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38258_第1页
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38258_第2页
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38258_第3页
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38258_第4页
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3825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总论511项目概述512研究工作范围513编制依据614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615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8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0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1221建设背景1222项目建设意义14第三章项目区概况1631区位地域条件1632自然条件1633交通通讯1634农业现状1735农业服务体系17第四章市场需求分析2041国内外农产品供需变化及发展趋势2042XX省农产品供需状况2343XX市及周边农产品生产和需求状况25第五章项目选址与布局2751项目选址的原则与要求27152项目的选址与布局28第六章建设规模与内容3161建设规模3162建设内容316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3364农业技术服务体系33第七章优质小麦生产技术方案3471种子生产、加工工艺技术方案3472优质小麦生产农艺措施3573商品小麦质量快速检测37第八章环境保护、安全卫生、节能3881环境保护3882消防3983安全生产3984节能40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及人员培训4191组织机构4192项目组织管理的原则4193组织管理形式4294人员培训42第十章项目实施计划43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44111投资估算442112资金筹措及运用44第十二章效益分析45121经济效益45122社会效益47123生态效益47附件3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XX市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112项目承建单位XX市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办公室113项目建设地点XX市及下辖的墉桥、灵璧县、泗县、萧县、砀山的23个乡镇114建设规模1、育种、原原种生产基地200亩,年产优质小麦原原种2万KG。2、原种生产基地2000亩,年生产原种80万KG;良种生产基地5万亩,年生产良种2000万KG。3、优质小麦生产基地50万亩,年生产优质小麦2亿公斤。115投资规模与资金筹措总投资1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5000万元,申请省投资2000万元,项目区XX市投资1500万元,县(区)自筹1500万元。12研究工作范围1、项目建设背景2、市场分析3、项目区概况4、项目选点与布局5、建设规模与内容6、优质小麦商品粮生产47环境保护、安全卫生与节能8、项目组织管理与人员培训9、项目建设实施计划10、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1、效益分析13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3、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4、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5、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6、XX市农业产业化跨世纪发展五年规划;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编制相关资料。14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项目承建单位XX市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项目办公室是由市计委牵头,联合农业、水利、农机、气象等部门,为实施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项目建设而成立的专门机构。办公室设在市计委,具体负责项目的统筹规划、选点安排、建设内容,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及项目所在地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建设好项目,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项目建设后发挥最好效益。XX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现有市级农技术推广中心1个,县(区)级农技术推广中心五个和111个乡镇农技推广站。市、县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较健全,拥有农技推广专业人员1848人,其中高级职称80人,中级职称329人,初级职称638人。XX市优质小麦发展迅速,1997年开始了优质小麦新品种的引进、试验与示范,1998年发展到105万亩,1999年30万亩,到2000年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了1079万亩,占全市小麦播种总面积的223,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单产仍达到了306公斤,重点示范区达到了340400公斤。优质小麦的推广在我市已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XX市拥有一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丰华农科股份有限公司,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和强大的龙头带动作用。XX市农业科技园位于XX市南郊,面积147公顷,包括组织培养中心、脱毒种薯种苗繁育基地、园艺园、优质农作物品种园等6个部分。已投入资金2200余万元,建成了组织培养实验楼、科技培训楼和各种温室27000平方米。园区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等授予“全国农业引智先进集体”和“农业引智示范基地”。1999年,在全省农业科技园区考核评比中名列第一,被授予“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称号。