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组虚词、辨不清、则文必有语病_第1页
20组虚词、辨不清、则文必有语病_第2页
20组虚词、辨不清、则文必有语病_第3页
20组虚词、辨不清、则文必有语病_第4页
20组虚词、辨不清、则文必有语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组虚词、辨不清、则文必有语病“可”有时是连词,有时是副词。作连词时,表示意思转折,跟“可是”“但是”相近,语气较轻。例如:“她想安慰妈妈,可又想不出适当的话来。”“可”作副词时,用在陈述句、感叹句中,含有“实在”“确实”“终于”“到底“等意思,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如“那道题我可算出来了”。“可”用在反问句、疑问句中,有强调语气的作用。例如:“这可是你说的?“用在祈使句中,含有“一定”“千万”“必须“的意思,强调祈使语气。例如:“你不听劝告,到时候可别后悔!“却”是副词,常用来表示转折或对比。“却”单独用在复句里,表示转折。例如:“城不大,风景却很别致。”前分句可以补出表示转折的连词“虽然”“

2、尽管”等。例如:“虽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却”还可以跟连词“但是”“可是”“然而”等同时用在后分句里,表示转折。前后分句的转折关系由连词“虽然”“但“等表示出来,“却”只起协调转折语气的作用。例如:“这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在有些单位却变了样。”后分句中表示转折的连词“但是”“然而”“可是”等,一般用在后分句的主语前,而表转折语气的“却”只能用在后分句的主语后。“却”也可以在单句中表示转折。例如:“这么一种看似平凡的树,却蕴藏着极其巨大的生命力。”“却”表示对比时,放在两件事或两种情况的中间,主要表示对比或对照,略含转折意味,但不明显。前分句不能添加“虽然”“尽管”等词。例如:“工

3、人可尽量在劳保条件较好的环境中工作,军人却要在各种天候气象,甚至恶劣环境中练打仗、练生存。”二、“对于”和“对”“对于”和“对”都是介词,都含有对待、对应和针对的意思,但侧重不同。1“对于”的用法“对于”所含的对待、对应的意思比较明显,即主要表示对主语的判断、描写或叙述,以一定事物为对应条件,从一定事物规定的角度出发。而“对”所含的针对意义、指向意义比较突出。因此,“对于”和“对”有时能互换,有时不能互换。而且,在可以互换的情况下,也有用哪个更妥帖的问题。“对于”引入对事物表示判断、描写或叙述所出发的角度或依据的条件。例如:“对于一个重病未愈的人,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这样的考验,对于训练有

4、素的军人算不上什么。”前例是有对应条件限制、从特定角度出发的判断句;后例是有对应条件限制、从特定角度出发的描写句。而这条件或角度分别由“对于”组成的介宾短语表示。“对于”表示对待、对应意义时,同“对(于)来说(说来)“完全一致。因此,这类句中的“对于”都可换用“对(于)来说(说来)”。例如:“在冻土地带修铁路,对于铁路建设者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这类句子中的“对于”也可以换用“对”。不过,从“对于”和“对”的侧重点看,用“对于”或“对(于)来说“更合适。“对于”表示行为动作或心理变化的针对性或指向性。如果句子表示的动作行为、心理变化是针对或指向某事物,可以用“对于”引进行为动作对象或目标。例

5、如:“对于他的遭遇,大家都很同情。”这类句子中的“对于”都可以换作“对”,且用“对”更贴切。”对于”和“对”在使用上的细微差别,可以借“对来说“与之分别对照替换,从而加以判断。2“对”的用法“对”表示动作行为的指向性,所含针对意义比较突出,常表示动作行为是指向对象本身的,有时相当于介词“朝“和“向”,如“他对那件事一直耿耿于怀”。句中,谓语动词表示具体行为动作。在此前提下,两个表示人的名词或代词之间只用“对”,不用“对于”。例如,应该说“他对你没意见”,不要说“他对于你没意见”。如果不是这个前提,用“对”不如用“对于”合适。如不要说“姑娘对于小伙笑了笑”。有时谓语是表具体行为动作的,但“对”的

