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可编辑)_第1页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可编辑)_第2页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可编辑)_第3页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可编辑)_第4页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可编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第十一章神经系统第十一章神经系统神经系统NERVOUSSYSTEM是机体内最重要的调控系统。它调节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各系统、器官的活动相互协调,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体,并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以它对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内容提要第一节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基本生理特性与基本功能第二节神经元间进行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第三节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第四节感觉形成的基本过程与特征第五节躯体运动的调控理论第六节内脏活动的神经调节特征第七节脑的高级功能第一节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一、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1基本结构胞体营养与代谢中心接受、整合信息部位神经元树突较短,分支接受、传导信息部位突起轴突较长,无分支传导神经冲动2按功能分类传入神经元投射神经元轴突较长,远距离传送信息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具有大量树突,进行信息整合与局部的信息传递3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神经元是体内兴奋性最高的细胞类型。静息电位形成机制同神经纤维和骨骼肌K平衡电位。一般为6570MV。动作电位形成机制同神经纤维和骨骼肌。二、神经纤维1神经纤维的概念包裹有神经膜或髓鞘的神经元轴突称为神经纤维。2神经纤维的分类根据电生理学特性分类根据纤维的直径和来源分类根据电生理学特性分类根据纤维直径的大小及来源分类纤维来源能直径速度分类1肌梭腱器官传入122270120A肤机械R传入5122570A肤痛温肌深压R传入251025A无髓痛温机械R传入01131C3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双向传导局部电流可沿N纤维向二个方向构成回路。绝缘性由于神经膜及髓鞘的绝缘作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冲上去基本上不便波及到邻近纤维,即神经纤维传导的绝缘性。生理完整性神经纤维能将信息传送到远隔部位,不仅要求其结构的完整,而且必须功能正常。相对不疲劳性神经纤维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传导冲动而不容易产生疲劳比突触传递耗能少。4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直径直径大传导快。有无髓鞘有髓比无髓快。温度高则快一定范围内。5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纤维不仅具有传导动作电位的功能,而且其细胞质又称为轴浆还具有运输功能。顺向轴浆运输逆向轴浆运输6神经末梢的营养作用神经末梢对它所支配的组织,除了调节其功能活动外,还具有营养作用。这是因为神经末梢可以缓慢释放某些物质,改变所支配组织的代谢活动,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如肌肉萎缩。二、神经胶质细胞一、神经胶质细胞的生理特性1静息电位较高为7590MV。2不能产生动作电位主要是因为胶质细胞膜上缺少产生动作电位的NA通道。3分裂能力较强4胶质细胞之间有低电阻的缝隙连接二、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1支持作用2参与创伤的修复3参与构成血脑屏障4参与神经递质的代谢5调节细胞外的K浓度6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第二节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了多层次的神经回路和十分庞大的网络系统,这是完成各种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的结构基础。一、信息传递的两种方式一、化学性突触传递1经典突触的信息传递经典突触一般是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接头神经元与效应细胞相接触而形成的特殊结构。根据前一个神经元与后一个神经元接触部位的不同,将突触分为轴突树突突触、轴突胞体突触和轴突轴突突触3类。突触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的主要结构特点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只有乙酰胆碱一种递质,而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递质种类很多突触间隙宽度较神经肌肉接头间隙窄神经肌肉接头后膜是肌膜物化形成的,而经典突触后膜成分则是神经元不同部位的细胞膜,而且突触的后膜往往增厚形成突触后致密区含有与神经递质结合的相应受体。神经元胞体及表面的突触小体扫描电镜像神经元胞体突触小体突触传递过程兴奋突触前膜去极化前膜通透性改变CA离子通道打开,CA离子内流进入突触小体突触小泡与前膜接触、融合、释放递质到突触间隙递质与后膜的受体结合,后膜NA或CL离子通道打开,NA或CL内流,分别引起后膜去极化和超级化产生局部突触后电位。