园区目前已引进了一大批优质小麦新品种进行区域试验,已筛选出在淮北地区表现较好的优质小麦新品种(系)皖麦38、皖麦33、豫麦34、郑州9023、兰考906、优麦3号、PH8516、济南17、烟辐188等。XX市拥有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两家,中小面粉厂200余家,年加工能力6亿公斤以上,仅东方面粉厂、千禾面粉厂年加工能力就超过3亿公斤,“东鼎牌”优质小麦专用面粉、“千禾牌”优质小麦专用面粉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并出口东南亚,为优质小麦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5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1、XX农业大学XX农业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农业大学。学科专业涵盖七大学科门6类,有本科专业3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学校现有农业学院等6个学院和农业经济系等8个直属系。现有专业教师546人,其中教授、研究员8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03人,博士生导师10人,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6个,享受国家或省政府津贴696人。学校设有现代教育信息中心、中心实验室和53个基础学科专业实验室,设有生物技术中心、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25个,有2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农业部、XX省共建重点开放实验室和1个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级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科技园。近年来,每年均有数百项在研的科研项目,每年有数十项各类获奖科技成果。XX农业大学在小麦遗传育种方面是全国最早从事优质小麦研究单位之一,是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优质小麦育种专题五个参加单位之一,在小麦优质育种基础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育种亲本材料创新和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其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七五”期间育成的“安农8455”、“安农2号”在1992年农业部举办的首届全国面包小麦品种品质鉴评会上被评为优质面包小麦品种(系),在全国“七五”小麦育种攻关验收报告中已列为面包小麦资源品种。“八五”期间育成的“新安农2号”、“安农91168”、“安农9192”在1995年第二届全国饼干、糕点用小麦品种品质鉴评会上被评为优质饼干、蛋糕用小麦品种。这些优质小麦品系作为优质小麦育种中间材料被育种单位广泛用作亲本。“九五”期间育成的优质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皖麦33”在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获铜奖,并成为19992001年农业部推荐结构调整用新品种和20002001年XX省重点推广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并在XX、江苏的沿淮地区替代豫麦18、扬麦158而大面积推广。7XX小麦育种在后续新品种选育上成绩显著,并在十五期间承担了省科委重点专项研究“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及产业化开发”是该项目的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育成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安农92484”品质符合强筋小麦标准,已于2000年通过国家审定。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安农95240”属中强筋小麦,2000年通过XX省审定。育成的强筋小麦“安农98108”和弱筋小麦“安农98005”在2001年XX省区试中产量均居第一、二位。近年来,XX不仅小麦育种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而且在优质小麦的种子繁殖、推广和产业化开发上也迈开了较大步伐,已摸索出完善的优质小麦配套技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目前已在XX怀远种子公司、XX农垦马场湖农场、龙亢农场、江苏大中农场建立了优质小麦“皖麦33”、“安农92484”良繁基地,并将于合肥丰大集团面粉厂、XX东方面粉厂及有关粮食收购企业在XX农垦寿西湖农场、XX寿县、怀远及灵璧、泗县建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实行订单农业,集中连片生产,优质优价统一收购。2、XX市农科所XX市农科所是XX市唯一的综合科研单位,肩负着全市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引种鉴定、高新栽培技术研究以及新成果、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工作。现有职工206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3。XX市农科所在小麦育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奖45项,论文95篇,先后选育出皖麦3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新农6号、7号、8号、9号、宿育1号、皖麦19号、皖麦46号等。其中皖麦19号推广面积达4000万亩,社会效益近21亿元。同时还引进、试验、示范、筛选推广一大批优良品种。8XX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同时加大了优质小麦的科研育种力度,他们与XX农业大学合作已摸索出一套完整的优质小麦生产、栽培操作规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XX市农科所已从纯科研型转变为科研经营型,实行科研、开发一肩挑的办法,走出一条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的新路子。XX市农科所将不断改革创新,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迈进21世纪。