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概论作业答案_第1页
农学概论作业答案_第2页
农学概论作业答案_第3页
农学概论作业答案_第4页
农学概论作业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学概论作业答案第一章 绪论简答题:1.广义的农学包括农业科学的全部领域,主要有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农业经济科学、农业生产科学和农业管理科学等,可以理解为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科学。中义的农学是指农业科学中的农业生产科学,主要包括种植业生产、养殖业生产、林业生产等方面。狭义的农学是指研究农作物生产的科学,即研究农作物尤其是大田作物的生产理论和生产技术。2.(1)研究对象的特殊性(2)农学技术的实用性(3)农学基础的广泛性3.(1)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地域性 (2)作物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3)作物生产具有有序性(4)作物生产具有连续性(5)作物生产系统具有复杂性论述分析题:1.在于不断提高作物的生产效率,即提高作物单产和减少生产中的消耗。(1)提高作物单产。一是要增加投入改善作物的生活条件,缩小现实产量与潜在产量的差距。二是培育高产新品种,提高作物的产量潜力。三是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提高作物的管理水平。(2)减少生产中消耗。第三章 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名词解释1、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简答题1、大田作物(不包含园林学科领域)分为 3 部分 9 个类别。(1)粮食作物: 禾谷类作物。 豆类作物。 薯类作物。(2) 经济作物: 纤维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嗜好类作物。 其他作物。(3) 饲料及绿肥作物。2、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需求等。3、(1)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2)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3)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4)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5)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橘区(6)华南双季稻热带作物甘蔗区(7)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8)川陕盆地稻玉米薯类柑橘桑区(9)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10)青藏高原青稞小麦油菜区论述分析题1.(1)禾谷类作物主要有稻谷、麦类、玉米等。亚洲的谷物面积占世界总谷物面积的4748,欧、非、北美洲约占 1519。总产以中国、美国最高,印度的收获面积最大占 14.3。小麦是世界栽培面积最大的谷类作物,小麦适应范围广,北半球欧亚大陆和北美洲为主产区。中国为世界栽培小麦产量最大的国家。栽培的麦类作物还有大麦、燕麦、黑麦等。稻谷是世界第二大栽培谷物。主要集中分布在温暖湿润的东南亚季风地区,欧洲和大洋洲很少种植。中国为世界最大稻谷生产国。印度稻谷收获面积居世界第一,但单产和总产不高。泰国和日本以生产优质稻米著称。玉米为世界第三大谷类作物。以亚洲和北美洲为主产区,大洋洲最少。美国为世界最大的玉米生产国,总产量占世界玉米总产的40.3。中国居第二,约占世界玉米总产的 17.9。(2)豆类作物豆类作物分布遍及世界各大洲,以亚洲和北美洲种植最多。豆类作物包括大豆、蚕豆、豌豆、小红豆等。美国是大豆栽培的最大国家,总产量达世界总产的 1/3。(3)薯类作物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集中分布于非洲、亚洲和欧洲,其中马铃薯主产国为俄罗斯、中国、印度和美国,甘薯主产国为中国。(4)油料作物油料作物为世界第二大类作物。各大洲均有油料作物种植,以亚洲和美洲为主。大豆、油菜子、花生和向日葵为世界四大油料作物。大豆以美国为最大生产国,巴西居世界第二,中国现为世界第三。2003 年油菜子总产量以中国居第一。加拿大油菜子收获面积为世界第二,印度居第三。花生以亚洲和非洲为主,中国、印度、尼日利亚为世界最大的花生生产国。世界向日葵面积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乌克兰、印度、中国和罗马尼亚等国。(5)纤维作物棉花是最主要的纤维作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美国、巴基斯坦、巴西等国家。中国为世界最大的产棉国。印度收获面积居世界第一,总产居第二。埃及为主要的长绒棉生产国。麻是重要的纤维作物,其中亚洲分布 97,麻以黄麻、红麻、亚麻为主。(6)糖料作物全世界糖料作物收获面积其中 2/3 为甘蔗,1/3 为甜菜。甘蔗以亚洲和南美洲为集中产区,巴西、印度为最大的甘蔗生产国。甜菜产于温带,主产国有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等。 (7)饲料作物全世界饲料作物以牧草为主。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为牧草主产区。牧草作物主要有禾本科和豆科两类。(8)嗜好类作物全世界嗜好类作物主要包括烟草、茶叶、咖啡、可可等。其中烟草主产国有中国、巴西、印度、美国、津巴布韦、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茶叶栽培以亚洲为主,中国、印度、巴基斯坦、肯尼亚为主要产茶国。咖啡、可可栽培主要分布于赤道两侧地区,南美洲的巴西、哥伦比亚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非洲的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赤道几内亚等国以生产咖啡、可可著称。(9)园艺作物园艺作物包括果树、蔬菜和观赏作物。果树作物分布呈明显的气候区域。以苹果为例,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美国、土耳其、波兰等国的温带地区;以香蕉、椰子为例,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东南亚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以柑橘为例,主要分布在中国、巴西、美国、墨西哥、尼日利亚、西班牙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而桃、梨、葡萄等广泛分布于亚热带、温带地区。蔬菜栽培分布较为广泛、分散,中国、印度、美国为最大蔬菜生产国。观赏作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气候区域。荷兰是世界上以出口全年观赏植物而著名的国家。2.(1)非洲撒哈拉以南农业区该区包括东非、西非、中非、南非的广大地域。作物分布适应于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咖啡、可可、棉花、花生、油棕、茶叶、剑麻等。粮食作物种类很多,咖啡产量仅次于南美洲,可可产量居世界第一位。(2)北非西亚农业区该区包括北非的埃及、利比亚等以及西亚的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伊朗等 25 个国家和地区。作物分布适应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和亚热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的棉花、柑橘、葡萄、烟草、橄榄、土豆、椰枣以及谷物等。