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小抄_第1页
生理学小抄_第2页
生理学小抄_第3页
生理学小抄_第4页
生理学小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论1.生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哪几个水平?答:生理学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水平:即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以及整体水平的研究。以上三个水平的研究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对于阐明生物体功能活动的规律都是不可缺少的。2.什么是内环境的稳态?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有何生理意义?答: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稳态的维持需要全身各系统何器官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协调。 意义: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理化条件,因而细胞的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进行; 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终产物。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机体对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答:机体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主要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方式。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迅速、短暂、范围精确、灵敏性高;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广泛、调节精度差;自身调节的特点是局限性较大、灵敏性和稳定性较差。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简答题1.简述易化扩散的特点。答:易化扩散是指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膜蛋白帮助下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 (1)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2 )经通道的易化扩散特点:转运速度快;具有离子选择性;具有门控特性。2.何为静息电位?试述其产生机制。答:静息电位是指静息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的电位差。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 K+外流形成的。在静息状态下,膜对 K+通透性较大,加上莫内外存在 K+浓度差,因此 K+顺浓度梯度跨膜外移;同时膜内有机负离子不能通过细胞膜,使得膜两侧出现外正内负的电位差。K+外流形成的电位差会阻止带正电荷的 K+继续外流,当K+顺浓度差向外扩散的力和阻止其外出的电场力达到平衡时,K+ 的净通量为零,此时的电位差称为 K+的平衡电位。3.何为动作电位?有何特点?答: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受到一个有效刺激时膜电位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出的迅速、可逆、可向远距离扩布的电位波动,是细胞产生兴奋的标志。特点:产生“全或无”式;传导是不衰减的;连续刺激不融合。4.组织细胞发生兴奋后,兴奋性会出现哪些规律性的变化?答:在兴奋后最初的一段时间,无论给予多大刺激也不能使它兴奋,这段时间称为绝对不应期。处于绝对不应期的组织,阈值无限大,兴奋性为零。绝对不应期之后是相对不应期,这是,组织兴奋性从无到有逐渐向正常恢复,但兴奋性比正常时要低,只有受到阈上刺激后方可发生兴奋。相对不应期之后,有的组织细胞还会出现兴奋性的轻微变化。首先出现兴奋性的轻度增高,此期称为超长期;随后又出现兴奋性的轻度减低,此期称为低常期。5.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有何特点?答:单向传递性:即兴奋只能由接头前膜传向接头后膜,而不能反传;时间延搁:因为兴奋经神经-骨骼肌接头传递的过程属于电-化学- 电过程,涉及环节较多,特别是化学性神经递质从接头前膜的释放和经突触间隙的扩散耗时较长;易受内环境变化的影响: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的离子成分、pH、药物等,容易影响神经-骨骼肌接头的传递。6.前负荷是如何影响骨骼肌收缩的?答:前负荷是肌肉在收缩前就具有的负荷,初长度即肌肉在收缩前具有的长度。前负荷决定初长度,而初长度决定粗肌丝的重叠程度及参与收缩的横桥数目。能使粗细肌丝处于最理想重叠状态的前负荷及其对应的初长度分别称为最适前负荷和最适初长度,这种状态肌肉收缩时每一横桥附近都有起作用的洗、细肌丝存在,所以能出现最有效的收缩。在最适前负荷之前,肌肉收缩强度随前负荷增加而增加;超过最适前负荷的负荷使细肌丝由粗肌丝之间拉出,收缩强度降低。论述题1.对于离子和其他小分子物质,需要消耗能量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有哪些?答:需要消耗能量的物质转运方式是主动转运。主动转运又可按照膜蛋白在转运物质时是否直接消耗能量,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指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的过程;介导这一过程的模蛋白化学本质是 ATP 酶,可将细胞内的 ATP 水解为 ADP,并利用高能磷酸建打开后释放的能量完成离子逆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指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驱动力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第三章 血液简答题:1.血浆渗透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答:血浆渗透压可分为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两种。血浆晶体渗透压是由血浆中晶体溶质(主要是 NaCl)形成的。血浆胶体渗透压是由血浆中的胶体溶质(主要是血红白蛋白)形成的。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和保持细胞正常形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和保持血容量。2.比较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答:始动因子不同:内源性凝血由胶原纤维等激活因子 XII,外源性凝血由组织损伤产生因子 III 启动;参与反应步骤不同:内源性凝血步骤较多,外源性凝血步骤较少;产生凝血速度不同:内源性凝血速度较慢,外源性凝血速度较快;发生条件不同:内源性凝血发生于血管损伤或试管内凝血,外源性凝血发生于组织损伤。3.试述血液的生理功能。答:运输功能:运输 O2、CO2、营养物质、激素及代谢产物等;防御和保护功能,血液中白细胞能防御细菌、病毒等对机体的侵害,血液可通过凝血机制阻止出血,对机体具有保护意义;血液具有调节功能,血液中存在的多组缓冲物质,可调节酸碱平衡,血液还参与体温的调节,在维持机体内坏境稳态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血小板的生理功能。答:止血功能:血管损伤出暴露出来的胶原纤维上,同时发生血小板的聚集,形成松软的血小板血栓,以堵塞血管的破口;最后在血小板的参与下凝血过程迅速进行,形成血凝块。