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9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指标1良种繁育11面积万亩512产量万公斤20002商品麦生产21面积万亩5022产量万公斤2000023优质品率953优质麦供种率2031项目区10032全市504农田基本建设41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万亩5042水的有效利用率6043改造中低产田万亩65机械化作业综合水平95以上6经济效益评价61总投资万元10000其中(1)申请国家投资万元5000(2)申请省投资万元2000(3)市投资万元1500(4)县(区)及其它万元150062直接收益万元/年63经营成本万元/年64投资内部收益率65财务净现值(IC12)万元66投资回收期年(含建设期)10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21建设背景211小麦的优质化发展趋势1、食品工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食品工业的基本经验表明,高质量面食品须用小麦粉进行制作,而专用粉须用相应品质类型的小麦原料加工生产。比如油炸食品、面包等须用籽粒角质、蛋白质含量较高、面筋强度大的强筋小麦加工制作;饺子、面条、馒头等食品须用籽粒半角质、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强度中等的中筋小麦加工制作。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面粉企业陆续引进了大量的专用小麦粉生产线,各种小麦专用粉标准也相继出台。专用粉生产的发展是导致我国对优质原料小麦的需求大幅度上升的根本原因。2、提高我国大宗农产品(粮食)的国际竞争力由于我国推广种植的小麦品种品质类型单一,绝大多数为中低筋小麦,尤其缺乏硬质强面筋或中强面筋的面包、面条专用小麦和软质弱面筋的蛋糕、饼干专用小麦,不能满足面粉加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过去的若干年,尽管采取了进口配额制,常年进口小麦仍达1000万吨。大量的进口粮食无疑会对当前全国粮价低迷、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状况产生雪上加霜的效应。特别是在我国即将加入WTO之际,如何提高国产粮食的竞争力将是农业生产面临的关键问题。发展优质小麦生产将对此作出突出贡献。3、我国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我国已告别商品短缺时代,粮食生产已由过去的单纯追求数量型过渡到了量质兼顾的新阶段。积极扩大优质粮食作物的种11植面积,推进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是我国“十五”计划的重要内容。212发展优质小麦对XX小麦生产具有特殊意义XX省是个农业大省,常年小麦种植面积3000万亩。近年来,由于高产品种的育成与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小麦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单产已达每亩317KG,总产突破了10109KG,农民出现了卖粮难问题。开发种植优质小麦在发展XX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并可带动XX小麦种子产业的发展,提高优良作物种子的自给率。我省发展优质小麦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1、具有生产优质小麦的气候、土壤条件我省淮北地区属黄淮冬麦区,是我国的小麦主产区。在淮北广泛分布的砂姜黑土地带,土质粘重,保肥能力强,适于强筋型优质小麦,而在一些沙土地带和沿淮稻茬麦田,则可以发展种植弱筋型优质小麦。2、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由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小麦生产规模小、容重低,生产出的小麦已退出国家粮食保护价收购的范围,即已不属鼓励生产的粮食。因此,从地理位置上看,我省两淮麦区将成为距离对优质小麦需求巨大的南方市场(广东、上海等)最近的生产基地。3、具有优质小麦育种科研的优势与同类生态区相比,XX省在小麦品质育种上具有明显优势,XX农业大学多年致力于优质小麦研究,具有丰富的科研积累。其育成的“安农8455”等被评为我国首批面包小麦品种;育成的“皖麦18号”被评为我国首批饼干蛋糕用小麦品种。“皖麦18号”和“新安农2号”分别获得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面包用小麦和饼干蛋糕用小麦金奖。XX农业大学育成的春性面包小麦品种“皖麦33”,优质高产,面积已达70多万亩,推广势头强劲。XX省涡阳县农科所育成的弱冬性小麦12品种“皖麦38”,优质高产,推广面积达500万亩以上。今年3月28日,“皖麦38”和“皖麦33”分别被评为“九五”国家科技攻关新成果优质及专用农作物“后补助”新品种,在全国获此后补助的7个小麦品种中,XX就占了2个。这为我省优质小麦生产和优质小麦基地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213XX市优质小麦生产已初具规模XX市位于我省淮北地区的黄河故道黄泛区,境内地势平坦,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气候宜人,自然条件优越,最适宜优质小麦生产。该市种植业主要种植模式为麦豆、麦棉、麦玉米等。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中小麦常年种植面积480万亩,约占全市粮食总播种面积的50以上,占全省小麦面积的16。近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该市在“种子工程建设”和“农业产业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并使之形成产业化。1998年,XX市开始发展优质小麦生产,种植面积达10万亩,1999年扩大到30万亩,2000年达到107万亩,同时还承担了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中心优质小麦技术推广项目2万亩。为了抓好优质小麦的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该市依托大型面粉加工企业东方面粉集团与优质麦基地农户实行“订单农业”,签订购销合同,解除了农民种植优质小麦的后顾之忧,也为全市优质麦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此,XX市委、市政府在“十五”规划中把发展300万亩优质小麦作为农业10大主导产业之一。22项目建设意义1、项目单位组织龙头企业(东方面粉、丰华农科)与种子生产和优质商品麦生产基地的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机制,走产业化经营之路,使农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企业有稳定的种源13和优质麦原料,实现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良性循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2、可利用项目投资改建和扩建种子需要的仓储设施和先进的加工技术。