6、后面不是简单的名词或人称代词,而是复杂的名词短语,这时“对”也可换作“对于”,并把“对于”组成的介宾短语放在句首。试比较:把“政府对农民问题很重视“改为“政府对于农民问题很重视”,把“对于农民问题“放在句首:“对于农民问题,政府很重视。”注意:使用“对”或“对于”要弄清是“谁对(于)谁”,不能主客颠倒。例如,“这一课,对我印象特别深“就写反了,应该是“我对这一课印象特别深”。三、“关于”和“对于”“关于”也是介词,用于引进动作行为关联或涉及的事物。”关于”和“对于”的区别如下:“关于”主要从涉及的范围的角度引进事物,“对于”则从确定的实体的角度引进对象。例如:“我们讨论了关于年终考核的一些问题

7、。”句中,“关于”表示关涉某一事物的范围,而不是某一具体事物本身。所以,“关于”不能换作“对于”或“对”。“关于”和“对于”互换,表达的作用不同。有时很难分辨某事物是从范围角度还是从实体角度引进句中,这时,“关于”和“对于”可以互换,但表达作用不同。例如:“关于修建环城公园的问题,我们讨论了三次。”“对于修建环城公园的问题,我们多次进行了讨论。”前者用“关于”是就讨论的范围说的,后者用“对于”是就讨论的对象说的。“关于”具有提示作用,用“关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常用作文章的标题,具有提示作用。如关于大城市联合防空作战指挥的几个问题。”对于”不具有提示作用,一般不能用作文章的标题。“对于”组成的介宾

8、短语,可以用在主语前,也可以用在主语后;“关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一般应该用在主语前。”我就知道这么一点儿关于小王的情况”,句中介宾短语的位置应该调整,改为:“关于小王的情况,我就知道这么一点儿。”四、“等”“等等”和“什么的”“等”和“等等”都是助词,都可用在并列的几个词语之后表示列举未尽。”等”与“等等”的区别在于:“等”表示煞尾或总括。”等”有时不表列举未尽,而表示煞尾或总括。这时,“等”后面有对前面并列项计数的数量词语,而“等等”没有这种用法。例如:“指南针、火药、造纸和印刷等四大发明,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等”可以接在表示人的名词后,“等等”不用在表示人的词语后。例如。可以说

9、:“昨天,市委书记、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等领导同志参加了我们的会议。”不能说:“在会上发言的,有杨帆、郭伟、李锋等等。”“等”可以接在单个名词后,表示还有未说出的人和物;“等等”只能用在并列的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后。例如:“全面查纠单位在重要目标管控以及季节性事故预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句中的“等”表示未说出的部分。“等等”与前面并列词语之间可以用逗号隔开,例如:“到了新单位,对工作环境,人际关系,领导和同事的能力、人品、性格特点,等等,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判断。”而“等”则必须紧接在前边的词语之后。”什么的”表示列举未尽,在意义和用法上跟“等”“等等”有相似之处。可以用在并列的几个词或

10、短语之后,表示列举未尽。例如:“我前些年偶尔写写杂文、随笔什么的。”“什么的”跟“等”一样,可以用在单个词语后,表示还有同类事物没有说出。例如:“今天晚上就把帐篷、被服、照明器材什么的全发下去。”“什么的”强调未列举的事物与已提出的事物属于同类,相当于“之类”。“什么的”跟“等等”一样,不能用在表示人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后。”什么的”后面也不能有带总括意义的词语,不能有对并列成分计数的词语。例如,“课间休息,大家就玩玩篮球排球什么的。”不能说成“篮球排球什么的球类”。五、“从而”和“进而”“从而”和“进而”都是连词,二者的异同如下:“从而”用来引出因前文所述原因或条件顺理成章产生的结果或采取的行动

11、,用在复句的后一分句。例如:“高技术的发展,使指挥员拥有的手段越来越多,从而提高了计划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从而”也可以用于目的关系复句,引出表示目的的分句。例如:“矛盾分析,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原理,具体分析事物内部的矛盾及其运动状况,从而认识事物运动的规律。”目的分句表示的情况是未实现的。如果把未实现的动作行为或某种情况改为已实现的,“从而”引出的分句就由目的分句变成结果分句。“进而”是后分句单用的连词,含有进层的意思。有时用来引出在已有行为动作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行为动作,有时用来引出在已有结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结果。例如:“学书法要先下功夫练好楷书,打好基础,进而学写隶书、行书,有了较

