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A 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ppt_第1页
第六章A 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ppt_第2页
第六章A 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ppt_第3页
第六章A 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ppt_第4页
第六章A 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细胞通讯与信号传递,第一节 细胞通讯与细胞识别,第二节 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第三节 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跨膜传递,思考题,【要点综述】 细胞信号传递是细胞膜完成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细胞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主要学习细胞信号转导的作用方式及主要途径。 本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细胞的信号分子、受体、NO的细胞信使作用、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G蛋白偶联型的受体、酶偶联的受体、cAMP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等,并且要理解细胞内信号传递途径的复杂性和网络整合效应。,【重点与难点】 细胞的信号分子、受体、第二信使与分子开关以及信号通路的种类; 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G蛋白偶联型的受体介

2、导的信号通路; 与酶偶联的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 建立细胞内信号转导的复杂网络系统的整体的印象。,6.1.1 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通过受体的识别和信号传递作用引起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6.1 细胞通讯与细胞识别,细胞通讯有三种方式:,细胞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通讯的方式:,B,A,D,6.1.2 细胞识别与信号通路,细胞识别:是细胞通讯的一个重要环节 指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分子选择性地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信号通路: 从细胞接受外界信号开始,通过

3、一整套特定的机制,将胞外信号转导为胞内信号,到最终引起细胞应答反应所发生的反应系列被称为信号通路。 通过胞外信号介导的细胞通讯的信号通路: 信号细胞合成并释放信号分子-信号分子运送至靶细胞-信号分子与靶细胞受体特异性结合并导致受体激活-活化受体启动细胞内一种或多种信号转到途径-引发细胞功能、代谢或发育的改变-信号解除并导致细胞反应终止。,6.1.3 细胞的信号分子与受体,6.1.3.1 信号分子及类型 概念 生物体内的一些化学分子 非营养物 非能源物质 非结构物质 不是酶 主要是用来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亲脂性信号分子:与细胞内受体结合 甾类激素 甲状腺素 亲水性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结

4、合 神经递质 生长因子 局部化学递质 大多数激素,信号分子的类型,信号分子的类型,激素,神经递质,局部化学递质, NO气体信号分子-明星分子 可溶性的气体,产自精氨酸,在一些组织中作为局部化学递质起作用。 NO能够引起血管壁的平滑肌细胞松弛。 NO很容易从制造的细胞中扩散进入邻近的细胞,并且只能作用于相邻细胞。NO作用的靶酶是鸟苷酸环化酶,使其活化,从而催化GTP形成cGMP。,一氧化氮的信号作用,内皮细胞,NO合酶,鸟苷酸环化酶,6.1.3.2 受体及类型,一、 概念: 能够识别并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并完成信号跨膜传递功能的大分子称为信号分子受体。 受体结合特异性信号分子后被激活,

5、通过信号转导将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化学信号或物理信号,会引发两种主要的细胞反应:一是细胞内预存蛋白活性与功能的改变,进而影响细胞功能和代谢;二是影响细胞内特殊蛋白的表达量。 绝大多数受体都是蛋白质且多为糖蛋白,少数受体是糖脂,也有些是糖蛋白和糖脂组成的复合物。,二、信号分子受体类型: 细胞内受体: 存在于细胞质基质或核基质。 识别和特异性结合亲脂性信号分子。 受胞外亲脂性信号分子激活。 细胞表面受体 识别和特异性结合亲水性信号分子。 受胞外亲水性信号分子激活。 分为离子通道耦联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和酶连受体三大家族。,细胞表面受体 细胞内受体, 受体的分子结构 至少包括两个功能区域: 结合配体(

6、信号分子)的功能域,具有结合特异性; 产生效应的功能域,具有效应特异性。, 受体与信号分子的特异性结合 主要因素是受体与信号分子空间结构的互补性。 二者之间的特异性结合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关系。 不同靶细胞可能具有不同的受体,识别并结合同一种信号分子而产生不同的应答反应。 不同的靶细胞可能具有相同的受体,识别并结合同一种信号分子而产生不同的应答反应。 同一靶细胞上具有不同的受体,识别并结合不同的信号分子而产生相同的应答反应。 同一靶细胞上具有一套多种类型的受体,应答多种不同的胞外信号从而启动细胞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外界信号刺激导致靶细胞产生反应的决定因素 靶细胞受体对信号分子结合的特异性 靶细胞本