良种经过加工后可明显地提高其外观净度,增强其商品性,同时良种采用种衣剂包衣,防病治虫、补充微量元素、促进作物生长、壮苗壮根和增效之功效。经包衣后,可明显地提高种子成苗率,减少大田用种和用药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农田环境。3、项目单位为农民提供优质种子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通过保险清除了农业上因种子质量问题所造成的风险,必将推动全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4、“科技兴农,良种先行”,搞优质小麦基地项目建设是实施这一战略的有效措施。通过不断地引进、推广新品种和相应配套的栽培技术,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种田水平,从而加快全市科技兴农的步伐。5、建设该项目不仅杜绝了大量的购种资金的外流,同时能扩大良种外销,吸收外来资金,壮大XX市的经济实力,反哺农业,必将成为XX市的又一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6、本项目的建设随着良种生产、加工与销售规模的扩大,将会大大地增加就业门路,缓解就业压力,上可为政府分忧,下可为百姓解愁,功在当代,利在子孙。7、项目建设改善了农田基本条件,大幅度提高小麦等作物的生产力水平。14第三章项目区概况31区位地域条件XX市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缘,XX省东北部,地理座标在北纬33183438,东经1160911810之间,四周与苏、鲁、豫三省及本省的蚌埠市和淮北市接壤。辖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和墉桥区四县一区。总面积9786平方公里,总人口57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0万人,耕地面积956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近2亩,相对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32自然条件XX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年均气温14145,0的有效积温5300,年降雨量774895MM,全年日照时数22072472H,太阳总辐射129千卡/CM2,无霜期201210天。光照条件优于南方,水热资源优于北方。全市土壤类型多为潮土和砂礓黑土,土层深厚,土壤较肥沃。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多种作物的生长,从而为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和商品粮生产提供了保障。33交通通讯XX市交通发达,四出便捷。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多种方式组成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京沪、陇海铁路纵横穿境,符夹、青芦铁路斜贯东西,火车直达国内17个省会城市。公路通车里程14000公里,4条国道、11条省道交织密布,通车里程、公路密度均居全国前列。15新中国开挖最长的人工河新汴河,绵延境内127公里,经洪泽湖而入长江。XX市中心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70公里。随着过境的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合肥至徐州高速公路及京沪高速铁路的动工,未来3至5年,XX市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将更加凸现出来。XX市邮政电信基本实现现代化。已开通168信息服务系统、数据通信DDN网、分组交换网、国际互联网(169),全部行政村已开通程控电话,移动通信、无线寻呼广泛应用,邮政开办有国际国内相关业务并实现营业电子化、信息化。34农业现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XX市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农村商品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生产条件和生产水平有所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上升。2000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890万亩,复种指数200。2000年全市粮食总产276106KG,平均单产306KG/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498万亩,亩产244KG,总产122109KG。200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8124亿元(1990年不变价),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801元。35农业服务体系351农技推广体系项目区农技推广网络框架已具雏形,市及四县一区都建有农技推广中心,乡镇建有农技站,部分行政村还配有农技员,自然村有科技示范户,初步形成专群结合、上下贯通的市县乡村四级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管理内部机构配套,具有栽培、种子、植保、土肥、畜牧以及技术培训、经营服务等农业综合服务功能。项目区乡村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人员及农16民技术员2406名,其中种植业技术人员1673名,村级技术人员1078名,每个农技员指导农户295户。项目区农技推广机构拥有固定资产5202万元,建筑面积28056平方米,各类作物示范面积近100万亩,平均年培训10万人次。农技推广队伍力量薄弱,农技人员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农技推广手段落后,乡村级推广网络不完善,是当前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四大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352种子繁育体系项目区已初步形成市县乡三级种子经营、管理双向服务体系。现有从业人员671名,其中技术人员470名;建有种子基地38万亩,其中小麦制繁基地15000亩;拥有种子加工设备20台套,种子仓库万余平方米,晒场12万平方米,门市部(供种点)300多处;年种子经营量9000万KG。但是,项目区内仍存在良种自繁自供率较低,以及品种老化、退化、混杂等问题,急需提纯和更新换代。此外,良种繁育基地普遍存在排、灌工程不配套,生产加工机械化程度低,运输贮藏设备简陋,检测手段落后的问题,亟待加以解决。