡句和下片的意象描写,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实施目标】1.散背5分钟,齐背两遍。检测背诵。2.书面听写带生字的句子,交作业。3.检测第一课时作业(口头儿回答)。预设:这一时期,在长沙,他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活动。特别是创办了湘江评论,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25年,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五卅运

27、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年秋天他要离开长沙,到广州去办“农*动讲习所”。4.分析过渡句的作用和下片的意象描写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朗读下片,找出描写了什么人物。(预设:少年时代的同学。是革命青年的群像,包括词人在内。)“同学少年”在第三行,下片1-2句为过渡句,有什么作用?(预设:“携百侣”“游”是对下文描写对象和内容的巧妙概括;“曾”“忆”说明以下内容是作者面对壮丽的湘江秋色浮想联翩的结果,是回忆,所以一个“忆”字领起下文具体描写。)下片为什么想起了少年时代的同学?(预设:认为他们能主宰国家命运。)为什么?(预设:带领学生阅读具体描写,看写出了这些少年同学的什么特点。具体描写大致可分三层,写出了少年同学“风采才华正盛,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有爱国热情,轻视军阀官僚;有革命的力量和豪情。)这样写是在回答什么问题?(预设:谁主沉浮?)提问:1925年的*含蓄地告诉我们,谁能主宰中国大地的沉浮?(预设:他和他的战友们。)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总结下片主要抒发了词人什么思想感情。(预设:抒发了一代伟人青年时代的自信和抱负。)青年时代的*为什么这么自信,有自信的基础吗?(预设:有。是湖南农*动的播火者,革命上取得了成功,受到了鼓舞,1925年他要离开长沙到广州去办“农*动讲习所”,离开长沙时,面对湘江秋色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