2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除了发生在经典的突触部位外,还可以在没有典型突触结构的部位释放神经递质,释放的化学递质经扩散到达附近的突触或远隔部位的神经元,影响多个靶细胞的功能。这种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方式称为非突触性化学传递。3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单向传递突触延搁对内环境变化敏感突触传递的可塑性二电突触缝隙连接GAPJUNCTION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缝隙连接是二个N元紧密接触的部位上有沟通两细胞浆的水通道蛋白,允许带电离子通过,且电阻低。传递过程电电AP以局部电流方式。传递特征双向性,速度快,几乎无潜伏期。电突触传递的生理意义信息传递迅速是电突触传递的主要优点。由于扩布迅速和双向传递,因而容易使具有缝隙连接的神经元间通过电传递形成同步活动。此外,还可以通过缝隙连接部位的物质交流传送神经元之间的代谢信号。二、突触传递过程中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化学突触的信息传递,由于突触前神经元释放不同的神经递质,突触后膜上分布着不同的受体因此突触的信息传递比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复杂得多。不同的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可以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这种局部的去极化电位就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POSTSYNAPTICPOTENTIAL,EPSP也可以引起突触后膜超极化,这种局部电位就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POSTSYNAPTICPOTENTIAL,IPSP同一递质作用于不同的受体亚型,也可以引起两种不同的电位变化。一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CA2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突触小泡释放兴奋性递质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阳离子通道开放NA主、CL、K通透性NA内流、K外流膜电位降低,局部去极化兴奋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突触小泡中兴奋性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NA主K通透性EPSPNA内流、K外流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CA2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去极化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CA2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递质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CL,内流膜电位增大,局部超极化兴奋性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突触小泡中抑制性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CL主K通透性IPSPCL内流、K外流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CA2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超极化突触后电位的产生过程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突触小泡中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NA主K通透性CL主K通透性CA2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IPSPEPSP兴奋性递质抑制性递质三、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一、突触后电位的总和在CNS内,一个动作电位在突触后膜上产生的EPSP幅度仅为0510MV,而神经元兴奋所需要的去极化幅度大于10MV,因此在CNS内兴奋传递必须经过突触电位的总和。突触电位的总和包括时间总和和空间总和,即为突触部位所有EPSP和IPSP的代数和。神经元膜上密集分布的突触和神经纤维可传递高频冲动特性是时间总和和空间总和的基础。二、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经过突触电位的总和所完成的兴奋跨突触传递是CNS完成其生理功能的基础。突触后电位经过总和,往往在轴突的始段轴丘处产生动作电位,这是因为该处直径小,膜上NA密度高所致。三、突触后神经元的抑制神经系统的基本生理过程包括兴奋和抑制。中枢兴奋就是上述产生的EPSP以及在总和后产生的动作电位。中枢抑制根据其产生的机制不同,有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两类。1突触后抑制定义抑制性的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了局部超极化电位即IPSP而使神经元兴奋性降低的抑制称为突触后抑制,简言之是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超极化抑制。分类传入侧支性抑制也称交互抑制是指传入纤维在兴奋某一中间神经元的同时,其侧支去兴奋另外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转而抑制另一中枢神经元。存在于功能拮抗的中枢间。生理意义在运动中使不同中枢出现相反效应,使中枢之间的活动相互协调。