353农机服务体系项目区农机总动力346万千瓦,拖拉机总量176万台,配套农机具40万台件,农业机械总值28亿元。全市机耕面积746万亩,机播面积615万亩,机收面积520万亩。机械植保757万亩,机灌面积460万亩。农机体系不健全,机械装备落后,机械维修不配套,农机化水平不高,制约着项目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发展。354市场服务体系项目区具有以国有粮食、供销部门为主体的粮油棉等主要农产品收购、销售系统,市、县、区有粮油购销公司、棉麻公司、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的农副产品加工、流通经营组织和专业批发贸易市场。同时,形成以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为主渠道的市县(市)乡三级化肥、农药、农17膜等农用物资采购、贮藏、销售系统,多层次结构、网络状分布的农资供应销售渠道基本畅通。18第四章市场需求分析41国内外农产品供需变化及发展趋势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国家持续稳定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粮食生产持续增长。1946年世界粮食产量仅为5330亿KG,1961年为8800亿KG,1971年达到13000亿KG,尤其是1974年以来,世界粮食大幅度增长,1981年突破16000亿KG1991年接近19000亿KG,1997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1000亿KG,粮食增长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1961年人均占有粮食为330KG,到1996年人均占有粮食达359KG。世界农产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保证了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生存和发展。但是世界粮食发展不平衡,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粮食不能自给,而一些发达国家粮食“过剩”,控制粮食市场,处于饥饿或营养不良人口仍占较大比例,19691971年为92亿人口,占当时人口总数为35,19791981年降为3355亿人口,19901992年,重新上升为8410亿人口,目前世界仍有8亿左右人口营养不良。粮食生产及人均粮食占有量的不均衡,促进了世界粮食贸易的迅速发展。在19611981年间,粮食贸易量增长3倍,平均增长率为10,1991年世界粮食贸易量为2420亿KG,1996年为2450亿KG,在世界粮食贸易中,粮食安全程度不仅表现在粮食供给能力和贸易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世界粮食流转库存量的相对稳定性方面。世界粮食安全线的标准是粮食安全系数为1718,也就是说可供两个月的消费量,因此,加强粮食基地建设对保证世界稳定和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粮食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国际化、一体化、商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1世纪的粮19食生产已不再是互不相关,而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一国粮食的丰欠和政策变动,都会对其它国家的农业产生重大的影响。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是粮食生产大国。1997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4931011KG,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占有粮食只有3967KG,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17亿,受人口激增带来的交通、道路、住房等因素影响,每年耕地要减少1500万亩左右,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将带来粮食消费量的增加。美国经济研究所所长布朗先生曾预言,到2030年,中国缺粮20002500万KG,必将冲击世界粮食市场,惊呼二十一世纪谁养得起中国。所以加强粮食生产是我国维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中国粮食问题只能靠中国自己来解决,粮食消费主要靠自给。中国加入“WTO”后,将逐步降低农产品平均关税,至2004年,农产品市场关税降至17,其中美国的农产品降至145,优质、价廉的国外粮食大量涌进,对我国粮食特别是小麦生产产生较大冲击。目前美国小麦价格比中国小麦每吨低300元左右,征收关税和增值税后,其差价仍为150元/吨。因而,加入WTO给我国小麦市场增加了新的压力。中国是小麦生产大国。目前我国小麦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居世界之首。1998年小麦种植面积30057万公顷(451亿亩),占世界小麦种植面积224374万公顷(3365亿亩)的134;小麦总产量为12329万吨,占世界小麦总产量588842万吨的209。1999年小麦种植面积的2977万多公顷(446亿亩),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26;小麦总产量11亿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2;平均亩产246KG,比全国粮食平均亩产低51KG。在我国商品粮构成中,小麦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商业部门统计,19881992年间,小麦收购量占全国粮食平均收购总量的287,年均销售量占粮食销售总量的303;年均库存数量占粮食库存总量的345。因此,可以说小麦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品种。20中国是小麦消费大国。目前,我国小麦产量的70用于农民的口粮和种子,其余30左右作为商品,以定议购形式卖给国家和进入市场销售。我国每年小麦总消费量均在11000万吨以上。1999年总消费量为11546万吨,从其消费结构看,食用消费为995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862;种子用量596万吨,占总消费量的52;损耗975万吨,占总消费量的84;出口24万吨,占总消费量的02。从统计资料判断,小麦的消费结构比较稳定,没有出现剧烈的涨跌,自1986年以来,人均小麦年消费在92KG左右。消费总量呈缓慢递增趋势。中国是世界第一小麦进口国。小麦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从总的情况来看,世界每年小麦进出口额约各为1亿多吨。我国过去常年进口小麦在1000万吨左右。据统计,19791990年,共进口小麦13478万吨,年平均为11231万吨,占粮食进口总量的863。