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PPT课件_第1页
细菌性痢疾PPT课件_第2页
细菌性痢疾PPT课件_第3页
细菌性痢疾PPT课件_第4页
细菌性痢疾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 菌 性 痢 疾Bacillary Dysentery 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1,目的要求,1、掌握本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临床表现及诊断和鉴别诊断。2、熟悉本病的并发症与治疗。3、了解本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与病理。,2,一、概 述(general discussion),中国古代医学文献内经的素问中最早描述了该病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亦有记载国外有关痢疾的记述始于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时代(公元前5世纪)。以后欧洲各国医学著作中陆续记载此病1899年,日本人志贺氏首先发现菌痢由痢疾杆菌引起。为纪念志贺氏的发现,把痢疾杆菌统称为志贺氏痢疾杆菌,3,1、定义(definition)(1)广义:一些病原菌感染引起的痢疾样病变(2)狭义: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 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shigellosis) 以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为主要病理变化,4,2、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s),(1)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 脓血便(2)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3)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或) 中毒性脑病,5,3、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高,常年散发,是国内外夏秋季的常见病,在卫生条件落后的国家占感染性腹泻发病总数的15%以上。我国菌痢发病率无明显下降。,6,我国传染病流行现状,7,4、预后(prognosis) 急性期数日即愈,少数病人病程迁延不愈成为慢性或反复发作。,8,二、病 原 学 (etiology),9,1、肠杆菌科志贺菌属,G-,无鞭毛,无荚膜,无芽孢,有菌毛的杆菌,10,11,2、按其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的不同分为 4群及43个血清型(1)痢疾志贺菌-A群(2)福氏志贺菌-B群 我国多年来 优势菌群,以1b、2a、3a居多(3)鲍氏志贺菌-C群(4)宋内志贺菌-D群 欧美国家优势菌群 抵抗力最强, B群次之。,12,3、(1)各型均可产生内毒素 (2)痢疾志贺菌可产生外毒素,具有神经 毒、细胞毒和肠毒素作用 4、在外界环境中生存能力强 (1)蔬菜瓜果和污染物上可存活1-2周 (2)对酸及一般消毒剂敏感 (3)6010min死亡,喜碱,13,三、流 行 病 学 (epidemiology),14,1、传染源 菌痢病人及带菌者(1)人及灵长类动物可感染(2)非典型病人、慢性病人及带菌者易被忽略2、传播途径 消化道传播,粪-口途径(1)食物或水型暴发流行(2)生活密切接触(3)苍蝇媒介,15,3、易感性(1)普遍易感(2)病后无长久免疫力,群、型间无交叉免疫力(3)有交叉抗药性,易复发、易重复感染原因,16,4、流行特征 常年散发,夏秋季多见 通常5月份开始上升,8-9月达高峰,10月以后逐渐减少 儿童发病率高,其次为中青年,17,18,四、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pathogenesis and pathoanatomy),19,细菌的数量:100200个可引起发病,少至10个细菌的致病力:对肠黏膜的黏附和侵袭并能产生毒素机体的抵抗力: a、肠道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b、肠黏膜的sIgA与细菌结合形成包被抗体,20,1、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进入消化道 