回返性抑制是指某一中枢神经元兴奋,其传出冲动经侧支去兴奋另外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后者释放抑制性递质反过来抑制原先发动兴奋的神经元或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如脊髓中的RENSHAW细胞。其意义能使神经元活动及时终止或者使同一中枢内神经元更好地同步活动。2突触前抑制去极化抑制定义由于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的减少,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的EPSP减小而产生的抑制现象,即发生在突触前膜上的去极化抑制。结构基础轴轴突触。特点突触后膜的兴奋性无变化,也不产生IPSP,仅仅是因为突触前膜活动的改变。发生机制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通过轴轴突触而产生去极化,当兴奋抵达该纤维末梢时,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变小,释放递质减少,由此产生的EPSP减小,而实现抑制。生理意义控制从外周传入的信息,使感觉更集中和清晰四、化学性突触传递的中介物质一、神经递质1神经递质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完成信息传递的特定的化学物质。2确定神经递质的条件突触前神经元存在合成该递质的前体物质和酶系存储、释放、扩散与相应受体结合产生特定的效应有中止机制有递质的拟似剂和受体拮抗剂。符合上述5个条件,方能定为神经递质。目前已知递质有几十种3神经递质的代谢包括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清除及再利用。4神经递质的转运体递质的转运体不仅存在于突触前膜,而且存在于囊泡膜上。转运体转运递质的方式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需要与NA的耦联。5神经调质也是由神经元合成的化学物质,也作用于特定受体,但不直接传递信息,只起调节信息传递效率的作用,称为神经调质。6神经递质及调质的分类根据化学结构可将神经递质和调质分六类胆碱类、单胺类、氨基酸类、肽类、嘌呤类、气体等其他类。7递质的共存一个神经元内可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包括调质其末梢可同时释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称为递质共存。二、受体1受体概念受体是指靶细胞上能与神经递质特异结合,并能传递信息的特殊部分,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受体可位于细胞膜、胞质内以及细胞核内。2配体概念凡是能与受体特异结合并产生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称为配体,如神经递质、激素等。3受体的激动剂和拮抗剂和受体结合并且能激发受体的功能的化学物质称为受体的激动剂和受体结合不能发挥受体正常功能并且阻止递质与受体结合的化学物质称为受体的拮抗剂或阻断剂。4受体结合的特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失敏现象和受体内化。5受体的分类根据受体存在部位可分为突触后膜受体及突触前受体。突触前受体可根据其分布及作用可分为自身受体和异源受体。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离子通道型受体与离子相耦联的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通过激活G蛋白、蛋白激酶而产生效应的受体和酶耦联受体。三、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1乙酰胆碱ACH及其受体在周围神经系统,凡末梢释放ACH的神经纤维统称胆碱能纤维。交感、副交感节前纤维,躯体运动神经纤维和副交感节后纤维均属之。在中枢神经系统,以ACH作为递质的神经元称胆碱能神经元。该神经元广泛分布CNS中,如大脑皮层运动区的锥体细胞,脊髓前角、脑干网状结构、丘脑、纹状体等处的神经元。ACH是兴奋性递质,一般引起突触后膜产生EPSP。以ACH为配体的受体称胆碱能受体,根据其药理特性可分为毒蕈碱型M型受体能与乙酰胆碱结合产生副交感神经兴奋的。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和少数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细胞膜存在M型受体,其阻断剂为阿托品。烟碱N型受体存于所有自主神经节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和神经肌接头终板膜上。小剂量兴奋自主神经节神经元及引起骨髓肌收缩,该作用可被烟碱所模拟,可被筒箭毒所阻断。2儿茶酚胺及其受体儿茶酚胺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多巴胶DA,以NE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肾上腺素能纤维,绝大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是肾上腺素能纤维。在CNS中以NE为递质的神经元主要位于脑干和丘脑,尤其是低位脑干。NE递质一般发挥兴奋性作用,参与情感和睡眠的调节。能与NE和E结合的受体称肾上腺素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主要分和两种类型,受体又分1、2两种亚型受体主要分为1、2、二种亚型。肾上腺素能受体分布极为广泛,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效应细胞膜上都存在。35羟色胺及其受体4氨基酸类递质及其受体5肽类递质及其受体6其它第三节反射的一般规律反射REFLEX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做的规律性应答。它是神经系统对各器官系统进行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内脏活动以及腺体分泌的调节都要通过反射活动完成。