另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材料,19831985年中国从世界市场年平均进口小麦1080万吨,占同期世界小麦进口总量10030万吨的108;其后1986年进口760万吨,1987进口970万吨、1988年进口1600万吨,分别占同期世界小麦进口总量的91、108和155,进入90年代以后,特别是近几年实现了全国粮食供需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小麦也因连年丰收,总产量不断增加,进口量有较大幅度减少。1997年进口量为425万吨、出口量65万吨、净进口360万吨;1998年进口量为226万吨,出口量45万吨,净进口181万吨;1999年进口量为59万吨、出口量为25万吨,净进口只有34万元吨。2000年小麦进口量为220万吨。在我国加入WTO后必然面临国际市场的冲击,而首当其冲的将是小麦,特别是美国小麦大量进口将是必然趋势。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利用从国际市场进口一定数量来实现国内小麦的供需总量平衡,这是我国政府一贯的政策和措施。我国小麦生产供应长期短缺,小麦进口量已占到我国小麦总供给量的1/10左右,而在全21国商品供应量方面已占到1/4的比重。因此大力发展国产优质小麦,加速培育和引进优质小麦品种,建立优质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把生产、加工、销售联系起来,实现产业化经营,对迎接WTO挑战,增强国产小麦竞争力,农民增产增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42XX省农产品供需状况XX省是一个农业资源丰富,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居全国前列,1997年,XX省粮食产量为2803万吨,其中稻谷占总产50,小麦占总产3035,甘薯、玉米等其它粮食作物占1520,人均占有粮食460KG,比全国平均高62KG,粮食年商品量在100亿KG以上,其中小麦年商品量为25亿KG左右。小麦在XX省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省小麦播种面积3200万亩,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34,总产量占3035。小麦是我省淮河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素有“一季小麦吃全年,一季小麦定乾坤”,“一季抵三秋”之说,说明在淮北地区,小麦对解决人民温饱和增加农民收入起着重要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XX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广大农民生产有了自主权,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精种细管,使小麦生产连年丰收,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总产逐年增加,广大农民梦寐以求的“吃细粮”的愿望很快变成了现实。1978年至1987年的短短9年,全省小麦单产由1075KG/亩,连续突破150KG/亩,200KG/亩大关,达到241KG/亩,提高124,总产由2792万吨增加到7179万吨,增长158,单产、总产均翻了一番多,创建国以来历史最高纪录。小麦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由186上升至296,小麦净增产量占同期粮食总增产量的份额达至464。小麦丰收为全年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奠定了重要基础。221987年全省小麦生产实现了低产变中产以后,由于生产条件、物质技术投入以及当时的政策措施跟不上,加上自然灾害频繁。抗灾能力较低,小麦生产出现了较长时期的徘徊局面,直至1994年。全省小麦生产仍没有超过1987年最高水平。为了尽快打破徘徊局面,实现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省农业厅于1993年秋季提出了在全省开展小麦“四、五、六”高产攻关活动,即沿江、江淮和淮北三个麦区的小麦单产在35年内比原有基础每公顷增产750KG,分别达到6000、7500和9000KG/HM2,(即亩产四百、五百和六百斤)。1995年省政府把“四、五、六”攻关活动列入全省农业牵动性科技项目,在全省组织实施。经过攻关,全省小麦生产打破了徘徊局面,实现了新的突破。1995年单产突破3750KG/HM2(250KG/亩)达到38025KG/HM2(2535KG/亩),比1994年提高2775KG/HM2(185KG/亩);1996年单产达到41175KG/HM2(2745KG/亩),又比上年提高315KG/HM2(21KG/亩);1997年单产达4755KG/HM2(317KG/亩),总产达到10167万吨,与入关前的1994年相比,单产提高1230KG/HM2(82KG/亩),总产增加3065万吨。阜阳、宿县、淮北3个小麦生产市平均单产突破5250KG/HM2(350KG/亩),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长期以来,小麦生产以提高产量解决温饱为主攻目标,重数量轻质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其产品市场竞争力差。目前我省小麦主要品种仍为大路品种,优质品种所占比重较低,不能适应人民生活和市场对小麦的多样化需求,以致出现了小麦外贸进口和农民卖粮难同时存在的难题,影响农民种植小麦积极性。我国加入WTO在即,WTO旨在打破贸易璧垒,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届时国外质优价廉的优质小麦将对我省小麦产生巨大冲击,农民若仍种植高产但品质低劣的大路品种,其产品将失去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因此,XX省小麦生产必须重视优质化,推广优质新品种,并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小麦的生产效益和市场竞23争力。43XX市及周边农产品生产和需求状况XX市地处黄河故道黄泛区,历史上旱涝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水平低下。改革开放以来,XX市农业生产发展迅猛,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特别是近几年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目前XX市已成为国家的商品粮基地,墉桥区、灵璧县进入了全国粮食百强县,全市五县区均被国家列为粮棉基地或粮棉大县,形成了以小麦为主的粮食生产格局,不但满足了本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粮食的商品率不断提高,支援了国家的经济建设。431粮食生产现状XX市农业资源优势显著,盛产小麦、玉米、甘薯等。目前常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超过900万亩,粮食总产在27亿KG以上,全市农村人均产粮670KG,人均贡献粮食350KG以上,两项指标均列全省榜首,是XX省粮食主产区,也是全国著名的粮食产区。