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老子思想的连通论文_第1页
孔子与老子思想的连通论文_第2页
孔子与老子思想的连通论文_第3页
孔子与老子思想的连通论文_第4页
孔子与老子思想的连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选题缘起与可行性论证目前研究孔子和老子思想的著述卷帙浩繁,方向也是有很多。有研究文本的,有研究思想的,有着眼实用的,有着眼学术的。当前是一个思想文化都十分开放的时代,怎么研究,研究什么都不为过。可是当我们不能把握研究对象本质的时候,我们就容易迷失方向,就会产生很多牵强附会,多了太多的生搬硬套。有些学术偏到什么程度都无伤大雅,因为他只在圈内传播,圈里人乐此不疲,对圈外又无什么影响,那么当然无可厚非了。也许他们的偏离还可称为一种开拓和创新。可有些学问(在生活中用的知识和智慧) ,被拿来当学术玩弄,传播到圈外就会造成很坏的影响,甚至会戕害一代或贻害百千代。有人说“中国人十人九儒” ,可又几人非道呢?儒道思想在几千年的发展应用中,已经深深地浸入了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加之国家主流文化的倡导,他们将继续产生广泛的影响。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从本质上说都是生存智慧,是处世哲学,是学问。当他们被一些不明就里的人照搬言行做法条,胡说乱拆形成陈规陋俗时,那是中国人民多大的损失和祸害呀!从孔子和老子思想到儒家和道家思想再到儒教和道教,从研究文本到研究思想到浸入血液成为道德理想追求,生活方式的追求,我想中国人是玩过火了。孔子和老子思想到底是什么呢?这是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的问题。是学问还是学术?把学问当作学术那无异于把良弓作挂饰;把学术当作学问那无异于银枪装上个蜡枪头,百无一用。为什么?学问是拿来用的,学术是拿来谈的。那么我们作学问就应深入精神深入本原追究他的本真的含义和意义,我们才能尽量减少偏差。孔子思想是要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老子思想也是为了“无不为” ,很显然他们都是真正着眼于用的,我们应该把他们当成学问来做。我要从生存智慧的角度,从研究思想的角度,剥离承载他们的外壳(比如:作品中关于言行的记述,关于个性品质的表述,关于心理结构的表述等等) ,然后揭示其思想产生发展的本原和根据,然后再扩展到其思想的应用所产生的意义,而这时的应用已经有了根据和准绳,就不会去牵强附会无中生有了。对于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学问性与着眼于用的目的性无须赘言。后学们的生发尽管未全遵照其意旨,实践证明他们已经展现出了绝对的魅力。我们为他们正名,只是要让他的实用性更强,让应用他的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更加人性化。对于孔子和老子思想都生于道,遵于道,这就要靠正确的分析方法来实现了。在研究中我们应究其深意而不是把目光聚焦在死板的文字上。通过道的本体的揭示,及其于德和思维的应用,我们能看到真正的思想智慧所展现的巨大生命力和无限前途。二、 论文基本框架一、孔子和老子的生存时代背景及价值取向1、孔子和老子的生存时代背景2、孔子和老子的价值取向二、关于道的认识1、道的本体2、孔子和老子是如何取法道的三、关于德的认识四、孔子和老子对治世的构建五、关于道的二元对立统一的应用三、 主要参考文献1、 李翔海生生和谐重读孔子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2、 高定彝 老子道德经研究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 年版3、 四书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4 年版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孔子和老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两位思想导师,以他们的思想为肇始,后学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文明。研究他们我们应该从集中代表他们思想的著作开始,从他们的亲历亲言中去窥得一斑。我倾向于一直被奉为经典的老子 、 论语和中庸 。历史上对于这三部经典的研究著述可谓卷帙浩繁,有训诂的,有正义的,有作传的,有作注的,有研究文本的,有研究思想的,不一而足。从角度上看,有的单独研究孔子或老子思想并不断深入生发,有的是结合历史发展从一个过程上来研究孔子和老子思想的,有的是把孔子和老子思想结合起来比较研究的,而呈现出来也多是严格的对立或互补(其实互补也是强调对立基础上的统一) 。在此基础上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差异也就成了儒道思想的对立。当然在历史上儒道思想的融合也是在不断的发生的,韩非,陆九渊,董仲舒,朱熹及众多文人,都把儒道思想结合起来深入生命,形与生活并发于著述,形成了中国古代思想的繁荣。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理的颠覆。