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KW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设计_第1页
200KW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设计_第2页
200KW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设计_第3页
200KW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设计_第4页
200KW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 宁 工 业 大 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论文)题目:200KW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设计院(系): 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电气133 学 号: 130303087 学生姓名: 陈夹夹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2015-12-24至2015-1-3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II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教研室: 电气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III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学 号 130303087 学生姓名 陈夹夹 专业班级 电气133课程设计(论文)题目200KW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设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课题完成的设计任务及功能、要求、技术参数实现功能先将交流电通过整流电路变成直流电,再将直流电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驱动电磁线圈产生高频交变磁场,从而在被加热的金属工件内产生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产生热量从而达到加热电源的功能。设计任务1、方案的经济技术论证。2、导线、开关、熔断器、吸收电路选择。3、整流电路设计。4、逆变电路设计。5、谐振槽路参数设计。6、确定各器件的具体型号。7、绘制相关电路图。8、进行 MATLAB 仿真。要求1、 1、文字在 4000 字左右。2、 2、文中的理论分析与计算要正确。3、 3、文中的图表工整、规范。4、元器件的选择符合要求。技术参数1、输入电压三相380V。2、输入交流电频率4565HZ。3、输入最大功率200kw。 。4、采用晶闸管中频感应或IGBT高频感应方式均可。进度计划第 1 天:集中学习;第 2 天:收集资料;第 3 天:方案论证;第 4 天:导线、开关、熔断器、吸收电路选择;第 5 天:整流机滤波电路设计及器件选择;第6 天:逆变电路设计及器件选择;第 7 天:谐振槽路参数设计;第 8 天:确定中频变压器变比及容量;第 9 天:MATLAB 仿真、总结并撰写说明书;第 10 天:答辩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平时: 论文质量: 答辩: 总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IV摘 要感应加热技术在金属冶炼、铸造、锻造透热、弯管、烧结、表面热处理、铜焊以及晶体生长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感应加热装置的需要,对加热电源的主电路进行设计。引入该电源使得加热电源的各方面性能都得到一定的改善。可以跟踪负载的频率,提高装置的效率,从而达到节能和节时的双重目的。本次课题主要对 200KW 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进行分析确定了整体方案,它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逆变电路的设计。用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对三相工频交流电进行整流,输出通过滤波电路做滤波处理。然后,通过对感应加热电源工作原理的分析,确定以 IGBT 作为功率开关器件的电压型逆变作为本次设计的逆变电路。通过整体方案计算了系统的参数以及进行了器件的选择,并通过对设计的主电路的仿真分析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关键词:感应加热;IGBT;整流;逆变器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V目 录第 1 章 绪论 .11.1 感应加热技术概况 .11.2 本文设计内容 .1第 2 章 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设计 .32.1 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总体设计方案 .32.2 具体电路设计 .32.2.1 整流电路设计 .32.2.2 滤波电路设计 .42.2.3 逆 变电路设计 .52.3 元器件型号选择 .82.3.1 整流电路参数计算与选择 .82.3.2 滤波电路参数计算与选择 .92.3.3 逆变电路参数计算与器件选择 .92.3.4 谐振槽路 参数设计与选择 .92.4 系统仿真 .102.4.1 MATLAB 仿真软件简介 .102.4.2 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波形仿真 .11第 3 章 课程设计总结 .14参考文献 .15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1第 1章 绪论1.1 感应加热技术概况感应加热来源于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也就是交变的电流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导致导体发热。近几十年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以及更先进器件的发展与应用,感应加热技术对工业部门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体积更小,重量更轻,高效节能,负载适应范围大成为感应加热装置发展的方向。