“九五”以来,粮食总产增加,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特别是1997年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平均单产达到3515KG,个别田块超过550KG,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夏秋两季同步增长,粮食生产全面协调发展。三是优质小麦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市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了1079万亩,是1999年的三倍多,占全市小麦播种总面积的223,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单产仍达到了306KG,重点示范区达到了340400KG。优质小麦的推广在我市已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432小麦是我国加入WTO后受冲击最大的农产品之一,我国小麦成本投入高,而且品质差,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因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须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优势,开展优质专用小麦为主的生产24与开发。目前虽然小麦的价格不高,但优质小麦的供应缺口仍较大,大多数加工企业所需的优质小麦都依赖进口,90年以来全国优质小麦平均进口量都在100亿KG左右,仅我市的东方面粉集团年需优质小麦就达15亿KG以上,因此发展优质小麦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其次发展优质小麦符合国家结构调整政策。从1999年开始国家已明确北方春小麦、南方秋小麦退出保护收购范围,XX省人民政府了公布了对优质小麦皖麦38、皖麦33实行加价10收购的保护政策。再次是国际国内竞争的压力也迫使我国必须加快优质粮食的生产步伐。小麦生产应对国际市场的唯一法宝就是提高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因而近年来我国各地优质小麦发展的势头都很强劲,这种竞争的压力强迫我们必须加快优质小麦的发展。最后发展优质小麦也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要求。常规农产品的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任何一种作物大面积调整都可能导致新一轮的过剩,因此作物之间靠调整面积实现增效空间十分有限,而且风险很大,而靠发展优质小麦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来实现增效的潜力很大,风险较小。因此我们渴望通过建设国家大型优质小麦商品粮基地,从根本上改变项目区20万亩耕地的生产条件,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的同时,有效提高小麦等粮食产品的品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同时通过项目区的示范和带动,全面提高全市小麦生产水平和小麦品质水平,把XX建设成为XX省重要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25第五章项目选址与布局51项目选址的原则与要求511育种科研体系的建设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基础材料创新选育的新品种要既能优质,又能高产、综合抗性较好,这是小麦育种上的创新研究课题,其关键是解决优质与高产问题。因此,应选择具多学科人才优势,有一定的优质小麦育种基础,具有丰富的优质小麦育种材料及掌握熟练的优质小麦品质检测技术的育种单位。最好有国家及省优质小麦育种科研项目为支撑。优质小麦新品种(系)的鉴定与筛选及原原种生产应选择在土地平整、肥力均匀、交通方便、水利基础设施齐全、农田生态系统良好,并有一定技术力量的育种单位或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优质小麦品种展示与栽培技术示范应选择在土壤平整、肥力均匀、交通方便,种植技术水平较高的农科站或科技示范户。512良种繁育基地为保证种子质量、提高繁殖系数和增加种子生产能力,原种生产田应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隔离条件较好的农田,实行宽行稀播以充分发挥单株的生产潜力。良种生产田要相对集中连片,并要加强田间管理,提高种子产量,及时去杂去劣,防治病虫,单收单打,提高种子产量。同时要求交通方便,干群素质高。513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为确保优质小麦种子生产优质小麦商品,应根据小麦品质区划及优质小麦生产条件的要求,选择土壤结构良好,肥力水平较高,水资源丰富,农田生态系统良好,交通便利,与面粉加工企业较为接近的地区集26中连片进行生产。52项目的选址与布局521育种科研体系建设的选址引育种中心拟设于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内,距XX市区约5公里,水利基础条件好,土地平整,肥力均匀,交通便利,已有一定的基础设施。以有雄厚的人才优势和丰富的优质小麦育种基础材料,承担国家及省“十五”优质小麦重大项目的XX农业大学及有丰富的小麦育种经验和育种基础的XX市农科所为技术依托,并建立相应的优质小麦创新材料育种点。522良种繁育基地的选址选在墉桥区汴河、灰古、灵璧县尹集、冯庙、泗县长沟等5个乡镇的水利资源条件较好,地势平坦,隔离条件好的地块,这些乡镇干部群众科技意识强,素质高,具有良繁的丰富经验,已摸索出一套较为完善的政技物相结合的基地管理方法。为生产合格的原良种提供了有利条件。良种加工厂选在XX市城区,供水、供电条件好,交通便利。523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的分布基地主要建在沿新汴河、濉河两岸的四县一区的23个乡镇,该区域水资源丰实,土壤多为潮土和砂姜黑土,肥力水平较高,小麦生育期间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有利于高蛋白优质小麦的生产。项目区集中连片,有利于优质商品麦的收购、贮藏与加工,实现产业化经营。种子基地建设布局见表51。27基地建设布局表51名称规模(亩)地点引种示范基地100XX市科技示范园原原种繁育基地100XX市科技示范园原种繁育基地5000XX市科技园、墉桥汴河镇、萧县闫集镇、砀山黄楼乡、泗县长沟镇、良种繁育基地200000墉桥区的时村镇、符离镇汴河镇、祁县镇、西寺坡乡,萧县的闫集镇、张庄寨镇,砀山县的黄楼乡,灵璧县的尹集镇、渔沟镇、冯庙镇、黄湾镇,泗县的刘圩镇、瓦房镇、山头镇、长沟镇。