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与管理论述题库_第1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论述题库_第2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论述题库_第3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论述题库_第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论述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规划与管理论述题库目录1、我国目前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包括的几种类型。 .- 1 -2、环境功能区划的内容。 .- 1 -3、固体废物管理规划数据调查与分析。 .- 1 -4、乡镇环境规划的目的及作用。 .- 1 -5、构建生态城市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构考虑方面。 .- 1 -6、开发区环境规划的内容。 .- 2 -7、城市环境规划的编制过程。 .- 2 -8、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内容。 .- 2 -9、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 .- 2 -10、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 .- 3 -11、国际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是什么? .- 3 -12、结合及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说明其特点和发展前景。 .- 3 -13、什么是环境容量,从环境规划学上如何认识? .- 3 -14、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它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如何? .- 4 -15、从环境规划学的角度,如何理解人地系统的协调共生理论? .- 4 -16、如何理解复合系统与环境规划的关系与指导作用? .- 4 -17、论述城市地域结构、集聚效应对环境规划的作用。 .- 5 -18、试述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学的关系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 .- 5 -19、如何进行环境规划中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 5 -20、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 6 -21、如何理解环境规划方案决策的运行机制和模式? .- 6 -22、结合环境规划法说明其动态管理的内容。 .- 6 -23、从方法学上讨论费用效益分析,数学规划,多目标决策分析三类技术方法处理环境规划决策问题上的而差异与内在联系。 .- 6 -24、简述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 7 -25、水环境功能区如何划分?如何确定水污染控制单元? .- 7 -26、简述生态修复的概念以及内容。 .- 7 -27、如何评估水环境规划方案的可行性? .- 7 -28、试评论我国的水环境规划 过去、现状与展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8 -29、描述大气环境系统的组成及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 8 -30、简述能源构成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 .- 8 -31、简述大气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 .- 8 -32、简述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在规划中所起的作用。 .- 9 -33、简述大气环境规划目标。如何确定大气环境规划的目标? .- 9 -34、为什么要进行大气功能区的划分?如何进行划分? .- 9 -35、什么是大气总量控制?大气环境规划中实行总量控制有哪些必要性? .- 9 -36、浓度控制法、P 值法和总量控制法的区别是什么? .- 9 -37、简答土地利用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 10 -38、简述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历程。 .- 10 -39、阐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步骤与内容。 .- 10 -40、如何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和土地利用预测? .- 10 -41、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和一般工作程序。 .- 11 -42、简述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内容。 .- 11 -43、简述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 .- 11 -44、什么是乡镇环境规划,其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关系是什么? .- 11 -45、结合你所熟悉的县镇或乡镇企业,说明其环境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 .- 12 -46、流域环境经济系统优化和规划方案优化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 12 -47、比较城市环境规划与生态城市规划的区别与联系。 .- 12 -48、结合实际案列城市的研究,分析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基本程序。 .- 13 -49、DSS 与 MIS 系统的特点有何不同? .- 13 - 1 -1、我国目前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包括的几种类型。答:以土地质量为基础,从土地学和地理学的角度提出土地评价和规划,强调的是土地的质量。从地理学和景观生态角度提出景观评价和规划;强调的是景观生态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各种景观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特征;空间格局的生态优化是以往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中的薄弱环节,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与完善为弥补此项不足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从系统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角度提出生态规划;强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土地的生态功能。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强调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最优化问题。从社会学和政策学的角度出发,强调土地利用规划是社会各利益相关者妥协的结果。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自然科学技术的角度研究。2、环境功能区划的内容。答: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根据个环境要素的组成、自净能力等条件,合理确定使用功能的不同类型区,确定界面、设立监测控制点位。在所研究范围的层次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以功能区为单元,提出生活和生产布局以及相应的环境目标与环境标准的建议。在各功能区内,哥呢句其在生活和生产布局中的分工职能以及所承担的相应的环境负荷,设计出污染物流和环境信息流。