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16)_第1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16)_第2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16)_第3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16)_第4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1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 (24 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肿胀(zhn) 叮嘱(zh ) 骊歌(l) 花圃(p )B沼(zho)泽 骇(hi)人 木屐(j) 重荷(h)C瞬(shn )息 伫(zh)立 萋(q)萋 诱(yu)人D迸(bn)出 深邃(su) 喧嚣(xio) 磐(pn)石2、解释下面加点字词有误的一项是( )A草木葱茏(青翠茂盛) 屠暴起(突然)B进退维谷(惟有) 略胜一筹(计策办法)C并驱如故(原来) 相得益彰(明显)D缀行(紧跟) 遒劲(强劲有力)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 学 校 举 办 的 艺 术 节 上 , 同 学 们 别 出 心 裁 , 自 编 自 演 了 许 多 新 颖 、 有 趣 的 文 艺 节 目 。B “非典”疫情得到控制后,公园里到处是游玩的人,天黑了还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C第九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有些歌手面对常识性考题一筹莫展,默默无闻,令人失望。D某 些 国 家 借 搜 查 大 规 模 杀 伤 性 武 器 之 名 , 行 掠 夺 石 油 资 源 之 实 , 真 可 谓 是 事 半 功 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B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5、下列各组词语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人迹罕至 举目无亲 狂风呼号 来势汹汹B九曲连环 一泻万里 奇趣横生 亦复如是C峰芒毕露 家喻户晓 一反即往 炯炯有神D当之无愧 慷慨淋漓 杂乱无章 惹人注目6、填入下面空白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罩住了。A吹 撑 放 扣 看 抽 B扒 支 丢 扣 瞄 紧C扫 支 撒 系 牵 拉 D扫 支 撒 拉 牵 系7、能与前边加点部分构成最佳对偶的一项是(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 。但此时此刻,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 ,和平可期 ,杀人者必覆灭。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紧 民主自由C人生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8、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从没有见过老师发这么大的火,教室里一片静默,同学们大气不敢喘一口。B这次没有能够当选上班长,他的神情显得很沮丧。C学习遇到困难时,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D自己犯了错误,还要讳疾忌医,什么时候才能有进步?二、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成语。 (6 分)1、很少被人所知道、了解。 ( )2、比喻才干完全显露出来。 ( )3、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 )三、默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12 分)1、_,凭君传语报平安。 2、_,野渡无人舟自横。3、正是江南好风景,_。 4、荷笠带斜阳,_。5、江山代有才人出,_。 6、黄梅时节家家雨,_。四、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一)伤仲永(10 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稍稍宾客其父 (3)不能称前时之闻 (4)泯然众人矣 2、用下列加点字写一个成语,要求所写的成语中的这个字与原句中的意义相同。 (2 分)(1)不能称前时之闻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3、从全文看,仲永由“神童”变成“众人”的根本原因是(用原文作答) (1 分)4、根据成语提示, 从原文中摘录语句填入方框中,以此揭示方仲永变化经历的几个阶段。 (3分)(二)与父亲抬担子(16 分)王清铭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难,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经常被当作“全劳力”使用。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父亲抬担子。我个儿矮,走在前,父亲个儿高,在后。担子的绳子离父亲的肩膀很近。担子可能不很重,但因为我太小,几次下来,嫩小的肩被粗糙的扁担压出一块血红,血珠子快要淤出来。扁担好像钢板一样硌得辣疼,我只好佝偻着,用上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的重量。父亲看到了,伸手将担子的绳索又往他那边一捋,我的脚步轻而快,而劳累一天的父亲却蹒跚起来。我对父亲说,我能行。父亲说:小孩子的肩嫩,压得太重,长大骨头会变弯的。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父亲在我眼中变矮了,读书放假时给家里帮忙,我个儿高,走在后,父亲个儿矮,在前。