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又重新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掀起了一次东方文化发掘研究的狂潮。他们对儒道思想进行了新的阐释,如把儒道思想不断结合其他思想继承和发展的新儒学,新道学;着眼于实用,挖掘儒道生存智慧及社会精神文化建设方面重大意义的实用主义取向。同时,由于社会历史文化条件的变化,现代人思想的不断开放,对古代的著述和思想也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和阐释。从孔子和老子思想到儒家和道家思想再到儒教和道教,从研究文本到研究思想到浸入血液成为道德理想追求,生活方式的追求,我想中国人是玩过火了。孔子和老子思想到底是什么呢?这是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的问题。是学问还是学术?把学问当作学术那无异于把良弓作挂饰;把学术当作学问那无异于银枪装上个蜡枪头,百无一用。为什么?学问是拿来用的,学术是拿来谈的。那么我们作学问就应深入精神深入本原追究他的本真的含义和意义,我们才能尽量减少偏差。孔子思想是要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老子思想也是为了“无不为” ,很显然他们都是真正着眼于用的,我们应该把他们当成学问来做。老子 、 论语和中庸是集中代表孔子和老子思想的著述,但他们毕竟不是思想的本体,在伟大的智慧面前任何语言和记述都是苍白无力的。而后学们以几本著述为经典,以言行为模范,不敢有所违逆,还对这些没有生命力的东西做广泛的死板的研究探讨和生发,那么他们何异于抱着骷髅欣赏美人?不管她曾经是多么美,通过骨架怎么复原都不可能看到她本真的美了。我们能做的最好的就是深入真实的生活去体味其精髓了,经典就是经典,要看怎么学怎么用了。从本原上看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是一种生存智慧,是他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结合自己的精神品质和思考创造出来的处世哲学。从根本上来说,是用来用的。只有在应用中在生活中他们才有生命有活力,也才是真实的。在生活中一个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一个是“无为” ,他们是东西相悖,势不两立的。可实在是他们都发于道,都追求和谐。我们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一个圆圆的地球上,我想路径上的不同不是我们最该关注的,我们是殊途同归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生活的纷繁芜杂,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个性品质,他们走的路当然不会是同一条路。我们应求其同,尽量创造和谐,而不应去立门户之见,去互相诋毁漫骂。既然我们要探究的是学问,要追求的是真实,那么我们就应该 去领会其智慧的精要。我们要研究一个人的思想自然跟一个人的言行是分不开的。但思想本身他是依于人而又独立成其系统的。人除了思想外还有其精神品质个性等一些很个人的东西。同一种思想反映到不同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我们研究思想时就应剥离这些非思想因素。如: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 ,我认为应与其中庸思想区分开来,知不可而为那是他有坚忍不屈的个性品质,其为的过程必然会按中庸原则去做,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我们应用正确的分析学习方法,从本质上去研究思想(区别于文本的智慧) ,那我们的研究就会少了太多的牵强附会,多出许多会意的微笑的。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页、孔子和老子的生存时代背景及价值取向()页.、孔子和老子的生存时代背景()页.、孔子和老子的价值取向()页、关于道的认识()页.、道的本体()页.、孔子和老子是如何取法道的()页、关于德的认识()页、孔子和老子对治世的构建()页、关于道的二元对立统一的应用(-7)页参考文献()页英文摘要、关键词(8)页孔子与老子思想的连通摘要 玄只是道的一个外部表现而已。当我们细心地去体会它的时候,会发现道其实就是先人们为那些关于世界本原的认识和规律所起的一个代名词而已。对于道家为宗主的老子思想,与儒家宗奉的圣人孔子的思想,除了文辞语言等表达方式,与主张淑世救世的方法有异同以外,实在没有多大的冲突之处。他们都是发于道,而又遵行于道的。关键词 孔子 老子 思想 连通 道可道,非常道。道看不到,摸不着,甚至用语言都表达不清楚,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它玄之又玄,避之犹恐不及,当然也不会去深究其义了。其实玄只是它的一个外部表现而已。当我们细心地去体会它的时候,会发现道其实就是先人们为那些关于世界本原的认识和规律所起的一个代名词而已,把玄作为道家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并把道和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对立起来,我想应该是历史和中国人开的最大的一个玩笑吧。