建立环境信息库,以便对生产、生活和环境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及时掌握环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并通过反馈做出合理的控制决策。3、固体废物管理规划数据调查与分析。答:固体废物污染源数据调查分析。实地考查固体废物的污染源,收集污染物排放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固体废物处置现状数据调查。确认规划区内固体废物的收集、存放、运输路线、固体废物处理方式现状、填埋场位置和规模、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数据,以及有用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状况等。社会经济数据调查分析。收集并分析相关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及布局现状,以及社会与经济发展远景规划目标数据。其他数据调查。其包括相关的环境质量、水文、气象、土地利用、交通和地形地貌数据等。4、乡镇环境规划的目的及作用。答:目的:在于调控人类自身的活动,减少污染,防止资源破坏,从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通过乡镇环境规划制定,可以协调乡镇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强化对乡镇环境的宏观控制和管理,解决好乡镇企业与城镇环境污染的间题,保护农林牧副渔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实现乡镇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作用:乡镇环境规划所制定的功能区划、质量目标、控制指标、各项政策措施以及工程项目的生产规模、结构布局等,给人们提供了环境保护的方向和要求,指导乡镇建设和管理活动的开展,对有效实现环境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乡镇环境规划,可以约束排污者的行为,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效益,促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5、构建生态城市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构考虑方面。答: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指标体系设计应以人类活动为主线,按照“资源支持系- 2 -统环境支持系统经济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的思路构筑指标体系设计的框架。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强调对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和协调性的评价和测度。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质和核心所决定的。设计的指标应灵敏度高、综合功能强,既有持续性指标,协调性指标,又有监测预警指标。指标选择的原则应注意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以及现实性。6、开发区环境规划的内容。答:一现状调查及评价: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征调查。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质量评价包括污染源调查以及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等评价。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如各生物种群的数量、种类、分布等。环境效应调查评价环境污染对人体、动植物等影响的经济分析。国土综合开发设想中心规划区布局、规划区外围布局、农业发展设想、供水设想、交通设想、综合开发方向和目标等。二基础研究:大气污染研究。水环境污染研究。生态环境条件分析及经济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地及人口问题分析。三环境预测与规划:确定研究目标、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开发区及规划小区环境承载力分析。开发区经济发展结构及投资预算分析。环境污染预测。大气、水、固废、土壤和噪声污染预测。环境污染控制研究。大气、水污染控制规划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规划等。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方案设计。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开发区工业与城镇布局调整规划。开发区交通规划。经济开发区环境管理建议。7、城市环境规划的编制过程。答:通过对拟规划城市的环境系统的现状调查与评价,确定该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和污染状态;通过对环境预测和环境功能区划等工作,确定该城市的环境规划目标以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并产生污染物的最大容许排放量和削减量;这也指导了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的产生,一系列的规划势必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行业发展结构和投资状况;这使得从环境目标、投资能力等方面分别构成了系统的反馈环,促使规划制订者对已初步形成的规划内容进行修正调节,直到最终产生合理可行的城市环境规划。8、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内容。答:总体设计。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系统的总体设计,确定规划的目的、对象、范围和内容等。规划系统结构与指标体系研究,设计规划的系统流程以及规划的衡量指标体系。数据调查与分析。固体废物污染源数据调查分析。固体废物处置现状数据调查。社会经济数据调查分析。其他数据调查,包括相关的环境质量、水文、气象、土地利用、交通和地形地貌数据等。规划模型开发。固体废物管理技术经济评估。固体废物产生排放预测。固体废物处置场地选址及交通运输网络设计。固体废物处理量优化分配。固体废物相关的空气污染物扩散控制。固体废物运输与处理相关的噪声污染与控制等。规划方案生成及后优化分析。9、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 3 -答:环境规划是,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 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内涵:环境规划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环境规划任务在于使该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谋求系统最佳发展。环境规划依据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充分体现这一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环境规划主要内容是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其中既包括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提出符合环境保护需要的约束要求,还包括对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出的安排和部署。环境规划是在一定条件下优化,它必须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10、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答:按规划期分为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为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按环境要素划分为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等。