凝血功能:当黏着和凝集的血小板暴露出来单位膜上的磷脂表面时,能吸附许多凝血因子,使局部凝血因子浓度升高,促进血液凝固。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血小板能随时沉着于血管壁,以填补内皮细胞脱落留下的空隙,另一方面血小板可融合入血管内皮细胞。第四章 血液循环简答题1.与骨骼肌相比,心肌收缩有何特点?答:对细胞外液的 Ca2+浓度有明显的依赖性:心肌细胞的肌浆网终末池不发达,储存的 Ca2+比骨骼肌少,而且肌浆网终末池 Ca2+的释放必须依赖细胞外内流的Ca2+。因此,兴奋 -收缩耦联所需的 Ca2+除从终末池释放外,还需由细胞外液的 Ca2+通过肌膜和横管膜内流。同步收缩:心肌细胞之间有闰盘连接,闰盘电阻很低,兴奋可通过闰盘从一个细胞传至另一个细胞。因此,整个心房或心室可以看成是一个机能上相互联系的合胞体。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由于心肌细胞兴奋时有效不应期很长,相当于收缩活动的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因而只有到舒张早期之后,才又可能受到强刺激时发出新的兴奋和收缩;此特性保证心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而始终是有节律地收缩与舒张相交替的活动。2.心肌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发生哪些变化?答:心肌细胞兴奋后,兴奋性发生周期性变化。有效不应期:心室发生兴奋后,从动作电位 0 期去极开始到 3 期复极至60mV 这段时间内,任何强大的刺激都不能使膜发生动作电位,兴奋性为零。相对不应期:从膜电位60mV 到复极至80mV 的期间内,高于正常阈值的强刺激可使膜产生动作电位,其动作电位 0 期去极的速度与幅度均小于正常,动作电位的时程短,不应期短。超常期:膜电位从80mV 复极至90mV 这段时间,由于膜电位较完全复极时更接近阈电位,引起兴奋所需刺激阈值较正常小,故兴奋性高于正常。产生的动作电位 0 期去极的速度与幅度仍较正常小。3.简述心脏射血功能的指标及生理意义。答:心室一次收缩所做的功,称为每博功,可以用每博出的血液所增加的动能和压强能来表示。用做功量来评价心脏泵血功能,其意义在于心脏收缩不仅仅是排出一定量的血液,而且这部分血液具有很高的压强及较快的流速。在动脉压强增高的情况下,心脏要射出与原先同等量的血液就必须加强收缩。如果此时心脏的做功量是想平行的,其中心输出量的变动不如心室射血期压力和动脉压的变动对心肌耗氧量的影响大。这就是说,心肌收缩释放的能量主要用于维持血压。由此可以看出,作为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心脏做功量要比单纯的输出量更为全面。在需要对动脉不相等的每个人,以及同一个人动脉压发生变动前后的心脏泵血功能进行分析比较时,情况更是如此。此外。心力贮备的大小也能反映心脏泵血功能对代谢需要的适应能力4.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答: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增多时,射入动脉的血量增多,收缩压升高。由于收缩压升高,使血流加速,使舒张期末大动脉内存留血量增加不多,故舒张压升高不明显而脉压加大。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则心输出量增加,动脉血压升高。由于心率加快心舒期缩短,心舒末期主动脉内存留血液增多,故舒张压升高明显,脉压减小。外周阻力:若心输出量不变而外阻力增大时,主要以舒张压升高为主。因在心舒期血液流向外周速度主要决定于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增大,动脉血向外周流速减慢,心舒期动脉内存留血液增多,故舒张压升高,脉压减小。外周阻力主要与小动脉口径和血液粘度有关。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大动脉管壁的可扩张性和弹性具有缓冲动脉血压的作用,可使脉压减小。当大动脉弹性减弱时,其可扩张性减小,对血压的缓冲作用减弱,使收缩压升高,脉压加大。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的关系:正常情况下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是相适应的,由于失血使循环血量减少时,可致血压下降;如果循环血量不变,血管容积增大时,血压亦下降。5.简述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答:凡是影响外周静脉压、中心静脉压及静脉阻力的罂粟,都能影响静脉回心血量。具体有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多;心肌收缩力增强时,心室抽吸作用增强,静脉回心血量增多;体位改变,平卧位到立位是回心血量减少;骨骼肌的挤压作用有利于静脉血液回心呼吸运动影响胸膜腔负压,吸气时有利于静脉血液回心。6.微循环的前阻力和后阻力血管都包括哪些?各有何作用?答:前阻力血管包括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他们控制着组织血液的灌流量。舒张时灌流量增加,收缩时灌流量减少。后阻力血管是微静脉,控制流出量,舒张时流出量增多,收缩时流出量减少。7.分别写出心血管的神经支配。各类神经末梢释放什么递质?各有何作用?答:支配心脏的神经有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而支配血管的神经主要有交感缩血管神经。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状腺激素,与心肌细胞膜上 受体结合,是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多。心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 M 受体结合,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交感缩血管神经末梢释放去甲状腺激素,与血管 受体结合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外周阻力增大。8.简述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反射弧组成。答:感受器: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壁外膜下的神经末梢,对血管壁的搏动性机械牵张刺激是是压力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传入神经:颈动脉窦的传入神经为主动脉神经,他汇入迷走神经进入延髓。反射中枢:传入神经进入延髓后,首先终止于孤束核,换元后,一方面投射到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另一方面投射到脊髓交感节前神经元,或通过中间神经元投射到延髓交感神经元。传出神经:为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及交感缩血管神经。效应器:为心脏和血管。9.比较肾上腺素与去甲状腺素对心血管作用的异同。答:(1)肾上腺素能与 、1 和 2 受体结合,特别是对 受体的作用远远大于去甲肾上腺素,因此兴奋心脏 1 受体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出量增多。 对外周血管的作用,表现在小剂量肾上腺素作用于骨骼肌、肝脏、冠状血管 2 受体,使血管舒张。作用于皮肤粘膜及内脏血管 受体,使血管收缩。肾上腺素对血管既有收缩,又有舒张血管作用,总外周阻力变化不明显。加大剂量时,对外周血管的收缩作用加大,外周阻力才增加。 (2)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作用 受体,对 受体作用小,故对体内大多数血管有明显收缩作用,使外周阻力增高,血压升高。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有兴奋作用,但作用弱,通常表现心率变慢,这是由于血压升高引发压力感受性反射所致。10.简述肺循环的生理特点。答:肺循环生理特点:血流阻力小,血压较低。肺动脉压仅为主动脉压的 1/6;肺血容量变动范围大,且随呼吸过程发生周期性变化;肺毛细血管压低于血浆胶体渗透压,无组织液生成,有利于气体交换。