下面一段引述我想可以让诸君恍然一悟吧:“南先生(南怀瑾)说:所谓道家的思想,这个名称的观念和内容,是根据秦汉以后的分类,如在周秦之际,不但儒道不分家,就是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也都脱胎于道。不过,这个道的观念却非秦汉分家以后的道家之道。但无论道家或道教,根据大家熟悉的习惯,当然都离不开老子庄子的学说思想为宗主。其实我们把自己遥远地退追千载以上,深切体会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背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对于道家为宗主的老子思想,与儒家宗奉的圣人孔子的思想,除了文辞语言等表达方式,与主张淑世救世的方法有异同以外,实在没有多大的冲突之处。后人把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人格,塑造得太过对立,形成门户之见,犹如水火的不能想容,那都是儒家道家之徒自己制造的是非,与原本俩家的思想无关。 南先生这段话是在 1993 年冬天湖北荆门郭店出土老子竹简之前写的,但南先生的话被竹简老子所证实。在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主办的郭店楚墓竹简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竹简本与传世本老子激烈反儒姿态有别,竹简老子并无弃义绝仁的词句。这表明,儒道两家的思想差距,并不是一开始便拉的很大的。 ”一、孔子和老子的生存时代背景及价值取向1、孔子和老子的生存时代背景关于孔子、老子有各种研究考证,自然众说纷纭。但大多倾向于他们都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这段时间,老子年长于孔子。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铁制工具的使用和不断发展,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原来的井田制逐渐向土地私有制转变。出现了拥有大量私田的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上展开了新旧贵族的权力之争。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春秋时期,周王朝大权旁落,各诸侯国纷纷自立,称伯称公,到战国居然自称为王。诸侯互相攻伐兼并,社会混乱,民不聊生。在思想文化上,某些贵族沦为庶民,在庶民与地主之间,士阶层迅速扩大,他们作为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在社会上发挥了特有的政治作用。有的积极主张变革,并投身其中,有的哀叹礼崩乐坏,人心不古,走向内心。有的著书立说,有的开坛讲法,有的孤高自立。在思想的交汇碰撞中,产生了思想的极大丰富和发展。2、孔子和老子的价值取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的思想除了和自己的经历和性格有关外,必然会带上深深的时代的特色。老子生活的年代较早,他看到了公侯四起,战乱频仍,社会动乱,人心不古,想恢复往日的秩序。他总结和发展了当时已经存在的无神论思想,为世界的本原规定了一个“道”的概念,他的思想体系是基于他所确立的“道”的。 “他用超越的方式对传统的礼教进行批判,他运用更古老的母系社会和氏族社会及原始宗教的传统,对后起的父系礼教加以批判。认为原始社会无怀氏之民雍雍和穆,比起后起父系社会的崇尚礼,落入拘束的生活要胜过许多。他的根本思想是崇尚淳朴、自然,要求超越礼教仁义的人为规范,他要人们走向往自然,回归大道,不循周礼的路线。 ” 孔子生活的年代较晚一些,他也同样注意到了社会混乱,人心不古。他没有退避去构造孤寂中的和谐,他针对社会的混乱制定规则,想通过规则的普遍遵守实现一种和谐。他选择了一条克制节制和自省的道路,他把着眼点放在了人的复杂性上,看到了放弃欲望的不可能性和思想发展的不可逆性,主张克制欲望,通过修德敬礼达到一种现象上的和谐。这也许就是他们救世淑世方法上的不同吧,但仅止于方法,选择道路不同而已。我们看老子极力推崇“民而无知” “若婴儿之未孩”的那种原始先民淳朴自然的生活,但他并没有“反动”地提出销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各种工具用器,去过茹毛饮血的生活,他只注重思想行为上的修持;孔子重德好礼,也只是“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这就是他们真正的贯通之处。他们所遵循的处理问题的原则和策略是相通的,这是我们应该深刻思考和追索的,这就是“道” 。他并不是玄之又玄的东西,只是人们总结的深化的生存智慧的呈现。二、关于道的认识1、道的本体道是老子提出的一个概念。 “他通常有两种用法:一、有时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亦即宇宙本体。二、更多场合下,是指支配物质世界或现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 ”用老子自己的话说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实,作为宇宙本体一层的含义,我想只是为了它的第二层含义有个更伟大的依托,借以声明作为规律之“道”循行的必然性和正确性吧。当然,作为宇宙本体论的提出是有其伟大意义的,但我想老子当初未必意识到了这些。