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培训_第1页
2017最新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培训_第2页
2017最新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培训_第3页
2017最新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培训_第4页
2017最新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感染H7N9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全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概况(截至2016年12月28日)2016年以来累计报告181例,死亡56人。江苏(70例)、浙江(38例)、广东(18例)、安徽(16例)、福建(13例)2016年9月1日以来,报告79例,较去年同期(13例)增加66例;目前死亡15人。江苏(46例)、浙江(15例)、安徽(10例)、广东(6例)、福建(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广东省疫情概况(2016年11月广东省:5个地市7个区散发病例H7N9病例:6例(广州2、江门2 、梅州1、肇庆1)H9N2病例:1例(中山)广州、江门、肇庆各死亡1例(H7N9)。来自于“活禽经营非限制区”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活禽接触史或活禽市场暴露史关联的涉禽环境或活禽市场环境检出禽流感病毒污染澳门与香港:各报告1例H7N9病例感染来源:分别来自江门和东莞,人感染H7N9禽流感,全省H7N9疫情概况(截至2016年12月27日)2013年至今,在16个地市共报告202例,死亡76例,病死率38%。2016年以来,8地市报告18例,死亡7例。其中11月以来,4地市报告6例,死亡3例,治愈1例,其余尚在治疗中。,人感染H7N9禽流感,近期广州H7N9病例-12016年度首例病例陈某,50岁,南沙区人,司机禽类暴露史:家中自养家禽,有活禽市场暴露史。12月3日发病,23日死亡,人感染H7N9禽流感,密切接触者:34名密切接触者,12月20日解除医学观察咽拭子标本24份(4份亲属标本、20份医护人员标本),全部阴性外环境采样:13日:市场及病家标本52份-鸡笼、禽饮用水及秤托盘3份标本为H7N9;14日:市场及病家标本22份-阴性;21日:市场标本20份,1份H7/H9阳性,1份H9阳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2何某,53岁,番禺区,有基础性疾病。禽类暴露史:邻里有养家禽,常去附近市场买菜12月13日发病,目前病重,在市八医院ICU救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密切接触者:6名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6份(5份亲属、1份医护人员),全部阴性外环境采样:21日:采集标本41份,12份检出H7阳性(病家2份、南双玉市场3份、汀根市场7份),人感染H7N9禽流感,近期本地6例H7N9疫情特点发病水平略高于去年同期,但发病特点无改变散发、中老年病例(42-81岁)、男性多于女性(4:2)感染来源:3例接触活禽,3例暴露于活禽市场,关联市场环境均检出H75例来自“活禽经营非限制区”;1例虽在限制区,但存在活禽市场暴露,禽类市场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目前,活禽市场环境监测已覆盖全省各县区。 除湛江、韶关两市未检出H7N9外,其余各市均曾经检出阳性2016年(截至12月23日),全省21个地市共检测663个市场,共16673份环境样本H7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319份,市场阳性率为14.78%(98/663),样本阳性率为1.91%(319/16673)。2016年11月以来相继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河源、梅州、东莞、江门、肇庆、清远、云浮等11个市检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12月至3月高风险月份,今年H7N9于10月份提早进入高峰期94%的人感染H7N9/H5N6禽流感病例均发生于12月-3月期间2016年10月至12月,H5与H7亚型市场阳性率与标本阳性率(36.00%,3.69%),均明显高于2015年(11.11%,0.56%)和2014年(8.00%,1.01%)同期水平,近年疫情特征-流行病学,季节性: 12月-次年3月病例集中(占89%)场环境中各亚型禽流感病毒污染在冬春季严重地域性:珠三角以及粤东地区病例集中(占95%)散发分布:其中广州、江门、梅州、揭阳、东莞、肇庆、中山本地市场禽流感病毒污染严重,活禽经营限制区划定后的18例H7N9病例,有16例来自“非限制区”涉禽暴露史:绝大部分有明确的活禽接触史或涉禽场所(活禽市场、家庭散养)暴露史未发现持续人传人严重性:H7N9和H5N6病死率高,H9N2多为轻症,风险评估,近期我市人感染禽流感的风险增强,尤以12月至明年3月的风险较大;人感染不同亚型禽流感将维持散发状态,重症及病死率会维持在较高水平;感染高风险区为活禽交易非限制区,有活禽暴露史者是高风险人群;疫情引发的关注度较高,会给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禽流感病毒特点,普遍对热敏感, 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对低温抵抗力较强病毒在较低温下可存活1周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人感染H7N9禽流感,传染源 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活禽市场 患者?个别家庭聚集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高危人群,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34天症状、体征和临床特点 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 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咯血痰常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可有血小板降低血生化检查多有CK、LDH、ALT、AST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病原学及相关检测,呼吸道标本采集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呼吸道分泌物、气管吸出物抗病毒治疗之前气管深部咳痰或气管吸出物检测阳性率高于上呼吸道标本应尽快检测或送指定机构检测核酸检测首选 realtime PCR(或普通RT-PCR)对重症病例应定期行呼吸道分泌物核酸检测,直至阴转有人工气道者优先采集气道内吸取物(ETA),人感染H7N9禽流感,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检测敏感性2070%应选择包括H7的试剂盒,适用于无核酸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作为初筛实验病毒分离,诊断,高度警惕流感季节、流行区、流行病学史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周内接触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到过活禽市场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有流行病学联系,诊断标准,疑似病例: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流行病学史确诊病例: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 H7N9核酸阳性/分离到病毒/抗体4倍升高,重症病例,符合下列任一条标准:胸部影像学多叶病变或48小时内病灶进展50% ;呼吸困难:RR24次/分;严重低氧血症:吸氧流量在35升/分条件下,患者SpO292%;出现休克、ARDS或MODS,治疗,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在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前应留取呼吸道标本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的病例发病超过48小时也应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奥司他韦(Oseltamivir):成人剂量75mg每日2次,疗程57天重症病例剂量可加倍,疗程可延长一倍以上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患者应根据体重给药:体重不足15Kg者,予30mg每日2次 体重1523Kg者,予45mg每日2次,体重不足2340Kg者,予60mg每日2次,体重大于40Kg者,予75mg每日2次。