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_第1页
基于DSP的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_第2页
基于DSP的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_第3页
基于DSP的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_第4页
基于DSP的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设计题目: 转速闭环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班 级: 自动化 1303 班 学 号: 20134132 姓 名: 李丹阳 指导教师: 闫士杰、刘秀翀、贾旭 设计时间: 2016.9 3摘要电机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两大类。直流电机由于其便于控制和控制精度比较高的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广泛应用,被人们认为难以被其他电机所取代。但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控制器件和先进控制方法的在电机调速系统中的应用,使交流电机控制精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另外,由于交流电机,特别是笼型式异步电机具有结构简单牢固、制造成本低廉、运行方便可靠、环境适应能力强以及易于向高电压、高转速和大容量方向发展等优点,过去直流电机占主导地位的调速传动领域将逐渐被交流电机所占领。 本文先从异步电机的物理模型出发,通过抽象假设给出了理想的异步电机原始数学模型;然后,详述了坐标变换方法,包括从三相到两相的静止坐标变换和从两相静止到两相旋转坐标的变换;最后,通过坐标变换将异步电机原始数学模型变换成便于控制的在不同坐标系的简化数学模型。然后,主要描述了变频调速原理,详述了 V/F 控制原理和电压空间矢量(SVPWM)控制原理,给出了用DSP 实现 SVPWM 的方案,并给定了对应的 SVPWM 在一个 PWM 周期的波形,为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的软件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关键字:交流电机、异步电机、原始数学模型、坐标变换、V/F 控制原理、电压空间矢量控制原理4目录摘 要 .21.概述 .42.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52.1 设计任务 .52.2 设计要求 .52.2.2 系统设计 .52.2.3 安装调试部分 .52.2.4 写出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要求报告在 15 页以上,并打印 ) .53.理论设计 .63.1 方案论证 .63.1.1 交流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63.1.2 异步电机的原始数学模型 .63.1.3 坐标变换 .83.1.4 交流异步电动机在不同坐标系的数学模型 .103.2 VF 控制原理 .1233 电压空间矢量(SVPWM)控制原理 .133.3.1 基本电压空间矢量的形成及作用时间的计算 .133.3.2 矢量控制系统原理分析 .164.矢量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1754.1 主程序设计 .184.2 中断服务子程序设计 .184.3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波形生成 .205.安装调试 .235.1 系统软件调试 .245.2 系统整机调试 .256.结论与分析 .266.1 结论 .266.2 实验结果分析 .277.使用仪器设备清单 .278.收获、体会和建议 .289.参考文献 .29附录 .301.概述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流拖动的薄弱环节逐步显示出来。由于换向器的存在,使直流电动机的维护工作量加大,单机容量、最高转速以及使用环境都受到限制。人们转向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便于维护、价格低廉的异步电动机,但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性能难以满足生产要求,于是,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人们就致力于交流调速技术的研究,然而进展缓慢,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交流调速性能可以与直6流调速相媲美、相竞争,目前,交流调速已进入逐步替代直流调速的时代。而变频技术作为高新技术是一门重要的节能和环保技术,在各种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家用电器中应用十分广泛。变频器作为变频技术的产品,在我国工农业等各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经济快速发展与能源相对紧缺状况中,普及变频器的应用范围将对振兴经济、节约能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本课设正是主要运用新型电机控制芯片 TMS320F2812DSP 为控制核心,构建了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系统,重点研究了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和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技术,并在搭建的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验,得到了正确的实验结果。这对推动我国交流调速系统的理论研究、扩大交流调速系统的工业应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2.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2.1 设计任务(1)典型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2)系统设计调试,以自动控制系统实验室模型为设计对象7(3)控制系统的分析,以自动控制系统实验室模型为设计对象2.2 设计要求独立完成系统的原理设计。说明系统实现的功能,应达到技术指标,进行多种方案的论证,确定最佳设计方案。画出电路图,说明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初步选定所使用的各种器件的主要参数及型号,列出元器件明细表。2.2.2 系统设计根据理论设计,验证所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写出报告。2.2.3 安装调试部分实现所设计的系统,并进行单元测试和系统调试。完成系统功能。若系统出现故障,排除系统故障,分析并记录系统产生故障的原因,并将此部分内容写在报告中。2.2.4 写出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要求报告在 15 页以上,并打印)3.理论设计3.1 方案论证83.1.1 交流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三相交流异步电机是一个多变量、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系统,为了方便对三相交流异步电机进行分析研究,抽象出理想化的电机模型,通常对实际电机作如下假设 :1)忽略磁路饱和的影响,认为各绕组的自感和互感都是恒定的。2)忽略空间谐波,三相定子绕组 A、B、C 及三项转子绕组 a、b、c 在空问对称分布,互差 120。电角度,且认为磁动势和磁通在空间都是按 J 下弦规律分布。3)忽略铁心损耗的影响。4)忽略温度和频率变化对电机参数的影响。有了这些假设,实际异步电机可被等效为如图 21 所示的三相异步电机物理模型。图中,定子三相绕组轴线 A、B、C 在空间是固定的,故定义为三相静止坐标系。设 A 轴为参考坐标轴,转子绕组轴线 a、b、c 随转子以速度旋转。A轴和转子 a 轴间的电角度 即为空间角位移变量图 3-1 异步电机物理模型3.1.2 异步电机的原始数学模型异步电机的原始数学模型可由以下四组方程表示: 1电压方程 9三相定子绕组的电压方程为: (3-1)三相转子绕组折算到定子侧后的电压方程为: (3-2)式中 uA,uB,uC,ua,ub,uc定子、转子相电压的瞬时值; iA,iB,iC,ia,ib,ic定子、转子相电流的瞬时值; A,B,C,a,b,c各绕组的全磁链; R1 ,R2定子、转子绕组电阻。将以上电压方程写成矩阵形式,并以微分算子 P 代替微分符号 ddt (3-3)也可以简写为: U=Ri+p (3-4)2磁链方程 由于每个绕组的磁链是它本是的自感磁链和其它绕组对它的互感磁链之和,六个绕组的磁链可以表示为: 10(3-5)也可简写为: Li (3-6)式中,L 是 6 x 6 的电感矩阵,其中对角线元素是各有关绕组的自感, 其余各项是绕组间的互感。 3矩阵方程 根据机电能量转换原理,异步电机电磁转矩表达式为: Te=PnLm1(iAia+iBib+iCic)sin+(iAib+iBic+iCia)sin(+120o)+(iAic+iBia+iCib)sin(-120o) (3-7)4运动方程 对于恒转矩负载,机电系统的运动方程为:Te= TL + J/Pnd/dt (3-8)式中:Te,TL电磁转矩,负载转矩;J转动惯量;P电动机极对数。 3.1.3 坐标变换 我们知道对异步电机研究控制时,如果能用两相就比用三相简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