它是利用处在交磁场中的导体内产生涡流和磁滞损耗作用于金属而引起热效应,在瞬时间产生大量的热能以此对工件表面或整体进行加热。与传统加热方式相比,感应加热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如加热效率高,速度快,可控性好,易于实现高温和局部加热等等。目前,感应加热技术广泛应用于淬火、锻造熔炼、锻造毛坯加热,金属表面热处理等行业中。为了获得更高的电能转换效率,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就要求电源装置具有较高的输入输出功率因数,并且实现电力电子的软开关,以降低开关损耗。近年来随着新型电子器件的发展与应用,高频电源的市场需求促进了新的功率器件的产生,同时新器件也会带来高频电源的发展,感应加热电源电路中的谐振逆变器通过功率器件来实现软开关的功能,所以感应加热电源会朝着大容量化、大功率与高频率相统一的方向发展,但是其中有些技术需要我们进一步解决。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以及现代控制技术的发展,感应加热电源的发展也逐步趋于成熟。目前,感应加热技术发展趋势:更加大功率化 、大容量化和高频化;低功耗、高功率因数;控制智能化、数字化;加热技术无氧化;应用广泛化等。1.2 本文设计内容本文的设计内容为 200KW 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设计,此次设计要实现的功能是:先将工频交流电通过整流器及滤波电路变成直流电,再将直流电转换为频率超过 2000Hz 以上得到的交流电。由此交流电驱动电磁线圈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在被加热的金属工件内产生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产生热量而加热工件。该电源应该提供一个在大范围内连续可调的电流,以驱动负载线圈产生一定的磁场。由于电源要应用于感应加热装置,所以电源的频率要在一定范围内可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2调。电源的负载为感应加热器,即负载呈感性。感应加热电源的技术参数:输入三相电压 380V,输入交流电频率 4565Hz,输出最大功率 200KW,感应方式采用 IGBT 高频感应。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3第 2章 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设计 2.1 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总体设计方案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原理图如图 2.1 所示交流 直流 交流 交流图 2.1 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原理图本设计系统主电路采用的是交直交结构,包括输入整流器、直流滤波器、逆变器、交流滤波器及隔离变压器等组成部分。整流滤波电路将输入的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逆变电路中的逆变器输出的脉宽调制波经LC 低通滤波电路滤去高频分量,得到纯正的正弦波交流电,再经变压器隔离变压得到设计所要求的电流和频率均可调的交流电供给感应加热器的交流线圈从而利用感应加热线圈产生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进行加热。2.2 具体电路设计2.2.1 整流电路设计整流电路是电力电子电路中出现最早的一种,它的作用是将交流电能变为直流电能供给直流用电设备。整流电路应用十分的广泛,例如直流电动机,电镀和电解电源,同步发电机励磁,通信系统电源等。本设计不用整流变压器而直接由 380V 三相交流接入再整流为直流电源。常用的三相可控整流的电路有三相半波、三相半控桥、三相全控桥、双反星形等。从经济和适用角度分析,本设计采用三相半控整流电路。本设计采用三相桥式晶闸管半控整流电路。它具有如下优点:在启动过程中,调节晶闸管的触发角,可以控制整流输出直流电压由低到高逐渐变化,这样可以隔离滤波输出逆变电路感应 加热器整流滤波电路电 路三相工频交流电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4防止浪涌电流损毁整流器,实现了软启动;当电源出现故障时,可以封锁晶闸管的触发信号,从而切断直流侧滤波电容的充电回路,关闭直流环节,以防止故障的进一步扩大。三相可控整流电路如图2.2所示。输入整流部分由三相晶闸管整流桥组成,在感应加热电源开机启动时通过调节晶闸管的导通角来实现软启动,限制冲击电流不超过电源满载时的额定电流。软启动结束后,可控硅/整流桥的导通角最大,此时相当于标准的整流桥。整流后通过电解电容Cd滤波得到平稳的直流送到逆变器。高频滤波电容Ch 用于提供高频无功电流的通路。电抗器Ld 主要起限流作用,限制流过整流桥电力二极管的电流尖峰,改善网侧的功率因数。图 2.2 整流电路2.2.2 滤波电路设计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低电力电子器件在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应用日益广泛。因此,谐波和无功问题也日益严重,并引起了人们的日益关注。许多电力电子装置都要消耗无功功率,会对公用的电网带来如下不利影响:导致电流增大和视在功率增大,设备容量增加;设备和线路损耗增加;导致电压波动大等。为了尽可能的减小上述问题带来的影响,本次设计中,通过整流电路后输出的脉动直流通过滤波电路是输出电压值趋于稳定。滤波电路中,电解电容 Cd 滤波得到平稳的直流送到逆变器。高频滤波电容 Ch 用于提供高频无功电流的通路。滤波电路如图 2.6 所示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5图 2.6 滤波电路2.2.3 逆变电路设计与整流相对应,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成为逆变。逆变电路分为有源逆变和无源逆变两类。通常情况下,不加特殊说明,逆变电路都是指无源逆变电路,而无源逆变电路又包含电压型和电流型逆变两种。本设计采用单相电压型全桥逆变电路,它共有4个桥臂,可以看成由两个半桥电路组合而成。把桥臂1和4作为一对,桥臂2和3作为另一对,成对的两个桥臂同时导通,两对交替导通各导通180度。全桥逆变电路是单相逆变电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其电路具有如下特点:(1)直流侧为电压源,或并联有大电容,相当于电压源,直流侧电压基本无脉动,直流回路呈现低阻抗;(2)由于直流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