,辅助治疗,对症治疗中医药辨证论治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休息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测并预防并发症抗菌药物继发细菌感染,防护的基本要求,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制订医院感染防控预案、工作流程。对所有医务人员开展相应的培训。建立早期筛查和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流程。落实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空气消毒。医疗废物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遵循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飞沫预防+接触预防)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人感染H7N9禽流感,低感染风险:预计不直接接触患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采取标准预防措施。适用对象:污染区域外的医务人员或其它辅助人员,如密切接触者的流调人员、工作组织者、司机、翻译和引导员、发热门诊预检分诊人员等。防护装备:工作服、工作鞋、一次性工作帽和一次性外科口罩。,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度感染风险:直接接触患者或可能接触患者少量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采用加强防护措施。适用对象:对患者实施诊疗、标本采集、转运工作的人员,近距离(1m以内)接触患者的流调人员,实验室检测和清洁消毒人员,以及尸体搬运人员等。防护装备:一次性工作帽、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必要时)、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隔离衣、一次性手套、工作鞋,人感染H7N9禽流感,高度感染风险:可能接触大量患者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等,或实施侵入性或易产生大量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采取严密防护措施。防护对象:所有对患者实施侵入性诊疗操作的医务人员,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纤支镜检查、深部血管置管等,以及实验室标本离心操作人员。防护装备:一次性工作帽、防护面屏、防护口罩(N95及以上)、医用一次性医用防护服、一次性手套、工作鞋、一次性靴套等。,防护用品穿脱流程(中度感染风险),穿戴顺序:1:手卫生2:医用防护口罩步骤3:一次性工作帽步骤4:隔离衣步骤5:一次性乳胶手套6:一次性鞋套(必要时),脱摘顺序,1:脱鞋套2:松开腰带3:脱手套4:手卫生5:脱隔离衣,手卫生6:一次性工作帽7:医用防护口罩步骤8:手卫生,医院相关部门的院感防控措施,门急诊建立预检分诊制度。设置隔离区域以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的需要。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配备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热门诊设独立的发热门诊。发热门诊保持通风良好并配备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及时报告,并由专人护送到隔离留观病区观察治疗,人感染H7N9禽流感,隔离病区:严格划分“三区”、“两通道” 。明确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道,标示要清楚。有条件的可以安置在负压病房。疑似或确诊患者采取隔离措施,分开安置;疑似患者单间隔离,确诊的同类型患者同室安置。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等预防措施。,人感染H7N9禽流感,辅助科室(B超、放射科)建议进行床边检查,如需离开病房进行检查时,先通知有关科室准备隔离检查室,参与检查的医技人员要参照隔离病房人员的防护要求进行防护。患者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由专人护送。检查完毕后隔离检查室进行终末消毒,患者的管理,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病区。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并指导患者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进行手卫生。患者出院、转院后要对病房的设施和物品进行终末消毒。死亡患者应拔除全部管道,不塞孔道;尽量减少与尸体的直接接触,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殡仪馆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因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进行火化的,应当经上述处理后,按照规定深埋。,物体表面、地面、诊疗物品的消毒,物体表面的消毒病房的诊疗设施、设备表面以及床栏、床头柜、门把手等物体表面首选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病人连续使用的不耐腐蚀的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等诊疗器械表面,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两遍),每天12次,遇污染随时消毒。,人感染H7N9禽流感,地面的消毒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使用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完全清除污染物后消毒。清理的污染物可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无明显污染物时可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每天12次。遇污染随时消毒。,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物品的消毒应当尽量选择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或专人专用;复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可浸泡消毒的,采用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按照常规程序进行处理;不可浸泡消毒的,按上述物体表面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人感染H7N9禽流感,不耐腐蚀诊疗器械、X线投射探头、 CT诊床、除颤仪电极板等,表面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两遍),遇污染随时消毒。检查使用后的B超探头可用消毒凝胶或选用超声探头专用消毒剂或季铵盐类消毒湿巾全覆盖的擦拭消毒。超声探头(经皮肤,黏膜或经食管、阴道、直肠等体腔进行超声检查)须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隔离膜,终末消毒,房间、转运车辆等密闭场所的终末消毒可先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天花、墙壁等表面,人离开现场,作用60分钟后再对重点污染部位、物品、地面等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清水擦拭干净,避免终末消毒后的场所及各种物品残留病原体。,人感染H7N9禽流感,救护车的消毒采用四步消毒法:先紫外线照射,然后喷雾消毒,再擦拭消毒,最后充分通风。(有条件的可以使用过氧化氢消毒机进行消毒)喷雾消毒法:选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选用工具小型电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原则是均匀喷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