一、反射弧的组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活动有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破坏或缺少任何一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反射活动均不能完成。二、反射的基本过程一、反射过程的信息传递反射是一个信息在反射弧中规律性流动的过程。体内外环境变化刺激作用于感受器,通过感受器的换能作用转化为电信号,再转变为传入神经上的动作电位神经冲动,传入到反射中枢。信息在反射中枢进行整合,后通过传出神经上的神经冲动作用于效应器一般是骨骼肌、心肌、平滑肌或腺体,也可以是内分泌腺体。二、反射时完成反射活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反射时。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过程中突触接替的次数。反射过程中信息传递在中枢所占用的时间称为中枢延搁。三、反射的分类一般可根据巴甫洛夫观点将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也可根据反射弧的结构将反射分为单突触反射和多突触反射。一、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就有的,反射弧简单且较固定,数目有限,往往和机体本能有关的反射。2条件反射将无关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按一定方式结合强化形成的反射称为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反射弧复杂,需要经过学习或训练才能形成的,数目几乎无限,使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条件反射可分为经典式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二、单突触反射和多突触反射1单突触反射反射弧中只有传入和传出两个神经元,即经过一次突触接替的反射称为单突触反射,这种反射的反射时很短。肌牵张反射中的腱反射就属于单突触反射。2多突触反射神经系统对各器官系统的调节反射几乎全是多突触反射。每种多突触反射都有其特定的反射弧,但其复杂程度取决于反射中枢。四、反射中枢与神经元池反射中枢是指CNS内,对某一特定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作用的神经细胞群。它们可分布在CNS中的不同部位,并在反射活动中起着协调的调节作用。反射活动越复杂,反射中枢涉及的范围也越广。一、中枢的神经元池神经元池是指具有相同功能的神经细胞群,它们共同参与对相同信息的处理或对特定生理功能的调节。组成神经元池的神经元数量可有很大差异。反射中枢实际上就是调节特定生理活动的神经元池。二神经元池的信息传输及其影响1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神经元池相当于一个特定生理功能的信息处理单位,每一个神经元池均有自己的输入与输出。2神经元池的兴奋或易化一个神经元的输入与另一个神经元形成突触连接,若前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神经元兴奋,即神经元池的兴奋若前一个神经元仅使后一神经元兴奋性升高,而不能使其兴奋,称为神经元池的易化。神经元池内被兴奋部分称为兴奋区或放电区,而兴奋区周边被易化部分为易化区。3神经元池的抑制在神经元池所接受的输入中,有些是抑制性的信息,其对池内神经元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在神经元池内形成一个抑制区。在抑制区中心部位抑制作用较强,而周边部抑制作用较弱。三、神经元池的信号处理1信号的辐散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与许多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多见传入神经元的联系。这种辐散方式联系使输入功能得到扩展和放大。2信号的聚合一个神经元接受不同来源的轴突形成突触,多见传出神经元与中间神经元的联系。这种聚合方式联系使不同来源的信号得以总和,产生综合效应。3信号的延长当进入神经元池的信号已经结束,而神经元池仍有冲动传出,这种传出信号的延长现象称为后放。产生后放的机制有因为长效递质的释放导致的突触性后放因为有正反馈的环状联系,产生震荡性回路环式链锁式五、反射活动的一般特性一、最后公路原则最后公路原则是指对反射活动的各种调节和影响最终要通过支配效应器的传出神经发挥作用。在躯体反射中,传出神经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所有到达运动神经元的不同性质的信息经过整合,决定了运动神经纤维上的冲动频率、模式及持续时程,从而决定了反射活动强度、范围和时间。运动神经元也称最后公路。二、兴奋节律的改变反射活动中,传出神经的冲动频率不同于传入神经的现象,称为兴奋节律的改变。传出神经的冲动节律除了取决于传入神经冲动外,主要取决于反射中枢的兴奋或抑制状态。三、后放在反射活动中,刺激已经停止,但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发放冲动,这种传出信号的延长现象称为后放。产生后放的原因前已叙述。四、反射活动的习惯化和敏感化反射的习惯化是指当一个不产生伤害性效应的刺激重复作用时,该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将逐渐减弱。反射的敏感化则是指一个强的伤害性刺激之后,弱的非伤害性刺激引起反射活动明显加强的现象。反射活动的习惯化和敏感化都属于简单学习形式,称为非联合型学习。第四节感觉的形成机体通过感觉认识外部世界和感受体内变化。躯体感觉的形成包括外周感受感受器,将不同的刺激的能量转变并编码为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中间传导脊髓或延髓、丘脑最终经过大脑皮层分析综合,形成感觉。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感受器换能作用神经冲动传导路大脑皮层分析综合产生主观感觉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感觉产生过程深感觉本体感觉本体感觉又称深感觉,包括肌肉、肌腱和关节的运动觉、位置觉和震动觉等。精细触觉包括分辨两点距离及物体的纹理粗细等。浅感觉相对应于本体感觉,痛温觉与粗触压觉又称为浅感觉。