胃酸杀死 进入肠道 正常菌群、sIgA 细菌侵入肠壁 在肠粘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中繁殖 肠粘膜炎症反应、固有层小血管循环障碍 肠粘膜炎症、坏死和溃疡 腹痛、腹泻、脓血便,21,说明,*有吸附和侵袭能力的菌株引起发病*偶可发生败血症或菌血症,见于儿童、老年或HIV感染者*外毒素:可能与病初的水样腹泻及神经系统症状有关-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内毒素:可引起发热及毒血症状、感染性休克DIC、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中毒型菌痢:内毒素作用 特异体质对内毒素敏感而产生 强烈的过敏反应 急性微循环障碍,休克,脑水肿,22,2、病理解剖,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最常见,严重者可累及整个结肠及回肠下段,23,A、急性期 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限于固 有层,分4期 急性卡他炎假膜形成 溃疡形成 溃疡愈合B、慢性期 肠粘膜水肿、肠壁增厚、息肉样增生、疤痕形成、可有肠腔狭窄C、中毒型 a、结肠局部病变轻:仅有充血水肿 b、全身病变重:多数器官微血管痉 挛及通透性,脑部病变明显,24,粘液脓血性渗出物与坏死的肠粘膜细胞形成灰白色假膜,中毒型菌痢肠粘膜仅有充血、水肿,25,26,肠壁弥漫炎症及表浅溃疡,27,28,29,30,31,32,五、临 床 表 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s),33,潜伏期 1-4日(数小时7天)与病人的年龄、抵抗力强弱、细菌的数量及毒力及菌型有关 A群多较重、但预后大多良好 D群多较轻 B群易转为慢性,34,1、急性痢疾,35,(1),普通型,A、起病急,高热伴发冷寒战 B、明显肠道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tenesmus )C、大便次数多、量少,迅速变为粘液脓血便D、体征: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E、多于1周左右痊愈,少数转为慢性,36,(2) A、全身毒血症状轻:不发热或低热 B、肠道症状轻:轻微腹痛而无明显里急后重 C、稀便:有粘液但无脓血,次数少 D、体征:同普通型 E、病程短:3-7日痊愈,可转为慢性,轻型,37,(3) A、儿童多见,中毒型,38,B、临床表现 a、起病急骤,病势凶险 b、高热达40。C以上 c、伴全身严重毒血症症状 d、可迅速发生循环及呼吸衰竭 e、肠道症状较轻,39,C、分型 a、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感染性休克,全身微血管痉挛,较常见 面色苍白、指甲紫绀血压下降、脉压 脉搏细数,心率快尿少或无尿意识障碍 b、脑型(呼吸衰竭型) 严重脑症状,脑血管痉挛引起,较少见 脑水肿、颅高压的表现 脑疝的表现 c、混合型 最凶险,病死率高,40,中毒性痢疾患儿,41,42,多见于老年、体弱、营养不良患者,急性发热,每天腹泻30次以上,为稀水脓血便,偶排除片状假膜,腹痛、里急后重明显,严重失水引起周围循环衰竭。,重型,(4),43,2、慢性菌痢(1)定义:急性菌痢病程迁延超过2个月未愈者,44,(2)发生原因 A、急性期未及时诊断及抗菌治疗不彻底者 B、耐药菌株感染 C、原有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 D、原有慢性疾病(胃肠道疾病、慢性胆囊炎或肠道寄生虫病),45,(3)分型: A、 :长期反复肠道症状伴 有乏力、营养不良及贫血等 症状,慢性迁延型,46,B、 有慢性菌痢史,进食生冷食物、劳累或受凉等因素引起,有肠道症状但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不明显,急性发作型,47,C、 a、1年内有急性菌痢史 b、临床无明显症状 c、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 d、乙状结肠镜检查有炎症甚至溃疡改变,慢性隐匿型,48,六、实 验 室 检 查 (laboratory examination ),49,1、血常规: 急性期:WBC,中性粒C 慢性期:贫血。,50,2、粪便检查(1)外观、镜检(2)病原学检查 提高细菌阳性培养率的方法 A、尽量在应用抗生素前 B、标本新鲜及取脓血部分 C、早期及时、多次送检,51,Fecal Leukocytes in Shigellosis,52,3、免疫学检查 早期、快速。