12、深的功底后,才能放笔写出龙飞凤舞的草书。”“从而”与“进而”有时可以互换。例如:“只要能不断发现错误、缺点,而又能不断改正这些错误、缺点,从错误、缺点中学会新的知识本领,便可以使认识不断深化,从而逐步掌握规律、达到胜利。”“从而”表示的结果是在已有结果“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结果的结果。因此,这里的“从而”可以换作“进而”。六、“更”和“更加”“更”和“更加”都是表示程度加深的副词,用在含有从程度、范围、数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的句子里,表示推进一层。例如:“我钦佩他救人的英雄壮举,更钦佩他把平凡的小事做得不平凡的精神。”“更”用在跟前分句内容直接比较的后一分句。“更”和“更加”都能用于同

13、一事物不同内容的比较。例如:“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也都能用于同一事物、同一方面、不同时段的比较。例如:“她长得更加像她妈妈了。”这类句子表示所述情况是同原来情况相比较的,“她长得更加像她妈妈了”暗含着“她原来长得像妈妈”的意思。“更”还常常用于不同事物在同一方面的比较。例如:“我记的单词多,他记的更多。”“更”有时用于不同事物在不同方面的比较。例如:“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这类情况要求前后两个分句成顶真回环形式,其中动词必须相同。如不能构成顶真回环形式,则句子不能成立。所以

14、,不能说“我喜欢看话剧,他更喜欢听音乐”。七、“何况”和“况且”“何况”与“况且”都是连词,用于补述或追加理由时,二者可以互换。例如:“思想认识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况且士兵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处于可塑期,思想出现反复是正常的。”这里的“况且”可以换为“何况”。但是,表示补述理由的“何况”前可以有“更”“又”等副词,此时“何况”不能换作“况且”。例如:“和平时期的军人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更何况我们正在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履行新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这里的“何况”是表示补述或追加理由的,因前面加了“更”字,“何况”就不能换作“况且”了。“况且”可以用在整句、整段文

15、字前,表示整句、整段文字都是补述或追加的理由。例如:“解决棘手问题现成的模式只能作参考,不能当成灵丹妙药,什么事情处理起来都依样画葫芦是不行的。况且,很多棘手问题都是突发性的。”这里的“况且”用在一句话的开头,而“何况”一般不用在整段文字的开头。另外,“况且”后可以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把它跟后面的理由隔开,如上例。但“何况”后面一般不停顿,也不用逗号。“何况”用于前后分句内容的比较,表示更进一层,并含有反问或感叹意味。例如:“这副担子对成年人来说也非常沉重,何况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况且”只能用于补述理由,不能表示进层,不含反问意味。八、“虽然”和“尽管”1“虽然”和“尽管”的相同点“虽然”和“

16、尽管”都是用在转折复句前一分句的连词,表示所述内容是已知的、真实的,但在表意上先退让一下,然后用后分句中的“但是”“可是”“却“等表示转折词与之呼应,说出跟前分句意思相反、相对或相背离的情况。例如:“虽然报告会为此推迟了半个月,但效果事半功倍,所到之处大受欢迎。”用“虽然”引出叙述某种已知的真实情况的分句,预示后分句内容将有转折,后分句用“但“与之呼应,共同表示分句间意思转折的逻辑关系。再如:“尽管病魔正在威胁我的生命,但只要一息尚存,我就要用如火的激情去追寻春天的阳光。”前分句用“尽管”表示对某种事实的承认,后分句用“但“与之呼应,表示转折关系。2“虽然”和“尽管”的区别“尽管”有时可以表示

17、假设某种情况为事实,后分句说出与此相反的情况。例如:“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这里的“尽管”相当于“即使”,既有假设的作用,又有转折的作用。“虽然”既可用在主语前,也可用在主语后。例如:“我虽然不懂她们的语言,但我完全理解她们那真挚的情谊。”“虽然我听不懂她们的语言,但能真切地感受到她们真挚的情谊。”而“尽管”一般要用在主语前。注意区分连词“尽管”与副词“尽管”。副词“尽管”表示“不受限制”。例如:“你尽管放心,我一定会满载而归。”注意“尽管”与“不管“的区别。”尽管”是用在转折复句前分句的连词,是承认某种确定的情况的;“不管“是表示排除条件的连词。“尽管”相当于“虽然”,“