第五章 呼吸简答题1.简述呼吸的概念及呼吸的四个环节。答:呼吸时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过程包括四个相互衔接又同步进行的环节。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换气: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肺通气和肺换气又合称为外呼吸;组织换气又称为内呼吸。2、简述肺换气的概念和主要影响因素。答:肺换气指的是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换气的过程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通气/血流的比值,正常人安静是通气血流比值约为 0.84,这是肺部气体交换理想的状态。当此值增大或减小时都将影响气体交换。3.简述胸膜腔内压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答:胸膜腔内压是指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正常情况下,肺总是表现出回缩倾向,胸膜腔内压因而也经常为负压。胸膜腔负压的维持具有一定的生理意义:首先它可保证肺泡呈扩张状态,以便顺利地进行肺通气和肺换气。其次是作用于胸膜腔内的腔静脉和胸导管,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4.简述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分别是什么。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肺通气。肺内压的变化建立的肺泡与外界的压力差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而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节律性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肺通气的阻力可分为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5.简述 O2 和 CO2 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答:O2 和 CO2 在血液中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的方式运输。O2 和 CO2 在血液中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的方式运输。O2 的运输:扩散入血的 O2 能与红细胞中Hb 发生可逆性结合生成 HbO2;CO2 的运输:有两种运输形式分别是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和 HCO3-的方式。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简答题1.消化管平滑肌有哪些生理特性?答:自动节律性收缩:消化管平滑肌能够自动节律的收缩,但收缩很缓慢,节律性远不如心肌规则;富有伸展性:消化管平滑肌能够适应实际的需要而做出很大的伸展;兴奋性较低;紧张性:消化管平滑肌经常保持在一种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对某些理化刺激的敏感性:对点刺激不敏感,对牵张、温度和化学刺激特别敏感。2.简述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答:生理作用:1.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2.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3. 营养作用。3.试述胃排空的控制机制。答:(1)胃排空的动力:胃与十二指肠之间的压力差是胃排空的主要动力,即胃运动加强促进胃排空。 (2)胃内的食糜促进胃排空:胃内食糜扩张胃的机械刺激,通过迷走-迷走反射和壁内神经丛反射,加强胃的运动,提高胃与十二指肠之间的压力差,促进胃排空。扩张刺激和食物的化学成分也可引起胃窦粘膜中的 G细胞释放促胃液素,加强胃的运动,促进胃排空。 (3)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抑制胃排空:十二指肠内食糜中的酸、脂舫、高渗及扩张刺激,可兴奋十二指肠壁上的相应感受器,反射性地抑制胃的运动,使胃排空减慢。此反射称为肠-胃反射,其传出冲动可通过迷走神经、壁内神经丛和交感神经等凡条途径传到胃。肠-胃反射对酸的刺激特别敏感,当十二指肠内 pH 降到3 540 时,反射性抑制幽门泵的活动,从而抑制胃排空,阻止酸性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另一方面,食糜中的酸和脂肪还可刺激十二指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抑胃肽、胆囊收缩素等胃肠激素,它们经血液循环到达胃后,也可以抑制胃的运动,减缓胃排空。4.为什么说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答:(1)小肠长度长,黏膜具有环状褶皱,并拥有打量的绒毛和微绒毛,具有较大的吸收面积(2)食物在小肠內已被消化成是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3)食物在小肠停留时间长(4)小肠绒毛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平滑肌纤维和神经纤维网等结构,进食可引起绒毛产生节律性的伸缩和摆动,可加速绒毛内血液和淋巴的流动,有助于吸收。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简答题1.简述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答:人体生理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营养物质代谢所释放出的能量50%以上直接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出来、约 50%能量储存于 ATP 以供生理活动所需。在生理活动中 ATP 所释放出的能量,除做功外,最终也转变成热能。体内能量一旦转变成热能后,除维持体温外,剩余的热量均散发到体外。2.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1)肌肉活动: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 (2)环境温度:人体在安静时,在 2030对额环境中能量代谢比较稳定。 (3)食物特殊动力效应:在三种主要的营养物质中,蛋白质的特殊动力效应最为显著(4)精神活动:精神紧张状态时,机体的耗氧量与产热量显著增加。3.何谓基础代谢率?测定基础代谢率应注意哪些条件?答:人在清醒安静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称基础代谢率(BMR)。由于睡眠时的能量代谢率更低,因此基础代谢率不是机体最低水平的代谢率。 测定 BMR 时必须控制以下条件:清晨未进餐测; 测前不做费力活动,安静平卧半小时以上;室温控制在 2022。4.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有哪些?各自特点如何?根据散热原理,如何降低高低热患者的体温?答:散热方式:辐射散热:散热量与皮肤温度和气温的温度差以及有效辐射面积有关;传导散热:散热量与物体的导热有关;对流散热:受风速影响;蒸发散热:有不感蒸发和发汗两种方式,是气温等于或高于皮温时的惟一散热途径;其他:随呼吸、尿、粪等排泄物以及加温吸入气等。 降温措施:冰囊、冰帽:增加传导散热;通风、减衣着:增加对流散热;乙醇擦浴:增加蒸发散热。论述题1.以调定点学说解释体温调节机制。答:正常情况下,调定点稳定在一定水平(37) 。当体温升高时,温度感受器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向调节中枢传递信息,同时脑血流温度升高,热敏神经元放点频率增加,通过相应的神经联系,一方面抑制下丘脑交感中枢的活动,使交感神经紧张性减弱,皮肤血管扩张,皮肤温度升高,从而增加体热的散失;另一方面促进汗腺分泌,来蒸发散热;这些都有利于体温降至正常水平。