韩非子解老篇是这样解释道的“道者,万物之所然(注:遵循)也,万理之所稽(注:依据)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然而可论。 ”韩非这段话也同时找重强调了“道”的规律一层的含义,同时也说明“道”的命名就是为了言说之便。“道”是什么样子呢?“道盅,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第四章) “视之而不见,名之曰微。听之而不闻,名之曰希。緍之而不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 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第十四章) ”这些都描述了“道”亦即规律的虚空、玄奥而又可感、可循的特性。道从何而来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即自然而然,是事物本真的样子,原生态的东西,涉及到人时只是那些最原始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通过水滋养万物而取静,不争功,万物皆受惠于水而推及“心善渊,予善天。 ”由水能居卑湿垢浊之地而成潭得以存,推及“居善地。 ”进而推及“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他从水及人,选择了一种处静不争而利他成己的价值取向。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是以为容:豫呵若冬涉川。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释。敦呵其若朴。混呵其若浊。旷呵其若谷。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而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老子第十五章)这章更是取法自然之象,以为人遵行只范,令天地皆为人师。 2、孔子和老子是如何取法道的“故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安有大伪。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国家昏乱,安有功臣。 ”(老子第十八章)老子从自然之道推及人世之道,不能安守自然的就是违背大道的,违道是不祥的。这是不是说老子是鄙弃仁义、孝慈、智慧和功臣的呢?表面看来是的,因为仁义、孝慈、智慧和功臣是与大道既废,大伪,六亲不和,国家昏乱相伴而生的 ,都是人心不古的表现。可是我们仔细想想看,老子是如此聪明,能够总结建构起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那么他的思想是智慧吗?明白了道理自己应该“为人师表” ,那么他就不该持此大道并化育后人了。他也同样知道当时已经大道既废,出大伪,六亲不和,国家昏乱了,他再去废弃仁义、孝慈、智慧和功臣,社会会滑坡到什么程度,恐怕最笨的人也该明白了。那么他的主张是什么呢?“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诈,民复孝慈。三言以为辨不足,或命之,或呼属,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老子第十九章)从这一章我们就能明白民利、孝慈,甚至仁义、智慧、忠臣都是老子所肯定的。他反对的是伪诈,不正当的手段,不正当的利益,还有那些为自己恶行寻找借口的歪理邪说,他认为克制这些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视素保朴,少私寡欲,退回到先民的和谐之境去。老子“道法自然” ,他从天、地、人和万物身上体道和悟道。人是道的遵循者,同样是道的承载者,人与天地,与道是暗合的,天人是合一的。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则民自朴。 ”(老子第五十七章)在自然之道中老子选择了一条抱守的道路。中庸和论语都不是孔子亲手所著,但从字里行间我们都能看到孔子的影子,从这两部书中我们能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孔子。 “就孔子思想的基本特质而言,的确可以将它看成是一种生命的学问 。它并没有刻意追求一种学理系统与规模,而是力图立足于阐发处世为人的道理,以起到指导人们奉以行止的人生信条的作用。 ” 孔子不像老子一样,有“道”作为其论断的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但如果我们把他们放到一起作为整体思考的话,就会发现,其实孔子同样是以“道”论作为其论道的物质基础的。这与孔子和老子生活于同一时代,并且孔子曾向老子问道是可以联系起来考虑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的学习之道,想必在“道”的研究上孔子一定是得其精要了。孔子思想中也有与“道”类似的理论建构,但他相对于老子的体天悟道来说,更关注人的现实生存中的规则,更关注人在生活中的道德与智慧。从某些地方我们也能读出“道”来。如:“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篇第六第 23 章)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篇第九第 19 章)与“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老子第四十三章 )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呢?