18、不管”相当于“不论”。九、“但是”“然而”和“不然”“否则”1.“但是”和“然而”“但是”和“然而”是在承认前文内容的前提下引出下文的。例如:“我知道这不符合规定,但是碍于面子,很难当面拒绝。”“总结是回顾、反思,然而其目标却在前方,是为了走得更好、更远。”以上例句中的“但是”和“然而”引出与前文内容对立的意思。它们也可以引出对前文内容补充的意思。例如:“话不多、声音不高,但是真挚、有力、强烈、感人。”“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更加伟大!“前句中,“但是”后面的内容并不跟前面的内容相对或相反,而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后句中,“然而”引出的内容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并

19、且含有进一层说明的意思。用“但是”或“然而”表示转折的句子,表意重点在“但是”或“然而”之后。”但是”“然而”的后面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此时转折的意思更为明显。连词“不过”也可以引出与上文意思对立的内容,但语气较轻,转折意味不如“但是”和“然而”鲜明突出。因此,用“不过”表示转折时比较委婉。2.“不然”和“否则”“不然”和“否则”都是连词,用于转折复句的后一分句,在对前文内容否定的条件下引出与前文相反的内容,意思是“如果不这样”。例如:“提出问题也要分析,不然,你就不能知道矛盾在哪里。”“大概他的意思是发誓不要老百姓看,否则就很难得到解释。”前一例,用“不然”对前面的内容作否定;后一例,用“否

20、则”对前文作否定。“不然”和“否则”后都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十、“因为”和“由于”“因为”和“由于”都是表示原因的连词,有时又是表示原因的介词。1.作为连词的“因为”和“由于”“因为”和“由于”作连词时,都可以用在因果复句的前分句里表示原因。例如:“因为工作组的关注点会变,所以要有调整汇报重点的准备。”前分句用“因为”表示原因,后分句“所以”与之呼应,共同表示因果关系。前分句用“由于”时,后分句可以用“所以”“因而”“因此”等。另外,用“因为”表示原因的分句,可以倒装在表示结果的分句的后面。例如:“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收获和欢乐。”但“由于”引出的原因分句,

21、不能放在结果分句的后面。“因为”还可以用在表示原因的单句的开头。例如:“死海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由于”不能这样用。2.作为介词的“因为”和“由于”“因为”和“由于”作介词时,都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的前面表示原因。例如:“由于市场不完善,致使大批假货冲击市场“;“不能因为有错误就冷落他们”。介宾短语“由于+名词(或名词短语)“表示原因。表示原因的介宾短语可以用在句首、句中,也可以用在句尾。此外,“因为”“由于”还常跟“而“配合,构成“因为而”“由于而”的固定格式。例如:“满园的苹果花因为一场意想不到的风雨而落光了。”“我们不能因为受到一些挫折而放弃对真理的追求。”在这种格

22、式中,“因为”或“由于”的后面可以是名词或名词短语,如前一例;也可以是动词短语或主谓短语,如后一例。”由于/因为”这种格式整个是一种动词短语,前面表示原因的部分是介宾短语充当的状语。十一、“因为”和“既然”“因为”和“既然”都可以用在因果关系复句的前分句中。不过,“因为”引出的是实际存在的客观原因,“既然”引出的是理由、前提,是后分句推断结论的依据。例如:“因为情况来得太突然,他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既然让你去后进连队当连长,说明组织对你是信任的。”“因为”和“既然”的另一个区别是,用“因为”表示原因的句子或分句,常常可以放在表示结果的句子之后。例如:“越级办事、越权办事之所以是参谋工作的大忌,是因为它违背了办事程序。”用“既然”表示理由、前提或推论依据的部分,通常只能作为分句,用在表示结论的分句之前,并且完全不能用在“是“的后边。跟“因为”配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