一、丘脑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丘脑接受嗅觉以外的所有类型的感觉,并根据机体的行为状态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如剔除、衰减或增强,然后投射到大脑皮质相对应的部位。丘脑向大脑皮质的投射分为两大系统即特异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投射系统。一、丘脑的感觉机能1第一类细胞群感觉接替核腹后核的内侧部与外侧部,内、外膝状体。2第二类细胞群联络核丘脑枕、丘脑前核、外侧腹核。3第三类细胞群髓板内核群束旁核、中央中核、中央外侧核。功能特点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构成特异投射系统,功能上具有点对点空间定位关系,引起特定感觉。功能特点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功能上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功能特点接受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纤维,换元后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构成非特异投射系统,功能上与维持和改变皮层兴奋状态有关。二、感觉投射系统1特异性投射系统由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沿特定的途径点对点的投射至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的N纤维。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由丘脑第三类细胞群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的N纤维。特异性投射系统组成功能引起特定的感觉激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不引起特定的感觉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上行激醒作用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感觉接替核、联络核髓板内核群特点多次更N换元投射区广泛点对点关系易受药物影响巴比妥类催眠药物的作用原理三次更换N元投射区窄小点对点关系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上行激醒作用两种感觉投射系统的比较投射方式点对点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点对点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突触类型轴体突触为主轴树突触为主二、大脑皮质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大脑皮质是意识性感觉的产生部位。感觉传导通路的各级接替站对上行和下行调控的传入信息进行会聚,并使上传的感觉信息得到修饰,最后传到新皮质引起感知觉。外侧面体表感觉区312区第一感觉区岛叶第二感觉区本体感觉区4区又是运动区内脏感觉区第二感觉区运动辅助区听觉区41区42区视觉区17区感觉皮层结构特点N元分布呈柱状排列构成感觉皮层的最基本功能单位感觉柱对同一感受野的同一类感觉刺激起反应是一个传入传出信息整合处理单位细胞柱N元兴奋时,其相临的细胞柱就受抑制,形成兴奋和抑制镶嵌模式。一、躯体感觉皮质可把大脑皮层分为52区。躯体感觉皮质指中央后回。感觉投射特征交叉投射,但头面部双侧投射,倒置投射区大小与感觉精细灵敏程度有关。二、本体感觉代表区位于中央前回。三、视觉代表区位于枕叶皮层距状裂两侧。四、听觉代表区位于颞叶皮层外侧裂内侧。三、痛觉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痛觉,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和防御反应,有保护意义。皮肤痛躯体痛内脏痛深部痛快痛慢痛痛觉体腔痛牵涉痛刺激后0510S出现烧灼痛难以忍受持续时间长,定位不准确,常伴有情绪反应刺激后立即出现刺痛持续时间短,定位准确,不伴有情绪反应这种痛与慢痛相类似内脏疾患引起体表某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内脏疾患类及临近的体腔壁所致这种痛与躯体痛相类似痛觉分类一、皮肤痛觉痛觉感受器是游离神经未梢。任何形式伤害性刺激只要引起组织释放致痛物质K、H、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前列腺素等,均可使游离神经末梢除极,产生痛觉传入冲动,进入中枢引起痛觉。皮肤痛分快痛和慢痛。快痛是尖锐、定位清楚的刺激痛,出现快,消失也快慢痛是定位不明确的烧灼痛,出现慢,消失也慢,常常伴有情绪及植物神经系统反应。二、内脏痛与牵涉痛1内脏痛特点对牵拉、缺血、痉挛、炎症等剌激敏感对切割、烧灼等剌激不敏感疼痛发生缓慢、持续、定位不精确,对剌激分辨力差常伴有情绪和自主神经系统反应常伴有牵涉痛实质性脏器的痛感觉常常是由于脏器的包膜受刺激所致。2牵涉痛及其机制内脏疾病往往引起体表一定部位产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称为牵涉痛。其产生可能机制有会聚学说内脏与皮肤的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会聚到同一后角神经元易化学说内脏传入冲动进入脊髓后角后,其侧支可以提高临近皮肤中枢的兴奋性。皮肤快、慢痛内脏痛包括躯体深部痛传导纤维疼痛特点产生和消失迅速定位明确、分辫能力强躯体传入纤维快痛A,慢痛C感受器产生缓慢、持续久定位不清、分辫能力差慢痛情绪反应明显情绪反应明显无牵涉痛有牵涉痛敏感刺激钝性刺激牵拉、痉挛、炎症、缺血等锐性刺激切割、烧灼等自主N传入纤维游离N末梢其特异性不如其他类感受器,刺激阈比其他类感受器高能产生初级痛觉过敏和次级痛觉过敏能产生初级痛觉过敏和次级痛觉过敏致痛物质皮肤痛与内脏痛的比较电、机械、化学物质如K、H、组胺、5HT、PG等第五节躯体运动的调控一、躯体运动的分类躯体运动可分为反射运动、随意运动和节律性运动三类。1反射运动反射运动即躯体反射。它通常由特定刺激引起,运动有固定的轨迹,运动的强度与刺激强弱有关。