按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环境规划,省(区)市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县区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综合整治环境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按性质划分为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规划和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11、国际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是什么?答:国际环境规划地质科学委员会下设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致力于识别环境地质科学领域的特殊问题并加强交流与合作。该工作委员会的主要目标是将所需的专业知识综合起来,支持和促进对有关环境过程的深入认识、研究,研制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方法,加强地球科学家之间及与其他专家的交流与合作。90 年代以来,为推动环境地质领域的工作,满足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该委员会先后成立了国际地质指标工作组、国际城市地质工作组和国际医学地质工作组,各个工作组积极开展了相关领域的一系列活动。目前国际上环境保护规划法律地位有 3 个明显的特征。国外的环境保护规划,特别是总体规划普遍得到环境基本法和行政法的支持。不少环境保护的目标、要求、措施乃至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本身就是法律法规条文要求确定的。不少法律、法规、规章实际上是以法律形式颁布的环境规划,明确规定了阶段环境保护目标、措施、任务和资金,提高了环境保护规划的执行力。国外环境规划的发展。美国:以区域性的环境规划为主。英国:环境规划是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日本: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俄罗斯:协调型的环境规划。以资源利用为前提,根据资源环境经济统一的原则制定规划。12、结合及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说明其特点和发展前景。答:特点:我国环境规划已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的,但协调型的环境规划还不是主流,大部分环境规划还属于经济制约型。我国环保工作成效不大,环境和经济的分割是重要原因。因此环境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至关重要。发展前景:环境与经济协调规划继续受到重视并成为热点。技术路线从末端控制向全过程控制转- 4 -变。污染控制方式更为突出区域集中控制。总量控制继续得到青睐。城市生态规划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决策支持系统将成为研究重点。地球规划国际合作前景看好。13、什么是环境容量,从环境规划学上如何认识?答: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以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环境规划学上的认识:要准确的得到这样的值,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较长的研究,监测时间。由于环境容量的概念较多的使用与环境规划之中,而在做环境规划时一般不去研究环境的自净机制,所以可用环境浓度标准值与背景值之差,并通过一定的输入输出关系转换成排放量,即以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作为环境容量,也就是简化表达的环境容量。14、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它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如何?答:环境承载力是环境承载量的极限值,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它是环境系统功能的外在表现,即环境系统具有依靠能流,物流和负熵流来维持自身稳态,有限的抵抗人类系统干扰并重新调整自组织形式的能力。它是描述环境状态的重要参量之一,反映了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界面特征,是研究环境与经济是否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判据。作用: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规划工作应在环境规划学的指导下进行,它应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并克服单纯凭经验做规划,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托的弊端。环境规划不仅要对重点污染源的治理作出安排,还要以环境承载力为约束条件,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之内对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提出最优方案。环境规划目标是协调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不破坏或少破坏环境的基础上,甚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换句话说,其目标是不断提高环境承载力,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制定经济发展的最优政策,环境规划将提供环境与社会经济相协调的最优发展方案,使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与相应的环境状态相匹配,使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基础的环境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保护和改善。15、从环境规划学的角度,如何理解人地系统的协调共生理论?答:人地系统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区域环境规划的成效,应充分体现人地和谐共生这一主线。从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作为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达到某一“临界限制”时,通过涨落发生非平衡相变,在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同时,由原来的无序混沌状态变为时空、结构和功能上的新的有序稳定状态,形成耗散结构分支。可见,人地关系形成耗散结构过程,正是靠系统开放而不断向其内输入低熵能量物质和信息,产生负熵流得以维持。人地系统协调共生的充要条件是从外界获取负熵流。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以人地系统协调共生为核心,力求将人类系统熵的产生将至最低,把地理环境系统为人类活动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负熵的能力提高到最高。根据熵变规律,创造协调共生人地系统。16、如何理解复合系统与环境规划的关系与指导作用?答:关系:环境规划是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合理安排,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以及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等基本特征,它- 5 -们与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呼应,是进行环境规划首先必须掌握的知识。在编制环境规划的过程中,无论是信息的收集,储存,识别和核定,功能区的划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环境问题的识别,未来趋势的预测,方案对策的制定,环境影响的技术经济模拟,多目标方案的评选等等,都与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密不可分。指导作用:自然子系统对环境规划的指导作用自然环境是环境演变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它制约着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方式和程度。