7、身固有的特征,6.1.3.3 第二信使与分子开关 第二信使 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学说: 第二信使的概念:, 第二信使的两个必备特征: 是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后最早在细胞膜内侧或细胞质中出现的、仅在细胞内部起作用的信息分子; 能启动或调节细胞内稍晚出现的反应。 目前公认的第二信使及其主要效应: cAMP、DAG、IP3、cGMP、Ca2+, 分子开关蛋白 定义: 在信号传递过程中,起着分子开关的作用,对某一步反应既有激活作用又有终止或关闭作用的进化上保守的胞内蛋白质。 种类:两类 GTPase开关蛋白-GTP(鸟苷酸)结合蛋白 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作为“开关”机制的蛋白,6.1.4 细胞信号系统及

8、其特性 信号转导系统的基本组成与信号蛋白 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途径的4个步骤: 特异性受体识别胞外信号分子-信号跨膜转导-胞内级联反应实现信号放大作用,导致细胞活性改变-信号分子失活,细胞反应终止或下调 信号传递途径中的信号蛋白 细胞表面受体蛋白、转承蛋白、信使蛋白、接头蛋白、放大和转导蛋白、传感蛋白、分歧蛋白、整合蛋白、潜在基因调控蛋白。, 信号转导系统的主要特征: 信号识别特异性、信号放大作用、信号终止或下调特征、细胞对信号的整合作用。 细胞整合不同信息,对胞外信号分子的特殊性组合作出程序性反应,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存活、分裂、分化、凋亡。,6.2 通过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6.2

9、.1 与细胞内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种类: 亲脂性小分子甾类激素、甲状腺素、雌激素等。 6.2.2 细胞内受体的本质:依赖激素激活的基因调控蛋白 6.2.3 细胞内受体非活化状态: 受体抑制性蛋白复合物 6.2.4 细胞内受体的活化态: 受体信号分子复合物,6.2.5 细胞内受体的结构特点: 一般都有三个结构域:,C端结构域: 激素结合位点 中间结构域: DNA或抑制性蛋白结合位点 N端结构域: 转录激活结构域,6.2.4 通过细胞内受体进行信号传递的过程及其效应:,6.2.5 NO气体引发的细胞内信号传递的过程及其效应:,NO激活鸟苷酸环化酶,199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奖授予给了Bobert F.

10、Furxhgott,Ferid Murad,和Liyus J.Ignarro.以表彰他们的重大成就- 发现NO是心血管系统的信息分子。,Bobert F Furchgott发现乙酰胆碱只有在血管内皮细胞完整的条件下,才能够扩张血管。因为完整的血管内皮在乙酰胆碱的作用下,可以产生一种信号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血管中的平滑肌扩张。他称这种物质为血管内皮衍生松弛因子(EDRF)。 在上述理论基础上,Ferid Murad进一步发现ERDF其实就是NO。并进一步推测,激素也是通过NO来起作用的。但他没有进一步去证实。 1986年Louis J Ignarro与Bober Furchgott合作,证实了F

11、erid Murad的推测是正确的。NO是由细胞产生的,并在机体中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分子。 他们发现NO和许多硝基化合物一样能够激活可溶性的鸟苷酸环化酶,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根据这一原理,研制出了新药昔多芬,俗名“伟哥(viagra)”。昔多芬能维持血管平滑肌细胞舒张 ,增加血流量,对心脏有一定的疗效,尤其对阳痿有特效。 诺贝尔委员会在颁奖颂词中说,这项研究结论“带动全球各地众多不同实验室朝气蓬勃的研究活动。”“这是首度发现一种气体可以在人体中成为信号分子。”“在氮燃烧时所形成的普通污染物NO,竟对人体器官行使重要的功能,这项发现令人惊讶。”,后来的研究发现NO也是神经系统的信号分子,还具有抵御感染,调节血压的作用,并且是血液进入器官的守护神。NO的发现对于医学上心血管系统,肺,肿瘤以及休克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 有科学家认为NO几乎影响人体的所有器官 对于神经系统的影响: 中枢神经:神经细胞的讯号因子, 和脑部记忆,学习,注意力和行为等有关,并有调节脑血流的作用。 外周神经:神经突触的传导因子,具有调控肠、胃及机体其它器官的功能。 对于免疫系统的影响: 发炎细胞中的一氧化氮在细菌、毒素或炎性刺激下产生, 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杀菌、保护细胞免于自由基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