躯体反射可在皮层下中枢控制完成,但是在正常情况下,躯体反射接受高级中枢的调控。2随意运动随意运动通常因一定目的而发动,运动的方向、轨迹、强度、速度及持续时间都可随意愿选择和改变。随意运动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3节律性运动节律性运动一般先由随意运动发起,后可不再受意志控制,而是受到其他反射活动的调节,如呼吸、行走等。二、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运动控制系统包括产生运动和调节运动的中枢结构。产生运动的中枢结构主要是脊髓、低位脑干和大脑皮层调节运动的中枢结构除了上述三个重要脑区外,还有小脑、基底神经节和丘脑等。三、脊髓在躯体运动中的作用运动控制系统包括产生运动和调节运动的中枢结构。产生运动的中枢结构主要是脊髓、低位脑干和大脑皮层调节运动的中枢结构除了上述三个重要脑区外,还有小脑、基底神经节和丘脑等。一、脊休克SPINALSHOCK概念指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脊动物时,横断面以下脊髓的反射功能暂时消失的现象。主要表现横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弱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出汗被抑制,直肠和膀胱中粪、尿潴留等。特点这些表现是暂时的,脊髓反射可逐渐恢复恢复的快慢与种族进化程度有关低等动物恢复快,高等动物恢复慢。恢复的快慢与反射弧的复杂程度有关简单的反射先恢复如屈反射、腱反射等复杂的反射后恢复如对侧伸反射等。人类发生脊休克恢复后,排便排尿反射由原先的潴留变为失禁。二、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伤害性刺激作用于肢体皮肤引起同侧肢体屈肌收缩、伸肌舒张,肢体出现屈曲反应,称为屈肌反射。是原始的防御反射,有保护意义。屈肌反射是一种多突触反射。当刺激强度大时,可同时出现对侧肢体伸直的反射,称为对侧伸肌反射。其意义是保持直立姿势。三、牵张反射概念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能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称为牵张反射。感受器为肌梭,效应器为梭外肌。反射过程肌肉被牵拉导致肌梭感受器装置受刺激而引起肌梭兴奋,通过传入纤维将信息传入脊髓,使和运动神经元兴奋,通过和传出纤维分别引起梭外肌和梭内肌收缩。类型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感受器为肌梭,是单突触反射,主要是快肌纤维收缩,如膝反射、跟腱反射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被拉长。肌紧张是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姿势反射的基础。肌紧张的感受器也是肌梭,是多突触反射,主要是慢肌纤维收缩。四、大脑皮质在躯体运动中的作用大脑皮质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主要有有2部分其一是皮质运动区,它的作用主要是制定运动计划,编制运动程序,发布始动指令其二是传输部分,将各种运动指令传送给低级控制中枢。特征交叉支配除头面部肌受双侧皮层支配外倒置分布除头面部是正立的外区域大小与精细程度呈正比功能定位精确一、大脑皮层运动区主要运动区其他运动区辅助运动区纵裂内缘及扣带回设计运动动作部位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4区6区功能执行随意运动指令肢体远端肌肢体近端肌双侧支配第二运动区等5、6、7、8、18、19区协调随意运动锥体系1对侧支配有单突触联系占1020激活、N元对皮层无反馈环路。2加强肌紧张执行随意运动指令。锥体外系1双侧支配皆多单突触联系激活N元对皮层有反馈环路2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二、锥体系与锥体外系功能特点随意运动的设想皮层联络区基底N节外侧小脑运动前区和皮层运动区小脑中间带运动执行设计产生和调节随意运动示意图第六节内脏活动的神经调节调节内脏功能的神经系统称为内脏神经系统,它包括中枢部分和外周部分。外周部分一般称为自主神经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根据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特点,又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和肠道神经系统三部分。一、自主神经系统的一般结构特征二、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分布的区别脊髓骶段24节侧角皮肤和肌肉的血管、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只有交感神经支配几乎所有脏器N纤维长度节前节后节前节后11117节前节后12纤维数量比支配的效应器较广泛较局限神经节位置离效应器远离效应器近或在效应器壁内T1L3灰质侧角脑干、对脑神经中枢部位中间两端特征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释放递质节前纤维为ACH节前、节后纤维皆为ACH少部分节前纤维为ACH大部分节前纤维为NE少部交感节后纤维肌肉舒血管纤维、汗腺、胰岛和内脏舒血管纤维、子宫。胆碱能纤维三、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释放的纤维分类肾上腺素能纤维绝大部交感节后纤维。全部副交感节后纤维全部自主N节前纤维躯体运动N嘌呤能或肽能纤维胃肠道的壁内神经丛。四、自主神经系统的受体分胆碱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类MNN1、N21、21、2副交感节后N1N节内1交感节后1心脏分纤维效应器突触后膜效应器传导系统交感节后的N2NM2突触前膜2平滑肌布胆碱能纤维接头后膜效应器心跳骨骼肌缩以兴奋为主以抑制为主逼尿肌缩节后N元兴奋小肠平滑肌舒心脏兴奋作支气管平滑肌缩消化腺汗腺分泌用瞳孔括约肌缩骨骼肌血管舒阻阿托品箭毒N2酚妥拉明12心得安12断六烃季胺N1育亨宾2氨酰心安1剂丁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