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超声诊断_第1页
颈动脉超声诊断_第2页
颈动脉超声诊断_第3页
颈动脉超声诊断_第4页
颈动脉超声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颈部血管超声,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左右侧分别发自主动脉弓和头臂干位于胸锁关节后方,上行于气管和喉的二旁终未分成颈内和颈外动脉,分叉的位置高低不一,颈动脉窦 是颈总动脉分叉和颈内动脉起始部的膨大部分有时仅局限于颈内动脉起始部该窦为压力感受器其结构特点是管壁中膜较薄,而外膜较厚,管腔略大,颈内动脉 起始部位于颈外动脉的后外侧,沿咽侧壁和颈椎横突的前方上升,至下颌角下缘的深面向上达颅底。颈内动脉在颅外无分支,,颈外动脉 伴行于颈内动脉的前内侧。其主要分支有:1 甲状腺上动脉2 舌动脉3 面动脉4 咽升动脉5 枕动脉6 颞浅动脉7 上颌动脉,椎动脉发自锁骨下动脉第一段的后上壁,向上于环状软骨水平穿上位6个颈椎横突孔,亦有少数穿经第5颈椎横突孔自横突也穿出,弯向后内,行于环椎后弓上面的椎动脉沟。最后于环椎中线旁向深面穿枕后膜,经枕骨大孔入颅腔,并与对侧椎动脉汇合成基底动脉。,一、探头从颈根部向头侧移动作横向扫查,显示颈总动脉近心端、中部、远端、颈动脉分叉处及颈内、颈外动脉颈外动脉位于前内侧颈内动脉位于后外侧,检查方法仰卧位,颈后垫枕后仰,头偏向对侧,二、探头从颈根部以颈总动脉血管长轴作纵向扫查,越过分叉部显示颈内及颈外动脉长轴探头侧向前内侧方-颈外动脉探头侧向后外侧-颈内动脉,颈内及颈外动脉的鉴别,纵向探测:观察血管内膜变化,测量内膜-中膜厚度(IMT),部位:颈总动脉远端近分叉部1CM,分叉部及颈内动脉起始部上方1cm处后壁进行测量。方法:从内膜表面至中膜的外表面的垂直距离。注意管腔有无斑块、狭窄、闭塞等形态异常,测量斑块大小、表面及内部特性测量向心性狭窄的内径狭窄百分比CDFI:观察血流充盈情况及狭窄阻塞部位PWD:血流参数测定,横向探测识别分叉部、颈内、颈外动脉所在位置测量血管内径:测量从内膜内表面至外侧内膜内表面的距离,以心脏收缩期为准部位:颈总动脉中部、 颈内动脉距其窦1cm处 颈外动脉距分叉1cm处观察各血管壁四周有无斑块测量残腔大小、计算面积狭窄百分比,脉冲多普勒检测取样门放置: 要置于管腔中心,在层流情况下,以窄门取样,原则上取样门宽-被探测血管腔内径的1/4-1/3。声束与血流方向间夹角应小于等于60度,血流参数,检测血流参数的部位检测均在血管长轴进行,选择血流平稳不受生理因素影响的部位定量测量。,颈部动脉:距分叉部位2cm处颈内动脉:距起始膨大部位远端1.01.5cm处椎动脉:颈椎第54或43椎体间管腔内,定量分析的指标,血管内壁的厚度,正常值小于等于0.9mm斑块所致管腔的狭窄程度,即狭窄比值(STEN%)(血管长轴测量) 公式:(D1-D2)/D1*100% D1:血管本身的内径 D2:血管狭窄处内径狭窄面积比值(血管短轴测量) 公式:(A1-A2)/A1 *100% A1:血管横截面本身的面积 A2:血管狭窄处剩余管腔面积,血流速度MAX:最大血流速度,测定频谱收缩 期最高峰MIN:最小血流速度,测定频谱舒张 期最末点MEAN:平均血流速度,测定时收缩早 期始至舒张期末期止,用包络 线沿一个心动周期的频谱勾划。,增 快多见于: 管腔狭窄病人 斑块或血栓所致,狭窄处 血流速度增快。 血管痉挛。,减 慢多见于:脑供血不足病人、动脉压下降、心搏量或循环血量减少、血液粘稠密度增高、血管弹性减低、血管阻塞、血流阻力增高、脑血管动脉瘤等。神经血管性头痛病人,因脑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减慢。脑梗塞病人表现为舒张期血流速度减慢,ICA/CCA比值,同侧颈 内动脉与颈总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比值,比值是提示颅内颈内动脉系统远端阻塞性病变较有价值的诊断标准之一 正常值小于0.8 大于1.51.8提示狭窄程度达50% 大于1.8则狭窄程度60%.高于正常值2.0以上,再结合病人血流速度的改变(以增高为主),可提示同侧颈内动脉远端阻塞性病变,阻力指数与搏动指数,RI、PI:脑循环外周阻力有关的指数,明显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其特点表现为随增龄而降低。,RI:反映了血管的阻力状况的指标PI:反映了血管的顺应性及弹性状态,颈总、颈内、颈外的血流阻力 颈外颈总颈内正常颈动脉阻力指数为0.5-0.75若RI0.75,提示外周阻力增加0.5则表示降低,增 高见于血管阻塞、颅内压增高、血管痉挛致管腔狭窄、脑动脉硬化、脑梗塞及高血压病人。阻力增加时,舒张期血管阻力平均大于正常值的80%;脑动脉硬化、脑梗塞病人的RI均高于正常人,均因颅内小动脉硬化,管腔变窄所致。,降 低阻力减少时,脑血流量增加异常降低见于动静脉瘘,颅内动脉瘤或脑血管的动静脉畸形血液循环阻力减小,RI值也减小。,动脉粥样硬化,病因:脂质代谢紊乱动脉壁功能障碍遗传、持续高血压、饮食中脂肪的含量、内分泌改变、糖尿病、吸烟、以及持续的情绪紧张及缺乏运动,病因病理,病理改变,早期表现为内膜下结缔组织疏松变性继则为胆固醇及钙盐的沉积,形成纤维斑块,导致管腔狭窄;最后内膜破裂形成溃疡由于病变处管壁受损薄弱,可破裂出血,亦可因管腔狭窄和继样斑块脱落,引起脑缺血和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实质缺血性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粥样硬化斑致血管狭窄大于60%时,临床出现症状。脑缺血其可引起眩晕,头痛及昏厥等症状。脑梗塞时可引起脑血管意外,有意识突然丧失、瘫痪及失语等征候。,临床表现,声像图特征根据病变的程度及形态改变,可分为四种类型,粗糙 动脉管壁正常三层结构消失或破坏,内膜面粗糙不平,不规则增厚,一般呈细点状或线状弱回声,少数为中等回声,内壁厚度大于1.0mm这是由于少量脂肪沉积于内膜形成的。,软斑 斑块呈中强或弱回声,由于内膜向管腔内凸出,形态或不规则,有的可呈扁平样或偏心半圆型,内部结构均匀或不均匀。 不均匀软斑其形态不规则,易被血流冲击,形成脱落栓子,是造成成日后栓塞的一个危险因素,应该引起重视。,硬斑 斑块轮廓清晰,呈强回声或中等强度回声。形态可呈块或点状,大小不一,有的不规则,其后方伴声影。钙化性较强的斑块,其后方伴有明显声影,因声影的遮盖,不能显示整个轮廓,仅可见局部一扁平状强回声。,2、3类斑块,是由脂肪细胞、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包裹而沉积的脂肪所形成,钙化后,其后伴声影。,混合斑(亦称复杂斑) 由不均质软、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