易出现假阳性4、志贺菌核酸检测:适用于细菌培养阴性的病人,基因探针、PCR,53,七、并发症及后遗症 (Complications and sequelae),54,1、志贺菌败血症(1)是志贺菌感染的重要并发症(2)福氏志贺菌为主要病原菌(3)持续高热、消化道症状重、CNS症状;查体可有皮疹及肝脾肿大(4)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感染性休克及溶血性尿毒综合症(5)确诊:血培养,55,2、关节炎 变态反应所致,与病情严重程度无关3、小儿脑型中毒型菌痢 耳聋、失语、急性心肌炎、瘫痪 4、赖特尔(Reiter)综合症 眼炎、尿道炎、关节炎三联征。青年男性多见,关节炎症状可长达数年,56,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57,1、诊断(1)流行病学:发病季节,有进食不洁食物 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2)临床表现: A、急性期: B、慢性菌痢: C、中毒型:及时采用直肠 拭子或盐水灌肠取 便送检(3)粪便镜检:WBC15个/HP(4)确 诊:粪便细菌培养,58,2、鉴别诊断 (1),急性菌痢,59,60,B、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a、集体进食、集体发病b、有急性胃肠炎的表现c、里急后重少见d、确诊有赖于检出同一病原菌e、常见病原菌有沙门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1,C、其他病原菌引起的肠道感染 a、常见:侵袭性大肠杆菌、邻单胞菌、 产气单胞菌、空肠弯曲菌等,临床表现 与菌痢相似 b、确诊:大便培养D、其他 a、急性坏死性出血性肠炎:青少年多见 b、肠套叠:小儿多见,痛吐胀闭,62,(2),慢性菌痢,63,A、结肠癌及直肠癌 a、中老年人常见 b、继发感染时症状与菌痢相似;抗菌药物可暂时缓解症状 c、久治无效,伴进行性消瘦 d、肛诊、钡剂灌肠、肠镜,64,B、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a、抗生素治疗无效 b、便培养:阴性 c、镜检:肠黏膜脆弱易出血,有散在溃疡 d、晚期病人钡剂灌肠,见结肠袋消失呈铅管样改变,65,C、慢性血吸虫病可有腹泻及脓血便 a、有疫水接触史 b、肝脾肿大 c、直肠镜黏膜活检到血吸虫卵,66,(3),中毒型菌痢,67,A、休克型 其他感染性休克,血及大便培养无致病菌B、脑型 与乙脑鉴别 相同:夏秋季,有发热及昏迷、休克 不同:a、病情发展较菌痢慢 b、以意识障碍为主,休克少见 c、脑脊液检查有异常,IgM阳性,68,九、预 后 ( prognosis),69,1、分型 A、急性菌痢:好 B、中毒型菌痢:差,70,2、影响预后的因素 A、菌型: B、临床类型:中毒型、慢性 C、全身免疫状态:婴幼儿及老年人 D、治疗及时合理者预后良好,71,十、治 疗 (treatment),72,1、,急性菌痢,73,(1)一般治疗 A、消化道隔离 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两次阴性 B、饮食 少渣、易消化,流食、半流食 C、保证水电解质平衡 轻:ORS液 重:静脉输液,纠酸,74,(2)病原治疗 一般疗程5-7天A、喹诺酮类 首选,诺氟沙星口服 a、优点:敏感,口服吸收好 b、缺点:胃肠道症状,影响骨发育 c、用量:200400mg/次,4次/日B、复方磺胺甲恶唑(SMZ+TMP) a、优点:敏感,口服吸收好 b、缺点:过敏、血象抑制 c、用量:2片/次,2次/日C、其他 甲硝唑、庆大霉素、阿米卡星 阿奇霉素等,75,(3)对症治疗 A、高热 退热药及物理降温B、腹痛 阿托品、颠茄C、毒血症严重者 小剂量激素,76,2、 以抗菌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慢性菌痢,77,(1)全身治疗 生活习惯:生活规律、适当锻炼,避免过劳、紧张 饮食:富营养易消化、少渣无刺激 机体状态:积极治疗慢性病及肠道寄生虫,78,(2)病原治疗A、抓紧做病原分离及药敏试验B、联合应用2种以上不同类型抗菌药物,疗程须长,1-3个疗程C、药物保留灌肠疗法:抗菌素+激素,79,(3)对症治疗 A、肠功能紊乱:镇静、解痉B、肠道菌群失调:应用乳酸杆菌或双歧杆菌,80,3 综合措施,中毒型菌痢,81,(1)一般治疗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做好护理工作(2)病原治疗 静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或头孢菌素。,82,(3)对症治疗A、镇静降温 a、退热药+物理降温 b、亚冬眠 c、惊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