524农田水利建设布局规模名称新建维修地点机井200眼200眼墉桥、萧县、砀山、泗县、灵璧电灌站1座14座墉桥、萧县、砀山、泗县、灵璧涵闸3座7座泗县、墉桥、灵璧疏浚中、小沟10229KM墉桥、萧县、砀山、泗县、灵璧桥涵1300座520座墉桥、萧县、砀山、泗县、灵璧525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28规模名称土建M2购置台、套地点农业推广服务站360069墉桥、萧县、砀山、泗县、灵璧城区及墉桥区的符离镇、时村镇、祁县镇,砀山县的黄楼镇、萧县城闫集镇、张庄寨镇,灵璧县的冯庙镇、尹集镇、黄湾镇和泗县的刘圩镇,长沟镇农业信息服务中心300015XX市农业科技园土壤肥料实验站50027XX市农业科技园植物保护服务站47032XX市农业科技园农机服务站1151墉桥、萧县、灵璧、泗县、砀山29第六章建设规模与内容目前XX市农业正经历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新阶段。为适应农业新形势的需要,迎接WTO对农业的挑战,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要突出优质化,提升小麦商品粮生产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效益。实现小麦生产的优质化,要突出抓好育种、种子生产。优化栽培环境、质量检测等关键环节的建设。优质小麦研究力量雄厚的XX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建立优质小麦新品种引育种中心,为项目区培育、筛选优质高产新品种,建立高质量、高标准的优质小麦引种示范基地及种子生产、贮藏、加工、包装和推广销售体系,采取“一个漏斗”向项目区及辐射区集中供种,防止品种混杂和劣质种子进入项目区,使项目区优质小麦品种供种率达100,全市优质小麦供种率达到40,从而实现项目区及辐射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以水利基础设施和土壤改良为重点,使项目区统一供排水率达到90,以大幅度提高项目区粮食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通过对项目区商品麦生产、收购等过程的品质的检测,稳定优质小麦的质量水平。61建设规模1、引育种试验基地200亩,年产原原种2万KG。2、原种繁育基地2000亩,年生产原种80万KG。3、良种繁育基地5万亩,年生产良种2000万KG。4、优质小麦商品粮基地50万亩,年生产优质小麦商品粮2亿KG。62建设内容621优质小麦育种科研体系建设30由本项目技术依托单位XX农业大学为主联合XX市农科所等单位成立优质小麦引育种中心,采用高新技术培育优质高产新品种,并广泛引进同类生态区育种单位培育的小麦新品种、新品系,进行系统观察比较和品质测试,筛选出适宜于我市栽培的优质新品种,为项目区确定当家品种、搭配品种和接班品种。表现优良的品种(系),批量引进育种家种子稀播高倍繁殖并通过冷藏等途径,保持其种性,使项目区优质小麦生产在品种上无后顾之忧,持续发展,始终站在市场的制高点。具体建设内容1、育种圃和引种试验田50亩2、考种室、挂藏室及低温冷库160M23、玻璃温室50M24、品质检测实验室180M25、原原种生产田150亩6、品种展示和栽培技术示范园150亩土建、仪器设备、喷灌、农机等配套设施见表61。622优质小麦原、良种繁育基地1、增施有机肥及秸杆还田等改土培肥52万亩。2、提高原、良种生产的质量、产量等综合生产能力,购置拖拉机、深松机、播种机、收割机、化肥深松机等农业耕作机械等481台。3、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建和恢复电灌站7座;恢复和新打机井600眼,疏浚大、中、小沟75KM,新建、维修桥涵闸60座。623种子贮藏与加工1、新建原、良种及低温库2500M22、新建晒场6000M23、新建考种室、挂藏室、作业室900M24、新建农机库500M2315、新建种子烘干用房400M2及烘干设备1套6、新建种子加工线1套7、购置种子精选、包衣等配套机械16台(套)624种子质量检测中心1、土建800M22、电子天平、培养箱、干燥箱、电泳仪、水份测定仪、低温超速离心机等仪器设备95台(套)(见表62)。6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新打机井1000眼,修复机井5000眼2、维修改造电站70座3、新建修复桥涵640座4、购移动喷灌机1000台5、疏浚大、中、小沟6000条,750公里具体建设分布见表63。64农业技术服务体系641测土配方实验站及土壤化验室扩建1、土建500M22、NPK连续流动分析仪、色谱仪、分光光度计、培养箱等25台(套)。642病虫测报站及农药残留检测鉴定实验室扩建1、扩建化验室、标本室、观测圃等2470M32、购置色谱仪、显微镜、培养箱、空调器等仪器设备32台32第七章优质小麦生产技术方案71种子生产、加工工艺技术方案种子生产、加工工艺技术方案主要内容是新品种引进、选育、示范、生产、加工、精选、包衣、包装、销售及售后服务。种子生产严格按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统一规划,建立种子生产必需的隔离区,生产过程严格去杂,收贮过程中严防机械混杂。对引进、试验的各类新品种,逐年记载品种表现及繁育推广有关资料,建立技术档案,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新品种,加大宣传推广新品种的力度,进一步缩短良种更新换代年限。种子加工项目建设的原则是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成与生产相适应的现代种子加工企业。设备采用国内先进设备,加工品种质量可完全满足技术经济指标的要求。生产加工工艺技术流程711加工工艺流程712烘干工艺流程喂料刷种机基本清选窝眼选提升提升重力选分级选分级仓皮带输送提升流管喂料包衣喂料缓冲仓缓冲仓计量缓冲仓小包装包装提升33713种子生产工艺流程(1)育种中心工艺育种单位提供基础变异材料株行(系)新品种示范推广。(2)种子生产工艺流程72优质小麦生产农艺措施721合理安排茬口,选用丰产优质小麦品种XX市小麦的前茬主要为玉米、大豆、花生、芝麻、甘薯、高梁等,不同作物让茬早晚不同,一般大豆、玉米等让茬较早,以种植半冬性品种为主,可选用丰产性好、抗性强、优质的皖麦38(中强筋小麦)、PH8516,安农95240;甘薯、棉花等晚茬的宜选用适应性强、稳产性好的皖麦33(强筋小麦)、郑州9023(中强筋小麦),安农92484等。722精心整地小麦在各种土壤中都可种植,但要达到高产优质,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土壤条件,以满足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肥、气、热的要求。优质小麦田整地要做到深、净、细、平、实、畅。深即适当加深耕层,增强土壤保水保肥和供水供肥的能力,满足小麦极系生长发育的需要;净即要求不漏耕,不重耕,垄片均匀,灭茬好,抑制病虫害和杂草;细喂料缓冲仓包选提升提升选择区域试验、审定引种育种品种试验品种展示推广株行株系原种良种生产推广34即表土(03CM)疏松,无大坷垃;实即根床层(415CM)相对紧实些,使种子和土壤密接,根系能顺利下扎,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平即土地平整,无瘠沟之分,无水包旱和旱包水现象,无局部渍害;畅即排水畅,要挖好麦田一套沟,三沟配套,沟渠相通,做到灌排自如,雨停地干,减轻旱涝灾害,确保丰收。723种子处理和适期播种适时播种不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