当体温降低时,冷感受器兴奋,同时中枢脑血流温度降低,此时机体启动减少散热和增加产热机制来增加体热,以保持体温恒定。减少散热是通过抑制汗腺分泌和使全身血管收缩来实现的。增加产热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寒战;交感神经兴奋;甲状腺激素分泌使细胞代谢增强,引起产热效应。第八章 肾的排泄功能简答题1.简述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答: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在有效滤过压的作用下,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血浆蛋白之外的其他成分可滤入肾小囊形成原尿(超滤液)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小管液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水和绝大部分溶质又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回血液的过程;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作用:肾小管上皮细胞将自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某些物质转运至肾小管腔内的过程。 2.简述肾脏疾患时出现蛋白尿的可能原因。答:一方面是滤过膜机械屏障作用降低,以致部分大分子的血浆蛋白不能受阻而滤过;另一方面可能是滤过膜各层所覆盖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电学屏障作用降低,使带电荷的血浆蛋白容易通过滤过膜而出现蛋白尿。3.何为肾小管重吸收?影响因素有哪些?答:指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水和溶质透过肾小管上皮细胞重新回到血流的过程。影响因素:小管液中的溶质的浓度、球-管平衡、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论述题1.下列情况时尿量分别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1 )大量出汗:减少。原因:汗液是低渗性液体,大量出汗引起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反射性引起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合成、释放 ADH 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 H2O 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大量出汗使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对心房和大静脉处容量感受器刺激减弱,使下丘脑- 神经垂体系统合成、释放 ADH 增多,肾小管对H2O 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2)大量饮水: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对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减弱,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远曲小管与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于是尿量增多。 (3)静脉输入大量生理盐水:增多。输入大量盐水后血容量增加,一方面由于血压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导致有效滤过压增大,滤过率增加;另一方面是血容量增加,容量感受器兴奋,反射性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合成与释放,使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重吸收减少,故尿量增多。 (4)静脉注射 50%的葡萄糖溶液 100ml 后:增多。因为大量注入高浓度葡萄糖后,血糖浓度远远超过肾糖阈,不能被重吸收的葡萄糖提高了小管液中的溶质浓度,阻碍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多。2.分析大量失血时尿量的变化及其机制。答:减少。原因:由于大量失血,循环血量减少,动脉血压下降,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使尿量减少。由于大量失血,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的速率和有效滤过压下降的速率均加快,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使尿量减少。由于大量失血,循环血量减少,对容量感受器的刺激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压降低,对压力感受器的刺激减弱,两者均可使迷走神经传入冲动减少,反射性促进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水重吸收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加。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简答题1.突触后抑制可分为哪几类?生理意义?答:可分为: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前者的意义:使不同的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起来;后者:是一种负反馈抑制,使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及时终止,或是同一中枢内神经元活动协调一致。2.简述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的概念、特点及功能。答: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投射到大脑皮质的神经通路,它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投射纤维主要终于于皮质的第四层,功能是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冲动;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丘脑非特异性投射核及其投射到大脑皮质的神经通路。特点是经多次换元,弥散性投射,与大脑皮质无点对点的关系,冲动无特异性,功能为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3.简述下丘脑的主要功能。答:摄食行为调节:下丘脑外侧区存在摄食中枢,腹内侧核存在饱中枢。水平衡调节:下丘脑外侧区存在控制摄水的中枢;视上核、室旁核内的神经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存在渗透压感受器。体温调节:下丘脑存在大量温度敏感神经元,是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情绪反应的调节:如下丘脑内的“防御反应区”与恐惧和发怒有关;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下丘脑促垂体区的神经细胞可合成多种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内的感受细胞感受血中激素浓度变化,反馈调节下丘脑调节肽的分泌;生物节律控制:视交叉上核是日周期节律的控制中心;视网膜-视交叉上核束使体内日周期节律和外环境昼夜节律实现同步化。4.何为脊休克?脊休克的产生和恢复说明了什么?答: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突然离断后,断面一下的脊髓会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脊休克的产生与恢复,说明脊髓可以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是最基本的躯体运动中枢;但在正常情况下,脊髓的活动受到高位中枢的调节和控制。