十多年过去了,生活的重担早压得父亲有些佝偻,父亲像我小时候一样用上背部来支撑担子的重量,看着父亲吃力的样子,我的心有点酸,但强忍着不让眼泪盈出眼眶。父亲一生最见不得眼泪。阳光下父亲的背影不再是挺直着的,而是“缩”成一团。上坡时我装成漫不经心地用手往我这边捋担绳,将担子的重量尽量往自己的肩上压。这回父亲没有发觉,脚步迈得更稳健了。我对父亲说,你太累了,歇会儿。这回轮到父亲用手背揩拭额头沁出的汗说,我能行。说着他脸上的皱纹拉直了,露出一个平淡的笑容。到达目的地后,父亲才发现担子后移了许多。他上下打量我一会儿,只轻轻地说了一句,阿铭懂事了,那天夜里,我的肩膀肿得老高,血淤成青色,疼得睡不着觉,但我不叫痛,因为我真的懂事了。工作以来回家的次数少了,父子相对,没有什么话可讲,我极少谈自己的境况,怕给他再增加心头的负担,父亲除了劳动还是劳动,也没有太多的闲话。好几年过去了,父亲的背越发佝偻。上星期回家帮父亲打煤饼,天不热,但他很快就大汗淋漓,脱掉外衣,父亲的背再一次呈现于我的跟前。这是怎样的一个背啊,肩上的骨骼垂成两个弧形,背部佝偻成一个前倾后拱的弧形,而腰部又有点前拱后倾。背部的肌肉有点松驰,原来我以为皱纹只长在人的脸上,现在才明白,老了的人,背部甚至躯体各部都会长起皱褶。我们两人一起将袋装的煤抬到埕()场,名不副实 凡夫俗子天资过人父亲在前,我在后,父子身高相差多厘米,担子的重量倾向父亲那边。这一次我不再掩饰,用手直接将担绳捋到我这边。父亲看在眼里,还是那句话,我能行。但他不再推让了,毕竟是多岁的人了。父亲稳健地走着,我心头忽然涌起许多回忆,但很快就收住思想野马的缰绳,现实的生活是实在的,就如这脚下的路,根本就无须抒情。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1阅读全文,分析加点的三句“我能行”各表现了说话人怎样的情感。(分)2第段画线处,“我”为什么要“装成漫不经心”?(2 分)3第段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父亲已经年迈苍老?(3 分)4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包含哪些意味。(4 分)5文中说“现实是实在的,无须抒情”,而有人却认为“爱需要表达”,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生活实例谈谈你的看法。(分)五、名著导读(2 分)童年是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主人公) 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六、作文(30 分)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经掀起你感情的波澜?这些事或让你感动不已,或让你无比愤怒,或让你羞愧难当,或让你感到妙趣横生。请选一件你感触最深的事,把它写出来。文体不限,题目自拟。300 字左右。初一语文期末复习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4 分)1、A 2、B 3、A 4、A 5、C 6、C 7、D 8、C 二、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成语。 (6 分)1、鲜为人知 2、锋芒毕露 3、锲而不舍 三、默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12 分)1、马上相逢无纸笔 2、春潮带雨晚来急 3、落花时节又逢君 4、青山独归远 5、各领风骚数百年 6、青草池塘处处蛙四、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一) (10 分)1、 (1)文采和道理 (2)以为宾客 (3)相称 (4)完全(4 分)2、称心如意 一蹴而就 (2 分)3、不使学 (1 分)4、书诗四句,自为其名 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泯然众人矣。 (3 分)(二)1“我”虽小,却理解父亲的辛劳,肩嫩不言痛,甘为父亲分担重负。父亲虽日渐衰老,却为了不让“我”担心他的身体及生活,不影响“我”的学业,年迈不言累,以此来宽慰儿子。父亲虽已力不从心,但多年来呵护儿子、不辍劳作已成为习惯。 2“装成漫不经心”这个细节表明“我”一是怕父亲发现而阻止“我”将重担往自己肩上压,二是维护父亲的自尊心而有意掩饰减轻父亲肩上重担的动作。 3直接描写:佝偻成弧形,肌肉松弛的背影;毕竟多岁了。间接描写:天不热,但很快就大汗淋漓(身体虚弱);见“我”将担绳捋到“我”这边,不再推让。 4既指“我”跟着父亲抬着担子稳稳地走在现实的路上;也指“我”跟着父亲的脚步坚实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5略。五、名著导读(2 分)高尔基 阿廖沙 六、作文(30 分)略参考答案(一) 1、阅读全文,分析加点的三句“我能行”各表现了说话人怎样的情感。 考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层含义。答题思路:结合题目,结合上下文,结合时代背景,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主人公的性格,透过修辞,抓住本质,把含蓄的句子直白化,还原其本来意义,揭示内涵。答案:“我”虽小,却理解父亲的辛劳,肩嫩不言痛,甘为父亲分担重负。父亲虽日渐衰老,却为了不让“我”担心他的身体及生活,不影响“我”的学业,年迈不言累,以此来宽慰儿子。父亲虽已力不从心,但多年来呵护儿子、不辍劳作已称为习惯。 2、第段划线处,“我”为什么要“装成漫不经心”? 考点:理解文中关键句子 答题思路:结合上下文,一看结构,二看内容及其与中心的关系 答案:“装成漫不经心”这个细节表明“我”一是怕父亲发现而阻止“我”将重担往自己肩上压,二是维护父亲的自尊心而有意掩饰减轻父亲肩上重担的动作。 3、第段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父亲已经年迈苍老? 考点:信息筛选概括 答题思路:先找到信息区,后筛选关键词语或句子来回答。注意答题完整,不要有缺漏。 答案:直接描写:佝偻成弧形,肌肉松弛的背影;毕竟 60 多岁了。 间接描写:天不热,但很快就大汗淋漓(身体虚弱);见“我”将担绳捋到“我”这边,不再推让。 4、结合全文,说说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