自然环境的结构,特点不同,人类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方向,方式和程度亦有明显的差异,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以及环境对于人类活动的适应能力,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也随之不同。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能动的改造自然,改变原来自然环境的某些特征,形成新的环境。现代环境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叠加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于自然环境的演化方向,因而必须综合研究区域的复合生态系统,从而研究其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寻求编制环境规划的方法,使编制出来的规划能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复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有利于区域当地环境质量状况的实质性改观。社会,经济子系统对环境规划的指导作用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且总是在不断的动态发展之中,因此,环境规划必须考虑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及发展速度,如果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速度的调整而环境规划未能做出相应调整,那么环境规划由于与实际情况相差太远,本身将失去意义,如果未能及时进行调整,那时牵涉到得方方面面很多,工作量将很大,从而影响到规划的顺利实施。许多的环境问题都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引起的,要处理好这些环境问题,做好环境规划就必须摆好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经济的位置,脱离这两大系统而编制的环境规划,必定是不切实际甚至毫无使用价值的。综上所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必然是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17、论述城市地域结构、集聚效应对环境规划的作用。答:城市地域结构:指各种城市功能分区及其空间组合。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由职能分化带动形态分化而形成的结构。作用:城市环境规划的目的在于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也就是说,以最小的土地、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环境投入费用,获得最大的环境经济效益。合理的地域结构,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各方面的费用。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作用:企业、工业区和城市存在的一个合理规模经济包括 3 中类型:企业内部规模经济,是对单个企业而言的。布局规模经济,是指同一行业序列的一些企业的集聚。城市化规模经济,是指不同行业的各类企业的集聚。企业本身或集聚规模扩大的初期,由于降低了成本,加强了联系,规模经济效益显著。但如果人口、经济活动或土地利用过分密集,使得交通、地租等成本过高,生态环境恶化,则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18、试述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学的关系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答:关系:环境经济是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经济。循环经济理论是基于产业生态学发展起来的。单一产业不能构成产业生态系统,完成产业的生态转型。作用:在环境规划中贯穿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就是要建立企业、产业以及区域等不同层次的资源循环和污染减排系统,从而在源头上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过度需求以及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为产业结构调整、污染物源头消减和环境质量达标提供根本保障。- 6 -19、如何进行环境规划中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答:环境保护投资分析。在环境规划中,其目标一旦确定,污染物总量消减指标、环境污染控制指标和环境工程设备建设指标就相应确定。技术力量分析。环境管理技术。现有的环境管理已由单一的定性管理转向定性、定量综合,并最终走向定量管理。污染防治技术。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推动污染防治技术的进步。技术人才与技术推广。污染负荷消减能力分析。对规划区污染负荷消减能力的分析直接关系到环境目标能否实现。其他分析。在环境规划目标可达性分析中,还涉及公民素质分析。20、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和基本内容是什么?答:目的:合理布局,确定具体的环境目标,便于目标的管理和执行。境功能区划的内容: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根据个环境要素的组成、自净能力等条件,合理确定使用功能的不同类型区,确定界面、设立监测控制点位。在所研究范围的层次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以功能区为单元,提出生活和生产布局以及相应的环境目标与环境标准的建议。在各功能区内,哥呢句其在生活和生产布局中的分工职能以及所承担的相应的环境负荷,设计出污染物流和环境信息流。建立环境信息库,以便对生产、生活和环境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及时掌握环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并通过反馈做出合理的控制决策。21、如何理解环境规划方案决策的运行机制和模式?答:环境规划方案决策过程是一个选择最满意规划方案,同时又是不断淘汰其他不满意规划方案的过程,这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环境规划方案决策的影响机制。决策风险的影响。决策时效的影响。社会成本核算的影响。决策机会的影响。环境规划方案运行模式。从决策学角度分析,环境规划方案决策系统的运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繁杂,包括 3 种决策机制,即单一的经验型规划方案决策机制、综合的知识型规划决策机制和系统的智能型规划决策机制,其中系统的职能型规划决策机制是主体机制。为了保证环境规划方案决策系统按此模式进行,还必须建立包括:规划方案是否必要,规划目标能否实现,规划方案是否可行,其实施后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规划方案是否富有弹性和和强的应变能力等。22、结合环境规划法说明其动态管理的内容。答:环境规划实施的动态追踪过程。动态追踪管理。动态追踪干扰因素作用管理。环境追踪技术的可操作管理。动态追踪的定量化管理。环境规划实施的动态控制管理。环境规划的空间控制。环境规划的时间控制。时间耦合的全过程控制。环境规划的组织管理。建立与完善环境规划管理的组织机构。形成完善的环境规划管理手段。环境规划的制度管理。环境博阿虎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23、从方法学上讨论费用效益分析,数学规划,多目标决策分析三类技术方法处理环境规划决策问题上的而差异与内在联系。- 7 -答:差异:环境费用效用分析是一类传统的经济评价方法,是用于识别和度量一项活动或规划的经济效益和费用的系统方法,其基本任务就是分析计算规划活动方案的费用和效益,然后通过比较评价从中选择净效益最大的方案提供决策。它是一典型的经济决策分析框架。将其引入到环境规划中,可作为一项工具手段以进行环境规划的决策分析。数学规划方法是指利用数学规划最优化技术进行环境规划决策分析的一类技术方法。从决策分析的角度看,这类决策分析方法的使用,需要根据规划系统地具体特征,结合数学规划方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