5.简述牵张反射的概念及其类型。答:概念: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类型:分为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类型。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称为腱反射。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称为肌紧张。6.何为去大脑僵直,其产生机制?答: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抗重力肌的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头尾昂起,这一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去大脑僵直的发生是因为切断了大脑皮质、纹状体等部位与网状结构的功能联系,造成易化区和抑制区之间的活动失衡,抑制区活动明显减弱,而易化区活动相对占优势的结果。7.小脑对躯体运动有哪些调节功能。答:前庭小脑主要控制躯体的平衡和眼球的运动,脊髓小脑则调节正在进行过程中的运动,协助大脑皮质对随意运动进行适时的控制。此外,脊髓小脑还有调节肌紧张的功能。小脑前叶蚓部起抑制肌紧张作用,而小脑前叶两侧部和半球中间部则起易化肌紧张作用。皮质小脑在精巧运动学习中,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的编辑。论述题1.突触传递的分类及过程。答:分为化学性突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化学性突触传递过程: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去极化,引起前膜上电压门控 Ca2+通道开放,Ca2+内流,进入前膜末梢的 Ca2+促使突触小泡递质经出胞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递质进入间隙后,经扩散抵达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上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引起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的改变,使某些带电离子进出厚膜,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即突触后电位,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电突触传递的过程:其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两个神经元接触紧密,两层膜的距离很近,膜的电阻很小,局部电流可以电紧张扩布的形式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出性后电位的异同。答:相同点: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对 Ca2+通透性增加;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状态改变;突触后电位都是局部电位,经总和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活动改变。 不同点: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性质不同,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由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引起,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由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主要导致突触后膜对 Na+通透性增高,抑制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主要使突触后膜对 Cl-通透性增高;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为突触后膜产生局部去极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为突触后膜产生超极化;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经过总和达到阈电位后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经过总和使突触后神经元不易产生兴奋。3.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信息传递机制有什么不同。答:结构基础不同: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轴-轴突触和轴-体突触的联合,而突触后抑制的结构基础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为轴-树突触;膜释放的递质性质不同,突触前抑制中的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兴奋性递质,突触后抑制中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机制不同,突触前抑制是去极化抑制,突触后抑制是超极化抑制。第十一章简答题1.激素的分类及其作用机制。答:按激素的化学性质不同,可将激素分为三类:含氮激素;类固醇激素;脂肪酸衍生物。激素作为化学信使物质与受体结合后,引起信号转到过程并最终产生生物效应:激素与受体的相互识别与结合;激素受体复合物的信号转到;转到信号进一步引起的生物效应。一般说来,含氮激素主要通过第二信使途径进行信号转到,类固醇主要是通过基因调节机制发挥作用。2.简述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联系。答:下丘脑与垂体在结构和功能上联系密切,他们共同组成下丘脑-垂体功能单位: 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下丘脑“促垂体区”的小细胞神经元分泌的下丘脑调节性多肽,经垂体门脉系统运送至腺垂体,调节腺垂体;而腺垂体分泌的“促激素”对下丘脑起负反馈作用。3.简述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原因和机制。答:原因:与食物中缺碘有关,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重要原料,当食物中缺碘时,T3、T4 合成释放减少,对腺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减弱,腺垂体合成和释放 TSH增加,使甲状腺增生肥大,导致甲状腺肿的发生。十二章 生殖1.简述睾酮的生理作用。答:睾酮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促进精子的生成。促进并维持男性附性器官及副性征的发育,并维持正常性欲;诱导含有 Y 染色体的胚胎向男性方面分化,促进生殖器的发育;对代谢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合成,还可促使水钠潴留及骨中钙和磷的沉积。促进红细胞生成。2.简述雌激素的生理作用。答: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和角化;使宫颈口松弛;使子宫内膜增生;使子宫发育:增肌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促进输卵管发育;乳腺管增生;雌激素对卵巢的卵泡发育是必需的;通过对下丘脑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脑垂体促性激素分泌;促进水纳潴留;钙盐及磷盐方能在骨质中沉积,以维持正常骨质。 3.简述孕激素的生理功能。 