面对同一事物,他们都读出了其中的客观和规律,读出了对人们生存的意义。再看几个例子,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中庸第 1 章)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中庸第 4 章) “子路问强。子曰:咨!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中庸第 10 章)同样取法自然和先圣,孔子选择了一条执“中”的道路。何谓“中”呢?即中庸,中和也。在中庸篇里是这样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 ”其实,可以说孔子所循的是“中庸之道” 。孔子以中为道建构了他的道德体系。 “中和之道”在老子中也是有渊源的,十六章中有“守中,笃也。 ”在第四十二章中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其实,孔子之“中”和老子之“道”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他们都从自然社会历史中寻找智慧,以实现天、地、自然和人、道之间的和谐,只是他们选择的路有不同而已。三、关于德的认识何为德?现在我们称为品德,道德,它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情感意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有不同的人格理想的追求,那么符合自己的取向的行为习惯和情感意志就应该是一种良好的德,有这种行为和情感意志的人就应该是有德之人。但人是社会中的人,所以德还要受社会价值评价体系的约束的。老子提到的德是一个哲学概念。大道形于身即谓德。在老子思想体系中,遵行于道就是有德。所以他提出了:“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 ”那么在老子中与道结合起来的德就是:“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这是老子之道的用。孔子提倡之德要现实和丰富的多了。但孔子之德依然是道形于身,这里的道就是基于老子道论的中庸之道。老子发过这样的感慨:“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天下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 ”原因再哪呢?就是他小看了人和社会的复杂性,忽视了人的思想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不可逆性,天真地以为社会能靠思想上的修持变得清净。孔子正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选择了一条守中的道路,不再单纯地宣扬和发展理论,而是把理论和行为结合起来,为人们的言行和思想设立了一种中行的规范,以达到一种广泛的和谐。孔子主张要仁、义、礼、智、信。仁,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之道。他要人们推己及人,甚至及万物,进行切身的思考和关怀。最终达到了对自己、对他人、对万物,及至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他把万物视为平等的个体来给予尊重,正是遵循了老子之道,而他的中行较老子的抱守则更显豁达和旷远了。至于义、礼、智、信和其他东西算是仁的补充和发展吧。他还对人们的行为设定了具体的目标规范和道德要求,如:孝弟忠信,守死善道,克己复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安贫乐道,自强不息,和而不同,讷言敏行,博学笃志,学而不厌等,这些都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表现出极大的张力和现实感,能让人们在实际的生活中易于循行而且获益匪浅。四、孔子和老子对治世的构建人们思想上的发展都是源于社会现实的,而且都是着眼与用的。能够创造社会或整个世界整体和谐的理论是最好的。道德思想观念的发展也都会着眼一种政治上的运用,老子和孔子也不例外,他们为了证明自己思想的优越性,都构造了自己的治世或理想王国的样子。老子向往的是一种雍雍和穆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它是主张静虚抱守而令万物归化的。“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老子第五十九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老子第六十九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第五十九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老子第五十九章)孔子向往的是天下为公,仁信修睦的大同社会。他是通过仁义礼的教化达到社会的和谐的。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