(3)东南亚与南亚农业区该区包括中南半岛的缅甸、泰国等,太平洋的群岛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作物分布适应于热带季风森林气候、热带季风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森林气候的稻谷、棉花、麻类、油菜子、花生、甘薯、香蕉、菠萝、甘蔗、椰子、橡胶、油棕以及林木等。(4)拉丁美洲农业区该区包括中美洲的墨西哥、南美洲各国。作物分布适应于热带雨林和草原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亚热带草原气候的玉米、小麦、稻谷、大豆、棉花、可可、咖啡、甘蔗、柑橘、香蕉、香瓜、烟草等。(5)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农业区作物分布适应于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小麦、大麦、燕麦、稻谷、玉米、棉花、猕猴桃、苹果等。(6)北美农业区该区包括美国和加拿大。作物分布适应于温带海洋气候、热带大陆气候、亚热带森林气候、地中海式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的小麦、燕麦、玉米、油菜子、棉花、向日葵、葡萄、柑橘、烟草、苹果、甜菜、大豆等。(7)西欧、北欧和南欧农业区该区包括法国、英国、挪威、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 26 个国家和地区。作物分布适应于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气候、亚热带地中海气候的小麦、马铃薯、葡萄、橄榄、玉米、甜菜、稻谷、柑橘等。(8)东欧和西伯利亚农业区该区包括俄罗斯、保加利亚、波兰、乌克兰等国。作物分布适应于温带大陆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海气候、亚寒带森林气候的小麦、大麦、燕麦、向日葵、马铃薯、甜菜、玉米、黑麦、橄榄、棉花等。(9)中西亚农业区该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作物分布适应于亚热带陆地气候、温带陆地气候的小麦、稻谷、玉米、棉花、甜菜、烟草、葡萄、红麻等。(10)东亚农业区该区包括中国、日本、俄罗斯(亚洲部分) 、蒙古等国。作物分布适应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陆地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等的稻谷、玉米、小麦、油菜子、花生、棉花、麻类、甘蔗、甜菜、大豆、甘薯、马铃薯、烟草、茶叶、柑橘、苹果、梨等。第四章 作物的生长发育与品质形成名词解释1、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它是通过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来完成的。作物的生长包括营养体生长和生殖体生长。2、指作物一生中,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表现在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最终导致植株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的形成。3、作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4、作物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5、在作物生产实践中,把作物从出苗到成熟之间的总天数称为作物的全生育期,即作物的一生。6、指作物一生中其外部形态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7、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的反应特性。8、作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的现象。9、作物群体的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据的土地面积的比值。10、表示作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之间的关系。11、在同一时间内某些器官呈有规律的生长或伸长。12、指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即经济系数等于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之比。13、作物全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总量,一般不包括根。14、经济产量是指所收获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数量。15、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16、指同一地块上的作物个体群。作物群体可分为单一群体和复合群体两类。17、制造营养并向其他器官提供营养的器官或部位,如进行光合作用的成长叶片、进行矿物质吸收和转化的根等。18、消耗利用或储藏营养的接受部位或器官。19、植物光合作用所积累的有机物中所含的化学能占光能投入量的百分比。20、作物生产中目标产品的质量,具体包括其利用质量和经济价值。21、根据作物产品的外观形态来评价品质优劣的指标,包括形状、大小、长短、粗细、厚薄、色泽、整齐度等。22、根据作物产品的生理生化分析结果评价品质优劣的指标,反映了经济产品的化学成分。23、主要取决于产品的营养成分及其含量,主要是指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维生素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等。24、指蒸煮、口感和食味等特性。25、指影响产品质量的原材料特性。26、指不明显影响产品质量,但对加工过程有影响的原材料特性。27、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与光照强度成正比,但到达一定强度后若继续增加光照强度,会发生光氧化作用使与光合反应有关的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开始下降,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28、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光合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29、在某一生育时期中要求日照连续超过 12 小时以上时,才能通过发育阶段正常开花结实的作物。30、在某一生育时期中要求日照连续在 12 小时以下,才能顺利通过发育阶段正常开花结实的作物。简答题1、(1)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期的基础。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如果没有一定的营养生长期,作物通常不会开始生殖生长。因此,营养生长期作物生长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殖生长的优劣最后影响到作物产量的高低。一般地说,只有根深叶茂,才能穗大粒满。但是作物营养生长期过旺或过弱,都会影响生殖生长,导致产量不高。(2)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彼此间会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竞争的关系。例如,小麦在拔节时,茎秆在伸长,幼穗也在发育时期。这时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和根系吸收的营养物质既要满足茎秆的生长,又要保证幼穗发育的需要。因此,这时增施孕穗肥和适当灌水,有良好的增产效果;但是如果施肥灌水过多,则造成茎叶徒长,植株倒伏,籽粒反而不易饱满。2、作物的根、茎、叶在营养物质的分配上是互通有无、相互联系的。根供给地上部分水分、无机盐,同时,根还合成某些有机物质和激素供地上部分需要。而地上部分又为根系提供光合产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