答: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性状变黏稠;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化为分泌期,未受精卵着床做准备;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其对宫缩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收缩,有利于胚胎及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抑制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频率和振幅;促进乳腺小叶及腺泡发育;孕激素在黄体期对下丘脑垂体有负反馈;对下丘脑体温中枢有兴奋作用,可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 0.30.5 摄氏度;促进水纳排泄。4.简述从理论上可以避孕的措施。答:抑制卵巢排卵:此种方法是抑制下丘脑、腺垂体的分泌功能,阻止卵细胞发育,从而到达避孕目的。组织卵受精:可用避孕套、阴道隔膜等避孕器具阻止精子进入阴道或子宫腔。防止受精卵著床:在子宫腔内放置节育环以及各种探亲避孕药均可使子宫内膜发生变化,阻止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安全期避孕:避开排卵期,利用月经周期推算法。基础体温测量法及宫颈粘液观察法等,使精子和卵子难以结合。抑制精子正常发育:采用物理法来抑制睾丸的生精功能。一 绪论1. 兴奋性:生理学中将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2. 阈值:是指使细胞膜达到阈电位的刺激强度和时间的总和。3. 内环境: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细胞周围的液体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4. 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5. 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6. 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7. 反馈: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8. 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后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9. 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10. 生理学:是研究机体的功能活动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二 细胞基本功能1. 静息电位: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2. 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刺激,可触发其发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3. 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时,要使膜去极化是最小的膜电位,称为阈电位。4. 终板电位:在神经-肌接头处的终板膜产生的去极化电位5. 极化:通常将平稳的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6. 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称为去极化。7. 反极化:去极化至零电位后膜电位如进一步变为正值,称为反极化。8. 复极化:质膜去极化后,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9. 超极化: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或状态称为超极化。10. 兴奋-收缩耦联:将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性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11. 等长收缩:收缩时,肌肉只有张力的增加而长度保持不变。12. 强直收缩:当骨骼肌受到频率较高的连续刺激时,肌肉处于持续收缩状态,产生单收缩的复合。13. 调定点:指自动控制系统所设定的一个工作点,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只能在这个设定的工作点附近的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变动。14. 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跨细胞膜转运的过程。15. 易化扩散:是指某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膜蛋白帮助下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16.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是指一些小分子亲水性物质经载体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17. 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是指各种带电离子经通道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18. 被动转运:是指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其特点是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包括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19. 主动转运:某些物质以细胞膜特异载体蛋白携带下,通过细胞膜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的跨膜转运称为主动转运。20. 继发性主动转运:某种物质能够逆浓度差进行跨膜运输,但是其能量不是来自于 ATP 分解,而是由主动转运其他物质时造成的高势能提供,这种转运方式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21. G 蛋白耦联受体:是指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一类整合蛋白,其分子结构中都具有典型的 7 个跨膜段,在跨膜信号转导过程中要通过与陌上的 G 蛋白耦联才能发挥作用。22. 局部兴奋:是指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产生较小的、只限于膜局部的去极化。23. 绝对不应期:是指组织细胞在兴奋后最初的一段时间,无论给与多大的刺激也不能使他再次兴奋。24. 前负荷:肌肉收缩前遇到的负荷。25. 初长度:是指肌肉开始收缩前负荷作用下所处的长度。26. 后负荷:肌肉收缩后遇到的负荷。三 血液1. 红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家偶偶血细胞比容。2. 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以哄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3. 血液凝固:指血液由流动的固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液体状态的过程,其实质是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的过程。4. 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5. 血浆:指血液未发生凝固的液体成分。6. 血清:血清,指血液凝固后,在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或指纤维蛋白已被除去的血浆。7. 生理性止血:是指小血管损伤,血液从血管内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8. 出血时间: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为刺破皮肤后,血液从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这是反映毛细血管壁和血小板止血功能的常用测定试验。9. 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指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10.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11. 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等渗溶液。12. 等张溶液:能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形态的溶液。四 血液循环1. 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2. 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在一次心搏中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简称每搏量。3. 射血分数:博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4. 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5. 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6. 期间收缩:在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达前,心室受到一次外来刺激,则可提前产生一次收缩,称为期间收缩。7. 代偿间歇:在一次期间收缩之后,伴有一次比较大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性间歇8. 血压:流动中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9.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升高,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值,此时的动脉血液指称为收缩压。10.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11. 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12. 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13. 中央静脉压: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央静脉压。14. 心力储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也称为泵功能储备。包括心率储备 和搏出量储备。 15. 等长调节:是指心肌收缩能力的改变而影响心肌收缩的强度和速度,使心脏搏出量 和搏功发生改变而言。横桥连接数、肌凝蛋白的 ATP 酶活性是控制收缩能力的主要因素。16. 异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变化而引起心肌收缩强度的变化。 17. 心电图:用心电图机载体表记录到的整个心脏生物电活动的图形。 18. 搏功:心室一次收缩所作的功。19. 房室延搁:兴奋在房室交界区的速度传导很慢,所需时间较长。20. 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流动。21. 自动节律性: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的产生节律性兴奋和收缩的特性。22. 窦性心率: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性波动。23. 异位心率:以窦房结以外的部位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性波动。24. 动脉血压:动脉内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25. 动脉脉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发生周期性波动,引起动脉血管发生搏动。26. 超常期:给神经以单一刺激使之兴奋时,有一短时间的不应期,此后出现的一过性的兴奋性超过正常值的时期称为超常期。27. 有效不应期:是指心室肌由0期去极化开始至复极到膜电位-60mV这一段时间。28. 相对不应期:在有效不应期之后,细胞的兴奋性逐渐恢复,受刺激后可发生兴奋,但刺激必须大于原来的阈强度,这段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29. 心音:指由心肌收缩、心脏瓣膜关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大动脉壁等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五 呼吸生理1.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2. 肺牵张反射:即由肺扩张或肺萎陷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吸气兴奋的反射。3. 氧含量:在 1000ml 血液中,Hb 实际结合的 O2量称为 Hb 氧含量,即血氧含量。4. 血饱和度:Hb 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为 Hb 氧饱和度,即血饱和度。5. 氧解离曲线:是表示血液 PO2 与 Hb 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6. 用力呼吸量: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吸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7. 呼吸运动:呼吸及收缩舒张所造成的胸廓的扩大与缩小。8. 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9. 肺活量: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10. 每分通气量: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11. 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12. 通气/血流比值:指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13. 功能余气量:平静呼吸末尚存留在肺内的气量。14. 补吸气量:平静吸气末,在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体量。15. 胸膜腔内压: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由于胸膜腔内压通常低于大气压,因此也称胸膜腔负压。六 消化和吸收1. 消化:食物中所含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称可吸收的小分子的过程。2. 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以及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通过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3. 基本关节率:消化道平滑肌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节律性的缓慢的除极电位。4.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由胃黏液和碳酸氢盐共同构成的抗胃黏膜损伤的屏障5. 胃粘膜屏障:由胃上皮细胞的顶端膜和相邻细胞之间存在的紧密连接构成的,对胃黏膜起保护作用的屏障。6. 胃排空:指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7. 分节运动:一种以肠壁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8. 容受性舒张:吞咽食物时,食物刺激咽和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胃体和胃底肌肉的舒张。9. 胃肠激素:是指胃肠道粘膜中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10. 肠胃反射:是指小肠上部受到食糜刺激后,引起的抑制胃液分泌和胃运动的反射活动。11. 脑-肠肽:称既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也存在于胃肠道内的这种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为脑-肠肽。12. 内因子:是胃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约为 60000,有促进维生素 B12 吸收的作用。七 能量代谢与体温1. 能量代谢:生理学中通常将深谷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发生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2. 食物的热价:1g 某种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称为这种食物的氧热价。3. 食物的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 1L O2 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这种食物的氧热价。4. 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 CO2 量与吸入的O2 量的比值5. 基础代谢率:指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6. 体温:机体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7.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进食能刺激机体额外的消耗能量的作用。8. 不感蒸发:指机体不论环境温度的高低,体内水分均可直接透过皮肤和粘膜表面,在未形成明显水滴前就蒸发掉的一种散热方式。9. 体温调定点:指恒温动物体温的规定值,它存在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人类调定点的数值是约37oC,当体温偏离此数值,则信息传入视前区下丘脑前部,通过改变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活动,时体温恢复到调定点温度。八 肾的排泄功能1.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正常人的为 125ml/min。2. 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正常成年人为 19%。3.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是指促进超滤的动力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其压力高低决定于三种力的大小。4. 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对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并非通过改变有效滤过压,而是改变滤过平衡点。从肾小球滤过率和红细胞比容可计算肾血浆流血。5.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指肾小管细胞将自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小管液中。6. 肾糖阈:当血糖浓度达 180mg/100ml(血液)时,有一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此时葡萄糖浓度称为肾糖阈。7. 球-管平衡:近端小管对溶液(特别是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随肾小球滤过率变化而改变,即当肾小球滤过率增大时,近端小管对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也增大,反之减小。8. 水利尿:大量饮用清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而引起尿量增加的现象。9. 渗透压利尿:由于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升高,妨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而引起尿量增加。10. 血浆清除率:是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的某种物质完全清除出去,这个被完全清除了的某种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就称为该物质的血浆清除率。11.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循环血量减少或动脉血压下降导致肾缺血时,可使 肾脏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增多12. 116. 肾素、血 管紧张素、醛固酮三者在血液中的浓度可保持一致,成为一个相互连接的功能系统。 1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素、血 管紧张素、醛固酮三者在血液中的浓度可保持一致,成为一个相互连接的功能系统。对心血管功能和肾的泌尿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九 感觉器官生理1. 感受器:是指分布于体表的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2. 近点:晶状体的最大调节能力可用眼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来表示,这个距离称近点。3. 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轴性近视)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屈光性近视) 。故远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像。4. 视野:用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5. 听阈:指刚好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声音强度,用以衡量听力的好坏,称为听阈。6. 耳蜗微音器电位:当耳蜗受到声音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结构所记录到的一种与声波的频率和幅度完全一至的电位变化。称为耳蜗微音器电位。7. 暗适应:是指当人突然从亮处进入暗处,开始看不清任何东西,经过一段时间逐渐看清的现象。8. 眼震颤:眼球发生不随意的颤动现象称为眼震颤。它主要由半规管受刺激引起,常被用来判断前庭机能是否正常。9. 适宜刺激:不同感受器对不同的特定形式的刺激最为敏感,感受阈值最低,将这种特定形式的刺激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10. 瞳孔对光反射: 指当用不同强度的光线照射眼球时,瞳孔的大小可随光照强度而改变的 反射活动。强光时瞳孔缩小,弱光时瞳孔扩大。11. 气传导:声波经外耳引起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